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38)
2023(9562)
2022(8085)
2021(7503)
2020(6046)
2019(13705)
2018(13428)
2017(25343)
2016(14192)
2015(15663)
2014(15996)
2013(15745)
2012(15335)
2011(14134)
2010(14470)
2009(13330)
2008(13387)
2007(12332)
2006(11066)
2005(10312)
作者
(44902)
(37686)
(37607)
(35520)
(24045)
(18402)
(16963)
(14748)
(14233)
(13763)
(12944)
(12754)
(12256)
(12245)
(12140)
(11361)
(11324)
(11067)
(10944)
(10811)
(9699)
(9540)
(9381)
(8576)
(8545)
(8545)
(8459)
(8292)
(7875)
(7653)
学科
(64039)
经济(63969)
(37543)
管理(36632)
(28706)
企业(28706)
方法(22156)
中国(20535)
地方(19675)
数学(18628)
数学方法(18367)
(18331)
(15618)
业经(14601)
(13277)
农业(12728)
(12176)
(12136)
银行(12094)
(11990)
金融(11989)
(11757)
地方经济(11243)
(11189)
贸易(11177)
(10893)
(10724)
技术(9883)
环境(9783)
理论(9329)
机构
学院(207801)
大学(206370)
研究(81375)
(80357)
经济(78445)
管理(70248)
中国(61743)
理学(59127)
理学院(58210)
管理学(56818)
管理学院(56453)
科学(53686)
(46590)
(44652)
(42937)
研究所(40527)
(38140)
中心(35857)
农业(33813)
(33588)
业大(33360)
(30576)
北京(30185)
师范(30181)
财经(29324)
(29321)
(27614)
(27510)
(26503)
科学院(25393)
基金
项目(133647)
科学(103399)
基金(94350)
研究(93137)
(85199)
国家(84411)
科学基金(69782)
社会(57333)
社会科(54127)
社会科学(54116)
(53295)
基金项目(49266)
自然(46361)
(45507)
自然科(45296)
自然科学(45283)
自然科学基金(44452)
教育(42327)
资助(39466)
编号(36534)
(34185)
重点(31402)
成果(30515)
(28358)
课题(27463)
(27072)
发展(26659)
(26225)
计划(26087)
科研(25548)
期刊
(99730)
经济(99730)
研究(63931)
中国(49743)
(41110)
学报(40778)
科学(35827)
大学(29628)
(28835)
管理(28501)
农业(28095)
学学(28078)
教育(26541)
(22931)
金融(22931)
技术(17318)
业经(17151)
经济研究(15806)
(14953)
财经(14917)
(12935)
问题(12626)
(11236)
资源(11084)
业大(10851)
科技(10436)
(10299)
世界(9917)
商业(9758)
技术经济(9721)
共检索到333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永红  马颖敏  许柏球  赵梁军  
【目的】探索马拉巴栗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脱水耐性的形成与可溶性糖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的马拉巴栗种子和离体胚为试材,观测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以及种子和离体胚的脱水耐性变化。【结果】开花后30~70d是种子最快膨胀期,花后50d开始形成脱水耐性,50~70d种子脱水耐性逐渐增强,70d种子脱水耐性最强,80d脱水耐性转而下降,完全成熟时(90d)再轻微上升,其脱水耐性的强弱顺序为:70d>90d>80d>60d>50d,离体胚的脱水耐性与种子的情况相似,其脱水耐性顺序为:70d>80d>90d>60d>50d>40d。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初期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含量较高,随后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红  马颖敏  韩蕾  
以探讨马拉巴栗种子脱水耐性与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之间的关联为目的,选用新鲜的成熟马拉巴栗种子,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SOD抑制剂)进行12h预处理后,在25℃下进行3~20h的硅胶快速脱水处理,观察种子的萌发率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20mmol·L-1能显著抑制种子SOD活性,减弱种子的脱水耐性,表现为种子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在脱水中后期迅速增加,种子萌发率明显降低,活力指数显著下降;2)种子存在2种MnSOD,4种FeSOD,2种Cu/ZnSOD;迁移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u/ZnSOD,FeSOD,MnSOD;谱带由强到弱依次为FeSOD,Cu/ZnSOD,Mn...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陶月良  朱诚  
板栗种子成熟脱落时 ,脱水敏感性相对较弱 ,子叶和胚轴中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达最高峰 ,此后随着酶活性的急剧上升而明显下降。花后 75d ,板栗种子子叶中已有一定的α-淀粉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 ,其活性在种子成熟后急剧上升 ,说明板栗种子脱落后即开始其萌发进程。胚轴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子叶 ,热稳定蛋白含量低于子叶 ,胚轴热稳定蛋白占可溶性蛋白的比值在 90d最高。SDS -PAGE表明 ,胚轴与子叶的可溶性蛋白谱带差异较大 ;子叶含有较多的热稳定蛋白 ,胚轴的热稳定蛋白为 2 0kD、1 2kD蛋白 ,1 0 5d时仅剩 1 2kD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红  马颖敏  赵梁军  
