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11)
2023(4231)
2022(3549)
2021(2993)
2019(5444)
2018(5328)
2017(9843)
2016(5221)
2015(5956)
2014(6078)
2013(6250)
2012(6321)
2011(6219)
2010(6511)
2009(6429)
2008(6139)
2007(5837)
2006(5648)
2005(5329)
2004(4988)
作者
(18078)
(15353)
(15073)
(14619)
(9887)
(7126)
(6839)
(5960)
(5839)
(5571)
(5440)
(5182)
(5109)
(4993)
(4930)
(4743)
(4477)
(4453)
(4440)
(4314)
(3992)
(3764)
(3695)
(3694)
(3518)
(3501)
(3218)
(3167)
(3063)
(3018)
学科
(49892)
经济(49868)
地方(14416)
管理(14097)
(12734)
方法(12150)
地方经济(11565)
数学(10157)
数学方法(10107)
(9884)
中国(9244)
(8048)
企业(8048)
业经(7938)
经济学(6433)
(5954)
理论(5881)
(5703)
金融(5702)
环境(5669)
(5609)
(5463)
(5161)
(5083)
(4972)
产业(4736)
(4724)
银行(4715)
(4622)
资源(4455)
机构
大学(98481)
学院(95716)
(49439)
经济(48595)
研究(38699)
管理(29926)
中国(27747)
理学(24231)
理学院(23875)
管理学(23526)
管理学院(23318)
科学(22294)
(21481)
(20494)
(20480)
研究所(18333)
经济学(17329)
财经(16922)
(15596)
中心(15586)
经济学院(15123)
(15088)
(14727)
师范(14605)
北京(13311)
(13201)
(12880)
(12193)
财经大学(12129)
科学院(12034)
基金
项目(52307)
科学(40469)
研究(39063)
基金(37494)
(32425)
国家(32156)
社会(26793)
科学基金(26339)
社会科(25380)
社会科学(25371)
(19822)
基金项目(18614)
教育(17433)
(16435)
资助(15600)
编号(14454)
自然(14405)
自然科(13983)
自然科学(13978)
自然科学基金(13718)
成果(13517)
(13073)
重点(12478)
(12043)
经济(11939)
国家社会(11693)
(11594)
课题(11174)
发展(11015)
(10871)
期刊
(67069)
经济(67069)
研究(37597)
中国(17979)
(16983)
学报(16392)
科学(13757)
管理(13156)
(12363)
大学(12235)
经济研究(11573)
学学(11416)
财经(11079)
教育(9825)
(9806)
(8955)
金融(8955)
问题(8683)
技术(8393)
农业(8121)
业经(7578)
技术经济(6756)
(6315)
世界(6179)
统计(5572)
国际(5557)
经济问题(5541)
图书(5187)
改革(5082)
(5082)
共检索到162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日波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的序言中明确指出"经济学家的麦加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动力学"。然而在思想史上,他却因基于经济力学范式的局部均衡分析而为人所熟知。马歇尔究竟有无进行经济生物学的分析,学界对此观点不一。通过溯源"经济生物学"概念的原始由来,并对经济生物学进行简单的文本梳理,可以对理解马歇尔的经济生物学思想提供一些启发。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杜丽群  王欢  
自"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被首次提出以来,其内涵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首先是重"政治"而轻"经济"的前古典经济学时期;接着是亚当·斯密将"经济"从"政治"中解放出来后并经由其他政治经济学家发展的古典经济学时期;然后是不同地区学科认知明显分流的过渡时期。随着学科认知的演进,"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完成了体系化、多样化的历史任务。对这一演进逻辑的把握,对认识西方经济学、甄别各种"政治经济学"概念不同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仲君  
报酬递减趋势本身是有所区分的,以产量来衡量的个量报酬在不同报酬递减趋势中是相似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以价值来衡量的总量报酬却因产量递减而呈增势;报酬递减趋势在长期内会被报酬递增趋势所阻遏,且两种趋势的作用会不断地互相抵消和互为消长,结果便形成报酬不变律。这是马歇尔"报酬递减律"的基本观点。新经济在强劲的报酬递增倾向的另一面,却是报酬递减。因而,马歇尔的报酬递减学说在新经济发展中依然有其理论活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德洪  
"马歇尔两难"是指规模经济与自由竞争之间的矛盾,实质是对市场的争夺。"马歇尔两难"的存在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阻碍区域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商业集群,利用商业集群"1+1>2"的经济效应,可以有效破解"马歇尔两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谭力文  
马歇尔经济学说中的企业家理论谭力文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企业家’这一术语似由康替龙(R.Cantilon,1755年)引入经济学理论的,但最早赋予企业家突出重要性的是萨伊(J.B.Say,1803年)。该词的英文译法多种多样,被译为‘商人’、‘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瑶  
