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9)
- 2023(6895)
- 2022(6142)
- 2021(5621)
- 2020(4992)
- 2019(11649)
- 2018(11764)
- 2017(22195)
- 2016(12824)
- 2015(14833)
- 2014(15428)
- 2013(15055)
- 2012(14394)
- 2011(13047)
- 2010(13313)
- 2009(12481)
- 2008(12547)
- 2007(11684)
- 2006(9957)
- 2005(8867)
- 学科
- 济(49891)
- 经济(49831)
- 管理(32585)
- 业(30374)
- 方法(24424)
- 企(23506)
- 企业(23506)
- 数学(21635)
- 数学方法(21436)
- 农(15107)
- 学(13973)
- 财(13253)
- 中国(13029)
- 制(11225)
- 地方(10320)
- 农业(9540)
- 贸(9388)
- 贸易(9386)
- 业经(9345)
- 易(9077)
- 理论(8586)
- 体(8522)
- 银(8472)
- 银行(8433)
- 和(8144)
- 融(8059)
- 金融(8051)
- 行(8039)
- 务(7735)
- 财务(7704)
- 机构
- 大学(189373)
- 学院(188761)
- 济(71299)
- 经济(69506)
- 研究(68652)
- 管理(65990)
- 理学(56020)
- 理学院(55343)
- 管理学(54088)
- 管理学院(53763)
- 中国(50486)
- 科学(46902)
- 农(44462)
- 京(41755)
- 所(38108)
- 农业(35597)
- 业大(35592)
- 研究所(34987)
- 财(33398)
- 中心(31586)
- 江(30675)
- 北京(26180)
- 财经(26152)
- 范(24777)
- 院(24558)
- 师范(24386)
- 省(23792)
- 州(23777)
- 技术(23703)
- 经(23532)
- 基金
- 项目(125222)
- 科学(94877)
- 基金(87335)
- 研究(86894)
- 家(78971)
- 国家(78338)
- 科学基金(63614)
- 省(51120)
- 社会(50681)
- 社会科(47738)
- 社会科学(47720)
- 基金项目(46208)
- 划(43218)
- 自然(42893)
- 自然科(41852)
- 自然科学(41834)
- 自然科学基金(41062)
- 教育(40644)
- 资助(36581)
- 编号(36158)
- 成果(30383)
- 重点(29031)
- 发(27133)
- 部(26928)
- 课题(26230)
- 计划(25724)
- 创(25261)
- 科研(24814)
- 创新(23751)
- 科技(23657)
共检索到281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会聪 王瑶 方加兴 张珍荫 张苏芳 刘福 张真 孔祥波
【目的】测定和分析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究蛾类昆虫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采用Hi Seq X Ten测序仪测定马尾松毛虫线粒体的全基因组序列,参考鳞翅目昆虫已知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对其各基因进行定位和注释。采用tRNA Scan-SE 2. 0软件预测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构建鳞翅目蛾类13个科50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417 bp,A+T含量为79. 6%,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长度为320 bp的A+T富含区,无基因重排。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氨基酸使用较频繁的依次包括Phe、Leu、Ile、Tyr和Asn(Count>290),而Ala和Arg的使用相对较少(Count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瑶 孔祥波 张苏芳 刘福 张真 严善春
[目的]测定和分析了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究鳞翅目蛾类昆虫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方法测定了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参考鳞翅目昆虫已知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对其各基因进行定位和注释。采用tRNA Scan-SE 2.0在线预测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序列构建了鳞翅目13个科32种蛾类昆虫的系统发育树和松毛虫属近缘种间的系统发育树。[结果]结果显示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443 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长度为321 bp的A+T富含区,无基因重排,存在较高的A+T含量(80.0%)。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了ND2和COX1,其余均以ATN做为起始密码子。9个蛋白编码基因共享相同的终止密码子TAA(ND2、ATP8、ATP6、COX3、ND5、ND4L、ND6、CYTB和ND1),其他4个基因的终止密码子都是残缺的,COX1、COX2、ND4以T为终止密码子,ND3以TA为终止密码子。22个tRNA基因中,除了tRNA~(Ser(AGN))由于缺少DHU臂无法构成三叶草结构,其余T均为典型的三叶草结构。整个线粒体结构与鳞翅目中目前已得到的其他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一致。