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47)
2023(10835)
2022(9439)
2021(9084)
2020(7621)
2019(18048)
2018(18148)
2017(35369)
2016(19401)
2015(21945)
2014(22094)
2013(21673)
2012(19439)
2011(17427)
2010(17460)
2009(15692)
2008(15080)
2007(12889)
2006(11045)
2005(9432)
作者
(56911)
(46949)
(46928)
(44630)
(30027)
(22598)
(21104)
(18640)
(17919)
(16751)
(16197)
(15805)
(14955)
(14868)
(14622)
(14442)
(14292)
(14167)
(13456)
(13438)
(11857)
(11517)
(11481)
(10669)
(10483)
(10456)
(10369)
(10329)
(9557)
(9343)
学科
(74163)
经济(74088)
管理(53251)
(50195)
(42866)
企业(42866)
方法(39455)
数学(34857)
数学方法(34173)
(18374)
(18053)
中国(17636)
(16461)
业经(15927)
理论(14115)
地方(14070)
(12380)
(12345)
贸易(12339)
农业(12210)
(11971)
技术(11869)
(11286)
环境(11196)
(10863)
财务(10790)
财务管理(10771)
(10330)
企业财务(10158)
教育(10133)
机构
大学(270509)
学院(269115)
管理(109423)
(98181)
理学(96073)
经济(95893)
理学院(95048)
管理学(92936)
管理学院(92490)
研究(87218)
中国(62452)
科学(59294)
(58047)
(45131)
业大(44884)
(44585)
(42693)
研究所(41414)
中心(38824)
(37726)
北京(36600)
农业(35496)
(35299)
财经(35282)
师范(34884)
(32987)
(32113)
(31182)
技术(30682)
师范大学(28098)
基金
项目(194381)
科学(150597)
基金(139085)
研究(137483)
(123208)
国家(122220)
科学基金(103969)
社会(82785)
社会科(78357)
社会科学(78333)
(77120)
基金项目(74078)
自然(71195)
自然科(69532)
自然科学(69517)
自然科学基金(68227)
(65318)
教育(63869)
资助(59151)
编号(56309)
成果(44792)
重点(43531)
(41419)
(40346)
(40242)
课题(39020)
科研(38100)
创新(37477)
计划(36996)
大学(35770)
期刊
(101166)
经济(101166)
研究(73563)
学报(47801)
中国(45953)
科学(43262)
(39522)
管理(39282)
大学(35464)
学学(33557)
教育(31503)
(30657)
农业(27755)
技术(24687)
(17584)
金融(17584)
业经(17414)
经济研究(16133)
财经(15939)
图书(15088)
科技(14813)
林业(14322)
(14295)
(13394)
理论(13289)
技术经济(13105)
问题(12875)
业大(12872)
(12827)
实践(12464)
共检索到371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希平  王妍方  杨晓军  胡晓  
干形生长模式的研究对于把握树木的生态特性、估算树木生物量、构建树木形态结构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采用每木调查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马尾松幼树的树高生长、地径生长、侧枝长度与相对光照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当光照环境较好且初始树高较高时树高生长较快,而当处于较弱的光照强度环境,马尾松幼树相对于地径生长会优先促使树高生长,从而其干形变得更细长,依靠光照强度树木生长与干形的变化较大,且在相对光照强度达40%以上时存活率较高。因此,可推测马尾松幼树具有典型的先锋树种的特性,且光照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干形生长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莉华  周建  周政贤  
对六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壤中马尾松幼树根系的固氮细菌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在马尾松幼树的根系上能普遍分离到固氮细菌,但在不同岩性的土壤中分离的效果有差异;主、侧根及树势等的不同都影响分离效果。采用根段法和富集法共分离到142个菌株。其中一株经鉴定为争论产碱菌(Alcaligenesparadoxus)。并对其中26个菌株进行了回接实验,有9个菌株回接成功。固氮效能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中A`10、A`13、G1、g2w四株菌的固氮效能为每消耗1g葡萄糖分别固定氮2.10—3.50mg、4.20—5.13mg、3.66—6.83mg和1.93—2.60mg。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伟  叶功富  郑兆飞  张明友  朱祥锦  徐庆忠  曹清育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野外实地测定了相似生境下同林龄马尾松和湿地松幼树的光合及水分生理日动态。结果表明:马尾松和湿地松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两者净光合速率均在11:00和17:00左右达到峰值;造成马尾松和湿地松叶片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气孔限制;马尾松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一天中,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为湿地松(1.855μmol.m-2s-1)>马尾松(1.473μmol.m-2s-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晴  张振  孙凯  姜培坤  
