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02)
- 2023(2458)
- 2022(2011)
- 2021(1719)
- 2020(1375)
- 2019(3090)
- 2018(2757)
- 2017(5318)
- 2016(2865)
- 2015(3006)
- 2014(2771)
- 2013(2788)
- 2012(2594)
- 2011(2273)
- 2010(2190)
- 2009(1875)
- 2008(1740)
- 2007(1567)
- 2006(1321)
- 2005(1158)
- 学科
- 济(11383)
- 经济(11369)
- 业(7161)
- 管理(7020)
- 方法(5826)
- 数学(5415)
- 数学方法(5375)
- 企(5058)
- 企业(5058)
- 中国(3403)
- 学(3270)
- 农(3221)
- 财(3104)
- 业经(2329)
- 农业(2283)
- 贸(2207)
- 贸易(2207)
- 易(2150)
- 环境(2119)
- 产业(1973)
- 技术(1854)
- 制(1766)
- 人口(1765)
- 融(1753)
- 金融(1753)
- 地方(1679)
- 划(1655)
- 银(1569)
- 银行(1558)
- 务(1554)
- 机构
- 大学(42399)
- 学院(41322)
- 济(18386)
- 经济(18131)
- 研究(16625)
- 管理(14720)
- 理学(13320)
- 理学院(13187)
- 管理学(12930)
- 管理学院(12863)
- 中国(11479)
- 科学(11165)
- 农(9763)
- 所(9316)
- 研究所(8842)
- 业大(8361)
- 京(8310)
- 财(8177)
- 农业(7856)
- 财经(7092)
- 中心(6932)
- 院(6763)
- 经(6651)
- 经济学(6539)
- 江(6290)
- 经济学院(6129)
- 研究院(5994)
- 省(5546)
- 财经大学(5523)
- 农业大学(5073)
共检索到56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季孔庶 王章荣 陈天华 王明庥
分析马尾松同种源异龄(2 , 4 , 5 , 6 , 8 年生) 母株插穗的生根性状, 发现2 ~4 年生母株插穗的生根性状间无显著性差异, 从量化水平上证实运用常规的扦插技术, 采用4 年生以内的马尾松母株插穗是比较可行的。2 年生与5 年生母株间插穗的不定根数、最长不定根长和生根率差异显著, 根总长差异极显著; 5 年生以后各年龄级间的生根率均差异显著。认为4 年生以上母株的扦插繁殖年龄效应明显, 特别是8 年生母株, 无论是生根时间, 还是生根率及其他生根性状, 表现出极明显的年龄效应。建议利用优良亲本子代幼树作为采穗母株。经比较同龄扦插与实生起源母株的插穗生根性状, 发现继代扦插对马尾...
关键词:
马尾松 扦插繁殖 年龄效应 母株复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国峰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马尾松组,从1988年开始对马尾松扦插繁殖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4年之中,应用扦插穗条近万株,先后进行了以下各项试验:①采穗母树年龄比较试验:从1~7年生母树上采下的穗条,除7年生的以外,其余各树龄穗条均有扦插生根成活的苗木。一般树龄越大生根成活率越低,树龄越小生根成活率越高,但树龄小繁殖指数也小。试验考虑到成活率与繁殖指数两方面的因素,选择采穗母树最佳年龄。②扦插基质的比较试验:利用河沙、蛭石、糠灰、松林上、圃地土、阔叶林腐殖土以及用几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来端 林开敏 王锦上 陈小月 赵大洲
1994—2001年在福建省邵武市进行马尾松扦插育苗及其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穗圃剪顶促萌时间以7月25日至8月10日、剪顶高度在8cm为宜,每公顷可产600万根合格的穗条。培育扦插苗可先于12月15日至翌年1月15日在沙床寄插,然后于3月20日至4月10日移植到苗圃培育,平均苗高可达22 6cm,地径0 44cm,当年可出圃造林。用此扦插苗造林,5年生幼林的生长量与生物量均优于对照(实生大田苗造林),各项生长指标差异的趋势基本一致,即扦插苗>容器苗>大田苗。试验表明马尾松扦插苗是可以用于生产性造林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玉民 刘亚敏 马明 何丙辉 李昌晓
对马尾松嫩枝扦插苗生根特性进行观测,研究其生根过程中相关氧化酶(PPO,POD,IAAO)活性、黄酮类物质和营养物质等內源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马尾松属于愈伤组织生根类型,用适宜含量的生根剂GGR6处理马尾松插穗能显著提高其生根率和根系质量,且能改变內源物质的变化动态。在马尾松嫩枝扦插过程中,大部分內源物质均成规律性变化,其中PPO和IAAO活性在愈伤组织诱导期上升,在愈伤组织形成期达到高峰,在根系形成期下降;POD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和根系形成期均出现高峰。內源黄酮类物质含量在扦插初期逐渐下降,30~50天又急剧升高,在愈伤组织大量形成期达到高峰,然后又逐渐下降;且黄酮含量的变化与过氧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孝英
火炬松、湿地松扦插繁殖一直很困难,影响着两松优良无性系的直接利用。近年来,我们从2~5年生母株上采穗条,以每处理用100~400根供试插穗,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进行了母株年龄、穗条质量;不同激素、不同浓度、不同方式处理插穗;不同扦插时期;不同扦插基质等项内容的系列技术组合对比试验,其中最佳扦插技术组合,已获得理想效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登雄 蔡邦平 董建文 陈木林
对使君子插穗扦插后的生根及生长能力与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和扦插基质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扦插后 65d开始形成不定根 ,为愈合组织生根为主的综合生根类型树种 ;②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和扦插基质对插穗的生根及生根能力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 ;③在扦插繁殖中 ,宜采用 2年生已充分木质化 1 6cm长的插穗 ,用 1 0 - 4 g·mL- 1 质量浓度的萘乙酸浸插穗基部 2 4h ,黄心土 +火烧土 +细河沙 +过磷酸钙 (5∶3∶1∶1 )为基质 ,3月扦插。表 5参 7
关键词:
使君子 扦插 插穗 萘乙酸 扦插基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洁 胡善根 李庆卫
通过嫩枝扦插,采用不同浓度的IBA外源激素对从不同树龄的蜡梅树上取材的插穗进行速蘸处理,比较浓度差异和树龄差异对蜡梅插穗成活率及生根状况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扦插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1000mg/LIBA溶液处理过的插穗成活率较高,最高可达100%,且从生根条数和生根长度上表现显著优于其他激素浓度处理的插穗。
关键词:
蜡梅 切花 扦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建忠 姚小华 任华东 王开良 李生 徐永勤
By investigating the key survival and growth indexes, the results showed:(1)the stage of the seeding has the most important effective.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cuttings was the highest by using 1-year-old cuttings.The older the cuttings,the lower the survival rate.(2)There was no obviously rules by u...
