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4)
- 2023(8344)
- 2022(6943)
- 2021(6258)
- 2020(5144)
- 2019(11558)
- 2018(10830)
- 2017(19993)
- 2016(11147)
- 2015(12098)
- 2014(11513)
- 2013(11449)
- 2012(10416)
- 2011(9420)
- 2010(9106)
- 2009(8226)
- 2008(8208)
- 2007(7180)
- 2006(6275)
- 2005(5479)
- 学科
- 济(40342)
- 经济(40292)
- 管理(30076)
- 业(28938)
- 企(22605)
- 企业(22605)
- 方法(19235)
- 数学(17148)
- 数学方法(16889)
- 学(13580)
- 农(12508)
- 财(11348)
- 中国(10187)
- 业经(9657)
- 贸(9529)
- 贸易(9527)
- 易(9290)
- 农业(8502)
- 制(7569)
- 务(7348)
- 财务(7330)
- 财务管理(7316)
- 环境(7054)
- 企业财务(6969)
- 地方(6802)
- 技术(6655)
- 银(5947)
- 银行(5884)
- 划(5652)
- 融(5619)
- 机构
- 大学(161938)
- 学院(160867)
- 研究(63282)
- 济(60252)
- 经济(59091)
- 管理(56231)
- 理学(49479)
- 理学院(48831)
- 管理学(47477)
- 农(47441)
- 管理学院(47230)
- 科学(46983)
- 中国(45288)
- 农业(38206)
- 业大(37340)
- 所(36181)
- 京(36102)
- 研究所(33771)
- 中心(27330)
- 农业大学(25143)
- 财(25139)
- 江(24462)
- 院(23742)
- 省(23195)
- 北京(22347)
- 室(21950)
- 科学院(20546)
- 财经(20485)
- 业(20384)
- 实验(20286)
- 基金
- 项目(121243)
- 科学(92290)
- 基金(88249)
- 家(84828)
- 国家(84197)
- 研究(73428)
- 科学基金(68442)
- 自然(50058)
- 自然科(48886)
- 自然科学(48861)
- 自然科学基金(48018)
- 省(47938)
- 基金项目(46886)
- 社会(45631)
- 社会科(43260)
- 社会科学(43247)
- 划(41793)
- 资助(36277)
- 教育(32612)
- 重点(28484)
- 计划(28286)
- 科技(26611)
- 发(25481)
- 编号(25467)
- 科研(25223)
- 部(24993)
- 创(24979)
- 创新(23543)
- 业(23113)
- 专项(21605)
共检索到228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文红 沈应柏 李镇宇
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采用邻苯二甲醛-9-芴基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地检测马尾松毛虫取食、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和萜烯混合物处理4h后损伤针叶、姊妹针叶(处理对枝)、系统上枝(处理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处理下枝)针叶内γ-氨基丁酸(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受害方式对马尾松苗木体内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的系统性变化有不同的影响。虫害、10μmol·L-1茉莉酸甲酯和10μmol·L-1萜烯混合物熏蒸,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GABA含量明显升高;虫害和10μmol·L-1茉莉酸甲酯熏蒸使马尾松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春 任琴 许志春 李海林 李镇宇
用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喷洒马尾松,对其针叶挥发物进行测定,并记录用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喷过的松针饲喂马尾松毛虫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针叶挥发物以萜烯为主,其中烯、柠檬烯、β-水芹烯、石竹烯、p-薄荷-1,4(8)-二烯的相对含量在48h达到最高,β-蒎烯的相对含量除72h外均高于对照;马尾松毛虫幼虫的取食量、排粪量、对食物的消耗和利用指数均有所不同,且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死亡率则表现出与上述指标相反的规律。这说明外源茉莉酸甲酯能够诱导植物的抗虫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福元 葛明宏 赵振东 朱克恭
