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70)
- 2023(4226)
- 2022(3527)
- 2021(3324)
- 2020(2750)
- 2019(6176)
- 2018(5919)
- 2017(11965)
- 2016(6628)
- 2015(7300)
- 2014(7378)
- 2013(7125)
- 2012(6792)
- 2011(6254)
- 2010(6431)
- 2009(5934)
- 2008(5792)
- 2007(5319)
- 2006(4910)
- 2005(4472)
- 学科
- 济(24146)
- 经济(24119)
- 业(19734)
- 管理(19104)
- 企(14027)
- 企业(14027)
- 财(11464)
- 农(10411)
- 收入(8523)
- 方法(8279)
- 中国(7740)
- 数学(7435)
- 策(7315)
- 数学方法(7297)
- 农业(7150)
- 贸(6092)
- 贸易(6090)
- 易(5982)
- 制(5637)
- 税(5461)
- 及其(5368)
- 税收(5311)
- 业经(5186)
- 收(5179)
- 政策(5179)
- 地方(5014)
- 银(4990)
- 银行(4989)
- 行(4811)
- 融(4674)
- 机构
- 学院(91742)
- 大学(89928)
- 济(42497)
- 经济(41587)
- 管理(34969)
- 研究(33506)
- 理学(29558)
- 理学院(29265)
- 管理学(28859)
- 管理学院(28670)
- 中国(25907)
- 财(21733)
- 京(18496)
- 科学(17600)
- 所(16681)
- 财经(15945)
- 中心(15164)
- 江(15021)
- 研究所(14721)
- 经(14525)
- 农(13589)
- 经济学(13022)
- 范(12421)
- 师范(12358)
- 院(12242)
- 北京(11976)
- 经济学院(11709)
- 财经大学(11599)
- 州(11438)
- 业大(10791)
- 基金
- 项目(55850)
- 研究(44638)
- 科学(44546)
- 基金(40445)
- 家(34130)
- 国家(33790)
- 科学基金(28912)
- 社会(28493)
- 社会科(27020)
- 社会科学(27016)
- 省(21061)
- 教育(20618)
- 基金项目(19977)
- 编号(18953)
- 划(17865)
- 资助(17305)
- 自然(17168)
- 成果(16905)
- 自然科(16774)
- 自然科学(16770)
- 自然科学基金(16485)
- 课题(13525)
- 部(13039)
- 发(12474)
- 性(12458)
- 策(12387)
- 重点(12387)
- 国家社会(11633)
- 教育部(11476)
- 制(11331)
共检索到148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惠琳
"中等收入陷阱"是转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难题,马来西亚也面临同样的压力和困境。收入分配结构失衡,自主创新能力缺失,人力资源发展迟缓,腐败问题等掣肘马来西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制约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也是马来西亚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马来西亚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转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平
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特征被归纳为:一是国家干预战略在中等收入阶段转型不成功;二是技术进步的干中学效应消失,自主创新没有成功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三是分配差距过大,易引起社会动荡;四是政府应对金融冲击不利,出现货币、银行、债务等危机,引起经济巨大波动。大多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之前多积极采用结构主义的发展范式才能成功。中国的政府干预机制、战略产业扶植,都极大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政府干预的路径也易导致路径依赖,因此转型的根本是中国改革政府干预性体制和防范外部金融冲击,从而激发创新活力和力促经济平稳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伟
1."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是经济发展中的客观历史现象。一方面,"中等收入陷阱"对于战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非"伪命题"。战后116个发展中国家真正穿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只有15个,大部分未能穿越,诸如"拉美漩涡"、"东亚泡沫"、"西亚北非危机"等;另一方面,"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志群 刘继广
制度质量低下、封闭的发展战略、要素技术含量提升缓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适时转向平衡增长、参与全球分工、提升本国要素技术含量和产业关联度等是成功跨越的国际经验。中国既有国内市场潜力大、创新资源丰富、大国开放经济等有利条件,又面临低成本的传统优势减弱、土地财政和信贷过度扩张、国际政治军事冲突加剧等诸多挑战。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妥善处理各种挑战,中国就能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国际经验 国情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文 赵果庆 徐波
中等收入陷阱在本质上是收入与增长非线性相关系,而威廉姆森拐点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是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提出空间基尼系数的一个分解框架,并运用威廉姆森"倒U型"理论构建"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更确切地说是S型关系。以平滑转化回归模型测算,中国存在人均GDP为4 189.30美元拐点,并于2005年越过拐点,但进入地区差距收敛的"高体制"路径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中国在政策应对上要进一步通过实施高起点的区域协调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文 赵果庆 徐波
"中等收入陷阱"在本质上是收入与增长非线性相关系,而威廉姆森拐点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是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提出空间基尼系数的一个分解框架,并运用威廉姆森"倒U型"理论构建"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更确切地说是S型关系。以平滑转化回归模型测算,中国存在人均GDP为4 189.30美元拐点,并于2005年越过拐点,但进入地区差距收敛的"高体制"路径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中国在政策应对上要进一步通过实施高起点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宏观配套政策,配合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从而成功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陶爱萍 张万丽 束克东
包容性创新因其包容性而促进消费结构及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因其创新性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文章在探析包容性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结构优化从而有利于我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基础上,利用2006-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包容性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能直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且包容性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西部﹥中部﹥东部效应;包容性创新能够通过优化消费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及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从而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笋元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视角,通过分析对比日、韩及拉美等国家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新路径、新方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厉以宁
中等收入陷阱包含了三个陷阱:发展的制度陷阱,要靠改革来避免;社会危机陷阱,要靠缩小城乡与地区收入差距和社会管理创新来避免;技术陷阱,要靠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创新来解决。中国完全可以绕开或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中国家 发展经济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纲
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竞争力下降。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不等于必然丧失竞争力,如果能够不断提高生产力,就不会因为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丧失竞争力,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本质上是福利陷阱,是工资、福利的提高快于生产力的提高,拉美和欧洲的问题也都缘于此。中等收入阶段不应推行高福利,我国目前还没有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还得过低收入国家的苦日子。我国的特殊问题在于非城市化陷阱,即农民工不能城市化、人不能城市化的陷阱。中国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保持几十年正常的高增长,逐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刚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每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水平迈进的主要障碍。中国于2009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和拉美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和世界权威机构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与判断,得出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较小的结论。中国要想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必须选择走包容性发展道路。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中等收入陷阱 包容性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技术模仿带来的问题。要让模仿切实起到技术进步的助推剂和实现后发优势的作用,就要注意如何避免因模仿而出现的制度陷阱,因此需要一个能摆脱局部利益束缚又必须廉洁有效的政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晓倩 范超
第一,在经济方面,要促进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协调并进,尤其注重消费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因此,政府应继续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力度,深化供给侧改革。近年来,虽然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依靠投资支撑的局面并未根本改观,尤其在一些地方省份,该问题更为突出严重。考虑到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投资对我国经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师旭辉 吴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正式进入"中上等收入"行列。此前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体制转轨,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了经济要素活力。加之我国渐进地融入全球市场体系,"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得以整合,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步伐。总结国际经验教训,我国必须高度重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未雨绸缪,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玉杰
1.支持去化落后产能,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杜绝向落后产能提供财政补贴以维持其运作,同时向符合产业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改造或升级的专项财政补贴,对一些新产品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让这些新产品很快达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2.规范地方政府收费,打破束缚中小微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有效供给的"绳索",促进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