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6)
2023(9447)
2022(8470)
2021(8111)
2020(6737)
2019(15764)
2018(15876)
2017(30527)
2016(16903)
2015(18987)
2014(18933)
2013(18793)
2012(17095)
2011(15164)
2010(14972)
2009(13492)
2008(12835)
2007(11092)
2006(9553)
2005(8071)
作者
(48894)
(40568)
(40250)
(38153)
(25635)
(19414)
(18173)
(16071)
(15493)
(14436)
(13891)
(13636)
(12700)
(12699)
(12509)
(12333)
(12327)
(12158)
(11546)
(11458)
(10223)
(9798)
(9780)
(9143)
(9117)
(8993)
(8977)
(8855)
(8187)
(8109)
学科
(63321)
经济(63249)
管理(46907)
(43699)
(36879)
企业(36879)
方法(31713)
数学(27591)
数学方法(27285)
(16640)
中国(15886)
(15139)
(14557)
业经(14031)
地方(12861)
理论(11131)
(11067)
贸易(11063)
农业(10984)
(10778)
(10739)
技术(10082)
(10034)
环境(9966)
(9943)
财务(9884)
财务管理(9869)
企业财务(9329)
教育(9243)
(8941)
机构
大学(233504)
学院(231561)
管理(95100)
(86633)
经济(84617)
理学(83184)
理学院(82296)
管理学(80844)
管理学院(80453)
研究(75939)
中国(54012)
科学(50053)
(49963)
(39530)
(38400)
业大(38333)
(38044)
研究所(35490)
中心(34031)
(32382)
北京(31548)
财经(31335)
农业(31222)
(30287)
师范(29995)
(28589)
(27865)
(26715)
技术(25151)
经济学(24836)
基金
项目(167240)
科学(129651)
研究(120270)
基金(119989)
(105603)
国家(104742)
科学基金(89076)
社会(73043)
社会科(69119)
社会科学(69099)
(65636)
基金项目(64924)
自然(59998)
自然科(58556)
自然科学(58540)
自然科学基金(57451)
(55659)
教育(54887)
资助(49647)
编号(49514)
成果(39601)
重点(37173)
(36230)
(34881)
(34623)
课题(33676)
科研(32301)
创新(32234)
计划(31058)
大学(30984)
期刊
(90915)
经济(90915)
研究(65158)
中国(41579)
学报(40743)
科学(36063)
(35610)
管理(33512)
大学(29903)
学学(28233)
(27194)
教育(26029)
农业(25279)
技术(19729)
(16040)
金融(16040)
业经(14983)
财经(14228)
经济研究(13901)
图书(13650)
(12901)
科技(12518)
理论(12439)
(11937)
问题(11790)
实践(11715)
(11715)
技术经济(10951)
林业(10863)
(10855)
共检索到324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大平  杨民权  
在人工造林过程中,培育壮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马占相思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国内外有关育苗施肥方面的研究尚少。所以,进行苗木施肥的研究工作十分必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红旭  徐程扬  马履一  江俐妮  
概括并总结国内外指数施肥的研究现状和作用机制,主要包括:1)指数施肥可以有效促进苗木的养分吸收、提高苗木养分承载量;2)实施指数施肥育苗的过程中,贫养阶段苗木生物量和养分含量随着供养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达到充足供养量后苗木进入奢养消耗阶段,生物量停止增加,超过最适供养量的养分添加会对苗木造成毒害;3)移栽后,指数施肥培育的苗木体内贮存的大量养分更有利于苗木的养分再分配,从而有效改善苗木定植后的生长。目前国外指数施肥的研究已经达到应用水平,国内相关研究尚少,对优质、高效育苗构成限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红旭  徐程扬  马履一  江俐妮  
苗木的晚季施肥技术是以克服晚季养分稀释为目的,待苗木顶芽形成后进行的施肥措施。研究发现,晚季施肥可以有效克服养分稀释,提高苗木硬化水平和抗寒能力,促进苗木移栽后生根、苗木生长,提高养分吸收水平和造林成活率,并使移栽苗木提前发芽。前人对于晚季施肥的研究大多以氮素为主,有关晚季施入钾素对苗木抗寒性的影响存在争议,有关晚季施入其他元素的报道相对较少。大部分晚季施肥采用少次施肥,或每次添加相等养分的施肥方式。以稳态养分承载方式进行的晚季施肥被证明可以显著促进苗木晚季养分吸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超  王慷林  李莲芳  刘广路  张恩向  
采用U13(1312)均匀试验设计,探究N、P、K这3种肥料对小省藤和盈江省藤苗木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60 d和120 d时的最大株高分别为16.0 cm和26.0 cm,最大地径分别为5.7 mm和10.6 mm,最多叶片数分别为3片·株-1和4片·株-1。(2)60 d和120 d时的处理组合间平均苗高、地径和叶片数差异均为极显著。(3)2次理论优水平组合均为仅施0.67 g·株-1K肥和2.67 g·株-1P肥的盈江省藤生长最佳,与实际最优水平组合在藤种和P肥水平上一致,N肥保持在低水平。(4)盈江省藤苗木对肥力需求高于小省藤,小省藤生长速度缓慢可能与自身生理特性以及土壤肥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斌  赵文书  姜远标  王发忠  
