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0)
2023(10368)
2022(9204)
2021(8727)
2020(7368)
2019(16701)
2018(16923)
2017(31815)
2016(17598)
2015(19818)
2014(19824)
2013(19667)
2012(18034)
2011(16012)
2010(15765)
2009(14193)
2008(13611)
2007(11661)
2006(9988)
2005(8602)
作者
(52934)
(43853)
(43738)
(41427)
(28103)
(21175)
(19694)
(17436)
(16736)
(15668)
(15086)
(14826)
(14008)
(13782)
(13570)
(13559)
(13539)
(13279)
(12621)
(12587)
(11092)
(10735)
(10598)
(9914)
(9901)
(9845)
(9791)
(9584)
(8918)
(8727)
学科
(64577)
经济(64511)
管理(50840)
(49192)
(41843)
企业(41843)
方法(32444)
数学(27953)
数学方法(27602)
(17327)
(16915)
技术(16496)
中国(15981)
(15253)
业经(14536)
地方(12676)
理论(12343)
农业(11563)
(11507)
贸易(11500)
(11212)
(11179)
环境(10711)
(10293)
(10141)
财务(10076)
财务管理(10057)
教育(9953)
企业财务(9527)
(9502)
机构
大学(248712)
学院(246077)
管理(99114)
(89440)
经济(87281)
理学(86715)
理学院(85722)
管理学(84048)
管理学院(83627)
研究(83041)
中国(57978)
科学(56575)
(53667)
(44872)
业大(43092)
(43023)
研究所(39885)
(38171)
中心(36987)
农业(35446)
(35181)
北京(33741)
(33240)
师范(32851)
财经(31492)
(30746)
技术(29721)
(28952)
(28736)
师范大学(26643)
基金
项目(179068)
科学(138662)
基金(127858)
研究(127195)
(113429)
国家(112520)
科学基金(95429)
社会(76192)
社会科(72088)
社会科学(72067)
(71399)
基金项目(69050)
自然(64989)
自然科(63425)
自然科学(63408)
自然科学基金(62259)
(60324)
教育(58542)
资助(52635)
编号(51775)
成果(41184)
重点(40301)
(38169)
(37776)
(37615)
课题(36115)
创新(35248)
科研(35044)
计划(34232)
大学(32810)
期刊
(93560)
经济(93560)
研究(68276)
学报(46289)
中国(45482)
科学(41413)
(39844)
管理(35452)
大学(34001)
学学(32215)
教育(30859)
农业(28315)
(27410)
技术(23648)
(16238)
金融(16238)
业经(15370)
科技(15282)
(14640)
财经(14351)
图书(14282)
经济研究(14221)
林业(13522)
技术经济(13100)
业大(13044)
理论(12559)
(12173)
(12077)
问题(11920)
实践(11840)
共检索到345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正均  张力  杨德敏  陈松  游林  申菲菲  杜戈  
马尾松腮扁叶蜂是重庆市近年来马尾松林内发生较严重的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针叶危害,1a发生1代,幼虫老熟后下地入土作蛹室,以预蛹态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3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上旬幼虫进入暴食期并开始老熟下地。幼虫出现期约90d,雄性6龄,雌性7龄。运用5种水剂、5种粉剂、3种烟剂分别对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3龄幼虫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机,灭幼脲III号和林虫净两种水剂,药效可达89%以上,杀虫双、甲氨硫磷、氧化乐果水剂单株注干药效都在90%以上;粉剂2‰多效杀虫灵、2‰森保I号、速效白僵菌药效分别为91.4%、80%、75.4%;烟剂敌杀死、灭杀毙药效分别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秀军  王振亮  
抚宁吉松叶蜂Gilpinia funingensis Zhou et Huang是危害油松的一种新害虫.此虫在河北省抚宁县1年发生两代,以预蛹在地面越冬,有滞育现象.雌雄性比为1:0.61.产卵量平均为70粒,平均寿命4.7天,无孤雌生殖现象.幼虫5龄,喜食老叶,食叶量近400cm.抚宁吉松叶蜂有喜阴习性,在郁闭度较大的油松林中发生较重.天敌主要有平庸赘寄蝇、镶颚姬蜂、松毛虫狭颊寄蝇,寄生率50%左右.应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5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青兰  李克恩  徐文成  蔡一敏  
鞭角华扁叶蜂在浙江省温州市主要危害柳杉 ,1a发生 1代 ,以老熟幼虫在 2~ 2 0cm土层中筑土空越冬越夏。越冬滞育幼虫次年 4月中旬开始化蛹 ,5月上旬开始产卵 ,5月下旬幼虫孵化并开始危害 ,6月中旬为危害盛期。林间防治试验表明 ,40 %氧化乐果 1 0 0 0倍液 ,施药量 30kg·hm- 2 ,4龄前幼虫死亡率为 97 5 % ,5~ 6龄死亡率为 91 3% ;2 5 %溴氰菊酯 80 0倍液 ,施药量 2 2 5mL·hm- 2 ,4龄前幼虫死亡率为 97 8% ,5~ 6龄死亡率为93 6%。表 4参 3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吕晓平  金根明  赵仁友  章华祥  
鞭节华扁叶蜂是浙江省新发现危害柳杉立木的毁灭性害虫。幼虫取食2年生枝梢的针叶和树皮,引起枝梢枯死或脱落,最后整株枯死。该虫在浙江丽水la发生1代,以预蛹在土室内越冬。幼虫5~7龄,4龄以后食量较大。成虫无明显趋光性,每雌平均产卵27.6粒,雌雄性比1: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有奎  胥明肃  刘贤德  蔡红荣  杨青  
