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1)
2023(10607)
2022(9479)
2021(8951)
2020(7550)
2019(17410)
2018(17419)
2017(33689)
2016(18490)
2015(20505)
2014(20522)
2013(20237)
2012(18494)
2011(16368)
2010(16063)
2009(14508)
2008(13888)
2007(11947)
2006(10144)
2005(8661)
作者
(53871)
(44533)
(44137)
(42339)
(28334)
(21571)
(20119)
(17594)
(16921)
(15813)
(15344)
(14996)
(14141)
(14027)
(13801)
(13758)
(13625)
(13339)
(12716)
(12663)
(11230)
(10782)
(10762)
(10079)
(10014)
(9971)
(9861)
(9696)
(8997)
(8869)
学科
(67965)
经济(67888)
管理(51189)
(49873)
(42181)
企业(42181)
方法(34129)
数学(29565)
数学方法(29216)
(18183)
(17443)
(17373)
中国(16614)
业经(14995)
地方(13362)
理论(12294)
(11826)
贸易(11821)
(11784)
财务(11725)
农业(11711)
财务管理(11707)
技术(11619)
(11584)
(11488)
(11428)
企业财务(11166)
环境(10655)
(9994)
银行(9954)
机构
大学(257381)
学院(254697)
管理(102424)
(94712)
经济(92536)
理学(90071)
理学院(89037)
管理学(87353)
管理学院(86898)
研究(84690)
中国(60198)
科学(56745)
(54366)
(44476)
(43120)
(42394)
业大(41777)
研究所(40002)
中心(37846)
(35387)
农业(35352)
财经(35074)
北京(33854)
(33596)
师范(33127)
(32063)
(31178)
(29257)
技术(27750)
经济学(27718)
基金
项目(184683)
科学(144031)
基金(133918)
研究(131217)
(118322)
国家(117354)
科学基金(100056)
社会(80497)
社会科(76190)
社会科学(76169)
(72510)
基金项目(71955)
自然(67817)
自然科(66264)
自然科学(66244)
自然科学基金(65035)
(61654)
教育(59835)
资助(55556)
编号(52906)
成果(42371)
重点(41178)
(40139)
(38654)
(38481)
科研(36242)
课题(36108)
创新(35859)
计划(34998)
大学(34173)
期刊
(97325)
经济(97325)
研究(70661)
学报(46314)
中国(43477)
科学(41171)
(39129)
管理(36084)
大学(33933)
学学(32131)
(30880)
农业(27803)
教育(27481)
技术(20777)
(18534)
金融(18534)
财经(16333)
业经(16125)
经济研究(15468)
(14232)
图书(14193)
(13751)
科技(13520)
理论(12944)
问题(12661)
(12473)
业大(12220)
实践(12138)
(12138)
技术经济(11641)
共检索到351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创业  罗少杰  王庆恒  邓岳文  杜晓东  
本研究测定了自主研发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微胶囊饲料的粒径范围、悬浮性和稳定性;并以室内投喂微胶囊饲料的马氏珠母贝为实验组,自然海区养殖的马氏珠母贝为对照组,养殖45 d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成活率、生长率、软体部生化成分、肝胰脏形态与消化酶的差异。结果表明:(1)该饲料粒径均小于48μm,其中约80%饲料颗粒粒径在28~48μm;(2)该饲料分散性良好,静置状态下,在盐度为35的Na Cl溶液中的沉降速度是(2.74±0.21)mm/s;(3)饲料的氮保留率(NRR)较高,25℃浸泡120 min后、35℃浸泡60 min后NRR分别为(79.10±0.15)%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庆恒  廖永山  杨创业  郝瑞娟  邓岳文  杜晓东  
本研究分析了自主研发的微胶囊饲料替代微藻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育珠性能、生长相关基因和矿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共设置了3个实验组,其中,EG1组投喂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EG2组投喂微胶囊饲料+亚心形扁藻,EG3组投喂微胶囊饲料。养殖170 d后,比较马氏珠母贝的育珠性能、闭壳肌生长相关基因EGFR、FGF18、GHITM和TβRI以及外套膜的中央膜和边缘膜矿化相关基因pearlin、DPT、pif177和N19的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文龙  郭玉蓉  李帅  张娟  
多酚微胶囊化技术是将多酚包埋、封存在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近年来,微胶囊化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多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原理、组成和方法,着重阐述了多酚微胶囊产品的研究进展和特性评价指标,讨论了目前多酚微胶囊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美琼  李元瑞  杨柏崇  吴彩娥  许克勇  
