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8)
- 2023(11651)
- 2022(10253)
- 2021(9605)
- 2020(7889)
- 2019(18142)
- 2018(18175)
- 2017(34750)
- 2016(18767)
- 2015(21410)
- 2014(21444)
- 2013(21157)
- 2012(19643)
- 2011(17851)
- 2010(17919)
- 2009(16408)
- 2008(15617)
- 2007(13624)
- 2006(12089)
- 2005(10636)
- 学科
- 济(93637)
- 经济(93554)
- 管理(52373)
- 业(46709)
- 企(39418)
- 企业(39418)
- 方法(37006)
- 数学(31965)
- 数学方法(31656)
- 学(22075)
- 地方(21789)
- 中国(20656)
- 农(18664)
- 业经(18153)
- 财(17027)
- 理论(14146)
- 地方经济(13974)
- 和(13745)
- 教育(13313)
- 环境(13013)
- 农业(12795)
- 制(12562)
- 贸(12260)
- 贸易(12251)
- 易(11759)
- 技术(11069)
- 融(10781)
- 金融(10777)
- 划(10641)
- 银(10344)
- 机构
- 大学(276626)
- 学院(273062)
- 济(113237)
- 经济(110824)
- 管理(107609)
- 研究(93820)
- 理学(93308)
- 理学院(92238)
- 管理学(90700)
- 管理学院(90216)
- 中国(67041)
- 科学(58907)
- 京(58541)
- 财(48727)
- 所(47335)
- 研究所(43318)
- 农(41251)
- 中心(40756)
- 业大(39909)
- 财经(39610)
- 江(38950)
- 范(37393)
- 北京(37089)
- 师范(37068)
- 经(35936)
- 经济学(34438)
- 院(33683)
- 农业(32284)
- 州(31683)
- 经济学院(30663)
- 基金
- 项目(186283)
- 科学(145711)
- 研究(136739)
- 基金(134469)
- 家(116466)
- 国家(115479)
- 科学基金(98943)
- 社会(85796)
- 社会科(81141)
- 社会科学(81117)
- 省(72667)
- 基金项目(71654)
- 自然(64027)
- 教育(62523)
- 自然科(62463)
- 自然科学(62451)
- 自然科学基金(61307)
- 划(60707)
- 编号(55738)
- 资助(55241)
- 成果(45665)
- 重点(41233)
- 部(40611)
- 发(39914)
- 课题(38279)
- 创(38177)
- 创新(35571)
- 科研(35335)
- 大学(35271)
- 教育部(35004)
- 期刊
- 济(129328)
- 经济(129328)
- 研究(84255)
- 中国(48953)
- 学报(44248)
- 管理(40450)
- 科学(40240)
- 农(37196)
- 财(35482)
- 大学(32843)
- 教育(31745)
- 学学(30732)
- 农业(26058)
- 技术(24090)
- 经济研究(21107)
- 融(19999)
- 金融(19999)
- 财经(19969)
- 业经(18871)
- 经(17097)
- 问题(16286)
- 图书(15921)
- 技术经济(14635)
- 理论(13834)
- 科技(13006)
- 业(12787)
- 实践(12527)
- 践(12527)
- 现代(12352)
- 版(11913)
共检索到400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士勇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充斥着对人本身的强烈关怀。无论是其哲学、政治经济学抑或科学社会主义无不体现出对人的生存生活的关怀。这一点在其政治经济学中得到了独到的呈现。马克思在其经济学中以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社会中的基本单位——商品——为核心抓手,通过揭示隐藏在商品这一物品背后的人的种种社会关系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指明其剥削和压迫的实质,同时强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所具有的突出性的地位,从而导致商品拜物教的形成及其对人的思维、行动和命运的根深蒂固的影响。由此可见,马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丽玲
马克思主张建立充满人性的新科学观,即人化的科学,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是和谐一致的。他认为科学的人化就是指科学的人文化、人性化、人道化。由此可见:经济学是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马克思认为,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己的理论是科学,但不仅仅是科学,更主要是为了“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人文,而资产阶级经济学是反人性的。
关键词:
和谐 经济学观 人学 科学 人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春生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的构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李翀教授所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该书根据马克思第五册《对外贸易》和第六册《世界市场》的基本思路,展开对现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分析。全书分"商品资本的跨国流动"、"生产资本的跨国流动"、"货币资本的跨国流动"三卷,围绕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从马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慧凤 刘志英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评介李慧凤刘志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沿着自身的演变逻辑不断完善。整理这一人类经济思想中的宝贵财富,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推导其发展趋势,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颜鹏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芸达
针对财务学的"经济人"假设进行了探讨,认为正是由于公司财务理论研究前提假定的非真实性,导致了当前主流财务学在研究导向、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的失效。马克思经济学人本主义思想为财务学研究如何贴近社会现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思路。财务学本身具有社会属性,在此基础上,财务学研究的领域可以扩展到制度财务学、财务社会学、财务心理学、财务伦理学等方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与自然科学不同,经济学有着鲜明的阶级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经济学的阶级性决定其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重申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 指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子凡 许承光
