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94)
- 2023(2373)
- 2022(1908)
- 2021(1834)
- 2020(1639)
- 2019(3596)
- 2018(3430)
- 2017(6148)
- 2016(3749)
- 2015(4261)
- 2014(4235)
- 2013(4394)
- 2012(4258)
- 2011(3857)
- 2010(3773)
- 2009(3507)
- 2008(3454)
- 2007(3071)
- 2006(2765)
- 2005(2376)
- 学科
- 济(12538)
- 经济(12524)
- 学(7560)
- 管理(6700)
- 业(6670)
- 方法(5764)
- 数学(5256)
- 数学方法(5152)
- 地方(4676)
- 农(4508)
- 企(4390)
- 企业(4390)
- 财(4160)
- 森(3378)
- 森林(3378)
- 林(3350)
- 农业(3250)
- 中国(2795)
- 收入(2773)
- 生态(2762)
- 环境(2445)
- 业经(2384)
- 地方经济(2239)
- 及其(2017)
- 国民(1879)
- 和(1861)
- 壤(1786)
- 国民收入(1784)
- 土壤(1784)
- 生态学(1766)
- 机构
- 大学(56251)
- 学院(55805)
- 研究(26298)
- 科学(21847)
- 农(20465)
- 中国(17510)
- 济(17381)
- 经济(17022)
- 业大(16950)
- 管理(16514)
- 所(16369)
- 农业(16277)
- 研究所(15576)
- 理学(14027)
- 理学院(13765)
- 京(13238)
- 省(13219)
- 管理学(13215)
- 管理学院(13126)
- 农业大学(11062)
- 中心(10759)
- 院(10685)
- 室(10652)
- 林业(10622)
- 实验(10142)
- 实验室(9624)
- 江(9422)
- 重点(9070)
- 研究院(8979)
- 北京(8580)
- 基金
- 项目(44435)
- 科学(31787)
- 家(30718)
- 国家(30528)
- 基金(30320)
- 研究(24599)
- 科学基金(23207)
- 省(19588)
- 自然(17875)
- 自然科(17370)
- 自然科学(17361)
- 自然科学基金(17045)
- 基金项目(16127)
- 划(15875)
- 资助(13504)
- 社会(13285)
- 科技(12786)
- 社会科(12464)
- 社会科学(12458)
- 计划(11890)
- 重点(11114)
- 教育(10376)
- 科研(9720)
- 发(9652)
- 专项(9485)
- 农(8832)
- 创(8256)
- 部(8169)
- 编号(7989)
- 创新(7951)
共检索到83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振 金国庆 周志春 孙林山
采用解析木法与整株收获法分析已达轮伐期的马尾松广东种源和湖北当地种源的生长进程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生长快速与缓慢种源人工林生长过程及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生物量分配模式,探讨2个种源的长期适应性差异的机制。根据胸径(DBH)大小将解析木划分为3个等级:12 cm≤DBH<0.05)。③湖北种源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均低于广东种源;在生长初期,湖北种源树干所占总生物量比例高于广东种源,而枝和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低于广东种源;随着树龄增长,广东种源树干所占总生物量比例逐渐高于湖北种源,并趋于稳定;而枝、叶正好相反。因此,引种的广东种源生长性状及树干生物量均表现出快速增长的特点,数量成熟年龄较湖北种源提前,栽植快速成长的种源将增加人工林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艳杰 温佐吾
采用全根挖掘法和土钻法,分别测定5种造林密度20年生马尾松林分平均标准木的单木和行间根系生物量,结果表明:平均标准木单木根系总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少,不同级别根系生物量的排序为根桩>粗根>大根>中根>小根,其中根桩和粗根占根系生物量构成的90%以上。行间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的排序为中根>细根>小根。不同密度对中根、小根和细根生物量呈现出随密度增加而逐渐变小的趋势。5种密度马尾松林分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30cm的表层土壤中,占根系总生物量的82%以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密度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逐渐减少。数学模型拟合的结果表明,平均标准木单木各级根系生物量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密度有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程 庄尔奇 涂炳坤 周志翔 刘宗友 刘小宇 皮忠来
以湖北省马尾松为研究对象 ,在分析其干形的基础上 ,提出削度模型 ,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Sohmacher所建立的削度模型具有较好预估能力 ,在此削度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精确的商品材出材率估测系统 ,该系统可估计马尾松树干上任意直径的干长 ,任意高度处直径 ,商品材积及不同材种出材率 ,并用该系统编制了湖北省马尾松二元材种出材率表
关键词:
马尾松 削度方程 材种出材率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明安刚 张治军 谌红辉 张显强 陶怡 苏勇
对广西大青山林区不同间伐强度下2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碳贮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措施有利于提高马尾松乔木层生物量和碳贮量,不利于林下地被物和凋落物生物量和碳的累积,重度、中度和轻度间伐下马尾松林乔木层碳贮量分别高出对照11.47%,11.78%和14.49%,林下植被层分别低于对照20.82%,19.80%和0.20%,凋落物层分别低于对照15.81%,2.87%和27.31%;间伐对土壤层碳贮量和生态系统碳贮量总量无显著影响,但有降低土壤碳贮量和增加生态系统碳贮量总量的趋势,土壤碳贮量分别低于对照4.15%,1.83%和5.53%,生态系统碳贮量总量分别高出对照2.62%,4.19%和3.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祥 丁贵杰 翟帅帅 陈模芳 杜华东
以龙里林场17 a三种不同密度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逐层全根挖掘法和土钻法对其平均标准木和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根系总生物量受密度影响显著,C(25.78 t·hm-2)>B(15.77 t·hm-2)>A(12.47 t·hm-2),占根系总生物量(根桩除外)的87.8%以上的根系分布于0~30 cm的土层中,不同径级根系中,以根桩和粗根所占比例最大。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受密度影响较大,除中根外,土层深度对小根和细根分布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水平方向,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变化趋势各异,细根和小根生物量在距离树干约1 m处达到最高,根系总生物量主要集中在距离树干0.5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尔奇 凌远云 叶要妹