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设备,对大蒜提取物(大蒜精油)进行微胶囊化,并对影响大蒜提取物微胶囊造粒过程及包埋率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系列研究,确定物料流速为0.4mL/s,喷雾气体压力为0.15MPa,物料粘度为2590mPa·s,得出了微胶囊产品状态质量与物料流速、喷雾气体压力和物料粘度之间的关系方程;壁材和心材质量比为1∶1,乳化剂配比为0.2%吐温-80+0.1%单甘酯,壁材浓度为27.5mg/g时得到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6.88%,产品收得率71.2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楠  熊兴耀  刘东波  
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并对其进行显微观察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壁材配方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阿拉伯胶与变性淀粉质量比、乳化剂用量、芯材与壁材质量比、固形物含量,经正交试验得到其优化值分别为20∶38.5、5%、0.3∶1、25%;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化工艺参数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出风温度、进风温度、乳化时间、乳化液温度,经正交试验得到其优化值分别为92℃、190℃、5min、60℃.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化效率在90%以上,微胶囊产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石耀华  洪葵  郭希明  王嫣  侯占辉  顾志峰  王爱民  
构建了马氏珠母贝的血液、足、鳃、胃、肝、心脏、外套膜、珍珠囊和感染多毛虫马氏珠母贝的血液(血感)等9个组织的cDNA文库,测序获得了6979个EST序列,从中查找到了268个重复序列,隶属于243个EST,含微卫星的EST数占EST总数的3.48%。珍珠囊cDNA文库含微卫星的序列所占比例最高,为6.16%,血感的最低,为1.65%。双碱基重复序列130个,占48.5%,(AT/AT)n类型最常见;三碱基类型的83个,占约31%,其中(AAT/ATT)n和(AAG/CTT)n较多;四碱基重复的有30个,占11.2%,(AAAT/ATTT)n占了该类型的约50%。一共能够设计151对微卫星引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翠莲  董广平  程杰  周艺峰  聂王焰  
在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间,采用18 % 灭幼脲3 号微胶囊80 % 与其它农药微胶囊20 % 的混合剂,在松林喷雾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是有效的。以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4 号微胶囊( 杂环类) 防治效果最佳,无论是当时药效,还是10 天、20 天、30 天后的持续药效均达100 % 。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1 号微胶囊( 拟除虫菊酯类) ,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3 号微胶囊( 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复配) 防治的效果也较好,但30 天后的持效有所降低。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2 号微胶囊( 有机磷类) 的防治效果稍差,单纯使用灭幼脲3 号微胶囊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无论是药效、持效都比不上混合...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胡鲲  朱泽闻  杨先乐  鲍莹  宋晴  王璐  
分别以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为壁材,利用冷冻干燥法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恩诺沙星微胶囊制剂。缓释试验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为壁材的恩诺沙星微胶囊均表现出明显的缓释作用,且羧甲基纤维素的缓释性能优于淀粉,冷冻温度的降低能促进微胶囊缓释性能。其中,恩诺沙星原料药在4.5 min时的溶出率达到99.4%。-40℃和-50℃条件下制备的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壁材的恩诺沙星微胶囊在14 h的溶出率分别为99.2%和99.7%;-40℃和-50℃条件下制备的以淀粉为壁材的恩诺沙星微胶囊在12 h的溶出率为99.4%和99.6%。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凡  陶宁萍  俞骏  刘承初  潘镜  沈菊泉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罗非鱼油,以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包埋壁材两种淀粉配比、载油量、均质压力、均质次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进料速度进行优化,并探讨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维生素E、芝麻酚、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精制鱼油与微胶囊化鱼油氧化稳定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鱼油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烯基琥珀酸酯淀粉Mira CAP与烯基琥珀酸酯淀粉Mira mist SE比例2∶3(w/w)、载油量30%、均质3次、均质压力25 MPa、进风温度170℃、进料速度10 mL/min,包埋率达95.9%±0.73%。