【目的】植硅体封存有机碳(PhytOC)在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种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树干植硅体碳封存潜力存在的差异,从而筛选出植硅体碳封存潜力较强的马尾松种源。【方法】在浙江淳安姥山林场采集20个马尾松种源树干样品,20个种源分别来自于全国11个省区的20个产地。以各样品总有机碳、植硅体、植硅体封存有机碳质量分数及树干生物量的测定结果来分析不同马尾松种源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差异。【结果】20个马尾松种源树干的总有机碳、植硅体、植硅体封存有机碳、植硅体碳质量分数分别变动于467.6~489.6、0.305~0.845、126.8~210.2、0.049~0.128 g·kg~(-1);马尾松标准株树干生物量和植硅体碳储量的变动范围分别为76.48~295.39 kg·株~(-1)和4.83~31.58 g·株~(-1);种源聚类分析可以将20个马尾松种源划分为4类,以湖北通山84、广西恭城111、江西吉安63和广西岑溪115植硅体碳封存能力较强的种源为1类;以河南桐柏21、湖南安化72、广东信宜105为代表的7个马尾松种源的植硅体碳封存能力次之;以浙江淳安56、贵州都匀123、福建永定95为代表的8个马尾松种源为第3类;浙江庆元54为植硅体碳封存能力最差的一类。【结论】不同种源马尾松树干的植硅体、植硅体封存有机碳和植硅体碳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广西岑溪115的植硅体碳封存能力最强,因此在马尾松生态系统中,可通过推广广西岑溪115来提高植硅体碳封存量。图3表2参3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尚坤  唐艳龙  张彦龙  杨忠岐  王小艺  路纪芳  王健  司徒春南  付甫永  
作为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最重要传播媒介,松褐天牛已成为控制松材线虫病的重点。明确松褐天牛各虫态在不同地区寄主树干上的分布,对因地适宜地释放天敌昆虫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通过解剖受害马尾松,结合林间调查,系统地研究了松褐天牛产卵刻槽、幼虫和蛹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主要分布在树干的2.5 6.5 m范围内,刻槽数量与树干高度和胸径显著相关;松褐天牛幼虫数量与树干胸径关系不显著;多数蛹室位于侵入孔正上方,少数蛹室位于侵入孔下方,两种蛹室数量差异显著;两种蛹室与侵入孔中心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93 cm和4.39 cm,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紫晶  范付华  尚先文  覃慧娟  王聪慧  丁贵杰  谭健晖  
【目的】对2年生马尾松幼苗进行不同浓度IAA喷施处理,结合生理生化、形态解剖结构及转录组水平变化等综合分析,揭示外源IAA对马尾松苗期茎干次生生长的影响机制,为阐明马尾松苗期茎干次生生长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可以为培育速生高产的马尾松新品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对2年生马尾松幼苗进行不同浓度IAA(0、1、50、100 mg·L-1)喷施处理,处理160天后进行生长指标、解剖结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分析。【结果】IAA处理对2年生马尾松的地径、细胞生长(木质部、韧皮部厚度以及木质部细胞层数)、木材主要成分(木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及内源激素含量(生长素、赤霉素及油菜素内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通过Illumina测序技术对对照组和IAA处理的6个cDNA文库进行测序,最终得到IAA处理后差异表达基因778个(包括482个上调表达基因和296个下调表达基因),GO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成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中共计22个类别,KEGG分析表明它们参与了64种不同的途径,并筛选出与马尾松次生生长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BRL1、GASA6、CAD和CESA2等)。【结论】IAA处理能够改变内源激素含量,促进细胞分裂,增加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积累,从而促进马尾松茎干的次生生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智勇  郑兆飞  叶功富  高伟  陈德志  朱祥锦  陆明  
对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相似生境下5年生的马尾松、湿地松幼树凋落物生物量、热值及养分元素之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春季生物量为马尾松小于湿地松之外,马尾松幼林夏季、秋季、冬季凋落物生物量均高于湿地松幼林;不同养分元素的平均含量,两者的C含量差别不大,而N、P、Mg含量为马尾松大于湿地松,K含量除秋季马尾松小于湿地松外,其他三季马尾松均大于湿地松,Ca含量马尾松春季和冬季均小于湿地松,夏季和秋季均大于湿地松;两种造林树种不同季节的平均干质量热值,马尾松均高于湿地松;春季和秋季马尾松凋落物热值与C养分质量分数呈显著相关,与其他养分质量分数相关均不显著;春季湿地松凋落物热值与C质量分数呈显著的正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秀锦  肖文发  雷静品  潘磊  王晓荣  崔鸿侠  胡文杰  