斯密定理引出的两难问题在规模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被马歇尔冲突所取代。马歇尔冲突经过贝恩的强化论证被主流经济学迅速吸收并造成产业组织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长期分离。问题是,贝恩假说用预先排除了规模经济的完全竞争模型作为检验马歇尔冲突假说的参照基准。因而,合乎逻辑的参照系应该按完全竞争实现经济效率的条件重新加以构建。根据新的检验标准,借助于施蒂格勒假说和可竞争市场命题的综合思路,证明"马歇尔冲突是一伪命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吴建峰  符育明  
本文提出了识别经济集聚中马歇尔外部性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制造业数据。通过考察制造业集聚水平和产业间专业化分工的协同演进过程,本文一方面发现两者具有替代关系,验证了马歇尔外部性是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后果的理论假说;另一方面证实了马歇尔外部性是推动中国制造业空间不断集聚的基本因素。本文还发现市场化改革是实现马歇尔外部性的积极力量。本文的结论为我国企业选址、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如清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商品的进出口弹性对一国国际收支的调整作用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其内容被概括为马歇尔——勒纳条件。这一理论讲的是在实行浮动汇率的情况下,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目前,在我国,无论是介绍西方经济理论的教课书,还是一些有关西方经济理论的专著,都大体上把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内容表述如下:首先提出几点假设:(1)其他条件为既定的,只考察汇率的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2)舍去资本流动,外贸差额等于国际收支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一丁  
在"马歇尔计划"刚开始制定的时候,美国人基本上支持了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促使欧洲复兴的计划。然而马歇尔本人却很担心,锱铢必较的国会是否会同意拿出那么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太东  
不动产税是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课征的税种。其是否应开征、如何开征,诸多专家学者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争论,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了马歇尔关于不动产税的经济理论,解释了西方国家普遍将不动产税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原因。基于马歇尔理论,针对不同的产权形式分析了三种不动产税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构建我国不动产税税制的几个关键问题和经济意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马歇尔“均衡价格论”中关于需求、供给、价格诸方面内在关系的分析,是西方经济学微观分析的理论基础。在西方经济学传统中,一直把由生产费用所决定的、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的“自然价格”等同于价值。所以马歇尔的“均衡价格”亦指价值,他的“均衡价格论”也就是他的价值论。对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我国学术界基本上持否定意见。我认为,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从西方价值理论的发展演变角度对马歇尔的价值理论作一客观评析,对于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将是有帮助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春  邹树梁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传统企业结构提出了挑战。虚拟企业这一组织模式在保持单个企业独立性和灵活性的同时 ,突破了企业有形界限 ,延伸了企业的功能 ,实现了企业优势互补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形成了规模经济效应 ,并且还能有效缓解“马歇尔冲突”。在虚拟企业中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能够“兼容并存” ,它将可能成为今后企业组织模式的发展趋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峰  柯善咨  
本文在马歇尔外部性和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下建立理论模型、构建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的空间外部性指标,探讨了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制造业空间集聚机制。结果显示,供给的空间外部性作用范围为100公里,而需求外部性作用范围可遍及全国。除空间专业技能人才密度的参数估计不显著外,专业化劳动力、中间投入可得性、区际研发溢出与市场需求对制造业空间集聚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地方保护主义主要通过影响空间外部性作用于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具体地,地方保护主义显著降低了专业化劳动力可得性、中间投入可得性和区际人际沟通的技术溢出的作用,而未对最终商品市场、区际研发的技术溢出效应产生明显影响;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市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东丽  
劳动者素质是马歇尔人力资本思想的核心。马歇尔着眼于提高效率、经济增长,指出劳动者素质是身体、精神和道德素质的统一,尤其突出了人的精神因素或智力因素的重要性。马歇尔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马歇尔的人力资本思想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其价值立场、人性观和历史地位进行了阐述。马歇尔的人力资本思想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