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1)
- 2023(8549)
- 2022(7477)
- 2021(6642)
- 2020(5877)
- 2019(13620)
- 2018(13267)
- 2017(25742)
- 2016(14272)
- 2015(16379)
- 2014(16604)
- 2013(16898)
- 2012(16170)
- 2011(15056)
- 2010(15230)
- 2009(14548)
- 2008(14438)
- 2007(13298)
- 2006(11836)
- 2005(10777)
- 学科
- 济(83715)
- 经济(83647)
- 管理(38187)
- 业(36366)
- 方法(32317)
- 企(29079)
- 企业(29079)
- 数学(28799)
- 数学方法(28589)
- 地方(19266)
- 学(17985)
- 农(17814)
- 中国(16606)
- 财(15896)
- 业经(14669)
- 地方经济(13046)
- 制(12635)
- 农业(11807)
- 贸(11490)
- 贸易(11487)
- 易(11033)
- 和(10617)
- 银(10128)
- 融(10119)
- 金融(10117)
- 环境(10116)
- 银行(10086)
- 务(9639)
- 行(9623)
- 财务(9619)
- 机构
- 大学(223290)
- 学院(222339)
- 济(101202)
- 经济(99196)
- 研究(82774)
- 管理(80276)
- 理学(68139)
- 理学院(67340)
- 管理学(66171)
- 管理学院(65751)
- 中国(61844)
- 科学(52226)
- 京(47744)
- 所(45040)
- 农(44987)
- 财(43565)
- 研究所(41087)
- 业大(37457)
- 中心(36375)
- 农业(35203)
- 江(35010)
- 财经(34673)
- 经济学(32389)
- 经(31217)
- 北京(30696)
- 院(29552)
- 经济学院(29016)
- 省(27400)
- 范(27320)
- 师范(27027)
- 基金
- 项目(142443)
- 科学(109136)
- 基金(101751)
- 研究(98752)
- 家(91442)
- 国家(90739)
- 科学基金(74469)
- 社会(62120)
- 社会科(58858)
- 社会科学(58833)
- 省(55921)
- 基金项目(53493)
- 自然(48526)
- 自然科(47292)
- 自然科学(47272)
- 划(47120)
- 自然科学基金(46432)
- 教育(43999)
- 资助(42982)
- 编号(38599)
- 重点(32896)
- 发(32104)
- 成果(31543)
- 部(30979)
- 创(28269)
- 科研(27958)
- 计划(27754)
- 课题(27388)
- 创新(26704)
- 国家社会(25857)
- 期刊
- 济(119524)
- 经济(119524)
- 研究(67022)
- 学报(41014)
- 中国(40498)
- 农(40140)
- 科学(36125)
- 财(35023)
- 大学(29976)
- 学学(28861)
- 管理(28780)
- 农业(25856)
- 融(20640)
- 金融(20640)
- 经济研究(19509)
- 技术(18801)
- 财经(18568)
- 业经(18115)
- 问题(16158)
- 经(16057)
- 教育(15759)
- 业(14286)
- 技术经济(13480)
- 林业(12437)
- 统计(12134)
- 贸(12021)
- 版(11146)
- 世界(10833)
- 商业(10681)
- 经济问题(10630)
共检索到339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可欣 刘宪钊 雷相东 贾宏炎 唐继新 国红
【目的】明晰3种不同经营方式在不同规格径材出材量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差异,为营林项目经济可行性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近自然化改造、常规经营(轮伐期经营)和无经营活动3种经营方式下林分持续10年(2008-2018年)的观测数据,采用现金流和重置成本法分别计算大、中、小径材的木材价值和补植阔叶树种的苗木价值,通过财务静态、动态经济指标和敏感性分析法来评价3种经营方式的经济可行性与风险承受能力,综合比较3种经营方式的经济效益。【结果】(1)3种经营方式下马尾松材种结构动态变化存在明显不同:10年间,近自然化改造林分大径材出材量由1.22 m~3增长至56.85 m~3、中径材出材量由23.34 m~3增长至79.57 m~3、小径材出材量由69.79 m~3减少至68.76 m~3;常规经营林分大径材出材量由0.29 m~3增长至38.97 m~3、中径材出材量由22.51 m~3增长至90.89 m~3、小径材出材量由80.69 m~3减少至78.83 m~3;对照林分大径材出材量由0.25 m~3增长至27.97 m~3、中径材出材量由20.95 m~3增长至93.69 m~3、小径材出材量由189.39 m~3减少至181.98 m~3。(2)10年间,近自然化改造林分、常规经营林分和对照林分的净利润动态均呈单调递增趋势,投资利润率动态分别为单调递增、先增高再降低和单调递减趋势。在第10年,近自然化改造林分、常规经营林分和对照林的净现值分别为594、265、193,净利润分别为87 384.96、85 745.21和71 935.09元/hm~2,投资利润率分别为8.02%、7.92%和5.95%。10年间,近自然改造方式中冠下补植阔叶树种的苗木价值持续增加,苗木收益在营林总收益中的占比(W值)呈增高、降低、增高、降低的波浪动态,在第4~6年,大叶栎、灰木莲等乡土速生树种达到中、小径材标准,W值降低至11.26%,在第8~10年,随着红锥、格木、香梓楠等珍贵树种达到小径材标准,W值再次降至11.93%。【结论】3种经营方式的马尾松人工林都为经济可行性投资。近自然化改造初期营林成本较高,但更有利于培育大径材、促进乡土珍贵和速生树种资源后续的开发和利用,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轮伐期经营倾向于单一树种的抚育经营,追求速生丰产和相对集约化管理;无经营措施林分大径材比例低,天然更新稀少,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胤 郭飞 张明慧 杨章旗