本文通过防治试验,提出了云杉阿扁叶蜂AcantholydapiceacolaXiaoetZhou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认为,开展封山育林,改善林分环境,保护和利用天敌,是长期控制该虫害的根本措施。成灾区应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在2龄幼虫期以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150×液低容量喷雾一次,杀虫率在95%以上;卵孵盛期以飞机低容量喷洒25%灭幼脲3号(600g/hm2)与25%功夫乳油(105g/hm2)混配液一次,杀虫率达96%以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淑芷  黄孝运  张真  王鸿斌  张培毅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erichsonii(Hartig)在北京地区1a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及周围的枯枝落叶层及松软的土壤中结茧,以预蛹越冬。幼虫群集危害落叶松。卵和幼虫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10.4586和383.5258日度。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6~20℃。林缘及东南方向比林内及西北方向产卵多,分别为0.73、0.3块/枝。茧期各种天敌的总寄生率为83.23%。以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寄生线虫及敌灭灵进行防治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线虫防治室内效果达80%~100%,敌灭灵野外效果达98%~100%,而白僵菌效果为28%~52%,苏云金杆菌的2个亚种效果均不理想,分别为2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惠成  王建中  郭飞  
落叶松叶蜂是危害华北落叶松的重要害虫,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预蛹在茧内越冬。林分郁闭度在0.6以上时,用烟雾剂0.75kg/mu防治2—3龄幼虫,效果达70.1—83.2%;25%灭幼脲Ⅲ号20—30g/mu低容量喷雾防治2—3龄幼虫,效果81.1—95.5%;人工搂树盘暴露越冬预蛹,效果95.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汉林  赵仁友  金根明  吕晓平  李春生  
天目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陈汉林,赵仁友(浙江省松阳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松阳323400)(浙江省丽水地区森防站丽水323000)金根明,吕晓平,李春生(浙江省丽水市林业局丽水323000)(浙江省松阳县林业局松阳323400)关键词天目腮扁叶蜂,马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永祥  崔相富  吴道圣  杨胜利  陈绘画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郑永祥崔相富吴道圣杨胜利陈绘画关键词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抽样技术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flagelicornis(F.Smith)]属膜翅目(Hymenoptera)、扁叶蜂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相富  陶华齐  王于荣  郑永祥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衫的重要害虫,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变为预蛹越夏、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林间防治采用3Y-35型喷烟机,5%溴氰菊脂1份和柴油20份的混合剂雾化熏杀1~4龄幼虫效果良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绘画  张建薇  杨胜利  
应用生物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 2块危害程度不同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受中度危害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 ,其变程为 15 77m ,半方差函数模型为指数型 ;受重度危害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则表现纯粹周期性变化的空间现象 ,其周期性为 6 80 6 2。同时对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种群的空间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温秀军  
抚宁吉松叶蜂幼虫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温秀军关键词抚宁吉松叶蜂,空间格局,抽样进行抚宁吉松叶蜂(Gilpiniasp.)种群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的研究,对虫情监测,种群密度的准确估计,有关种群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及对此虫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清萍  周润生  王海川  
丹巴腮扁叶蜂(Cephalcia danbaica Xiao),自1987年由肖刚柔教授根据采自四川丹巴(桑地)的标本,定为新蜂种以来,迄今未见有关其生物学和为害的报道。近年来,该虫在青海部分林区为害相当严重,现将其发生情况记述如下。一、生物学特性 (一)寄主主要为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亦加害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 (二)分布国内发生于四川(丹巴)、甘肃(武威),青海(大通),互助,湟中。大通县东峡林区是丹巴腮扁叶蜂的严重发生地,境内多青海云杉的片状纯林,海拔为2600-2800m。 (三)生活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平  石进  朱光宇  
马尾松吉松叶蜂(Gilpinia massoniana Xiao)发生于安徽省滁县长冲林场,主要危害20~30年生马尾松纯林,疏林、林缘受害严重。1991年5月调查,发生面积达9000亩。一年发生两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叶层下、草丛根部、土壤中结茧,以预蛹越夏、越冬。幼虫共6龄,1~5龄食叶量平均573.1 cm,第6龄不取食,经5~48 h结茧。一、二代幼虫危害期分别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和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幼虫雌性比0.5。雌成虫交尾后将卵散产于松针中,产卵量平均87.6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侠中  宋永昊  郑大虎  
马尾松吉松叶蜂(GilpiniamassonianaXiao)属松叶蜂科Diprionidae,是危害马尾松的一种新害虫,近年来在安徽滁县沙河集林业总场发生相当严重。经研究,此虫一年发生2代,以预蛹越冬。该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我们编制了“马尾松吉松叶蜂地面茧数”查定表;制定了防治指标;其防治适期为2—3龄幼虫出现高峰期:第1代为5月15-30日;第2代为10月10—25日。以2.5%溴氰菊酯乳油2000—5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4%以上;以2.5%溴氰菊酯乳油等加柴油配成油烟剂进行喷烟防治,效果在96%以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