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6)
- 2023(13773)
- 2022(11399)
- 2021(10676)
- 2020(8459)
- 2019(19415)
- 2018(19136)
- 2017(35055)
- 2016(19242)
- 2015(21637)
- 2014(21720)
- 2013(21341)
- 2012(20513)
- 2011(19154)
- 2010(19208)
- 2009(17435)
- 2008(17423)
- 2007(15419)
- 2006(13746)
- 2005(13007)
- 学科
- 济(86485)
- 经济(86390)
- 管理(47366)
- 业(44605)
- 企(34212)
- 企业(34212)
- 方法(31483)
- 中国(29715)
- 数学(26938)
- 数学方法(26715)
- 农(22836)
- 地方(21330)
- 学(19198)
- 业经(18845)
- 贸(18143)
- 贸易(18127)
- 财(17878)
- 易(17607)
- 制(17500)
- 银(16918)
- 银行(16881)
- 融(16680)
- 金融(16673)
- 行(16504)
- 农业(15049)
- 理论(14074)
- 发(13354)
- 体(12831)
- 环境(12438)
- 和(12243)
- 机构
- 大学(279271)
- 学院(278034)
- 济(121026)
- 经济(118604)
- 研究(109365)
- 管理(95541)
- 中国(85540)
- 理学(80217)
- 理学院(79168)
- 管理学(77842)
- 管理学院(77331)
- 科学(65151)
- 京(61877)
- 所(57057)
- 财(56585)
- 研究所(51738)
- 农(49980)
- 中心(47761)
- 财经(44037)
- 江(42167)
- 经(40256)
- 北京(40195)
- 农业(39278)
- 经济学(39205)
- 院(39202)
- 业大(39119)
- 范(38965)
- 师范(38514)
- 经济学院(35084)
- 州(34253)
- 基金
- 项目(178368)
- 科学(139716)
- 研究(130976)
- 基金(128908)
- 家(114164)
- 国家(113213)
- 科学基金(94524)
- 社会(83912)
- 社会科(79506)
- 社会科学(79492)
- 省(67952)
- 基金项目(65937)
- 教育(60335)
- 自然(58561)
- 划(58531)
- 自然科(57246)
- 自然科学(57226)
- 自然科学基金(56246)
- 资助(53786)
- 编号(51316)
- 成果(43951)
- 发(43473)
- 重点(41424)
- 部(40358)
- 课题(38202)
- 创(36880)
- 国家社会(35766)
- 发展(35107)
- 性(35078)
- 创新(34680)
共检索到447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蒋海曦 李晓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急需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而新时代的中国特色补充性货币理论体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出现,货币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对经济社会和货币理论都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必须对马克思的补充性货币思想深入挖掘,并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解决新型货币的来源问题、具体方法的运用问题、内容的创新问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蒋海曦
人们一般认为,补充性货币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且其实践也仅限于西方国家。实际上,马克思早已提出了这个理论,在中国也早已存在补充性货币的实践。马克思认为,货币的出现是以补充性货币的原始形态为基础的,补充性货币广泛存在于货币发展的过程之中,补充性货币可以作为资本运用,补充性货币有不同的具体形式,补充性货币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中华红色经济之都"补充性货币的实践进一步印证了马克思的理论。"中华红色经济之都"补充性货币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当时经济社会的深刻原因。其给予我们的启示,对当代中国控制经济风险、深入进行金融供给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蒋海曦
人们一般认为,补充性货币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且其实践也仅限于西方国家。实际上,马克思早已提出了这个理论,在中国也早已存在补充性货币的实践。马克思认为,货币的出现是以补充性货币的原始形态为基础的,补充性货币广泛存在于货币发展的过程之中,补充性货币可以作为资本运用,补充性货币有不同的具体形式,补充性货币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中华红色经济之都"补充性货币的实践进一步印证了马克思的理论。"中华红色经济之都"补充性货币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当时经济社会的深刻原因。其给予我们的启示,对当代中国控制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翌 李振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是人类货币形态的最新发展结果,“可信第三方是否在场”成为区分私人数字货币与法定数字货币的重要标准。本文基于马克思货币信用理论,梳理了货币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总结了数字货币等货币价值符号在材质、流通范围以及信用担保方面相对传统实物货币的变革与发展,并从货币职能与货币信用理论出发,对两类数字货币及其所代表的货币文明观念进行比较。最后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下,法定数字人民币所代表的新消费形态、新发展方向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货币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货币理论基础之上的。对货币而不是产品的追逐,使资本主义成为货币经济而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交换经济,货币在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其量的变化决定着市场经济运动的方向。从马克思内生性的货币理论出发,可得到资本主义经济在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而短期则不断波动的结论。所以,客观认识马克思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不仅对正确理解马克思宏观动态性的理论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和货币调控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货币理论 内生性 信用 利润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河北 葛浩阳 蔡超
