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
- 2023(412)
- 2022(377)
- 2021(379)
- 2020(322)
- 2019(726)
- 2018(678)
- 2017(1066)
- 2016(743)
- 2015(808)
- 2014(760)
- 2013(778)
- 2012(758)
- 2011(651)
- 2010(672)
- 2009(634)
- 2008(604)
- 2007(505)
- 2006(470)
- 2005(458)
- 学科
- 学(1682)
- 业(1274)
- 济(1066)
- 经济(1064)
- 水产(1042)
- 管理(1037)
- 松(974)
- 企(964)
- 企业(964)
- 殖(682)
- 及其(665)
- 森(643)
- 森林(643)
- 林(620)
- 动物(618)
- 防(584)
- 养殖(579)
- 治(557)
- 防治(557)
- 动物学(517)
- 虫(509)
- 害(488)
- 中国(469)
- 方法(463)
- 叶(443)
- 各种(420)
- 农(416)
- 虫害(389)
- 树(379)
- 数学(372)
- 机构
- 大学(10095)
- 学院(9300)
- 研究(5937)
- 科学(5289)
- 农(4348)
- 中国(4280)
- 所(4148)
- 研究所(4019)
- 业大(3647)
- 农业(3555)
- 院(3035)
- 林业(3021)
- 省(2960)
- 室(2897)
- 实验(2880)
- 研究院(2817)
- 实验室(2715)
- 科学研究(2672)
- 重点(2570)
- 京(2561)
- 管理(2435)
- 江(2263)
- 济(2204)
- 水产(2187)
- 经济(2138)
- 农业大学(2100)
- 中心(2010)
- 业(2009)
- 理学(1966)
- 理学院(1935)
共检索到16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国峰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马尾松组,从1988年开始对马尾松扦插繁殖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4年之中,应用扦插穗条近万株,先后进行了以下各项试验:①采穗母树年龄比较试验:从1~7年生母树上采下的穗条,除7年生的以外,其余各树龄穗条均有扦插生根成活的苗木。一般树龄越大生根成活率越低,树龄越小生根成活率越高,但树龄小繁殖指数也小。试验考虑到成活率与繁殖指数两方面的因素,选择采穗母树最佳年龄。②扦插基质的比较试验:利用河沙、蛭石、糠灰、松林上、圃地土、阔叶林腐殖土以及用几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季孔庶 王章荣 陈天华 王明庥
分析马尾松同种源异龄(2 , 4 , 5 , 6 , 8 年生) 母株插穗的生根性状, 发现2 ~4 年生母株插穗的生根性状间无显著性差异, 从量化水平上证实运用常规的扦插技术, 采用4 年生以内的马尾松母株插穗是比较可行的。2 年生与5 年生母株间插穗的不定根数、最长不定根长和生根率差异显著, 根总长差异极显著; 5 年生以后各年龄级间的生根率均差异显著。认为4 年生以上母株的扦插繁殖年龄效应明显, 特别是8 年生母株, 无论是生根时间, 还是生根率及其他生根性状, 表现出极明显的年龄效应。建议利用优良亲本子代幼树作为采穗母株。经比较同龄扦插与实生起源母株的插穗生根性状, 发现继代扦插对马尾...
