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10)
2023(17040)
2022(14752)
2021(13673)
2020(11175)
2019(25936)
2018(25763)
2017(49098)
2016(26947)
2015(30392)
2014(30666)
2013(30349)
2012(28305)
2011(25904)
2010(26285)
2009(24490)
2008(24249)
2007(21782)
2006(19560)
2005(18100)
作者
(80326)
(66674)
(66355)
(62994)
(42769)
(32067)
(30020)
(25998)
(25401)
(24200)
(22736)
(22670)
(21533)
(21343)
(20964)
(20407)
(19706)
(19481)
(19136)
(19025)
(16935)
(16515)
(16235)
(15301)
(14986)
(14914)
(14908)
(14828)
(13544)
(13152)
学科
(113836)
经济(113680)
管理(80649)
(75874)
(63396)
企业(63396)
方法(45420)
数学(37595)
数学方法(37160)
中国(33024)
(30493)
(28970)
业经(27474)
地方(27078)
(26018)
(25522)
理论(20643)
农业(20436)
(20015)
银行(19957)
(19746)
贸易(19730)
(19244)
金融(19239)
(19151)
(19012)
(18790)
环境(17991)
技术(17634)
(17313)
机构
大学(397943)
学院(394063)
(156891)
经济(153295)
管理(149859)
研究(137686)
理学(127688)
理学院(126130)
管理学(124021)
管理学院(123296)
中国(104160)
(86642)
科学(84411)
(76927)
(70595)
(64262)
研究所(63595)
中心(61221)
(60602)
财经(59687)
业大(56818)
北京(55448)
(55292)
师范(54797)
(53943)
农业(49964)
(49297)
(49203)
经济学(47235)
师范大学(44398)
基金
项目(256451)
科学(201129)
研究(190469)
基金(184425)
(160219)
国家(158798)
科学基金(135399)
社会(119348)
社会科(112846)
社会科学(112821)
(100130)
基金项目(96982)
教育(87667)
自然(86329)
(84379)
自然科(84230)
自然科学(84213)
自然科学基金(82708)
编号(78057)
资助(75735)
成果(65911)
重点(57730)
(57220)
(56673)
课题(55136)
(53026)
创新(49461)
教育部(48696)
(48606)
国家社会(48546)
期刊
(185674)
经济(185674)
研究(126062)
中国(84225)
学报(63786)
(60054)
(59389)
管理(58187)
科学(58049)
教育(50998)
大学(48301)
学学(44983)
农业(40758)
(38990)
金融(38990)
技术(34258)
财经(30950)
业经(29797)
经济研究(28551)
(26508)
问题(24115)
图书(21961)
(20734)
理论(19537)
技术经济(19016)
(18750)
科技(18701)
现代(18231)
(17786)
实践(17680)
共检索到609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体现。马克思的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属于非剥削的私有制,它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和公有制基础上实现的。马克思在论述重建个人所有制时,只是描述了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框架,并未对自由人联合体中的劳动者结合方式、占有形式以及权力配置作出清晰阐述,也未对未来社会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提出明确的规律和系统性讨论。应进一步研究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雪英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是在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占有社会化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这对完善目前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从有利于人的发展着手所有制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馗  
文章探讨了在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两种分工形式下,协作以更具体的形式在不同的层面展开,从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协作理论。分工作为一种特殊的协作,分工与所有制的关系也体现了协作与所有制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协作本质上是资本的协作,协作的收益最终并非由协作形式上的主体获得,而是由协作本质上的主体——资本——获得。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协作才是真正劳动者之间的协作,协作的收益才能由劳动者获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宏伟  
文章探讨了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澄清了几种错误观点,并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视角对我国所有制变革提出新的解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萧衡钟  蔡小菊  
马克思以"结构"作为研究的方法,认为生产力本身并不是其研究的对象,一个物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才能够成为一种生产力,否则就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罢了,和生产的动作或过程完全没有关系,生产力必须要摆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来理解才行,由生产关系来界定生产力,故生产关系(或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才是占关键地位的。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应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亦即在资本主义时代下的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透过对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互动来研究社会变迁,根据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验,先从静态层面揭示了由社会的生产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钰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针对传统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特征进行分析,分别得出了私有制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公有制不具有动力和效率的结论。现实中的公有制和私有制已经发展到了现代形式,其特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应该以今天的实际为依据,对现代公有制和私有制做出新的分析和判断。现代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发展,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提供了实践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旭友  
人的本质学说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根本思想。人的本质学说包含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类本质、人的发展本质、人的共同体本质、人的社会关系总和本质等层次,它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和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需要,其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习近平从人的本质学说的思维框架,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现代性、文化性,发展和升华了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内容和要求,拓展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光辉  
1.理解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先要理解马克思的所有制范畴。所有制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首先是社会范畴。所有制反映财产关系并与财产所有权相关联,但与财产所有权又有本质区别。总之,财产所有权属法的范畴,而所有制则是经济范畴。 对于所有制,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说法,后人有不同的理解。从马克思的一些著作中可知,所有制=生产关系总和=社会经济结构=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淑君  
重新诠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张淑君【关键词】"重建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阐明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科学地概括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发生、发展和必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指出:"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崇正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个人所有制"思想的理解上分歧很大,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八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是指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及其产品的局部的个人所有权;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指"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所有权";第三种观点是指个人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梅  
中国在马克思、列宁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所决定的,也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正确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董瑞华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所有制和所有制形式两个概念在内涵上的区别是十分明确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有中国特色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不仅指出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途径,而且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形式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探索适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形式,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这些创新的一个要点,就是正确把握所有制与产权制度的联系与区别。这正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实践和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葛扬  
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不断探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历程,也是不断探索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历程。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从而有效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性成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庆华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中,有两个涉及中国前途命运,甚至关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衰存亡的重大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一个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另一个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理论。本文就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解放  
节约是指活劳动的节约、物化劳动的节约和财力的节约。坚持马克思的节约理论,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