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4)
2023(2062)
2022(1752)
2021(1707)
2020(1585)
2019(3493)
2018(3593)
2017(6448)
2016(3865)
2015(4234)
2014(4035)
2013(3986)
2012(3822)
2011(3394)
2010(3233)
2009(2959)
2008(2728)
2007(2423)
2006(2098)
2005(1807)
作者
(12417)
(10637)
(10487)
(9966)
(6632)
(5108)
(4564)
(4300)
(4165)
(3857)
(3790)
(3603)
(3576)
(3449)
(3422)
(3390)
(3182)
(3149)
(3118)
(2999)
(2751)
(2706)
(2606)
(2431)
(2359)
(2332)
(2282)
(2280)
(2214)
(2211)
学科
(13386)
经济(13378)
方法(7615)
数学(7125)
数学方法(7019)
管理(6780)
(6267)
(5168)
(4633)
企业(4633)
中国(3690)
(3189)
(3143)
(3139)
森林(3139)
(3118)
地方(2683)
(2219)
贸易(2217)
生态(2200)
(2163)
(2159)
金融(2159)
环境(2120)
农业(2067)
及其(2050)
业经(1984)
(1922)
银行(1884)
(1879)
机构
大学(49806)
学院(48159)
研究(21438)
(18425)
经济(18097)
科学(16480)
管理(15852)
中国(15666)
(14366)
理学(13591)
理学院(13396)
业大(13013)
管理学(12873)
管理学院(12787)
(12444)
(12123)
研究所(11790)
农业(10967)
中心(9584)
林业(9313)
(9120)
(9111)
(8160)
北京(8065)
(7853)
(7698)
研究院(7474)
实验(7412)
农业大学(7275)
(7175)
基金
项目(38597)
科学(28521)
基金(27680)
(27636)
国家(27510)
研究(22412)
科学基金(21310)
自然(15953)
自然科(15525)
自然科学(15522)
自然科学基金(15223)
(15176)
基金项目(14573)
(13180)
社会(12968)
社会科(12358)
社会科学(12353)
资助(12271)
教育(9955)
重点(9537)
科技(9415)
计划(9409)
科研(8512)
(8135)
(7739)
专项(7387)
(7358)
编号(7241)
创新(7042)
大学(6345)
期刊
(18417)
经济(18417)
学报(16208)
科学(12857)
研究(12594)
大学(11986)
(11832)
学学(11677)
林业(9652)
中国(9446)
农业(7581)
(5921)
管理(5694)
业大(5251)
(4376)
科技(3910)
(3904)
金融(3904)
业经(3594)
(3434)
技术(3405)
教育(3300)
统计(3158)
农业大学(3131)
经济研究(3080)
问题(3058)
财经(3034)
自然(2952)
科技大(2915)
科技大学(2915)
共检索到75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冉佳璇   罗光浪   何世强   丁贵杰   谭伟   戚玉娇  
【目的】评价光学仪器法测定马尾松林叶面积指数(LAI)的精度,为准确监测马尾松林LAI季节动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凋落物法测定值代表马尾松林真实的LAI,对展叶调查、异速生长方程法和光学仪器法(半球摄影法和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获取的马尾松林LAI季节动态进行评估,并量化不同因素包括集聚指数(Ω_E)、木质比例(α)和针簇比(γ_E))对光学仪器测定值的影响。【结果】马尾松林内主要树种的平均叶寿命为1.53~1.94,比叶面积(SLA)差异较大(99.15~278.33 cm~2/g)。不同方法测定马尾松林LAI的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形变化模式,且在7月达到峰值。在各调查时期,凋落物法的测定值与异速生长方程法的测定值差异不显著。半球摄影法测定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_e)比凋落物法、异速生长方程法的测定值分别低估了49%~64%和47%~61%;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法测定的L_e低估了25%~44%和20%~42%。半球摄影法测定的L_e经自动曝光、α、Ω_E及γ_E校正后,精度明显提高,比凋落物法、异速生长方程法平均低估了8%和5%;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法测定的L_e经α、Ω_E及γ_E校正后,其精度大幅度提高,比凋落物法、异速生长方程法平均低估了6%和2%。【结论】考虑影响光学仪器法测定LAI的因素后,半球摄影法和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法测定的LAI精度得到明显提高,表明两种光学仪器法均能相对准确地测定马尾松林LAI的季节动态,可为不同区域马尾松林LAI季节动态的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光浪  何世强  谭伟  戚玉娇  
【目的】以评估光学仪器法测定马尾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LAI)的精度、量化不同因素的影响,以异速生长方程法测定LAI为参考合理校正光学仪器法测量值,为马尾松林LAI的精准测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贵州省黔中地区马尾松人工幼龄林(8 a)、中龄林(13 a)、近熟林(22 a)及成熟林(30 a)为对象,采用半球摄影(Digital hemispherical photography, DHP)和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LAI—2200)两种光学仪器法估测林冠LAI,量化木质比例(Woody-to-total area ratio,木质部面积占叶片和木质部总面积的比例)、集聚指数(Clumping index,冠层水平上的集聚效应)和针簇比(Needle-to-shoot area ratio,簇内水平上的集聚效应,即针叶面积与样簇面积比)对光学仪器测定值的影响。同时以异速生长方程法测定值为参考,评估和校正两种光学仪器法测定LAI的精度。【结果】马尾松针簇比为1.51~1.70,随着林龄的增大呈显著增大趋势(P <0.05);木质比例在0.01~0.14之间,表现为幼龄林<成熟林<近熟林<0.83。【结论】基于异速生长方程法和两种光学仪器法(DHP和LAI—2200)构建的回归方程适用于马尾松人工林有效LAI的校正,而合理量化木质比例、集聚效应及针簇比等误差源是提高光学仪器测定LAI精度的关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武红敢  乔彦友  严小君  陈林洪  陈雁  