在选出和验证抗病马尾松种源的基础上,研究了马尾松不同抗病性种源的树体内氨基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抗病种源在接种松材线虫前后均比较感种源含有较少的组氨酸、苏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等9种游离氨基酸。它们与感病指数均呈正相关,这说明游离氨基酸含量低的马尾松种源抗松材线虫病。11种固态氨基酸的含量与感病指数有负相关性,说明其含量较高的种源具较强抗病性能。
关键词:
马尾松种源,氨基酸,松材线虫病,抗病因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文红 沈应柏 李镇宇 蒋湘宁
以马尾松为实验材料,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马尾松毛虫咬食、外源茉莉酸甲酯和萜烯混合物熏蒸处理4h后,损伤针叶、相邻姊妹针叶、系统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针叶中酚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虫害、10μmol/L茉莉酸甲酯和10μmol/L萜烯混合物熏蒸,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酚酸含量除虫害后的系统下枝略有降低外,其他均明显升高。说明茉莉酸甲酯和萜烯类物质作为植物体内伤的报警信号,能代替虫害等外界刺激启动相似的信号防御系统,起到防御外界伤害的作用。
关键词:
酚酸 马尾松苗木 昆虫取食 气体防御信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昭军 林健 王琪 鲁艺芳 王雷 严善春
【目的】通过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长白落叶松对落叶松毛虫寄主选择行为影响的研究,明确外源茉莉酸甲酯的诱导落叶松抗虫作用,为生态防治落叶松食叶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利用昆虫行为测定法,研究落叶松毛虫对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处理2年生长白落叶松苗的行为反应。【结果】茉莉酸甲酯诱导处理的松苗对落叶松毛虫雌虫具有很强的驱避作用,迫使其将大量卵产在对照处理松苗上;落叶松毛虫在用1、5或10mmol/L MeJA处理松苗上产卵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减少47. 21%~77. 03%、43. 18%~55. 46%或71. 80%~80. 08%;落叶松毛虫雌虫对1、5或10 mmol/L MeJA处理松苗的嗅觉反应率分别比对照降低49. 24%、59. 71%或43. 68%~61. 24%;而高浓度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落叶松毛虫嗅觉及产卵选择的影响更强。【结论】茉莉酸甲酯处理的长白落叶松明显影响落叶松毛虫雌虫的产卵和嗅觉选择行为,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诱导影响持续3~5 d。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兆麟 贾凤友 何忠 侯无危
在恒温和变温条件下,进行了马尾松毛虫的光照周期试验,平均温度为27.5℃,恒温与变温的临界光周值分别为13h33min和13h46min,肯定了温周对马尾松毛虫光照周期反应的影响。文章还结合作者在江西使用临界分化日方法预测当地马尾松毛虫二、三代分化的实例,强调了温周,特别是温、光联合效应,在生产实践中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温周,光照周期反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龙慧 李周直
应用生物测定技术和生理生化分析方法,对马尾松毛虫进行了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①马尾松毛虫对氰戊菊酯的耐药力随龄期增加而增加,6龄幼虫耐药力为3龄幼虫的37倍;②常用拟除虫菊酯的铜山林区对马尾松毛虫尚未形成抗药性;③非专一性酯酶活力随龄期增加而增大,铜山种群酯酶活力较茅山种群为大,这与马尾松毛虫的耐药性水平相一致;④两地种群体壁抗穿透性无异质性。药剂穿透体壁动态研究表明:试虫受药后8h,仍有43.3%的氰戊菊酯未进入体内,体壁中残留的氰戊菊酯量为受药量的1.8%,表明体壁起了屏障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成华 阎云花
前期的研究已表明马尾松毛虫雌蛾主要利用嗅觉来发现马尾松针叶并在其上产卵。借助于选择产卵试验 ,进一步研究了此种昆虫的产卵行为。与正常针叶比较 ,雌蛾对在戊烷提取过的针叶上产卵的喜好性明显地下降。联系到戊烷提取物中含有引起雌蛾触角电位反应的挥发物质的事实 ,上述结果说明戊烷提取物含有某些在雌蛾进行产卵场所定位中必不可少的挥发物。以戊烷浸过的针叶作为对照 ,雌蛾对在经α -蒎烯、香叶烯、苎烯、樟脑、里哪醇 -戊烷溶液分别浸过的针叶上产卵的喜好性没有显著的变化。然而雌蛾在经β-蒎烯 -戊烷浸泡过的针叶上的产卵量要明显地低于仅用戊烷浸过的针叶。这表明高含量 β-蒎烯的针叶能使雌蛾对其产卵喜好性显著地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鹏飞 王荫长 尤子平
