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69)
- 2023(5069)
- 2022(4356)
- 2021(3883)
- 2020(3369)
- 2019(7411)
- 2018(7188)
- 2017(13356)
- 2016(7818)
- 2015(8693)
- 2014(8348)
- 2013(8173)
- 2012(7877)
- 2011(7347)
- 2010(7352)
- 2009(6696)
- 2008(6827)
- 2007(6243)
- 2006(5527)
- 2005(4951)
- 学科
- 济(26536)
- 经济(26507)
- 管理(20412)
- 业(17477)
- 企(13497)
- 企业(13497)
- 方法(11808)
- 学(11612)
- 环境(10531)
- 数学(10019)
- 数学方法(9830)
- 农(8167)
- 中国(7100)
- 财(6885)
- 划(6531)
- 业经(5754)
- 农业(5516)
- 地方(5481)
- 贸(5264)
- 贸易(5264)
- 易(5092)
- 规划(4826)
- 和(4739)
- 环境规划(4643)
- 理论(4460)
- 制(4442)
- 资源(4390)
- 生态(4260)
- 技术(4164)
- 融(4161)
- 机构
- 大学(118701)
- 学院(116754)
- 研究(47887)
- 济(41728)
- 经济(40799)
- 管理(38450)
- 科学(35523)
- 理学(33400)
- 理学院(32919)
- 中国(32524)
- 管理学(32051)
- 管理学院(31873)
- 农(31138)
- 所(27866)
- 京(26641)
- 研究所(26343)
- 业大(24837)
- 农业(24611)
- 中心(20187)
- 江(18790)
- 财(18533)
- 院(18294)
- 省(17009)
- 北京(16809)
- 范(16731)
- 师范(16416)
- 室(15823)
- 农业大学(15608)
- 财经(15329)
- 科学院(15034)
- 基金
- 项目(86918)
- 科学(65689)
- 基金(62101)
- 家(59605)
- 国家(59145)
- 研究(55464)
- 科学基金(46904)
- 省(34709)
- 社会(33753)
- 自然(33099)
- 基金项目(32721)
- 自然科(32227)
- 自然科学(32213)
- 社会科(31903)
- 社会科学(31890)
- 自然科学基金(31634)
- 划(30426)
- 资助(25839)
- 教育(24683)
- 重点(20894)
- 编号(19841)
- 计划(19767)
- 发(18982)
- 科技(18756)
- 部(18267)
- 科研(18091)
- 创(17368)
- 创新(16385)
- 成果(16242)
- 业(15643)
共检索到168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董虹妤 刘青华 金国庆 丰忠平 甘振栋 周志春
利用分别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国有林场的3年生6×6半双列遗传交配设计3代子代测定幼林,对马尾松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树高和地径的配合力效应及其配合力与环境互作效应皆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遗传效应中,树高在两地点皆以加性基因效应控制为主,显性基因效应次之;而地径在卫闽点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在姥山点则主要受显性基因效应控制。在不同环境下,对树高和地径表型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环境效应>加性基因效应>显性基因效应与环境互作>显性基因效应>加性基因效应与环境互作。参试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稳定性普遍高于特殊配合力(SCA)稳定性。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胤 姚瑞玲 陈振华 甘德煜 彭健
【目的】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研究10个马尾松无性系在不同试验点胸径和树高生长性状的变异特征和遗传稳定性,筛选高遗传增益的优良基因型推广利用,为马尾松适地适基因型高效栽培和人工林提质增效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在广西宁明县(E1)、柳州市(E2)、博白县(E3)和钦州市(E4)营建的10个3年生马尾松无性系(M1~M10)区域试验林为对象,测定胸径和树高生长,分析不同基因型生长性状差异和变异规律,开展无性系稳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筛选生产力高和稳定性好的优良基因型。【结果】马尾松无性系生长变异丰富,同一地点无性系间总变异和同一无性系地点间总变异均表现为胸径大于树高。多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环境条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马尾松无性系胸径和树高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国庆 秦国峰 刘伟宏 储德裕 洪苏州 周志春