思茅松Pinus kesiyavar.langbianensis为云南省思茅市特有的乡土树种,具生长快、耐瘠薄、材质好等特性。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思茅松百日营养袋苗进行分级研究,初步分为3级,Ⅰ级苗苗高≥18.5 cm,地径≥0.29 cm;Ⅱ级苗苗高15.5~18.5 cm,地径0.24~0.29 cm;Ⅲ级苗苗高≤15.5 cm,地径≤0.24 cm。方差分析及不同级别苗木造林试验表明,该分级标准是可行的,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对思茅松幼林的施肥效应研究表明,每株施用氮肥100 g,磷肥50 g,钾肥50 g,即可达到幼林生长的要求。表3参1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李素翠  
根瘤菌接种对黑木相思、灰木相思、银荆和黑荆苗木的生长、结瘤及固氮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根瘤菌的相思苗木其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不接菌的对照苗木增加35.38%~160.26%、17.85%~238.79%和2.4%~102.61%。接菌的不同相思树种/种源苗木其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各自不接菌的对照苗木增加2.64%~109.82%、1.82%~281.48%和64.7%~211.15%。接菌苗木的氮含量和总氮量比对照高出8.58%~77.55%和11.64%~262.50%。根瘤固定的氮绝大部分运输到植株其它部位,分配到地上部分的氮素多于根部。固氮量与苗木生长量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亚麒   陈林   唐军荣   陈诗   许玉兰   蔡年辉  
【目的】了解外源氮、磷添加后云南松苗木各器官及土壤中氮、磷、钾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为云南松苗木培育过程中养分的合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试材,设置氮、磷配施试验,每种肥料设置3个施肥水平,氮肥的施用水平为0,0.4和0.8 g/株,磷肥的施用水平为0,0.8和1.6 g/株,共9个施肥处理组合。施肥后2,4,6个月分别测定苗木根、茎、叶及土壤的氮(N)、磷(P)、钾(K)含量,计算N∶P、N∶K、K∶P,探讨施肥对云南松苗木-土壤氮、磷、钾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施肥处理后2,4,6个月,9个施肥处理组合的云南松苗木根、茎、叶平均N∶P分别为2.85~4.30,3.60~5.12和5.18~6.65,总体上表现为氮受限,其中根的平均N∶P以氮肥0.8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茎、叶的平均N∶P以氮肥0.4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平均K∶P分别为3.72~5.87,5.04~7.26和5.62~7.71,均以氮肥0.4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平均N∶K分别为0.71~0.78,0.71~0.74和0.89~0.93,总体上均以氮肥0.4 g/株处理最大。根、叶N∶P、K∶P随苗木的生长呈现降低趋势,茎N∶P、K∶P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根、叶N∶K随苗木的生长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茎N∶K呈现增加趋势。施肥后2,4,6个月各施肥处理组合土壤的平均N∶P、N∶K和K∶P分别在3.48~4.58,0.70~0.74,4.93~6.52内波动,随着时间推移,N∶P、K∶P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N∶K呈增加趋势。氮、磷配施改变了苗木与土壤的相关关系,且这种关系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异,施肥处理后2个月内云南松苗木各器官与土壤化学计量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随时间延长,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综合来看,氮、磷配施改变了苗木及土壤的氮、磷、钾化学计量比,表现为降低了苗木及土壤的N∶P、K∶P,提高了苗木及土壤的N∶K。随着时间变化,N∶P、K∶P总体上呈现出降低的趋势,N∶K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氮限制有加剧趋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欣  王凌晖  梁惠萍  李远发  郝建  
采用正交设计设置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施肥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比施肥对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苗木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的氮、磷、钾配施处理对降香黄檀苗木各项生长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在9种配施组合处理中,氮0.45 g.盆-1、磷0.30 g.盆-1(N2P3K1)处理可以促进降香黄檀苗木的高、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N2P3K1和氮1.80 g.盆-1、磷0.15 g.盆-1(N3P2K1)处理有利于降香黄檀苗木叶绿素质量分数的提高;N2P3K1和氮0.45 g.盆-1、磷0.15 g.盆-1、钾0.60 g.盆-1(N2P2K3)处理有利于可溶性糖质量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闻  王晶  叶正钱  费行海  孙圳  王国明  