微胶囊产品的感官及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93%、表面含油量:0.59%、过氧化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琼  顾志峰  王爱民  战欣  石耀华  
对本实验室和其他学者已经发表的马氏珠母贝外套膜和珍珠囊的454焦磷酸测序转录组数据以及NCBI中的EST数据进行了重组装、同源序列比对和GO注释分析。重组装获得了30266个contig,平均长度522 bp,其中最长的contig为4144 bp;NR数据库BLAST分析获取了2310个相似性contig(E≤10?5),其中1902个在模式动物(人、小鼠、海胆、线虫、斑马鱼、果蝇或者太平洋牡蛎和珠母贝)中可以查找到同源序列。基因注释(GO)结果表明,注释到生物学过程的3846个contig可分为23个亚类,其中代谢过程蛋白、细胞过程蛋白和生物学调控蛋白为contig数量最多的3个亚类;注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利平  周学家  于光溥  耿孝同  马明正  唐芳  
1994年马氏珠母贝由广东省海康县雷州湾北移到山东省蓬莱县进行人工育苗。在水温21-23℃的条件下控温促熟13天产卵,较南海自然繁殖季节提前40余天。采用阴干—升温刺激法产卵,平均个体产卵量为292万粒,受精率为96%。D型幼虫培育密度12.2个/mL。以等边金藻为饵料,在水温20.5~23.6℃下培育19天即出现眼点。以聚乙烯网片、棕帘和聚乙烯板为附着基,幼虫6天即附着完毕。在15m3育苗水体中,培育出壳长2.8mm,壳高1.91mm的幼苗1440万粒,出苗量为96万粒/m3,比南方常规育苗的产量提高10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怀平  杨增岐  王万云  常秀云  路保忠  任建设  范光丽  
从健康朱鹮粪便中分离出1株双歧杆菌,经实验室鉴定为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通过药敏试验发现,该双歧杆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类及诺氟沙星有耐药性;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无致病性。利用此菌进行微胶囊研制,同时进行了包埋效率、包埋产率、贮存稳定性、耐胃酸性、肠溶性等多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微胶囊包埋效率达到83.4%,活菌数达到5.8×1011g-1,能抵抗胃酸,有较好的肠溶性和一定的贮存稳定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拉  吕少一  傅峰  黄景达  王思群  
随着市场需求对木质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以及其他材料竞争的加剧,木质材料的功能化已成为拓宽木质产品使用范围、提高产品社会经济附加值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微胶囊技术是一门蓬勃发展的交叉性技术,具有控制释放和高效阻隔的特殊优势,为木质功能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通过微胶囊化处理,具备电学、磁学、光学、声学、热学、力学、化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功能特性的单元被分割成稳定的微小粒子,显著增大了功能单元的比表面积,增强了其功能效应。依据产品对单一或复合功能特性的需求,将这些尺寸很小的功能体均匀地导入木质材料内部或者富集于其表面,可以明显降低功能单元的消耗量,制备出效能持久的木质功能材料。在木材防腐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培仙  陈敏  谢吉民  朱建军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以脲醛树脂为壁材的草甘膦微胶囊除草剂。探讨了缩聚反应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及其分布和微胶囊结构的影响,并考察了微胶囊的包封率和缓释性能。结果表明,以氯化铵为酸性催化剂,酸化时间为4 h,终点pH2.0,固化温度70℃,固化时间2 h,搅拌速度2 000 r.min-1,乳化剂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可制得包封率为91.9%,粒径分布均匀且粒径1~10μm的流动性球型固体微胶囊。以上结果及应用试验均显示该微胶囊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华星  
1997—2003年在浙江余杭开展白捕特微胶囊防治白蚁试验,5种药剂质量浓度(62 5,125,250,500,1000mg·kg-1)的触杀作用试验结果均达100%,最低质量浓度62 5mg·kg-13d后的死亡率也达到100%;驱避效应、木块抗蚁效果理想,只有经低质量浓度(62 5mg·kg-1)处理过的土壤,白蚁才能穿越一定距离。野外土壤处理试验,经250~1000mg·kg-1药剂质量浓度处理过的土壤对白蚁的防治效果与药液浓度呈正相关趋势,其中1000mg·kg-1浓度组,经过5a的防蚁效果仍达100%,6a后的防蚁效果达80%,同时,经风化处理后对其药效影响不明显。白捕特微胶囊对于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