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1)
- 2023(11406)
- 2022(10142)
- 2021(9516)
- 2020(7976)
- 2019(18434)
- 2018(18442)
- 2017(35762)
- 2016(19608)
- 2015(22093)
- 2014(22141)
- 2013(21799)
- 2012(19829)
- 2011(17861)
- 2010(17716)
- 2009(16423)
- 2008(15954)
- 2007(13838)
- 2006(12105)
- 2005(10731)
- 学科
- 济(73396)
- 经济(73279)
- 管理(61324)
- 业(55763)
- 企(48123)
- 企业(48123)
- 方法(34109)
- 数学(29207)
- 数学方法(28876)
- 财(21846)
- 农(19220)
- 中国(18590)
- 制(18004)
- 业经(17436)
- 学(16561)
- 地方(14103)
- 务(13935)
- 财务(13868)
- 财务管理(13840)
- 企业财务(13141)
- 理论(12922)
- 贸(12621)
- 贸易(12615)
- 环境(12590)
- 和(12555)
- 农业(12472)
- 体(12467)
- 技术(12272)
- 易(12259)
- 银(11889)
- 机构
- 大学(278753)
- 学院(275532)
- 管理(111485)
- 济(106214)
- 经济(103759)
- 理学(96933)
- 理学院(95875)
- 管理学(94269)
- 管理学院(93769)
- 研究(90492)
- 中国(65993)
- 京(59486)
- 科学(56610)
- 财(51397)
- 所(45076)
- 农(42775)
- 业大(42381)
- 研究所(41042)
- 财经(40893)
- 中心(40338)
- 江(39780)
- 北京(37520)
- 经(37078)
- 范(35620)
- 师范(35302)
- 农业(33388)
- 院(33358)
- 州(32167)
- 经济学(31322)
- 财经大学(30500)
- 基金
- 项目(192416)
- 科学(150795)
- 研究(141221)
- 基金(139484)
- 家(121361)
- 国家(120378)
- 科学基金(103345)
- 社会(87819)
- 社会科(83131)
- 社会科学(83109)
- 省(74907)
- 基金项目(74776)
- 自然(67767)
- 自然科(66130)
- 自然科学(66118)
- 自然科学基金(64920)
- 教育(64406)
- 划(63032)
- 编号(57787)
- 资助(57046)
- 成果(47359)
- 重点(42583)
- 部(42309)
- 创(40131)
- 发(39879)
- 课题(39659)
- 制(38181)
- 创新(37445)
- 科研(36798)
- 教育部(36446)
- 期刊
- 济(116314)
- 经济(116314)
- 研究(82000)
- 中国(51054)
- 学报(44646)
- 管理(41113)
- 科学(40914)
- 财(39626)
- 农(38920)
- 大学(34121)
- 学学(32109)
- 教育(30834)
- 农业(26776)
- 技术(23048)
- 融(22330)
- 金融(22330)
- 财经(19905)
- 业经(18772)
- 经济研究(17618)
- 经(16776)
- 问题(15029)
- 图书(14590)
- 理论(14503)
- 科技(14210)
- 实践(13416)
- 践(13416)
- 业(12969)
- 版(12748)
- 现代(12619)
- 技术经济(12603)
共检索到397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季孔庶 王章荣 陈天华 王明庥
用浸渍法、萃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来源于不同年龄、不同繁殖方式和不同种源马尾松插条母株的插穗内源抑制物质(MIn)进行分离提纯。对MIn作了初步定性和生物鉴定。用HPLC自动积分仪法比较了各组分含量。研究结果发现MIn都含七种组分,它们均属黄酮类和苯酚类物质。随母株年龄递增,MIn含量均升高。扦插起源母株MIn含量比实生的低。南亚热带种源MIn含量比北亚热带的低。MIn各组分抑制小麦胚芽鞘伸长程度与其含量高低一致。插穗生根成活率与MIn含量呈负相关倾向。MIn含量随母株年龄递增是马尾松扦插繁殖年龄效应原因之一。反复扦插可延缓马尾松母株老化。不同种源MIn差异意味着开展马尾松无性系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永进 丁贵杰
为提高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扦插繁殖生根率,采用浸渍法、萃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5个家系插穗内源抑制物进行分离提纯,并用HPLC自动积分仪测定了内源抑制物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每个家系插穗内内源抑制物都含有7种组分,它们为脱落酸类、黄酮类和苯酚类物质,但其相对含量在5个家系插穗内存在显著差异(P=0.0329<0.01);在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进 丁贵杰 全红梅 马良清