为了解不同施肥水平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苗木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情况的影响,设置了3个水平的田间试验,即不施肥(ck),常规施肥(T50,50 g·m-2)和增量施肥(T100,100 g·m-2),于2012年6月至9月观测苗高和地径,定期采集分析土壤和植物样品。结果表明:普陀樟苗木的苗高、地径、根部和茎部生物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而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6月时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P<0.05),到9月时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苗木体内养分质量分数和单株养分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不同处理均以叶片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国雷  刘勇  祝燕  
苗木顶芽形成后,生物量仍继续增大,苗木体内养分浓度因而下降。秋季施肥因能有效缓解因生物量增大而伴随的稀释效应,在国外被广泛运用于欧洲云杉、黑云杉、火炬松、湿地松、脂松、北美黄松、花旗松、蓝桉等常绿树种苗木的培育,在我国仅在侧柏、三倍体毛白杨等苗木上有所研究。本文从秋季施肥调控苗木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的机制、秋季施肥苗木对造林效果的影响、秋季施肥制度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养分内转移在秋季施肥调控苗木质量的作用,探讨常绿、落叶树种苗木秋季施肥的可能差异,并结合当今研究热点,对该领域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李江南  万细瑞  
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原则,探索了1年生杉木、湿地松苗木的新型施肥技术。依“S”型曲线及有关计算公式,参照Ingestad确定的针叶树幼苗最适营养物重量比例配制液体肥料,随浇水多次施入。每种苗木均设高、中、低、对照4种处理,施肥量比例为1:1/2:1/4:0,整个生长季中,以N元素计高处理杉苗每株(盆)施11.9g,松苗施10.0g。结果表明,按稳态营养原则改进施肥,能明显促进两种针叶树苗木当年新梢、地径的生长及于物质生产,其中杉木为突出,分析苗体营养状况和盆土养分含量变化,总结两种苗木营养特性,初步得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N元素计杉木和湿地松施肥量分别约为6.0g和4.0g,元素间的比例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郝龙飞  王庆成  刘婷岩  许丽娟  
施肥可以增加苗木体内养分含量,改善苗木质量(Sardans et al.,2006a;2006b)。长期以来施肥技术是苗木培育研究的重点,Ingestad等(1986)和Ingestad(1987)创立"指数养分承载理论"后,相关施肥技术在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Timmer,1996;Oliet et al.,2009;Islam et al.,2009;李素艳等,2003;魏旭红等,2010a;2010b)。研究表明:指数施肥技术可以提高苗木生物量积累和增加苗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瑶瑶  刘勇  马履一  李国雷  祝燕  马跃  
为探讨传统施肥量是否使出圃长白落叶松苗木体内养分达到养分奢养阶段,以长白落叶松1年生播种苗为实验材料,设定不同施肥量实验,对2年生移栽苗木的生物量、N和P的养分浓度及含量进行检验,并结合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和N、P的矢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施肥量处理对其养分库和全株的生物量(P养分库=0.0285;P全株=0.0325)、P的养分浓度(P养分库=0.0022;P全株=0.0418)及P的含量(P养分库=0.0043;P全株=0.0301)影响显著,且存在生物量和N素向养分库转移的现象,养分吸收利用参数值均较低。矢量分析结果显示,整株和养分库中N素均处于养分缺乏状态,而P素处于养分稀释状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陈艳  张志毅  李新国  
为研究施肥对三倍体毛白杨苗木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 ,采用不同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处理苗木 ,结果表明 :在苗高生长结束后的秋季进行了一次性施肥 ,促进苗木对N ,P的被动吸收 ,提高了苗木的抗寒性 .既有速生前期施肥又有秋季施肥的处理 ,不仅提高了苗木的生长量 ,而且增强了苗木的抗寒性 .在室内应用相对电导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缺以及生长恢复试验对各施肥处理苗木的抗寒性进行了测定 .综合评定结果表明 ,各施肥处理在提高苗木抗寒力的作用方面大小顺序为 :秋季将肥料全部施入 >速生前期施 1/ 2 ,秋季施 1/ 2 >速生前期将肥料全部施入 >速生前期施 1/ 3 ,速生后期施 1/ 3 ,秋季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洲鸿  刘勇  段树生  
为研究施肥对侧柏苗木抗旱性的影响 ,采用不同氮素水平和施肥方法培育侧柏播种苗木 ,并且用所培育的苗木进行造林试验 ,研究养分对于侧柏苗木抗旱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量高氮水平能够增加苗木体内的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矿物质含量 ,改善苗木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气孔调节作用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指数施肥方法有利于苗木对养分的吸收 ,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 ,使苗木体内的矿质元素增加 .秋季施肥不影响苗木木质化 ,却提高了苗木体内氮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