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4)
2023(11723)
2022(10306)
2021(9798)
2020(8080)
2019(18447)
2018(18283)
2017(35146)
2016(19322)
2015(21645)
2014(21498)
2013(21267)
2012(19394)
2011(17416)
2010(17174)
2009(15611)
2008(14893)
2007(12943)
2006(11294)
2005(9672)
作者
(57404)
(47433)
(47217)
(44780)
(30193)
(22858)
(21347)
(18820)
(18148)
(16937)
(16289)
(15944)
(15060)
(15028)
(14668)
(14604)
(14421)
(14261)
(13576)
(13466)
(12005)
(11597)
(11518)
(10861)
(10713)
(10550)
(10513)
(10394)
(9682)
(9425)
学科
(73297)
经济(73210)
管理(53449)
(50185)
(42204)
企业(42204)
方法(34953)
数学(30047)
数学方法(29683)
(19789)
中国(19003)
(18754)
(17492)
业经(16793)
地方(15244)
农业(13428)
理论(13117)
(13007)
贸易(13001)
(12567)
(12448)
(12441)
环境(11730)
技术(11581)
(11029)
财务(10969)
财务管理(10948)
教育(10882)
企业财务(10389)
(10328)
机构
大学(271330)
学院(269267)
管理(106133)
(99428)
经济(97089)
理学(92729)
研究(92593)
理学院(91652)
管理学(89850)
管理学院(89410)
中国(65790)
科学(61789)
(58781)
(48118)
(47653)
业大(45101)
研究所(44050)
(44038)
中心(40628)
(38428)
农业(38090)
北京(37120)
(36151)
财经(35906)
师范(35713)
(34518)
(32704)
(31553)
技术(30123)
师范大学(28897)
基金
项目(193224)
科学(150048)
基金(138372)
研究(138101)
(122830)
国家(121796)
科学基金(102830)
社会(83805)
社会科(79100)
社会科学(79075)
(76368)
基金项目(74060)
自然(69396)
自然科(67712)
自然科学(67691)
自然科学基金(66471)
(65051)
教育(63122)
资助(56978)
编号(56436)
成果(45601)
重点(43566)
(41356)
(41219)
(40287)
课题(39493)
科研(37564)
创新(37447)
计划(36622)
大学(35315)
期刊
(107668)
经济(107668)
研究(77027)
学报(49602)
中国(49186)
科学(44434)
(43564)
管理(38224)
大学(36647)
学学(34591)
教育(31884)
(31412)
农业(30606)
技术(22431)
(19263)
金融(19263)
业经(18329)
经济研究(17100)
财经(16652)
(15249)
图书(15125)
科技(14499)
(14066)
问题(13753)
业大(13542)
理论(13392)
(13322)
林业(13254)
实践(12486)
(12486)
共检索到382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昌泰  李吉跃  康强  黄玉梅  何茜  陶建军  向劲松  
利用在川渝地区进行的马尾松天然林标准地(含样木)调查资料,研究了马尾松根径(树干基部3个不同部位的直径d0.00、d0.05、d0.10)与胸径(d1.3)和冠径(Cw)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d0.00与d1.3、d0.05与d1.3、d0.10与d1.3的相关关系模型都以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为最优,且d0.10与d1.3的相关关系最为紧密;描述川渝地区马尾松天然林立木胸径与冠径关系的最佳回归模型为lnCw=-0.69690+0.71934lnd1.3。该研究还编制了马尾松根径立木材积表,探讨了马尾松天然林的理论密度、最大密度和郁闭度为0.6~0.9时的适宜经营密度,对马尾松天然林的盗伐案件处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浩彦  张民侠  张洁  方彦  邵长生  陈戈萍  
为了建立南京地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根径与胸径的相关关系模型,基于28块20 m×20 m的方形样地的531株马尾松根径和胸径数据,分别采用线性、乘幂、双曲线、三次曲线等11种一元模型和多元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拟合了马尾松根径和胸径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所有一元模型的相关指数均大于0.8,其中,一元线性模型的拟合优度最高(R2=0.919,SEE=1.854 8),总相对偏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最小(TRB=-1.34%,E=1.33%,P=7.734%)。适应性检验结果显示,一元线性模型有较好的适用性(E=1.125%,P=7.4645%)。与一元线性模型相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拥康  汤景明  王怡  