采用项目投资的财务效益评估手段,以脂材两用经营模式16a生马尾松采脂林为对象,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该经营模式下,采脂林分总产值、净收益、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分别为147 173.1元.hm-2、85556.9元.hm-2、15 587.7元.hm-2、37%,比未采脂林分提高194.5%、214.1%、342%、76.2%;采脂林分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0.6a,比未采脂林分缩短4.8a。运用该模式经营马尾松人工林能获得极高的经济收益和在较短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马尾松 松脂 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颜培栋 覃富健 杨章旗
采用项目投资的财务效益评估方法,对马尾松优良家系营造的人工林与普通商品种、初级种子园混系种营造的人工林,以及不同优良家系采脂与未采脂林分、间伐与未间伐林分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采用优良家系造林比普通商品种在单位面积蓄积量上提高17.3~97.4%,出材量提高10.1~91.0%,木材产值增加3346.25元.hm-2,木材年均产值增加555.30元.hm-2;优良家系采脂林的净收益、净现值(NPV)分别为85759.96元.hm-2和972.56元.hm-2,比普通商品种采脂林分高46%和123%,通过采脂能有效地提高人工林分单位面积产值和净收益值,缩短投资成本的回收期,不论是优...
关键词:
马尾松 优良家系 人工林 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贵杰 严仁发 齐新民
分不同地位指数级,对比分析了广西容县种源和贵州龙里种源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生长效果的差异。以现实林分蓄积量为基础,结合材种出材量(率)预测模型和研究区的技术经济指标,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经济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在贵州引种广西容县种源是可行的,在相同立地条件,容县种源林分生产力高于贵州龙里种源,树高、胸径、蓄积量分别高15.0—21.7%、5.4—19.1%和28—40%。经济效益、净现值高38.96—61.28%和69.78—91.76%。两种源单株材积随林龄加大,差异增大,但增长百分比随之减少。经济效益、净现值、益本比均随地位指数的增大而加大。
关键词:
马尾松,种源,造林效果,经济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小玲 沈月琴 王枫 刘强
以马尾松为例,采用NPV、IRR、LEV三个指标,并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马尾松经营周期内资金的变化情况,分别对比了不同经营主体、不同立地条件投入产出的差异及其构成。结果表明:(1)农户和林场马尾松经营的NPV、LEV差异明显,但IRR差异并不大,而不同立地条件三者均存在明显差异;(2)农户和林场现金流出、流入、净现金流量差异明显,林场明显高于农户,且用工成本构成了现金流出的主要部分;(3)立地条件好的地块现金流出量、流入量、净现金流量要明显高于立地条件中等和差的地块。并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增加马尾松营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马尾松 现金流量表 投入产出 双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尚坤 肖文发 曾立雄 雷蕾 黄志霖 王松
【目的】揭示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干扰的响应特征,初步探究响应机制,评估不同干扰方式对地下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对马尾松人工林样地分别采取除灌、轻度干扰(清除少量非马尾松乔木)、重度干扰(清除较大胸径马尾松),以未经处理的样地为对照。对每个样地多点混合采集0~10 cm表层土壤,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获取并分析了不同干扰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响应特征,并结合相似性和系统发育指数初步探究微生物响应机制。