探讨了脱落酸与马拉巴栗种子的发育和萌发关系。以不同发育阶段的马拉巴栗种子和离体胚为试材,观测了种子发育中内源ABA含量变化和外源ABA对种子及离体胚的萌发影响。结果表明:马拉巴栗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子叶和胚轴的AB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最高值出现在花后50 d,最高值分别为791.45、352.68和567.85 ng/g(FW),种皮中ABA具有向内扩散的趋势,含量始终高于子叶和胚轴。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对外源ABA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种皮ABA含量与种子活力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去除种皮能使萌发率和活力指数大大增加。可见ABA是马拉巴栗种皮内含有的萌发抑制物质,且抑制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艳荣  胡晓红  姜伟  张颖力  陈春梅  张少英  孙玉清  
研究了大葱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动态。结果显示,随着大葱的生长,可溶性糖呈现低-高-低-高的变化规律,但不同材料的变化有差异。日本品种假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幅度不大。而地方品种胭脂红、托县孤葱在采收时假茎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假茎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高-低-低-高的趋势。定植30 d后假茎蛋白质含量最高,以后随着生长、发育,蛋白质含量逐步下降;到采收期假茎内蛋白质含量又在积累,葱叶中蛋白质含量变化与假茎相似。大部分材料定植后随着大葱的生长发育,假茎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近采收期达到最大值。不同材料葱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随着生长发育呈现低-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惠文  张秋云  李文慧  章世奎  席万鹏  
【目的】明确新疆杏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组成与含量特征,揭示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5个新疆杏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果皮和果肉为试验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检测各样品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对比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其组成与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从新疆杏果实中共检测到3种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蔗糖和葡萄糖为主要糖。果实成熟时,果皮中两种主要糖分别占总糖含量的60.7%—79.1%和13.5%—34.7%,果肉中占总糖含量的65.5%—82.4%和8.2%—25.9%,果皮、果肉中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艳秋  吴本宏  赵剑波  姜全  李绍华  
【目的】研究不同葡萄糖/果糖(glucose/fructose,G/F)类型桃果实内G/F差异的部位和时期。【方法】以不同G/F类型的6个桃品种(G/F≈1品种:‘冈山白’、‘山一白桃’和‘燕红’;高G/F品种:‘张黄7号’、‘龙246’和‘临白7号’)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发育期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并在盛花后74d或101d测定了‘冈山白’、‘山一白桃’、‘张黄7号’和‘龙246’新梢韧皮部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两类不同G/F桃果实中均以蔗糖作为主要碳水化合物积累形式,花后43~85d蔗糖含量很低,随后持续快速积累直至果实成熟;花后43~85d山梨醇有升高趋势,在果实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  赵星海  叶祥盛  张丽梅  徐芳森  石磊  丁广大  
通过种子萌发及苗期水培试验分析可溶性浓缩糖蜜(condensed molasses soluble,CMS)对水稻种子萌发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CMS质量浓度对水稻的发芽率无明显影响,但CMS质量浓度超过0.15 g/L时会抑制水稻生长。水稻苗期水培试验发现,正常营养的基础上施加过量的CMS使水稻的根系直径显著增加,根长、根体积显著降低,抑制磷在根系和地上部的累积,水稻根系POD、CAT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增加。盆栽试验表明,在1/2正常施化肥的基础上施加10 g/钵CMS时,水稻的单株产量相比不施化肥和1/2正常施化肥分别增加了143%和44%,而正常施化肥的基础上施加CMS对单株的产量影响不显著。结果表明:在养分缺乏的情况下施加一定量的CMS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但是在养分充足的情况下施加CMS却不能增加水稻的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有春  陶承光  魏永祥  刘成  王兴东  刘威生  杨艳敏  