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重要的,马克思和弗里德曼在货币需求理论上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研究范式、对货币需求的具体分析上,而且也体现在由货币需求所延伸出来的对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和货币传导机制的理解差异。马克思对货币需求是一种规律性研究,弗里德曼更多的是经验研究。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对于我国当前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
马克思 弗里德曼 货币需求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裴宏 游宣浩
现代货币理论以财政货币观为理论起点,以资产负债表和核算原理为分析工具,得出了富有争议的结论。从货币循环和中央银行的角度,立足于马克思货币银行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内的货币—资本循环模型;证明现代货币理论的理论起点和分析框架在包含合理直觉的同时,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其代表性结论"准备金效应"的成立需要特定的前提。加深对现代货币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展马克思货币银行理论。
关键词:
资本循环 现代货币理论 货币流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贝多广 罗煜
"补充性货币"是对法定货币补充或替代的一种交易媒介。作为一种前沿的货币思想和实践,它挑战了货币基础理论和国家发行货币的传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本文从跨学科、多流派的视角探究了补充性货币的理论根基,运用"强制-资本"模型,结合货币经济史,揭示了在货币选择上的国家和社会权力的动态平衡过程。我们的研究认为,补充性货币投放扩大了货币乘数,它对货币存量、货币流通速度和价格水平的影响取决于该种货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方式。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蒋海曦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揭示了货币形式的演进过程。但货币形式的演进会形成社会经济成本。在当代货币形式迅速发展之际,电子货币这种当代货币形式会降低载体成本、信息成本,影响信用成本及监督成本。其这种特征将成为我们运用、发展诸如数字货币这类当代货币形式、更好地进行金融调控的重要依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袁辉
商品价值从而劳动时间在货币上的独立表现,给社会生产施加了货币约束,它的边界随着货币形式与货币数量的内生发展持续变化,表现为货币金字塔为了适应商品流通和资本积累动态进行的扩张与收缩。国家承担着维护货币品质和货币流通、规训货币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马克思主义认为,对货币政策机制及其效果的考察需要区分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货币与信用、正常时期和危机阶段、货币危机不同类型等结构性因素,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原理与有效性也不尽相同。然而,社会生产的货币约束和货币关系的固有矛盾绝不会因为货币形式、数量的发展和国家货币政策的干预而消除,它们为货币改革设定了天然界限。
关键词:
形式内生 数量内生 货币金字塔 货币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济广
当代货币供给理论基本范式是错误的。"基础货币"的组成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中的不动用部分、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公众手持现金都是不能派生存款的。派生存款不是派生货币,所谓广义货币也基本不是原始存款派生的。M2等概念与基础货币、原始存款没有对应关系,所以,货币乘数并不存在。"基础货币"、M1、M2、M3等概念是虚构的范畴。在马克思货币理论中,货币量就是发行的货币量,也就是作为流通手段的现金货币总量,当时具体是指以金为代表的金属货币、银行券以及国家纸币,而派生存款、票据等不是货币。为此,应当在马克思货币理论以及20世纪古典学派货币概念外延原理基础上,重构当代货币供给理论:只有国家/中央银行发行的记账货币和现金才是货币;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金融资产净额+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发行量应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货币流通量是一定时期交易支付总额,社会融资规模是衡量货币流通量的重要指标,货币流通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应当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期刊] 征信
[作者]
桑朝阳
数字货币概念范畴的清晰界定是理论分析的前提。数字货币和货币数字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字货币特指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加密货币。数字货币系统构想起源于电子货币安全、高效、匿名转移支付的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去中心化的价值转移支付系统即比特币系统诞生,标志着数字货币走向成熟。数字货币本质上是自身系统内生的工作量证明,其数量由系统规则自身决定,不受外在经济关系影响。因此,数字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而是代表了未来数字经济时代一种新的技术关系和生产关系变革趋势。对数字货币不能是抽象的探讨,应当从技术属性、生产关系属性、交易模式、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区块链技术 中心化 货币本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利 白暴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状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逐步构建了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念论、经济创新发展动力论、经济创新发展主体论、经济创新发展产业新体系论和经济创新发展制度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利 白暴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状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逐步构建了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念论、经济创新发展动力论、经济创新发展主体论、经济创新发展产业新体系论和经济创新发展制度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胜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其主要包含国家治理是新时代财政理论的逻辑起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职能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和国家长治久安,财政现代化路径在于完善预算、税收和财税体制等内容。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科体系、正确指导新时代中国财政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