【结果】1)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中细菌的优势菌群主要是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等;真菌的优势菌群是担子菌门、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在门水平上对细菌群落相对丰度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拟杆菌门、β-变形菌门、δ-变形菌门和γ-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干扰方式分别与对照样地的土壤微生物比较:轻度干扰样地的变形菌门、β-变形菌门、δ-变形菌门和γ-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重度干扰样地的拟杆菌门、δ-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而除灌样地在门和纲水平上都无显著变化。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的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能够明显分开,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样地的土壤细菌与真菌的群落结构整体差异显著(P<0.05);不同样地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对照相比,只有除灌样地土壤的细菌群落无显著差异,而轻度干扰和重度干扰样地有显著差异(P<0.05);除灌、轻度干扰和重度干扰样地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相比,细菌的相似性在轻度干扰和重度干扰时显著降低(P<0.05),真菌的相似性在除灌、轻度干扰和重度干扰均产生显著差异(P<0.05)。4)基于零模型的差异分析表明,只有轻度干扰样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谱系多度和谱系多样性变化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马尾松人工林的干扰措施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降低了土壤养分有效性;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下降;改变了土壤微生物谱系多样性,即土壤微生物的养分含量和生态位多样性,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轻度干扰和重度干扰都显著降低了土壤质量,导致土壤养分含量下降,因此,不宜进行轻度和重度干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锦昌 尹光天 李荣生 冯昌林 郭文福 邹文涛
收集黄藤试验地采收资料和马尾松标准地调查数据,评价13a经营期内5种采收方式对马尾松与黄藤间种林分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初采年龄和采收间隔期对13a黄藤人工林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7a初采和6a间隔期的采收方式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收益成本比分别为18144元·hm-2、13.45%、1.32;黄藤间种后对19年生马尾松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及株数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马尾松林分的纯收益和净现值比未间种时分别减少7500元·hm-2、3000元·hm-2;马尾松林分经济效益的减少可从间种黄藤所获得货币收入得到补偿,在5种采收方式下黄藤间种对整个林地产生的林地增益水...
关键词:
黄藤 马尾松 采收方式 间种 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科毅 于明坚 李必成 丁平 徐学红
采用25m固定半径样点法,对浙江省象山县的20~30龄马尾松人工林及其受松材线虫侵袭12a后长成的常绿阔叶林中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植被结构差异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处于优势地位的取食集团,在马尾松林中为林下杂食鸟、可变高度食虫鸟及低层叶簇食虫鸟,在常绿阔叶林中为林下杂食鸟和中层林冠食虫鸟;在马尾松林转变为常绿阔叶林过程中,低层叶簇食虫鸟、林下杂食鸟和林下灌草丛筑巢鸟数量开始减少。马尾松林与其受侵袭产生的常绿阔叶演替林之间,记录的总物种数量分别为26和25种,鸟类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无显著差异,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达到了约0.65,这可能在于两种植被物种组成上存在一定的继承性的缘故...
关键词:
马尾松 常绿阔叶林 鸟类群落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高杰 秦国峰 戴寿连 鄢振武
对 1991~ 1997年浙江省“国家造林项目”马尾松林 (共计 6.145万 hm2 )的造林成本、产出效益、外汇风险、偿还能力等进行技术分析表明 ,确保有效的资金投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是项目成功的根本保证。根据测算 ,5~ 7年生马尾松林单位面积蓄积超过部颁标准 142 .5%~710 .7% ,预测造林后第 2 0 a采伐 ,可实现净现值 N PV2 3 77.13万元 (每公顷 53 0 5元 ) ,内部收益率 IRR2 0 .1%。此外 ,通过现有人工林优良林分 ( 10年生以上 )的调查 ,分别不同材种规格与立地指数进行统计分析 ,经济效益较为显著。每公顷净现值达 6 12...
