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2)
- 2023(8478)
- 2022(6977)
- 2021(6549)
- 2020(5304)
- 2019(11875)
- 2018(11607)
- 2017(22582)
- 2016(12246)
- 2015(13686)
- 2014(13933)
- 2013(13275)
- 2012(12460)
- 2011(11363)
- 2010(11752)
- 2009(11217)
- 2008(10210)
- 2007(9403)
- 2006(8558)
- 2005(7873)
- 学科
- 济(42526)
- 经济(42471)
- 管理(33661)
- 业(31961)
- 融(26585)
- 金融(26578)
- 企(26093)
- 企业(26093)
- 银(24267)
- 银行(24247)
- 行(23598)
- 中国(20488)
- 财(15251)
- 方法(15002)
- 制(14687)
- 农(14051)
- 数学(13356)
- 数学方法(13169)
- 地方(11442)
- 中国金融(11234)
- 贸(10564)
- 贸易(10553)
- 业经(10381)
- 易(10363)
- 体(9888)
- 务(9499)
- 财务(9457)
- 财务管理(9443)
- 策(9357)
- 农业(9028)
- 机构
- 学院(165037)
- 大学(161615)
- 济(69962)
- 经济(68190)
- 研究(59733)
- 管理(58554)
- 中国(54262)
- 理学(48412)
- 理学院(47925)
- 管理学(47113)
- 管理学院(46815)
- 财(37244)
- 京(33816)
- 科学(33241)
- 所(30425)
- 中心(29858)
- 农(27970)
- 财经(27866)
- 研究所(27107)
- 江(26946)
- 经(25197)
- 银(24068)
- 银行(23313)
- 融(22834)
- 金融(22440)
- 州(22065)
- 经济学(21906)
- 行(21847)
- 院(21804)
- 业大(21772)
- 基金
- 项目(102007)
- 科学(79082)
- 研究(78794)
- 基金(71646)
- 家(61544)
- 国家(60953)
- 科学基金(51282)
- 社会(48225)
- 社会科(45787)
- 社会科学(45780)
- 省(40828)
- 教育(36173)
- 基金项目(36022)
- 划(34039)
- 编号(33478)
- 自然(31138)
- 资助(30899)
- 自然科(30421)
- 自然科学(30410)
- 自然科学基金(29875)
- 成果(29285)
- 课题(24548)
- 重点(23166)
- 发(22879)
- 部(22334)
- 创(21558)
- 性(21553)
- 项目编号(20591)
- 年(20390)
- 创新(20162)
共检索到274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洪
马来西亚在取得独立以后,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内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对外贸易总额持续扩大,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原因,又有政府经济政策的调节作用。其中,金融体系作为国内投资活动中资金不足者和资金剩余者之间的中介,在提高国内储蓄,增加资金供给,稳定经济增长,平衡国内外经济关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拟对战后马来西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以及金融发展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一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甘培萨 凯柯汀 贾菲 黄曦子
基于强调利率平价重要作用的货币状况指数(MC I)的视角,试图为开放型新兴市场经济估计一个最优货币政策模型,其目的是阐明内部和外部平衡的重要性和提供分析基础。通过估计利率和汇率对产出缺口的相关影响及实际利率和实际汇率的权重可以估计最优货币状况指数。用多种方法检验产出缺口的适度性,其被估计权重是1.6∶1,它可以用来阐述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货币渠道过程是通过金融市场从货币政策冲击到市场零售利率的价格传导过程,信贷渠道是通过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的数量传导过程。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区域金融差异的客观事实。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 金融体系 中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ROGERS John
“去美元化”逐渐成为当前世界的重要现象。理解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特征、美国的货币政策、美元的主导地位,有助于理解“去美元化”现象,进而认识并应对其可能的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讨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最近收紧政策的背景以及未来几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前景,分析了美元主导地位的构成,进而讨论了全球“去美元化”的前景。本文为ROGERS John教授2023年6月17日在成都举行的中国西部国际金融峰会上的演讲,本刊编译此文,以飨读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洋
面临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2008金融危机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存在局限性。其原因在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忽略了金融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且货币政策忽视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问题,进而忽略了金融体系的失衡,因此导致宏观审慎监管的角色缺失。本文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的关系,认为货币政策应专注于经济体的调控,金融体系的稳定应由宏观审慎监管负责,且两个部门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金融体系稳定 货币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风险的内生积聚成为货币理论和政策关注的焦点。文章对货币政策、金融风险和跨期产出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并以2006年10月-2018年3月的中国数据为基础,构建SVAR模型对中国的现实进行实证检验,其中,采用时变的修正CRITIC赋权法合成时变权重金融压力指数来衡量中国的金融风险。研究表明,旨在稳定通货膨胀和短期产出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对日益严重的金融风险的长久忍耐,造成金融体系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加深和不确定性的上升,从而为未来的产出稳定埋下祸根。也就是说,金融体系风险的内生积聚导致货币政策对产出稳定的效应不仅仅是当期的,还是跨期的。对此,文章提出基于短期目标的货币政策不足以维持长期产出稳定,货币当局需要考虑金融风险的内生积聚,将跨期产出稳定纳入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洋