利用2份6×6全双列交配设计子代测定林材料,对马尾松生长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和自交效应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份测定材料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正反交效应都极为显著,这些性状的遗传是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其中非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加性基因效应相对较小,而基因上位效应材料Ⅰ(1992年制种)明显大于材料Ⅱ(1993年制种)。马尾松生长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明显大于一般配合力效应,这可能与亲本来源于不同地理种源和经过一般配合力间接选择有关。马尾松生长性状普遍存在自交衰退现象,2份材料中各亲本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自交衰退程度分别为-17.8%~-18.4%、-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振 金国庆 余启新 刘青华 丰忠平 董虹妤 周志春
【目的】测定分析马尾松三代测定林的抽梢性状及针叶氮磷钾含量,揭示抽梢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探究针叶中氮磷钾含量与生长的相关关系,为解析马尾松高生长的遗传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5年生6×6半双列遗传交配设计的马尾松三代种质遗传测定林,对其抽梢性状(初次抽梢生长量、后续抽梢生长量、年抽梢次数及年抽梢长度)、树高及针叶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探究马尾松抽梢性状及针叶养分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及遗传控制方式,揭示抽梢性状间及与针叶氮磷钾含量的遗传相关。【结果】马尾松三代测定林的初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国庆 秦国峰 刘伟宏 储德裕 洪苏州 周志春
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2份不同测交系交配设计子代遗传测定林材料,对马尾松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份测定材料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都极为显著。在材料Ⅰ(杂交亲本为随机选择)中,生长性状的遗传控制是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显性基因效应次之;而材料Ⅱ(杂交亲本经过生长选择)中正好相反,显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加性基因效应次之。根据2份材料材积的GCA效应值,各选出4个优良母本和2个优良父本,而基于杂交组合材积配合力总效应值(TCA),2份材料各初选出10个优良杂交组合,其平均材积增益分别是测验群体的32.20%和33.90%,是对照的52....
关键词:
马尾松 测交系 子代测定 配合力 遗传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一 储德裕 金国庆 周志春
利用ISSR标记分析了马尾松测交亲本遗传距离与11年生子代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亲本遗传距离在0.158~0.657范围时与子代各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较低,而当遗传距离在0.264~0.529区间时与子代胸径、材积性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3和0.469,一元线性回归拟合效果均达显著水平,表明随着亲本间遗传距离的增大,马尾松胸径、材积等性状呈显著线性增加。当遗传距离位于0.357~0.529区间时,遗传距离与生长性状的相关系数比其在0.264~0.529区间时的相关系数增加,与材积性状相关系数为0.635。本研究证实马尾松亲本间ISSR分子遗传差异对于子代生长预测和杂交亲本选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炳堂 王学良 蔡宏明 洪顺山 封剑文 伊加生
1992~ 1999年在福建省邵武市花岗岩发育的低丘红壤上 ,对马尾松幼林施肥进行了持续 8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在第 8年时 ,无论是施 P还是其它肥料 ,其对总生长量或连年生长量的增长效应已不显著 ;单施钙镁磷肥或再配合尿素、氯化钾肥料的效应至少可以持续到第 6年 ,至第 7年仍维持一定的增长效应 ;而单施尿素、氯化钾肥料的效应一直均无明显表现
关键词:
马尾松 施肥 施肥持续效应 生长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红盛 汪阳东 徐刚标 陈益存 吴立文 余孟杨 高暝
[目的]对山苍子不同家系幼林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及稳定性分析,为山苍子优良家系选择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13个半同胞山苍子家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重庆万州、湖北京山和福建清流3个试验点营建家系试验林。对23年生山苍子幼林的树高和地径性状进行测定和多点联合分析,并采用AMMI模型对山苍子各家系的生长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1)山苍子家系的树高和地径在家系和地点效应上均达到显著(0. 0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晓梅 张守攻 王笑山 齐力旺 王万义 陈宝丰