2006年3月~6月间采用不同直径的穗条和不同洗脱处理进行马尾松的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插穗直径对马尾松插穗的生根率、生根性状(不定根数、最长不定根长、根总长等)有极显著影响,随着插穗直径的增加,扦插苗生根率、生根性状依次递增;直径3.6~5.0 mm的插穗生根率、生根性状显著大于直径≤0.5和2.6~3.0 mm的插穗;扦插育苗时,应选用直径大于3.0 mm的粗壮枝条作为插穗材料;插前进行洗脱处理,对插穗的生根率、生根性状均有较大影响,说明经洗脱处理后,一定程度上清除了生根抑制物质,有利于插穗的生根;用3%乙醇+0.5%高锰酸钾处理后的插穗的生根率比CK提高了5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来端 林开敏 王锦上 陈小月 赵大洲
1994—2001年在福建省邵武市进行马尾松扦插育苗及其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穗圃剪顶促萌时间以7月25日至8月10日、剪顶高度在8cm为宜,每公顷可产600万根合格的穗条。培育扦插苗可先于12月15日至翌年1月15日在沙床寄插,然后于3月20日至4月10日移植到苗圃培育,平均苗高可达22 6cm,地径0 44cm,当年可出圃造林。用此扦插苗造林,5年生幼林的生长量与生物量均优于对照(实生大田苗造林),各项生长指标差异的趋势基本一致,即扦插苗>容器苗>大田苗。试验表明马尾松扦插苗是可以用于生产性造林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彭龙慧 李水根 温小遂 罗俊根
对江西省十余个县(市)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的测定表明,马尾松毛虫各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的耐药力与羧酸酯酶活性有关;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耐药力强的种群,其羧酸酯酶活性亦强;应用五种增效剂对马尾松毛虫羧酸酯酶进行处理,SV_1和TPP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SV_1和TPP剂量的增加,羧酸酯酶活性逐步降低;用相同剂量的SV_1和TPP处理马尾松毛虫后,羧酸酯酶均随时间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羧酸酯酶,增效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全文选 丁贵杰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马尾松幼苗针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挥发性物质释放规律,为马尾松抗逆生理研究和育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干旱胁迫处理的马尾松幼苗针叶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LC-MS/MS)测定其内源激素含量。【结果】GC-MS鉴定出13种挥发性物质,属于萜类、醛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其中9个化合物确定为萜类,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是α-蒎烯、石竹烯和α-水芹烯。干旱胁迫时马尾松幼苗针叶单
关键词:
马尾松 干旱胁迫 挥发性物质 内源激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玲 周燮 王章荣
0.5mg/L的硝酸镧处理对马尾松苗的叶片数、地上部干重和鲜重都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对株高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硝酸镧处理使主根伸长明显受到抑制,仅为对照的63.8%,但侧根数目显著增加,达到对照的2.63倍;根系的干重和鲜重分别比对照高出47.5%和33.6%;根系活力提高18.6%。对四大类内源激素水平和吲哚乙酸(IAA)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硝酸镧处理明显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提高了内源IAA水平,并改变了GA1+3,iPAs和ABA的含量。内源激素的这种变化与马尾松苗的生长,尤其是侧根的生长有密切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国峰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马尾松组,从1988年开始对马尾松扦插繁殖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4年之中,应用扦插穗条近万株,先后进行了以下各项试验:①采穗母树年龄比较试验:从1~7年生母树上采下的穗条,除7年生的以外,其余各树龄穗条均有扦插生根成活的苗木。一般树龄越大生根成活率越低,树龄越小生根成活率越高,但树龄小繁殖指数也小。试验考虑到成活率与繁殖指数两方面的因素,选择采穗母树最佳年龄。②扦插基质的比较试验:利用河沙、蛭石、糠灰、松林上、圃地土、阔叶林腐殖土以及用几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玉民 刘亚敏 马明 何丙辉 李昌晓