【目的】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构建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树高-胸径模型,并对比分析不同分位数模型与传统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与检验结果,以期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为混交林树高-胸径模型构建及科学经营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以湖北省林科院九峰试验林场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模型优选法确定出最优基础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树种哑变量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构建不同树种不同分位点的树高-胸径分位数回归模型,选取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确定系数(R2)、T检验对不同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选取的6个代表性非线性树高曲线模型中,Richard模型综合表现最好,确定为最优基础模型。2)除个别分位点外,分位数回归模型整体拟合结果和预测能力优于哑变量模型和基础模型;马尾松和青冈栎最优分位数回归模型分别为τ=0.5和τ=0.7时;相同立地条件下,青冈栎生长势高于马尾松。3)模型独立检验结果表明分位数回归模型在描述树高曲线分布范围、变化规律以及稳健性上优于哑变量模型和基础模型。【结论】分位数回归方法在模拟混交林树高-胸径关系上表现出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将其应用到混交林或天然林树高-胸径关系等的研究中是一个可行思路。鉴于研究样本数据还较有限,兼顾数据整体和个体关联性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拥康  汤景明  王怡  
【目的】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构建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树高-胸径模型,并对比分析不同分位数模型与传统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与检验结果,以期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为混交林树高-胸径模型构建及科学经营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以湖北省林科院九峰试验林场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模型优选法确定出最优基础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树种哑变量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构建不同树种不同分位点的树高-胸径分位数回归模型,选取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确定系数(R2)、T检验对不同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选取的6个代表性非线性树高曲线模型中,Richard模型综合表现最好,确定为最优基础模型。2)除个别分位点外,分位数回归模型整体拟合结果和预测能力优于哑变量模型和基础模型;马尾松和青冈栎最优分位数回归模型分别为τ=0.5和τ=0.7时;相同立地条件下,青冈栎生长势高于马尾松。3)模型独立检验结果表明分位数回归模型在描述树高曲线分布范围、变化规律以及稳健性上优于哑变量模型和基础模型。【结论】分位数回归方法在模拟混交林树高-胸径关系上表现出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将其应用到混交林或天然林树高-胸径关系等的研究中是一个可行思路。鉴于研究样本数据还较有限,兼顾数据整体和个体关联性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冉佳璇   戚玉娇  
【目的】建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a混交林树高-胸径模型,将树种作为哑变量引入模型,考虑模型残差空间自相关和异质性,为混交林树高-胸径模型构建和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贵州省开阳县马尾松-木荷混交林727组树高-胸径调查数据,构建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OLS)、广义可加模型(GAM)、线性混合模型(LMM)、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和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模型(GWRK)的树高-胸径全林木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树种作为哑变量引入,选择全局莫兰指数(Moran’I)、局域Moran’I和组内方差分析5种模型残差空间自相关与空间异质性,并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误差(MSE)和赤池信息准则(AIC)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1)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全林木基础模型的拟合精度从低到高依次为OLS、GAM、LMM、GWR、GWRK。(2)将树种作为哑变量引入模型后,各模型拟合精度均高于全林木基础模型。