以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表为基础,根据营林投入产出资料,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法编制出马尾松人工经营模型,与人工林多形曲线指数表、立地得分表、林分生长过程表共同构成生长经营模型。可用于预测和评价马尾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和经济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要妹 庄尔奇 凌远云
根据360块标准地193株解析木资料,采用Chapman—Richards函数和二次项方程分别模拟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的生长过程,运用迭代法分指数级编制了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表。经预测检验,精度很高,可应用于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林分生长过程表 森林经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程 庄尔奇 丁贵杰 周政贤
利用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样地资料,选用Weibul分布,采用参数预估法建立了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模型;选用修正的Richards函数,采用非线性二乘的Marguardt迭代法拟合出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树高曲线方程。经检验,两模型精度较高。
关键词:
马尾松 直径分布模型 树高曲线方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信谱 高万彬 庄尔奇 刘强
在充分了解湖北省马尾松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尾松人工林速生丰产的适用技术和相应措施,即选用优良种源、适宜的立地条件、正确的栽培技术,适时抚育和密度管理等。
关键词:
马尾松 速生丰产 人工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贵杰 王鹏程
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径级标准木收获法 ,研究了从幼林到成熟林的 5种不同林龄的林分生物量。结果表明 :树木干物质是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器官 ,其比例与径阶大小无关 ,而与发育阶段有关。林分平均木及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平均木在 18 2 2a生物量年增加速率最大 ,而林分是在 12 18年生。树干生物量所占百分比 (占 4 8%以上 )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而枝、叶、皮刚好相反 ,18年生以前 ,根所占百分比随林龄增加而下降 ,此后趋于稳定。各器官所占百分比由大到小依次为 :干、枝、根、皮、叶。 8、12、18、2 2、30年生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 :33.94、89.94、...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林龄 生物量 生产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欧江 张捷 崔宁洁 陈亚梅 张健 杨万勤 刘洋
为了解人为采伐活动形成的林窗对马尾松低效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以39 a生的马尾松人工林7种不同大小林窗(G1:100 m2、G2:225 m2、G3:400 m2、G4:625 m2、G5:900m2、G6:1 225 m2、G7:1 600 m2)以及林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窗中央和林窗边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1林窗大小显著影响了林窗内各位置土壤MBC和MBP,对MBN影响不显著;MBN与MBC变化趋势相同,均随林窗增大呈先升后降的单峰型变化,但MBN变化幅度较小,MBP仅在林窗中央具有单峰型变化。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大伦 项文化 康文星
对广西中部丘陵区的 4个不同年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内Fe、Cu、Zn、Mn、Pb、Ni、Cd等 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积累、空间分配和生物循环以及它们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林地土壤中 ,微量元素含量以Fe最高 ,Mn次之 ,Cd最低 ,随林分年龄的增加 ,微量元素含量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垂直分布规律。在枯枝落叶层的分解过程中 ,Fe、Cu、Zn、Mn、Pb、Ni分解速度比Cd快。林木各器官微量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根 >叶 >枝 >皮 >干 ,微量元素在各器官中含量均以Fe >Mn >Zn >Cu >Pb >Ni >Cd为序 ,Pb、Cd在根系中含量高于其他器官。随着林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剑峰
根据伐倒木现场造材样木 ,选择适用的材积比方程编制马尾松人工林一元材种出材率表 ,该表经检验证明适用 .在此基础上 ,结合标准地材料编制了林分出材率表 ,为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马尾松 出材率 材积比方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志春 谢钰容 金国庆 陈跃 宋振英
选用5个对磷肥反应差异显著的马尾松种源,设计3种磷素水平的盆栽试验以研究马尾松磷效率的种源差异,确立种源磷效率的特异性指标。结果表明:马尾松磷效率的种源差异很大,尤以地处武夷山脉南端的福建武平种源最高,其磷效率高于70%,为最低磷效率种源的2倍左右,该种源在低磷胁迫下具有最大的磷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及最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参试的3个南方种源中,广东信宜种源也具有相对较高的磷效率。低磷水平下马尾松种源磷效率与磷素利用效率有关,而与磷素吸收效率相关性较小,磷效率和磷素利用效率高的种源其干物质积累量较高。相关分析表明,低磷胁迫下马尾松种源磷效率与其根体积、侧根数、侧根总长和须根总数等呈显著正相关。结合已...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低磷胁迫 磷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要妹 凌远云 庄尔奇
数量化地位指数表是评价森林立地质量、预测林地生产力的一种森林经营数表,在立地分类和评价、造林规划设计以及森林经营管理等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和数量化理论Ⅰ模型编制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数量化地位指数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