以浙江江山、衢县的马尾松幼龄林为试材,测定了马尾松、阔叶下木、草本层的绿色生物量(即鲜叶量)和叶面积,并建立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绿色生物量同郁闭度或盖度的回归方程,总结出浙西山地马尾松幼龄林林分的叶面积指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小平  赵平  饶兴权  蔡锡安  
叶面积指数(LAI)是反映森林冠层结构的重要参数,通常情况下,用光学仪器测定的LAI值偏低需要进行校正。该文使用数码植物冠层图像仪(CI-110 DPCI)测定鹤山丘陵3种人工林(马占相思林、针叶林和荷木林)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用直接测定法得出的LAI对LAIe进行校正,并分析冠层LAI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LAIe明显低于LAI,两者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P<0.01);拟合的经验方程适用于校正相应林分的LAIe。3种人工林冠层的LAI总体上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荷木林的年平均LAI最高(6.56),其次为马占相思林(3.94),针叶林最低(3.76),荷木林的LAI明显高于另两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瑜良  刘世荣  孙鹏森  张国斌  张瑞蒲  
应用Li-cor 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研究生长季节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叶面积指数(LAI)的时间动态,比较4种岷江冷杉林分LAI的差异性,分析LAI与海拔和坡向之间的关系,探讨林分尺度和小流域尺度上LAI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小流域LAI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明显,为单峰曲线,峰值(5.82±1.32)出现在8月中旬;4种岷江冷杉林LAI平均值为5.44±0.83,不同林分之间LAI差异极显著(p草类-箭竹-岷江冷杉林>草类-杜鹃-岷江冷杉林>藓类-杜鹃-岷江冷杉林;随着海拔升高,LAI先增加,后减小,转折点出现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志理  戚玉娇  金光泽  
应用半球摄影技术对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落叶季节(7—11月)的有效叶面积指数进行动态监测。为准确估测谷地云冷杉林的叶面积指数(LAI),对叶凋落末期(11月初)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进行木质部分及集聚效应(包括冠层水平集聚和针簇内集聚效应)的合理校正,以校正值作为该时期常绿树种的真实叶面积指数(LAIt),结合凋落物法,反推得到LAIt的季节动态并分析LAIt最大时期(7月)和最小时期(11月)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谷地云冷杉林11月初木质部分所占比例(α)均值为0.10±0.06,冠层水平集聚指数(ΩE)均值为0.90±0.04,常绿针叶树种的针簇内集聚指数(针簇比,γE)为红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章华  刘健  龚从宏  唐梦雅  谢婉君  余坤勇  赖日文  李增禄  
叶面积指数(LAI)是植物的重要结构变量,可以较好地反映植物冠层特征,构建该指标的有效反演模型是实现马尾松毛虫害空间监测与预警的必然要求。以在三明市、将乐县、沙县、南平市等4个县(市)测定的马尾松有效叶面积指数及同时段HJ-1 CCD多光谱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分别建立LAI与NDVI、TNDVI、DVI、RDVI、RVI、PVI、SAVI、MSAVI、MCARI等9个植被指数的一元线性、乘幂、指数、对数与二次曲线模型。结果表明:(1)上述9个植被指数均与马尾松有效叶面积指数显著相关;(2)R2、RMSE及预测精度等指标显示,以TNDVI与MSAVI作为自变量的乘幂、指数模型是马尾松毛虫主要寄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志理  金光泽  
【目的】以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林地为研究区,探讨影响间接法(光学仪器法)测定森林叶面积指数(LAI)季节变化精度的因素,为更准确地运用该方法测定LAI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松人工林和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直接法和半球摄影法(DHP)及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2种间接法测定其LAI季节变化(5—10月),并研究光学仪器法测定LAI精度的误差源(木质部、冠层水平上的集聚效应、簇内集聚效应和自动曝光设置)产生偏差的季节性变异。【结果】对于红松人工林,DHP和LAI-2000在不同时期测定的LAI均低于直接法测定值,分别低估55%~68%和19%~35%;对于兴安落叶松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小全  赵茂盛  徐德应  
对江西大岗山17年生杉木人工林树冠内不同年龄针叶面积(NA)、叶面积密度(NAD)的垂直、水平和二维空间分布以及当年生针叶面积及其密度分布的季节动态进行了测定和模拟。结果表明,生长盛期杉木单个树冠平均NA 为25.42 m 2,平均NAD为2.272 7 m 2·m - 3,其中2年生及其以上老叶(简称2年生)大于1年生,1年生大于当年生。NAD 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均可用β分布函数表达,而相对冠高和冠径的二次趋势面表达式可很好地描述NAD二维空间分布。树冠内NAD在冠中上部枝的中前部最大,但不同年龄NAD的分布不同,当年生针叶更接近于树冠顶部和最外层,1年生针叶最大NAD位于树冠中部枝的中前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理  毕连柱  宋国华  王全波  刘琪  金光泽  