面临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2008金融危机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存在局限性。其原因在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忽略了金融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且货币政策忽视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问题,进而忽略了金融体系的失衡,因此导致宏观审慎监管的角色缺失。本文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的关系,认为货币政策应专注于经济体的调控,金融体系的稳定应由宏观审慎监管负责,且两个部门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金融体系稳定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记伟 许少强
采用汇率弹性指数对人民币和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弹性进行分析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和林吉特的汇率弹性有所增大,但是货币当局也在力图控制本币的升值趋势。采用G-R模型进行分析表明,中国和马来西亚本币升值压力是国内货币市场失衡的结果。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两国外汇市场面临着更大的升值压力。分析还表明,如果外汇市场升值压力用汇率调整的方式吸收,外汇市场所面临的升值压力会减小,货币政策独立性会增强。
关键词:
升值 外汇市场压力 G-R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泉
泰国和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国家中经济发展都比较快的国家。近几年来两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令世人瞩目。许多人士预言,它们将是未来亚洲的两条新“小龙”。吸引大量外资是两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两国投资(主要是外资)的政策,对于探究两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有一定积极意义。 泰国和马来西亚都十分重视引进外资。泰国迄今为止先后制定了四部投资法,就经济和社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严佳佳 梁英豪
通过构建开放经济视域下含有金融加速器的两国DSGE模型,利用2006—2020年的季度数据和脉冲响应技术结合中美货币政策实践进行模拟检验,从实体经济债务视角就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进行解释论证,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使得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债务偏离稳态水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债务的风险累积和风险暴露程度存在异质性,并且冲击结果受到中国应对措施的影响。基于此,货币当局应寻找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与实现中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之间的平衡点,完善金融风险监管制度,构建公平有序的信贷资源配置环境和稳定汇率预期。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实体经济债务 DSGE模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弊端显现: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内在缺陷、国际监管体系不完善、国际金融组织架构不能反映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直到目前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几乎在所有的行动计划中均未触及。本文认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与以往历次国际货币体系调整一样不会是主动改革的结果,而主要是对既成事实的确认。未来10年内,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状况不会改变,国际货币体系不会出现"多极"格局,最理想的结果是仍然保持"二极",但开始呈现向"三极"或多极过度的发展态势。人民币能否成为"一极"很大程度还取决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实绩和人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宝伟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主的全球不均衡货币、金融体系,是国际流动性膨胀的根本原因,也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个背景,本文着重阐述在这个体系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汇率问题、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
货币体系 资产价格波动 金融系统性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便芳 魏慧敏
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其发行和使用对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探讨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第三方支付以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并论证数字货币承担货币职能的机理机制,提出未来应从创新监管方式、规范交易平台和实行许可证制度三个层面加强对数字货币的治理,以推进我国数字货币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数字货币 金融体系 数字经济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姚勇 罗娅
本文研究认为:企业投资行为与企业技术偏好以及实物资产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投资是金融市场的内生变量,是内生货币供给下的金融约束行为,投资的存量与流量的均衡是以货币量值计算的货币曲线均衡的结果。其中,企业的资本资产定价与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