文章以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劳动力价格量化的可行性以及当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马克思劳动力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最低工资模型、劳动力产权、教育为参考变量的劳动力定价模型。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评述 模型构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东波 任力
金融化是近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已有研究对金融化及其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认识存在争议的原因,一方面是对金融活动及其本质有待深化认识,另一方面在于对金融化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缺乏系统性研究与分析。为此,本文基于马克思经济学,从资本循环运动的视角,在分析金融与金融化基础上,论述了金融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并构建金融化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两部门模型。研究发现:(1)"适度金融化"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增加就业并提高收入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过度金融化"则导致金融资本脱离产业资本的约束,并挤压实体
关键词:
金融化 资本循环 金融经济 实体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喜平 刘雷
数学是马克思进行科学研究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工具。马克思数学研究的进阶路径符合人对事物认知的一般规律,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是其钻研数学的根本前提,马克思开创了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数学的先例,为当时数学、经济学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协调发展提供了光辉范例。马克思推动了高等数学的发展,提出“无穷小量”与“0”之间的辩证关系,独创了■求导法,系统梳理了“神秘微积分”“理性微积分”“纯粹代数微积分”的特点和不足,敏锐发现了代数学向微分学转化的环节,揭示了微积分的本质。马克思借助数理逻辑,在阐释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发现了剩余价值论,并用数理逻辑、文字逻辑和现实事例论证了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严谨完成了《资本论》整体理论建构。新时代科学发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可强化数学及其他基础学科交叉应用研究,在解决时代问题中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理论。
关键词:
马克思 数学 政治经济学 数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佳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即经历了一个从"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过程,这个转变过程表现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立场的改变。从否定劳动价值论到肯定价值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继明
本文首先在阐述科学的含义、基本特征及检验一种理论是否为科学的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规范性和实证性以及相应的科学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实证理论而非规范理论,既是科学理论,又是意识形态。然后,对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面临的十大难题进行了研讨。最后,就如何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三项基本原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以启
马克思在经济学的研究进程中,研究立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从哲学立场到实证科学立场的转变。对这一事实的揭示的意义在于:反对以任何理论原则为根据、从任何理论原则出发来研究对现实的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必须从现实出发,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实证科学的研究来解决对现实的认识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学 哲学立场 实证科学立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峰明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私有财产"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释,标志着经济分析视角在新世界观探索中的初步确立;《哲学的贫困》从李嘉图体系出发批判了蒲鲁东在"价值"问题上的种种错误观点,标志着马克思对待劳动价值论立场的根本转变;《雇佣劳动与资本》就"资本"的本性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剩余劳动"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阐释,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初步创立。
关键词:
私有财产 价值 资本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灿 李萍 吴垠
近三十年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两种融合范式,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古典向新古典演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异端经济学的融合,同时,也普遍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即研究的主题转换了、研究的领域扩大了、研究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派主要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经济学等。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最近数十年中在西方经济学界发展起来的新的分析工具和新的研究方法的自觉应用,以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