对马尾松嫩枝扦插苗生根特性进行观测,研究其生根过程中相关氧化酶(PPO,POD,IAAO)活性、黄酮类物质和营养物质等內源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马尾松属于愈伤组织生根类型,用适宜含量的生根剂GGR6处理马尾松插穗能显著提高其生根率和根系质量,且能改变內源物质的变化动态。在马尾松嫩枝扦插过程中,大部分內源物质均成规律性变化,其中PPO和IAAO活性在愈伤组织诱导期上升,在愈伤组织形成期达到高峰,在根系形成期下降;POD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和根系形成期均出现高峰。內源黄酮类物质含量在扦插初期逐渐下降,30~50天又急剧升高,在愈伤组织大量形成期达到高峰,然后又逐渐下降;且黄酮含量的变化与过氧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高振华 马天乐 王章荣 陈天华 徐立安
1 前言马尾松为我国南方特有的用材树种,它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在林业建设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对马尾松树种只着眼于资源的利用,忽视对它的性状改良和良种选育,加之粗放经营,致使种质资源遭到巨大损失,直到“五五”期间,马尾松良种选育技术被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由政府和地方共同出巨资相继在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等省(区)营建了各种类型的马尾松良种生产基地。截止1990年统计,已建成优树收集区(采穗圃)100多 hm~2,无性系初级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谌红辉 丁贵杰
用造林密度试验林的 11a逐年观测资料 ,分析了造林密度对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 :A、B、C、D(16 6 7、3333、5 0 0 0、6 6 6 7株·hm- 2 ) 4种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出材量均有显著影响 ,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 ,冠幅、冠高比随密度增大而减小 ,蓄积、高径比、自然稀疏强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大 ,初始间伐期随密度增大而提前 ,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 ;随着密度增大 ,林分总出材量、小径阶株数百分比及小径材出材量所占的比例增大 ,11年生林分C、D密度总出材量比A密度分别高 34 0 %、4 3 0 % ;经出材量、生产成本与产值核算 ,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甫 陈孝英 吴天林 赵治芬
马尾松雄花枝性状研究几年来对马尾松雄花枝(着生雄球花的短枝)作了一些试验:花枝长度与雄花数目的关系;花枝上球花出粉量;花粉含水率、体积等。这方面的资料,国内未见有报道,但它对杂交育种和花粉交易中合理使用劳力、花枝采集量、花粉的保存等均具理论和生产实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纪星 朱守谦 甘月红
本文研究了马尾松一年生苗的鳞叶及幼树1、2年生针叶的月龄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马尾松天然更新树团的生境,生产结构,净光合速率及净生产力的变化。进一步论述了马尾松的光合生态特性,并据此对马尾松育苗,培育过程中抚育管理措施制订及实施的最佳时段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马尾松,叶龄,净光合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志春 谢钰容 金国庆 陈跃 宋振英
选用5个对磷肥反应差异显著的马尾松种源,设计3种磷素水平的盆栽试验以研究马尾松磷效率的种源差异,确立种源磷效率的特异性指标。结果表明:马尾松磷效率的种源差异很大,尤以地处武夷山脉南端的福建武平种源最高,其磷效率高于70%,为最低磷效率种源的2倍左右,该种源在低磷胁迫下具有最大的磷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及最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参试的3个南方种源中,广东信宜种源也具有相对较高的磷效率。低磷水平下马尾松种源磷效率与磷素利用效率有关,而与磷素吸收效率相关性较小,磷效率和磷素利用效率高的种源其干物质积累量较高。相关分析表明,低磷胁迫下马尾松种源磷效率与其根体积、侧根数、侧根总长和须根总数等呈显著正相关。结合已...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低磷胁迫 磷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淑宜
马尾松含脂及改性研究主要是改变松材的脂含量及其性质,克服松材易变形、开裂、溢脂的缺陷,达到作为工业用材标准的目的。它可以通过添加化学药品的物化抽提法或优良溶剂萃取法实现,从中探索简单易行的工业生产法。
关键词:
马尾松,萃取,脱脂,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