关键词:
马尾松 速生丰产 经营成本 经济效益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艳杰 温佐吾
采用全根挖掘法和土钻法,分别测定5种造林密度20年生马尾松林分平均标准木的单木和行间根系生物量,结果表明:平均标准木单木根系总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少,不同级别根系生物量的排序为根桩>粗根>大根>中根>小根,其中根桩和粗根占根系生物量构成的90%以上。行间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的排序为中根>细根>小根。不同密度对中根、小根和细根生物量呈现出随密度增加而逐渐变小的趋势。5种密度马尾松林分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30cm的表层土壤中,占根系总生物量的82%以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密度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逐渐减少。数学模型拟合的结果表明,平均标准木单木各级根系生物量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密度有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白云星 周运超
以贵州开阳县和息烽县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幼林抚育、中龄林间伐和近熟林择伐3个处理,以同龄人工纯林作为对照,运用分层挖掘法结合室内根系扫描系统(WINRhizo),研究了根系生长在近自然经营措施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根系生长受到近自然经营措施的影响,且抚育和择伐措施的作用效应更大;2)幼林在抚育措施的影响下,其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相比对照显著提高,分别为35.91%、52.09%、12.73%和11.76%,且在表土中有一定的分布趋势;3)中龄林在间伐措施影响下,其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相比对照,在0~5 cm土层中分别提高12.08%、6.52%、17.50%和41.41%,但在0~20 cm土层中分别降低了36.11%、32.28%、31.76%和52.39%;4)近熟林在择伐措施影响下,其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相比对照显著提高,分别为45.27%、35.12%、55.78%和72.36%,且根系生长集中在0~5 cm土层中;5)细根通过改善自身发育响应了抚育和择伐措施,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 ,在人工林中占有很大比例 ,但其林分经营过程的密度控制问题一直是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的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模型的基础上 ,以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林分立木密度为目标函数 ,提出以净现值最大为标准 ,应用遗传算法优化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的间伐时间及其保留密度和主伐时间的最优组合方案。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的密度决策方案优化表明 ,遗传算法与经济评价相结合优化林分间伐时间及其保留密度和主伐时间决策组合效果很理想。马尾松人工林在地位指数 10~ 18之间时 ,均以间伐两次为最优 ,第 1次在 11~ 12a ,第 2次在 16~ 17a ,而主伐年龄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少雄 李志辉 李天会 周国福 吴志华 周群英
通过分析1993年设立于广西东门林场的桉树人工林5种造林密度(1)2222株.hm-2、(2)1667株.hm-2、(3)1250株.hm-2、(4)883株.hm-2和(5)667株.hm-212年的生长数据,计算了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材种出材量、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结果显示,6.3 a前5种密度蓄积生长量的差距达到极显著水平,8.3 a以后差异就不再显著;密度2222株.hm-2、1667株.hm-2和1250株.hm-2的数量成熟均为6 a,密度883株.hm-2为6.5a,密度667株.hm-2为7 a;造林密度越大,纸浆材的出材比例越高,而大、中径材出材比例越小,造林密度小,锯材...
关键词:
桉树 人工林 密度 蓄积生长量 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继新 谌红辉 卢立华 刘云
以重置成本法,按项目投资的财务效益评估手段,对马尾松中、幼龄林不同施肥处理的经济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⑴幼龄林不同配比施肥处理的经济收益差异较大,经济收益以P2处理的最优,NP1处理的次之,K2处理的最差;⑵将P肥均分成2次施用到幼龄林的经济收益最佳(明显优于单次施入);⑶中龄林前17年生(施肥8年后)仍未达经济成熟;⑷中、幼龄林均以施P肥处理经济收益最佳。
关键词:
马尾松 施肥 经济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