(3)OLS和GAM模型残差的全局Moran’I在α=0.05水平下显著(Z>1.96),局域Moran’I分布图中存在较多热点,表现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而LMM、GWR和GWRK模型残差全局Moran’I在α=0.05水平下不显著(-1.96≤Z≤1.96),且在局域Moran’I分布图中存在较多冷点,说明模型残差空间自相关已被消除。(4)5种模型残差的组内方差均表现随着滞后距离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但GWR和GWRK模型具有更小的组内方差,能较好地降低模型残差空间的异质性。【结论】OLS和GAM模型拟合精度不高,并且不能消除模型残差空间自相关和异质性,因此不是用来建立树高-胸径模型的最佳选择。LMM、GWR和GWRK模型在提高模型拟合精度和降低空间自相关性方面表现良好,但GWR和GWRK模型在降低空间异质性方面显著,是最适合的树高-胸径模型。图2表3参38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卯光宪  谭伟  柴宗政  赵杨  杨深钧  
【目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建立高效的马尾松人工林胸径-树高预测模型,可为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贵州省黔中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82块样地(25 m×25 m)的4 284株马尾松单木数据,选取6个常用的广义非线性模型进行拟合,从中筛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使用相同的数据确定最佳隐层节点数量后,经过反复训练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马尾松胸径-树高预测模型。【结果】在6个广义非线性模型中,拟合效果最佳为Korf模型(R~2=0.650);马尾松适宜的隐藏层节点数为2,适宜的模型结构(输入层节点数∶隐藏层节点数∶输出层节点数)为1∶2∶1,模型预测精度达0.717。【结论】广义非线性模型能较好地拟合马尾松人工林胸径-树高关系,但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BP神经网络不需要依赖经验模型,也不用模型筛选,而且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和较低的均方根误差,拟合精度优于广义非线性模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丰丰  贾黎明  
采用线性模型对北京地区57株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解析木和60株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解析木的带皮胸径(DOB)与去皮胸径(DIB)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得到侧柏和油松的带皮胸径与去皮胸径的数学模型分别为DIB侧柏=0.918DOB侧柏,DIB油松=0.916DOB油松,从而间接得到侧柏和油松的树皮厚度方程分别为B侧柏=0.082DOB侧柏,B油松=0.084DOB油松,树皮调整因子分别为K侧柏=1.089,K油松=1.092。这些模型的建立和因子的取得可优化北京地区侧柏、油松树木直径生长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安宁  丁贵杰  贾宏炎  谌红辉  
采用长期定位观测,定时、定株收获的方法,研究了马尾松9种径级与产脂量以及6种径级与松脂成分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径级产脂量差异显著,随着径级的增大,产脂量也随之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初步认定马尾松产脂林采割起始径级不小于18 cm;不同径级的松脂主要成分一致,各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含油量有随着径级增大而增加的趋势,α-蒎烯含量高是马尾松松节油的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雪华  杨茂瑞  刘永敏  
为探讨亚热带人工林的水文效应,1984~1990年,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22年生杉木和马尾松林中,对降雨、径流等进行定点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区林地的年平均径流量为15.648~31.148 mm,年平均径流系数为1.245%~2.537%。降雨量与径流量的较佳回归模型为y=ab。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进  丁贵杰  全红梅  马良清  
2006年3月~6月间采用不同直径的穗条和不同洗脱处理进行马尾松的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插穗直径对马尾松插穗的生根率、生根性状(不定根数、最长不定根长、根总长等)有极显著影响,随着插穗直径的增加,扦插苗生根率、生根性状依次递增;直径3.6~5.0 mm的插穗生根率、生根性状显著大于直径≤0.5和2.6~3.0 mm的插穗;扦插育苗时,应选用直径大于3.0 mm的粗壮枝条作为插穗材料;插前进行洗脱处理,对插穗的生根率、生根性状均有较大影响,说明经洗脱处理后,一定程度上清除了生根抑制物质,有利于插穗的生根;用3%乙醇+0.5%高锰酸钾处理后的插穗的生根率比CK提高了5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永林   王云琦   徐晓晓   王玉杰   李耀明  