[结论]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云南松毛虫与思茅松毛虫是完全不同的近缘种,与其他松毛虫亲缘关系也较远,云南松毛虫与6种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油松毛虫+文山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思茅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家蚕)。鳞翅目蛾类各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毒蛾科+灯蛾科)+夜蛾科)+舟蛾科)+(尺蛾科+(蚕蛾科+(天蛾科+大蚕蛾科))))+枯叶蛾科)+(螟蛾科+草螟科))+卷蛾科)+蝙蝠蛾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真 李典谟
马尾松毛虫的暴发过程具有周期性和突发性相结合的特点,不同环境条件下,即不同的发生区,发生类型不一样,常灾区是典型的暴发发生类型,偶灾区和无灾区一般为渐进发生型、扩散发生型和低密度稳定发生型。暴发的原因一方面是马尾松毛虫具备了成为暴发种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是大面积马尾松纯林的存在。暴发的启动因子为高温干旱或由环境噪音引起的混沌动态,暴发的上升期为正密度相关作用驱使,下降期和潜伏期主要是由松树诱导抗性、严重失叶和天敌所引起的负密度相关的作用。松林和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是抑制马尾松毛虫暴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种群动态 暴发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苏芳 张真 王鸿斌 孔祥波 罗基同 杨忠武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公鸡(Gallus domesticus)血红细胞DNA含量为标准,测定了我国南方几种重要松毛虫的基因组大小(或称C-值)。结果显示,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基因组大小为563.36±7.26 Mb,其雌、雄2C DNA含量分别为1.175 6±0.016 4和1.128 6±0.013 4 pg;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的基因组大小为719.30±9.70 Mb,其雌、雄2C DNA含量分别为1.449 2±0.021 2和1.442 8±0.018 4 pg;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基因组大小 松毛虫 鸡血细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柴希民 何志华 吴正东
观察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的发生发展过程时,发现松毛虫往往经过几个世代的低密度潜伏期之后,才发展到大发生阶段,如1972年在缙云壶镇调查,三个世代每株平均蛹数0—11个;1973年的越冬代0.3—2.5个。1980年在长乐林场调查,调查到很多地段老龄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大山雀 条纹猫蛛 松毛虫黑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成杰 赵玲 罗基同 黄金义
米螨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药效分析梁成杰赵玲(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罗基同黄金义(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南宁530022)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米螨,防治,药效分析24%米螨(Tebufenozide)胶悬剂杀虫药剂是美国...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米螨,防治,药效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翁宏飚 牛宝龙 何丽华 蒋平 孟智启
Genetic diversity of Dendrolimus punctatus over five reg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studied by ISSR-PCR.Thirteen primers were screened on the template of total DNA of the insects and total 74 bands of DNA fragments were amplified,of which the half(37 bands)was polymorphic.The genetic distance amo...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ISSR 遗传差异 多态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翁宏飚 牛宝龙 何丽华 沈卫锋 王守先 吾中良 蒋平 孟智启
【目的】克隆马尾松毛虫腺苷酸转移酶基因。【方法】采用RACE方法克隆基因,利用软件分析推导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并与已报道的其它8种昆虫腺苷酸转移酶进行比较,并构建系统树,用southern法分析该基因在单倍体基因组中的拷贝数。【结果】获得马尾松毛虫腺苷酸转移酶基因全长cDNA(GenBank登录号:EF194157),该基因无内含子,在烟草天蛾(M.sexta)、棉铃虫(H.armigera)、家蚕(B.mori)蜜蜂(A.mellifera)、绿蝇(L.cuprina)、果蝇(D.melanogaster)、蚊子(A.gambiae)等昆虫间高度保守。基因组酶切后呈单一Southern杂交带。...