【目的】探讨叶面积指数(LAI)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准确地获得局域、区域等大尺度上LAI的空间分布特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托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 hm2典型阔叶红松林动态监测样地,首先通过LAI与胸高断面积间的经验模型得到阔叶红松林内红松、冷杉、紫椴、硕桦、裂叶榆和色木槭6种主要树种及林分水平上的LAI,然后采用半方差函数和Kriging空间插值等地统计学方法分析LAI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以及与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和曲率)的相关关系。【结果】主要树种LAI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具有中等或强变异性,且变异程度表现为裂叶榆>硕桦>紫椴>红松>色木槭>冷杉。红松LAI的空间结构比(块金值(C0)/基台值(C0+C))为0.50,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而其他5个树种的比值均低于0.25,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主要树种LAI的变程范围为24 m(紫椴)~126 m(红松)。红松、裂叶榆和色木槭的空间异质性具有较明显的各向异性结构特点,且红松的LAI在240 m尺度范围内时,东西方向(0°)上的空间异质性明显大于南北方向(90°),240 m以后出现相反的结果。红松的LAI与海拔、坡度、坡向和曲率4个地形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树种的LAI与地形因子也表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结论】LAI的空间异质性不仅与研究尺度相关,而且与方向相关;地形因子对LAI空间分布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但整体来看,4个地形因子均对LAI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宝军  胡靖扬  林宽  冯倩男  刘常富  于立忠  
本研究基于辽东山区实测落叶松特征因子,通过枝条解析法获得了254组枝条的叶面积、枝条基径、枝条长度等属性数据,在枝条水平上采用一元非线性方程和二元及多元非线性方程建立以枝条属性因子为自变量的枝条叶面积模型。结果表明:枝条基部断面积(d2)与枝条叶面积有最高的相关性,最优一元枝条叶面积模型为:y=8.967/(1+50.901e-0.084d),其R2达到0.719,测算精度为86.34%(α=0.05)。引入相对着枝深度(RdINC),使得二元及多元模型的决定系数显著提高,最优二元枝条叶面积模型为:y=0.002(d2)2.260e-1.701RdINC,其R2达到0.796,测算精度为88....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宝文  郑德璋  郑松发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沿海滩涂上的宝贵植物资源。它是海湾河口地区生态系统重要的第一性生产者之一,是调节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滥伐和反复破坏,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且大面积红树林已演变成为次生灌丛。为了解红树林主要灌丛的生产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童鸿强  王玉杰  王彦辉  于澎涛  熊伟  徐丽宏  周杨  
在具有半干旱气候的宁夏固原六盘山区叠叠沟小流域,于2009年整个生长季内(5—10月)监测了典型阴坡坡面上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坡位的7个样地的林冠层、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叶面积指数(LAI)的数量变化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不同样地的林冠层LAI随坡位升高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逐渐减小,从坡下部的1.52 2.95减少到坡顶部的0.15 0.27;林下灌木层LAI是先增加后减小,从坡下部的0.05 0.06增加到坡中上部的0.73 1.01后再减小到坡顶的0.19 0.30;草本层的LAI随坡位上升不断增加,从0.18 0.36增加到0.19 0.75。(2)林冠层和草本层的LA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楚国忠  
浙江省北部马尾松人工林春季鸟种丰富度最高(47种),秋季最少(31种),冬、夏季分别为35种和36种。留鸟种类秋季最多(67.7%),春季的迁徒鸟种类最多(57.4%)。冬、春、夏、秋,鸟类平均密度分别为56.87、56.81、47.25及49.35只/10km2。春季留鸟的平均密度最高(43.10只/10hm2),依次是夏、秋、冬季,分别为41.47、39.05和36.76只/10hm2。冬季的迁徙鸟平均密度相对较高(20.11只/10hm2),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最低(5.49只/10hm2)。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表明,春季的迁徙鸟种类明显多于其他各季节,秋季的迁徙鸟种类明显少于其他季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郝佳  熊伟  王彦辉  于澎涛  刘延惠  徐丽宏  王轶浩  张晓蓓  
叶面积指数(LAI)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结构参数,用来反映植物叶量和群体生长特征[1-4],对生态系统水分和养分循环、地表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诸多过程都有重要影响[5-6],广泛应用于植物生态、植物生理、生态水文以及一些交叉学科的研究中,也可作为科学培育森林、评价林分质量的定量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