【目的】探究南方典型酸雨区树木生长的酸雨响应,为明晰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重庆缙云山优势树种马尾松和润楠为研究对象,采用树轮气候学方法,分别采集马尾松40株和润楠35株建立树轮宽度年表,计算胸径断面积增长量,分析马尾松和润楠的生长趋势及其对酸雨因子的响应。【结果】1)马尾松和润楠标准年表的样本总体代表性分别为0.942和0.869,马尾松标准年表的样本总体代表性、平均敏感度、一阶自相关和第一主成分解释量均大于润楠;2)1961—2020年马尾松和润楠生长均曾受酸雨抑制,其中马尾松生长受抑制时间长于润楠,但均在2010年后出现生长恢复;3)缙云山酸雨类型从硫酸型过渡到硫酸-硝酸混合型,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不是近20年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马尾松和润楠径向生长与降雨pH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降雨中SO_4~(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润楠径向生长与降雨中NO_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马尾松径向生长与降雨中NH_4~+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表明,年尺度的降雨SO_4~(2-)浓度和NO_3~-浓度分别对马尾松和润楠径向生长有极显著负面影响(P<0.01),分别可解释65.5%和29.5%的生长变异。【结论】酸雨中SO_4~(2-)和NO_3~-浓度是缙云山地区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利用树轮研究酸雨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具有很大潜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家荣  孟宪宇  关毓秀  
该文首先以相对直径为输入变量,以累积频率为输出变量,构建了1∶S∶1的林分直径分布BP神经网络模型.用1块具有代表性、26年生、全林伐倒测定每木胸径、树高生长过程的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直径分布数据,作为马尾松人工林的期望分布,对所建模型进行训练、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出既符合林分直径分布规律,又具有较高拟合准确度的网络模型结构为1∶2∶1,网络对象名为FRdnet2.该模型的总体累积频率拟合准确度达99.5%,径阶累积频率拟合准确度最低93%、最高99.9%、平均99%,径阶频率拟合准确度最低82%、最高99%、平均95%.神经网络建模技术的拟合准确度好,可作为有效的林分直径分布模拟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锦昌  江希钿  许煌灿  王素萍  尹光天  
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收获模型系统包括三大部分,即林分因子模型、Weibull分布参数回收模型和林分收获模型。此模型系统保证了林分变量间的一致性,实现了林分结构和产量(蓄积量和出材量)的动态预测,为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确定森林的经济成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盛扬  曾思齐  龙时胜  王帅玲  
【目的】研究树木高径比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为人工林经营合理的密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不同区域的马尾松人工林进行林分调查和树干解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图形分析、模型分析,分别探讨树高、直径和年龄与高径比的关系,研究不同立地指数级、不同林分密度高径比的变化规律,拟合树高-直径关系模型。【结果】高径比总体上与树高、直径、年龄呈“L”型关系,高径比的最小值有缓慢增大、最大值缓慢减小的趋势,最后稳定在一个范围;幼龄林时期高径比与年龄成反比,中龄林时期与年龄成正比;林分郁闭后,高径比与树高、直径成正比,立地指数级与高径成正比,相邻指数级间的高径比差异不显著;林分密度与高径比成正比,林分密度差距越大其高径比差异越显著;郁闭林分中树高与直径的关系近似抛物线,而直径的平方与树高、单木断面积与树高的关系为线性关系,两种关系模型拟合精度较高。【结论】马尾松不同生长阶段高径比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树高和直径的异速生长所致;不同立地指数下高径比显著变化主要是由树高生长差异引起,直径影响较小;而不同林分密度下高径比的显著变化主要由直径生长差异引起,树高影响不显著;树高-直径模型适用于外业测定树高,方法简便精度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佳  黄志宏  陈振雄  孙华  
林木生物量受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同一树种在不同区域内水热因子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树木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关系。选择南方150棵马尾松为研究对象,采集样木所在的空间位置(经度、纬度)、年均温度、年均降水、胸径、树高等相关因子,测定树干、树皮、树枝、树叶、树根各器官生物量。运用方差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内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利用变异系数探讨了不同气候带马尾松生物量对水热变化敏感程度的器官差异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对温度升高的敏感程度表现为根最高,叶最低,按大小顺序为根>枝>皮>干>叶;各器官生物量对降水增加的敏感程度表现为皮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