关键词:
松毛虫 腺苷酸转移酶 克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心钰 钱铖 陶静 宗世祥
【目的】首次解析入侵害虫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线粒体基因组的序列和特征,在线粒体基因组学水平探讨长林小蠹与近缘物种的亲缘关系。【方法】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参考已发表的鞘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对组装好的长林小蠹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注释和特征分析;运用tRNA Scan-SE 2.0网络平台预测tRNA的二级结构;联合鞘翅目中的23个物种,基于最大似然法重建长林小蠹及象甲科其他近缘物种的进化关系。【结果】1)长林小蠹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5912 bp,共编码37个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以及1个控制区。线粒体基因组全部37个基因的排序与昆虫祖先的线粒体基因排序一致。2)碱基构成表现为明显的AT碱基偏向性,其中A + T碱基的含量为74.50%,G + C碱基的含量23.80%;AT偏斜值为0.06,GC偏斜值为-0.24。3)除nad5基因外,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均具有标准的起始密码子ATN;全部蛋白质编码基因终止密码子为TAA或T。除trnS1外,长林小蠹线粒体基因组中tRNA的二级结构均为典型的三叶草形。4)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和最大似然法以及贝叶斯混合异质性模型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支持了本研究中象甲科四个亚科的单系性,其亲缘关系为 [粗喙象亚科Entiminae + ((隐喙象亚科Cryptorhynchinae + 魔喙象亚科Molytinae)+ 小蠹亚科Scolytinae)]。【结论】长林小蠹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保守,具有明显的AT碱基偏向性,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子和终止子组成稳定。基于线粒体基因组重建的长林小蠹及象甲科其他近缘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形态学研究结果相互支持。本研究丰富了象甲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学数据的多样性,为推进我国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长林小蠹的分子鉴定、种群监测及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泽勇
用黑光灯测报马尾松毛虫试验曹泽勇(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淳安311700)关键词马尾松毛虫;预测;黑光灯(捕虫用)中图分类号S763.42黑光灯是广泛用于测报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发生规律的工具。本文报道淳安县千岛湖区用...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预测 黑光灯(捕虫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高强 魏美才 王晓玲 孙虹
为了研究马尾松毛虫幼虫毒素的极性和毒性大小等性质,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幼虫毒素进行了抽提试验,并试用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法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法作为毒素的生物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法可用于马尾松毛虫幼虫毒素的生物检测;毒素性质的研究表明,毒素活性成分的极性较大,较易溶于80%乙醇,可溶于水,较难溶于正丁醇和正己烷;家兔皮肤刺激试验表明,毒素水提物中含毒素蛋白的量很小;热稳定性试验表明,活性成分在常压105℃下热处理不稳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幼虫 毒素 提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宏
在研究温度与昆虫发育的关系中,人们往往注重平均温度的高低对昆虫发育的影响,而温变系数对昆虫发育的影响却常被忽略。笔者于1987年,用温变系数(温度标准差δ_x与平均温度(?)的比值,即δ_x/(?))对四川省南充地区森林病虫中心测报站1982-1987年的马尾松毛虫室内个体饲养资料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找温变系数与昆虫发育速率间的关系,为松毛虫二三代分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温变系数 发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小明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模拟研究马小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875)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平衡点,摸拟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其发生的面积广,造成的损失大。因此,对其种群动态的研究不但具有昆虫种群生态学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害虫...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平衡点,摸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年 周健生 史德山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是我国南方林区一种重要的森林害虫,全国年发生面积近333.3万hm~2,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4.5亿元,其危害性早已引起国家领导和各级科研部门的重视。对马尾松毛虫的研究早在50年代就已开始,其中包括彭建文先生的人工生命表的研究;李天生先生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方法的研究;薛贤清先生的预测预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种群动态 生命表 综合管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兆麟 贾凤友 何忠 侯无危
在恒温和变温条件下,进行了马尾松毛虫的光照周期试验,平均温度为27.5℃,恒温与变温的临界光周值分别为13h33min和13h46min,肯定了温周对马尾松毛虫光照周期反应的影响。文章还结合作者在江西使用临界分化日方法预测当地马尾松毛虫二、三代分化的实例,强调了温周,特别是温、光联合效应,在生产实践中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温周,光照周期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