【目的】了解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越橘品种果实糖酸含量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特点,探讨果实糖积累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关系,为越橘糖酸代谢机理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5个越橘品种(高丛越橘:‘斯巴坦’、‘泽西’,半高丛越橘:‘北村’、‘北蓝’,矮丛越橘:‘美登’)不同发育阶段果实的糖酸组分和叶片中糖组分进行测定。【结果】供试的5个越橘品种成熟果实总糖平均含量为102.04 mg·g-1FW,其中‘斯巴坦’含量最高,‘北村’最低。葡萄糖和果糖占总糖含量的97.90%—99.47%,二者含量比值1﹕1,均随果实发育呈迅速增加趋势,蔗糖和山梨醇在果实发育早期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明  卓加金  刘雪萍  汪晓峰  
【目的】以耐干性、化学组分不同的家榆、玉米和红花种子为试材,研究种子贮藏含水量与细胞内分子运动速率及可溶性糖组分的关系。【方法】以自旋标记探针CP(3-carboxy-proxyl)标记种胚,通过EPR波谱分析中分子离开中心的最远距离2Azz作为分子运动速率的指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种子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不同含水量种子的分子流动性变化规律与其贮藏的最适含水量负相关,分子流动性可以作为预测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的一种简便方法。红花种子具有较高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可能与其内部含有较多的棉子糖有关。【结论】胞内分子运动状况与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相一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天来  焦晓赤  齐明芳  刘玉凤  徐连营  
以耐低温番茄品系L402-F和冷敏感品系自交系J2为试材,15℃为对照,研究6℃夜低温不同时长处理对光合指标和可溶性糖类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长夜低温胁迫导致L402-F和J2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Rubisco羧化速率和Fv/Fm均下降,呈现15℃>6℃3 h>6℃9 h,L402-F的下降幅度比J2的下降幅度小,品种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低温胁迫后,碳水化合物在L402-F和J2叶片中积累,并且随着处理小时数的增多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增多;对净光合速率与各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L402-F叶片中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与淀粉含量的大量积累有关,而导致J2叶片中净光合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惠珍  喻敏  萧洪东  蔡凤玲  邓文杰  
探讨施硅后海滨雀稗硅细胞的变化及其对光照严重不足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试验设对照(不施硅,CK)和施硅(+Si,K2SiO32 mmol/L)及光照1 h和自然光照(约12 h)处理,观察海滨雀稗叶片硅细胞的发育,测定植株可溶性总糖、蔗糖和还原性糖含量。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不施硅时叶尖硅细胞发育不良,叶基硅细胞发育较好;施硅后硅细胞发育完全,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哑铃型突出;表明施硅促进了硅在叶片的沉积。不施硅时,植株可溶性总糖、蔗糖和还原糖含量均为光反映极显著小于12 h光照处理;1 h光照条件下,植株可溶性总糖、蔗糖和还原糖含量均为施硅处理极显著高于不施硅处理;表明光照时间不足时硅有提高可溶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先成  罗颖  赵云龙  周忠良  
利用显微镜观察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的发育过程,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分析了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组成及含量变化与其胚胎发育的过程密切相关。在受精卵期,可溶性蛋白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16 000、100 500的卵黄蛋白。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可溶性蛋白的组成由高分子的蛋白向低分子的蛋白转化,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7 250、86 000、68 000、38 000、26 000等。在胚胎发育后期,高分子的蛋白进一步减少,而低分子的蛋白进一步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胚胎的发育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国  赵桂玲  董胜君  
应用叶片POD同工酶和种子可溶性蛋白PAGE技术,研究丰产、晚花、抗冻和甜仁山杏初选优株的遗传特性及分类,结果表明,60%以上的优株具有可遗传性;叶片POD同工酶和种子可溶性蛋白多态、稳定、活性强,两个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分类基本吻合,且具有信息量大和准确性高的特点,认为二者可作为山杏种内变异的遗传标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玉净  邓丽娟  张杰  沈红香  姚允聪  
以抗旱性较强的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和抗旱性较弱的品种‘红丽’幼树为试材,采用"喷施ABA+干旱处理"和"喷水+干旱处理(对照)"2个处理组,测试不同干旱条件下ABA处理的观赏海棠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可溶性蛋白和脱水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ABA处理的‘王族’叶片RWC显著升高,REC和SPC显著降低,而‘红丽’的相应指标变化则相反。SDS-PAGE分析表明:ABA处理分别引起了干旱处理过程中‘王族’叶片14.8,18.0,46.2,50.9,78.1,145.2ku和‘红丽’叶片14.4,18.0,32.8,46.2,89.6,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