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27)
2023(3690)
2022(3104)
2021(3083)
2020(2381)
2019(5671)
2018(5850)
2017(9111)
2016(6381)
2015(7291)
2014(7666)
2013(6833)
2012(6502)
2011(6129)
2010(6449)
2009(5531)
2008(5616)
2007(5207)
2006(4731)
2005(4466)
作者
(16168)
(13240)
(13115)
(12784)
(8598)
(6445)
(6358)
(5387)
(5239)
(5009)
(4745)
(4419)
(4391)
(4356)
(4291)
(4266)
(4257)
(4037)
(3997)
(3880)
(3599)
(3364)
(3208)
(3187)
(3151)
(3099)
(2993)
(2937)
(2786)
(2674)
学科
教育(18715)
(15194)
经济(15174)
中国(10631)
管理(10203)
(8719)
(8527)
理论(8399)
方法(7441)
(7363)
企业(7363)
教学(6141)
数学(5706)
数学方法(5417)
(4222)
(4205)
研究(3918)
发展(3828)
(3706)
技术(3556)
思想(3428)
(3346)
改革(3200)
(3159)
政治(3157)
高等(3105)
(3071)
学法(2906)
教学法(2906)
思想政治(2881)
机构
大学(89254)
学院(81643)
研究(33132)
教育(27475)
管理(24201)
(24035)
经济(23198)
(22457)
师范(22359)
(21974)
理学(20691)
理学院(20298)
科学(19908)
管理学(19568)
管理学院(19394)
师范大学(18791)
中国(18343)
(17158)
研究所(15658)
北京(15464)
(13702)
中心(13340)
技术(12965)
(12111)
职业(11952)
(11786)
业大(10713)
(10472)
教育学(10448)
(10016)
基金
项目(48426)
研究(41588)
科学(39099)
基金(31443)
教育(28185)
(26928)
国家(26584)
社会(22421)
科学基金(21585)
社会科(20878)
社会科学(20872)
编号(19658)
成果(19528)
(19169)
(19055)
课题(16923)
基金项目(15072)
(14477)
资助(14013)
自然(13309)
自然科(12973)
自然科学(12972)
(12842)
自然科学基金(12707)
重点(12538)
规划(12456)
项目编号(11956)
教育部(11550)
(11415)
(10995)
期刊
教育(45933)
研究(35830)
(26892)
经济(26892)
中国(25528)
学报(12261)
技术(10863)
职业(10760)
大学(10543)
科学(10121)
管理(9027)
(8332)
学学(7989)
(7561)
技术教育(7058)
职业技术(7058)
职业技术教育(7058)
图书(5841)
(5612)
论坛(5612)
农业(5378)
(5120)
高等(5043)
统计(4838)
成人(4734)
成人教育(4734)
高等教育(4465)
发展(4274)
(4274)
财经(4109)
共检索到135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范微微  
马林森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继承了历史人文主义的研究传统。他运用因素分析、历史研究等比较教育方法建构了其独特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民族性分析框架,为认识和理解一国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分析和解释工具。他强调文化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在比较教育研究中运用文学研究的方法。他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于今天的比较教育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王正青  
康德尔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形成有其坚实的理论渊源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在分析了当时比较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康德尔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思想。他认为,民族主义、民族特性和国际主义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因素和力量分析是开展比较教育研究的切入点。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对理解当前比较教育中的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跃洲  
在对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技术经济学研究方法体系多学科综合交叉、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等特点。这些特点是由学科本身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所决定的。在技术经济学研究众多庞杂方法背后贯穿着系统论思想的指导。未来,随着学科研究对象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以系统论为指导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将广泛应用于技术经济学研究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占军  
布坎南的经济思想及其方法论述评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占军布坎南教授是出生于本世纪初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由于他对"经济和政治决策理论的契约与法制基础的开拓"①,从而为政治决策和公共经济学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因此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了1986年诺贝尔经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钱玲  
诺亚和埃克斯坦的比较教育功能理论是在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并在长期的教育科研实践中走向成熟。他们对比较教育功能的阐述可以集中概括为教育信息的普及功能、教育认识的标准功能、教育规划的决策功能以及教育规律的推导功能四个方面,并呈现出逐级递进的态势,在构建与完善比较教育科学量化研究方法和勾勒比较教育的发展框架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诺亚与埃克斯坦的比较教育功能理论体系以鲜明的实践导向性为比较教育与教育改革的充分整合提供了科学的参照标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沃野  
本世纪80年代,在西方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展开了一场关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方法论争论的“大战”(war)。①这场论战直接影响了美国的教育研究;而且从“参战”的人数以及乐于提供“战场”的事实来看,②“搞教育的人”在这场论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是重要的主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珉  
本文分析了德鲁克对管理学方法论的贡献,探讨了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学派方法论与社会建构方法论的论争,并分析了德鲁克方法论的思想张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平  
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同时也是20世纪初叶一位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家。他从自由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视角出发,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品德教育目的、内容体系以及教育方法的观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品德教育理论,对本世纪初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金燕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教育领域的分配问题和矛盾也开始凸显。如何处理教育领域的分配问题,促进教育公平,这是困扰当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尝试对政治哲学领域中深具影响力的分配正义理论进行梳理,通过展现他们的理论、相互之间的争论,以及最近的进展,为理解教育领域的分配正义提供一些认识。这些重要的理论包括自然法学派的权利平等,自由至上主义的程序正义论,功利主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罗尔斯的正义论,以及近年兴起的德沃金为代表的运气均等主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翔  
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他对社会选择理论的发展,本文旨在介绍阿马蒂亚·森在这一方面的贡献。 根据森的解释,社会选择理论“研究的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即“将个人利益、个人判断或个人福利结集为社会福利、社会判断或社会选择的某种总和概念”。政治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比如确定委员会决策程序、选举的规则、国家宪政和政府政策的选择与评估以及国家富庶、贫穷或不平等的衡量标准等无不涉及社会选择问题。而对社会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是由K·阿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洪涛  
通过对威廉姆森关于交易费用的界定、合同人的假设、交易维度及契约类型和治理结构等内容介绍和评价,并且概括了威廉姆森关于交易费用理论应用范围和领域,旨在客观地评价威廉姆森关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学术贡献及其理论渊源及实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于玮  
2009年威廉姆森因其在企业边界方面的分析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章梳理了他在经济组织方面的理论,先阐述其分析的基础,包括对个人行为的假定、分析的基本单位及契约作用的渠道,再进行离散经济结构替代方案的分析。通过刻画不同经济组织的特质,找出与不同交易类型匹配的组织形式,从而决定经济组织的边界。文章认为,威廉姆森的理论有其独创性与实践意义,但是分析过程中没有始终贯彻有限理性的假定,也不能解决横向一体化及多元化经营的现象,其分析思路也是单向的,不能完全确定经济组织的边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泰岩  郑江淮  
在卡森之前,西方经济学家对企业家行为作了多角度的分析。但是,所有这些企业家理论都是在各自的研究纲领中要么赋予企业家一个角色,要么把企业家理论作为其理论“硬核”的“保护带”,都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企业家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朝华  
根据交易关系持续时期的长短,可将各种交易过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次次分离的单独交易活动,也称“点交易过程”。它的内涵是当事人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完后,买卖双方各奔东西,以后是否再交易是不确定的。另一类是连续的长期性交易过程。交易当事人自主地确立长期协作的契约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反复多次进行交易。显然,前一种交易类型较之后一种类型更古老,后者只是前者的发展形态。古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