【目的】探讨马尾松林下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准确量化马尾松林下降水分配过程以及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5—9月,在1个马尾松林下布设16个截面面积为3 000 cm~2的雨量收集器来观测穿透雨,选择27株马尾松标准木研究树干茎流的空间变异特征,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冠层结构参数与穿透雨、树干茎流之间的关系,并用Monte Carlo抽样方法确定在一定误差范围内估测穿透雨所需雨量收集器的数量。【结果】研究期间林外总降雨量1 008. 4 mm,林下总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分别为829. 8和14. 4 mm,各占总降雨量的82. 3%和1. 4%;树干茎流量和茎流率均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茎流量变异系数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减小,且茎流量变异系数达到60%后趋于稳定,树干茎流量与树木的冠幅面积和胸径呈显著正相关(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涂洁  樊后保  王勇刚  李志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丁贵杰  
为准确预测林分各径阶高,用试验林和固定样地资料,分析了树高曲线与林龄、立地和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树高曲线随林龄、立地指数的增大,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而与林分密度无关。分析了国内外树高曲线模型研究状况,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再次参数化方法,把立地指数、林龄引入树高曲线模型,创建13个新模型。用200块标准地树高曲线资料,采用迭代法分别进行了拟合。经比较,选出有生物学意义扩展后Richards函数,建立了贵州省马尾松人工林标准树高曲线模型(以林龄、立地指数和胸径为自变量)。经检验,所建树高曲线预测方程可在研究区内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可欣  刘宪钊  国红  刘丹  雷渊才  
[目的 ]通过构建与年龄无关的理论生长方程,用于预测在年龄未知或不是有效影响因子时的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方法 ]基于常用的Hossfeld IV、Lundqvist-Kolf、Richards、Schumacher等4个理论生长方程,推导其不含年龄因子的差分形式,构建与地位指数相关的可变参数、与年龄无关的马尾松优势高模型。[结果 ]在4种基础理论生长模型中,以Richards模型建立的与年龄有关的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生长模型效果最优。与年龄无关模型的拟合精度均高于与年龄有关模型的拟合精度,Richards模型和Korf模型差分形式建立的与年龄无关的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生长模型效果最优。在引入地位指数时,Hossfeld模型的拟合精度提高效果最明显,且以设定k为可变参数时,建立与年龄无关的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生长模型效果最优。[结论 ]在异龄林或年龄难以获得时,与年龄无关的理论生长模型能够预测优势高的生长,将地位指数与可变参数建立函数关系代入模型拟合后,模型精度提高,可以更好地应用于预测林分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贵杰  谢双喜  王德炉  齐新明  温佐吾  
在建立生长收获模型系统基础上 ,通过对立地、种源、整地、施肥、间伐等对生长影响的研究 ,建立了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模型系统。根据培育目标 ,用经营模型对众多营林方案的采伐年龄和经济结果逐一进行了优化和比较 ,为不同指数级选出了优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 :按优化栽培模式经营大、中、小径材 ,可比现行采伐年龄分别缩短 4~ 6年、9~ 1 2年、8~ 1 2年 ;内部收益率分别比常规模式提高 1 6~ 2 8、1 8~ 4 1、2 1~ 4 0个百分点 ,净现值分别增加 1 30 0~ 2 790、2 0 0 9~ 34 47、1 1 37~ 31 6 8元 /hm2 ;优化模式的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温佐吾  谢双喜  周运超  唐成万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8年的定期、定位测定,以及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人工造林的各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幼林施肥有一定影响,而整地方式和幼林抚育则无明显影响。在研究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可供试验地区应用的马尾松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的造林技术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懿祥  张守攻  陆元昌  孟京辉  曾冀  
2007年10月在相同林分条件的14年生马尾松人工纯林中进行干扰树间伐,在间伐和对照地块各建立固定样地20块,并于2010年11月进行复测。基于间伐试验后的3年数据,研究干扰树间伐对目标树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直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扰树间伐前后,目标树生长均明显快于非目标树;干扰树间伐后3年,目标树的胸径生长量和材积生长量分别高于未间伐林分目标树的80%和55%,树高生长则差异较小,枝下高生长明显减慢,冠幅直径生长年均提高0.44 m,同时林分内较大径级的林木数量增加;随着目标树自由生长方向数的增加,目标树的胸径和材积生长增加,树高和枝下高生长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茂瑞  
本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江西分宜县山下林场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内降雨、林冠截留和树干茎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林分中林内降雨量和树干茎流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以直线形式增加;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关系上升。在杉木林内,随郁闭度的增大,林内降雨率和树干茎流率减少,而林冠截留率增大,马尾松林和杉木林相比,林内降雨率和树干茎流率较大,而林冠截留率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