在马尾松毛虫越冬后活动期和第一代五龄幼虫血淋巴中,酯酶活性日变化动态均呈“∽”形曲线,与血糖、血酯含量的日变化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用溴氰菊酯处理以后,敏感品系中酯酶活性在击倒期下降,至兴奋期回升,痉挛期又大幅度下降,恢复或濒死时又进一步回升,低剂量(LD_5)处理的变幅很大,高剂量(LD_(95))的变幅较小。耐药品系的酯酶活性在击倒期明显下降,以后逐步回升,变幅小于敏感品系。低剂量处理后,敏感品系酯酶与血酯之间出现正相关的变化,而耐药品系的酯酶不仅与血酯之间出现正相关,而且与血糖之间出现负相关,说明两品系中毒以后的代谢及其调控机制是不同的。另外,两品系在低剂量处理后恢复期及高剂量处理后...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酯酶 溴氰菊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国洋 方志刚
对马尾松毛虫对溴氰菊酯和敌百虫等 2种杀虫剂的敏感毒力基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敌百虫和溴氰菊酯对马尾松毛虫的致死中量LD50 分别为 0 2 1 81 μg·g-1和 1 2 4 61× 1 0 -4μg·g-1,其b值分别为 4 8和 4 9。由于b值远大于 1 ,说明供试马尾松毛虫种群对这 2种药剂的异质性小 ,敏感性好 ,测得结果可作为相对敏感毒力基线。表 1参 7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杀虫剂 毒力基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鹏飞 赵善欢
本研究选用印楝素、川楝素、灭幼脲Ⅲ号和溴氰菊酯等杀虫剂点滴处理马尾松毛虫幼虫和卵。印楝素、灭幼脲Ⅲ号、溴氰菊酯的触杀LD_(50)分别为2.5990,1.7500和0.0012μg/头。印楝素、灭幼脲Ⅲ号和川楝素均能抑制试虫生长发育,在4.0μg/头剂量下,总抑制率分别为80.0%,70.0%和47.5%。印楝素和灭幼脲Ⅲ号还表现杀卵作用活性,200mg/kg印楝素处理1,4和7日龄卵其校正死亡率在76.6%以上;200mg/kg灭幼脲Ⅲ号则可达90.0%以上。试验中还观察记录了试虫受药后的症状反应情况。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杀虫剂 毒力测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泽勇
用黑光灯测报马尾松毛虫试验曹泽勇(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淳安311700)关键词马尾松毛虫;预测;黑光灯(捕虫用)中图分类号S763.42黑光灯是广泛用于测报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发生规律的工具。本文报道淳安县千岛湖区用...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预测 黑光灯(捕虫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高强 魏美才 王晓玲 孙虹
为了研究马尾松毛虫幼虫毒素的极性和毒性大小等性质,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幼虫毒素进行了抽提试验,并试用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法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法作为毒素的生物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法可用于马尾松毛虫幼虫毒素的生物检测;毒素性质的研究表明,毒素活性成分的极性较大,较易溶于80%乙醇,可溶于水,较难溶于正丁醇和正己烷;家兔皮肤刺激试验表明,毒素水提物中含毒素蛋白的量很小;热稳定性试验表明,活性成分在常压105℃下热处理不稳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幼虫 毒素 提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宏
在研究温度与昆虫发育的关系中,人们往往注重平均温度的高低对昆虫发育的影响,而温变系数对昆虫发育的影响却常被忽略。笔者于1987年,用温变系数(温度标准差δ_x与平均温度(?)的比值,即δ_x/(?))对四川省南充地区森林病虫中心测报站1982-1987年的马尾松毛虫室内个体饲养资料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找温变系数与昆虫发育速率间的关系,为松毛虫二三代分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温变系数 发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小明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模拟研究马小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875)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平衡点,摸拟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其发生的面积广,造成的损失大。因此,对其种群动态的研究不但具有昆虫种群生态学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害虫...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平衡点,摸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