关键词:
香樟 扦插繁殖 成活率 保存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芳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是扦插难生根的树种之一,近年来我组从1~4年的母树上采集当年生枝条。在全光喷雾的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母树年龄,不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和处理时间,不同扦插基质内容的系列试验,现已筛选出最佳激素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泽勇 孟鹏 周凤艳
系统研究了彰武松扦插基质、扦插时间、扦插过程的生根特点、插穗生根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河沙作为扦插基质生根率达到50%,蛭石达到38%,珍珠岩+草炭(11∶)达到35%,细沙作为基质扦插生根率只有11%。用生根促进剂处理插穗,是提高难生根树种扦插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彰武松扦插用100!g.g-1生根促进剂L1处理插穗4h最适宜。彰武松属于愈伤组织生根型.生根长达2~4个月之久,扦插时的地表温度过低(低于20℃)不利于生根;彰武松扦插的最好时间为6月上中旬,在北方地区不要进行秋季扦插。
关键词:
彰武松 嫩枝扦插 扦插基质 生根促进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应中 赵奋成 钟岁英 李福明 王华南 刘宏杰
1999年冬 ,在广东台山红岭种子园内进行湿×加杂种松嫩枝扦插繁殖试验。采用 5个插前穗条浸渍处理、2个荫棚环境 (各设 3个重复 )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 ,在合适条件下 ,湿×加杂种松扦插生根率高 ,平均可达 95 .0 %以上 ,扦插苗根系、抽梢生长良好。荫棚环境、遗传因素对生根率、每株不定根数、抽梢长均有显著的影响 ,微型荫棚与大型荫棚相比 ,所扦插苗木的这 3个指标要分别高出 2 .2个百分点、1.39条、8.6 5cm ,但大型荫棚生根较微型荫棚要快 ;家系间这 3个指标的极差分别为 4 .2个百分点、1.4 1条、4 1.75cm。插前采用 1g·L- 1多菌灵水溶液或 5 0m...
关键词:
湿×加杂种松 扦插繁殖 扦插技术 生根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江南 万细瑞 曾平生 黄冬青
对影响湿地松、火炬松扦插生根的基质、生根剂及浓度、插穗状况、扦插季节、扦插方式、扦插后管理等因子进行了研究。较佳的扦插技术组合为:用砂性土作基质,在冬季或早春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基部萌条,湿地松用生根剂1号低浓度,火炬松用生根剂1号或2号中等浓度浸泡15h,插后保温保湿并定期喷洒营养液,生根率可达95%以上。温室扦插苗在5月上旬以前移入大田,当年生扦插苗高达33~44cm,主侧根发达,可出圃造林。扦插苗的单位成本为实生苗的102%~152%,加上遗传增益,扦插苗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湿地松 火炬松 扦插繁殖技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玮龙 岳春雷 胡国伟 苏燕 柴晓娟 金水虎
为了探索细叶水团花Adina rubella的繁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温度、赤霉素(GA3)质量浓度及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的效果,以及扦插基质、ABT生根粉质量浓度及其处理时间对扦插枝条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GA3质量浓度对细叶水团花种子萌发影响最大,其次为温度,处理时间影响最小;最佳处理组合为,15~20℃下,在300 mg·L-1GA3溶液中浸泡60 min,萌发率达75.6%。2基质对细叶水团花枝条扦插成活率影响最大,其次为枝条浸泡时间和ABT质量浓度;最佳处理组合为扦插基质为泥炭∶泥沙(体积比)=1∶1,ABT质量浓度为50 mg·L-1,浸泡时间为60 min,成活率达(9...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金晓玲 傅建敏 张冬林 杜红岩 田英翠 邹义萍
以从美国引进的34个杂交冬青照片品种为材料,对其适应性和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4个杂交冬青栽培品种栽植的成活率在80%以上,其中以光滑冬青系列成活率最高,达100%;适合光滑冬青扦插的基质为珍珠岩∶泥炭土(3∶1),激素为HorI;不同品种间扦插的成活率存在较大差异,以光滑冬青Ilexglabra最好(90.5%~100%),美洲冬青Ilex verticillata最差(47.5%~64.3%)。
关键词:
杂交冬青 扦插繁殖 HorI 基质 品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金侯定 喻卫武 曾燕如 项美云 戴文圣 党婉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