关键词:
马尾松 扦插繁殖 年龄效应 母株复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铭
由长江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大鲵集约化养殖技术及其人工繁殖研究”课题已取得突破性进展。1987年从自然产区引进的大鲵在人工生态条件下,经过几年的养殖,摸索到大鲵的亲本培养技术和性腺成熟指标,并选择适当药物和剂量进行人工催产,催产率从1989年的♀28.6%和♂36.8%提高到1992年的♀65%和♂65.7%。人工授精技术进一步完善,1992年平均受精率30%,最高可达98%,平均孵化率达45%,获人工大鲵幼苗140余尾,并解决了幼鲵的开口饵料,幼鲵成活率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魏于生
巴沙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魏于生(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19951997年,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与越南安江省的水产专家共同对巴沙鱼(BaSa)进行研究,使这条在越南湄公河地区养殖了三十多年,研究了八年没有成功的名贵淡水鱼类于1997年获得人工繁殖的成功,并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孝英
火炬松、湿地松扦插繁殖一直很困难,影响着两松优良无性系的直接利用。近年来,我们从2~5年生母株上采穗条,以每处理用100~400根供试插穗,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进行了母株年龄、穗条质量;不同激素、不同浓度、不同方式处理插穗;不同扦插时期;不同扦插基质等项内容的系列技术组合对比试验,其中最佳扦插技术组合,已获得理想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芳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是扦插难生根的树种之一,近年来我组从1~4年的母树上采集当年生枝条。在全光喷雾的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母树年龄,不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和处理时间,不同扦插基质内容的系列试验,现已筛选出最佳激素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来端 林开敏 王锦上 陈小月 赵大洲
1994—2001年在福建省邵武市进行马尾松扦插育苗及其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穗圃剪顶促萌时间以7月25日至8月10日、剪顶高度在8cm为宜,每公顷可产600万根合格的穗条。培育扦插苗可先于12月15日至翌年1月15日在沙床寄插,然后于3月20日至4月10日移植到苗圃培育,平均苗高可达22 6cm,地径0 44cm,当年可出圃造林。用此扦插苗造林,5年生幼林的生长量与生物量均优于对照(实生大田苗造林),各项生长指标差异的趋势基本一致,即扦插苗>容器苗>大田苗。试验表明马尾松扦插苗是可以用于生产性造林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玉民 刘亚敏 马明 何丙辉 李昌晓
对马尾松嫩枝扦插苗生根特性进行观测,研究其生根过程中相关氧化酶(PPO,POD,IAAO)活性、黄酮类物质和营养物质等內源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马尾松属于愈伤组织生根类型,用适宜含量的生根剂GGR6处理马尾松插穗能显著提高其生根率和根系质量,且能改变內源物质的变化动态。在马尾松嫩枝扦插过程中,大部分內源物质均成规律性变化,其中PPO和IAAO活性在愈伤组织诱导期上升,在愈伤组织形成期达到高峰,在根系形成期下降;POD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和根系形成期均出现高峰。內源黄酮类物质含量在扦插初期逐渐下降,30~50天又急剧升高,在愈伤组织大量形成期达到高峰,然后又逐渐下降;且黄酮含量的变化与过氧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泽勇 孟鹏 周凤艳
系统研究了彰武松扦插基质、扦插时间、扦插过程的生根特点、插穗生根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河沙作为扦插基质生根率达到50%,蛭石达到38%,珍珠岩+草炭(11∶)达到35%,细沙作为基质扦插生根率只有11%。用生根促进剂处理插穗,是提高难生根树种扦插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彰武松扦插用100!g.g-1生根促进剂L1处理插穗4h最适宜。彰武松属于愈伤组织生根型.生根长达2~4个月之久,扦插时的地表温度过低(低于20℃)不利于生根;彰武松扦插的最好时间为6月上中旬,在北方地区不要进行秋季扦插。
关键词:
彰武松 嫩枝扦插 扦插基质 生根促进剂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红光 王涌 杨海奇
浙江省嵊泗县素有“天然鱼库”美称,每年有7000吨左右的水产品运销日本、香港等地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但作为嵊泗渔场资源极其丰富的斑节对虾,由于暂养难度大,成活率低,尽管国外市场需求量很大,却始终未能形成批量出口。嵊山镇光明冷冻厂于1992年9月,引进了价值5万多元的20套对虾暂养箱,这些用进口七层胶合板制成的暂养箱单个体积1.06立方米,里面可叠放10只10厘米高的网箱,配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令
日本北海道大学水产系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首次在红墨斗鱼的人工授精和孵化方面取得成功。由于已开始全面禁止在公海上用挂网捕墨斗鱼,所以这一研究成果受到水产界人士的关注。 日美两国的研究人员在夏威夷以北的太平洋上从捕获的红墨斗鱼腹中取出完全成熟的精子和卵,并在船上进行了人工授精实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奥蒙德·辛普森 李亚婉
远程教育学习者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能够在学习的困惑中获取包括院校、教师、家庭、雇主、朋友等多方面的支持,赢得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能力。本文提供了支持者的策略研究,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在教学与非教学领域进行有益的探索,阐释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的内涵。
关键词:
学生 支持 服务 成功 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