对辽宁大孤家12个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混合授粉及单系授粉杂交组合及4个相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进行扦插生根变异及其测定林3~5年生长变异的分析,研究父母本对组合间生根和生长性状变异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选出高生长量及生根力的杂交组合。研究表明:无论是生根性状还是幼林生长性状,日×长杂种组合间均存在着显著遗传变异,父、母本效应明显,组合间具有很大的选择潜力;生根性状间、生长性状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但生根与幼林生长性状之间相关不紧密,可以开展生根与生长性状的独立选择;利用隶属函数法选出了生根最优、生长与生根兼优的杂交组合(或家系),选出的4个生根与生长兼优的家系5年生平均树高、地径和保存率分别比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国峰 荣文琛 洪炜
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分布很广,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被誉为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马尾松耐瘠薄,所以对其施肥的重视和研究不够。耐瘠薄不等于喜欢瘠薄(周运超等,1997)。荒山绿化...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幼林,磷肥,施肥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董虹妤 刘青华 周志春 金国庆 沈丹玉 宋新回
[目的]研究马尾松松脂化学组分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促进优质脂用马尾松的遗传改良。[方法]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5年生6×6半双列遗传交配设计的马尾松3代种质幼林,通过调查各单株生长性状以及测定松脂化学组分,揭示马尾松松脂化学组分的遗传变异规律及遗传控制方式和它们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试验材料共检测出23种松脂组分,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组分含量分别占松脂含量的7.29%、1.50%和91.17%。13种平均含量高于松脂总量0.1%且杂交组合间差异显著的马尾松松脂主要组分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GCA效应,而SCA效应较不显著。除去氢枞酸主要受显性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春 谢钰容 金国庆 王月生 洪桂木
该文利用9个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的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布置3个磷水平的盆栽实验,研究其磷效率及其相关性状在家系间的遗传差异和所受的遗传控制.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家系的磷效率差异巨大,磷效率最高和最低的家系相差2倍左右.磷效率高的家系具有在低磷胁迫下苗高生长量大、干物质积累能力强、须侧根发达及对磷肥投入敏感性低等特点.磷素利用效率而非磷素吸收效率是造成马尾松磷效率和干物质家系差异的主要原因.低磷水平下干物质积累量、根体积、侧根数、侧根总长和须根总数等根系参数与家系磷效率密切相关,可较好地用来评价马尾松家系的磷效率特征.研究发现,与马尾松磷效率密切相关的一些性状的家系遗传力较高,受中度以...
关键词:
马尾松 家系 磷效率 遗传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谭小梅 金国庆 周志春
自从Sprague等[1]在玉米(Zea mays L.)杂交育种研究中首次提出两类配合力概念以来,配合力育种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配合力分析不仅可用以评价育种亲本,而且可了解林木重要经济性状所受的遗传控制式样,从而为科学制定林木遗传改良策略提供重要理论依据[2-4]。如齐明[5]和
关键词:
马尾松 苗高 生长参数 配合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亮 刘盛全 朱永侠 黄振英 邵卓平
选取3块不同立地条件的马尾松试验林(沙河集纯林、八公山纯林和混交林),从中选取具有3种树干形态(直立、倾斜和弯曲)的马尾松共24株,测定其立木生长性状,随后采用钻孔法测定不同周向位置立木表面轴向生长应力,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结果如下:1)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主效应周向相对位置对生长应力指示值(GSI)影响在0.001水平上显著;周向相对位置和树高分段的二元交互效应对GSI影响在0.05水平上显著,其余效应对GSI影响均不显著;2)偏相关分析研究中,在直立树干所有自变量与GSI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均不显著;倾斜树干中,周向相对位置与GSI之间正偏相关系数在0.05水平上显著,其余自变量与GSI之间偏相...
关键词:
马尾松 生长性状 生长应力 相互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温佐吾 孟永庆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在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定期、定位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自大到小的影响顺序为:立地选择,种源选择,造林密度,幼林施肥,整地方式。其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马尾松人工造林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幼林施肥对马尾松林分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整地方式则无明显影响。运用所拟合的数量化回归模型预测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