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2)
2023(11542)
2022(10075)
2021(9335)
2020(8075)
2019(18734)
2018(18644)
2017(35478)
2016(19604)
2015(22747)
2014(23271)
2013(22972)
2012(21692)
2011(19941)
2010(20619)
2009(19613)
2008(19334)
2007(17770)
2006(15716)
2005(14272)
作者
(61620)
(51850)
(51630)
(49377)
(32865)
(25046)
(23625)
(20375)
(19395)
(18701)
(17707)
(17584)
(16683)
(16678)
(16330)
(16181)
(15611)
(15406)
(15080)
(14863)
(13227)
(13026)
(12850)
(11797)
(11709)
(11611)
(11467)
(11419)
(10722)
(10352)
学科
(100971)
经济(100888)
管理(53523)
(48291)
方法(43087)
(39750)
企业(39750)
数学(38167)
数学方法(37500)
(24287)
中国(22474)
地方(21675)
(21280)
(18831)
业经(18133)
理论(15560)
(15447)
(14858)
贸易(14847)
(14317)
地方经济(13997)
农业(13992)
(13865)
(12926)
银行(12870)
(12626)
金融(12621)
环境(12583)
(12266)
(11138)
机构
大学(300417)
学院(299102)
(124023)
经济(121266)
管理(108987)
研究(104758)
理学(92834)
理学院(91722)
管理学(89577)
管理学院(89028)
中国(78733)
科学(67528)
(64606)
(55824)
(54627)
(53818)
研究所(50810)
中心(47534)
(46704)
业大(46667)
财经(43433)
农业(42645)
北京(41176)
(39722)
师范(39245)
(39047)
经济学(38946)
(36892)
(36872)
经济学院(34762)
基金
项目(191568)
科学(147680)
基金(136091)
研究(134882)
(120233)
国家(119293)
科学基金(100032)
社会(82963)
社会科(78451)
社会科学(78425)
(75990)
基金项目(70685)
自然(66086)
自然科(64554)
自然科学(64536)
(64064)
教育(63913)
自然科学基金(63312)
资助(58804)
编号(54664)
成果(45459)
重点(44070)
(41598)
(41308)
课题(38782)
(38680)
科研(37011)
计划(36406)
创新(36293)
大学(35710)
期刊
(142738)
经济(142738)
研究(87191)
中国(59484)
学报(52833)
(48299)
科学(46098)
(43264)
管理(41102)
大学(38842)
学学(36522)
教育(32820)
农业(32328)
技术(29399)
(25227)
金融(25227)
经济研究(23494)
财经(22426)
业经(20745)
(19411)
统计(18539)
问题(18267)
(17821)
技术经济(17045)
(16217)
图书(15334)
(15209)
决策(15000)
(14236)
理论(13489)
共检索到453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文义  任力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换言之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故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决定了工资额的基本维度。然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只是劳动力价值一般,在解释现实工资运动中个人工资量之间的变动差异时会陷入困境。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马克思经济学来解释个人工资量的涨落变化,本文从马克思所提的劳动力价值一般概念发展出劳动力价值特定概念,构建了个人工资量的系统决定模型,从而实现个人工资量涨落差异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全面阐释。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昌兵  
利用动态优化方法分别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最优增长基本模型,在这些基础模型上,分别从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动态一般均衡实质和生产函数设定及实证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优增长模型与西方经济学增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前者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后者的理论基础为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或新古典的均衡价值论;前者是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高度统一,后者侧重宏观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昌兵  
利用动态优化方法分别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最优增长基本模型,在这些基础模型上,分别从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动态一般均衡实质和生产函数设定及实证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优增长模型与西方经济学增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前者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后者的理论基础为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或新古典的均衡价值论;前者是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高度统一,后者侧重宏观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文义  杨继国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有完整的劳动力供求理论,也称劳动力市场理论。然而,这一科学的理论却没有可视化的图形分析,这是马克思劳动力供求理论相比于现代经济学劳动供求理论的不足之处。本文在明确区分劳动和劳动力的不同概念、劳动供求与劳动力供求的不同内涵以及工资及其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马克思经济学的劳动力供求曲线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晓  
本文通过对交易过程的考察 ,构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市场价格形成模型。这个模型不仅可以解释市场价格的决定和波动 ,也有助于证明马克思主义价格理论的正确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杰  覃永安  
本文从效用量和效用等级这两个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出发,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公理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初级的商品交换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不同的商品所有者在劳动价值等价交换和满足对商品效用量的需求的前提下,以实现效用等级最大为交换动机引起的商品交换的基本数量关系,并得出了满足相应条件的商品交换和效用等级最大值存在性等若干结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民  
以劳动力商品论和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最独特的理论。它在劳动力价值、劳动生产率、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工资、名义工资、实际工资、价格、资本积累、劳动力供求和工资争议等一系列经济范畴上全面分析了市场经济的工资运动规律。本文力图整体和准确地概括这一分析体系,并揭示其对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运动规律和工资改革问题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思茗  
<正>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呈现多元化视角的发展态势,拓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途径之一就是马克思经济学向现代系统范式转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学界提出,应当通过吸取一些现代科学方法来完善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基于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系统科学之上的现代科学方法。如何将系统科学方法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呢?由李节所著的《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19年3月)一书,
关键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目的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殖,而这种按货币价值计量的总量,来自于资本作为一种预付、是对劳动的支配这种特殊的资本性质。通过引入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统一的利润率(一种货币增殖的比率),马克思强调了资本主义经济作为一种总量上的货币经济的本质。而同样强调了货币重要性的凯恩斯,通过对货币的自己的利息率的论述,把货币的信用关系归之于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关系,其企图将价值、分配理论与货币理论联系起来以建立一种新的货币经济理论的尝试,可以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到货币论的推演中找到依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在对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与资本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喜平   刘雷  
数学是马克思进行科学研究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工具。马克思数学研究的进阶路径符合人对事物认知的一般规律,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是其钻研数学的根本前提,马克思开创了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数学的先例,为当时数学、经济学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协调发展提供了光辉范例。马克思推动了高等数学的发展,提出“无穷小量”与“0”之间的辩证关系,独创了■求导法,系统梳理了“神秘微积分”“理性微积分”“纯粹代数微积分”的特点和不足,敏锐发现了代数学向微分学转化的环节,揭示了微积分的本质。马克思借助数理逻辑,在阐释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发现了剩余价值论,并用数理逻辑、文字逻辑和现实事例论证了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严谨完成了《资本论》整体理论建构。新时代科学发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可强化数学及其他基础学科交叉应用研究,在解决时代问题中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理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正>白瑞雪和白暴力两位教授所著的《马克思宏观经济系统模型》及其英文版Marx’s Macroeconomic System Models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宏观经济数理模型的系统构建”的最终成果之一,项目鉴定为“优秀”。作者白瑞雪是生物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和经济学博士生导师,白暴力是理论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都颇有造诣,这也是完成该项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馗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于世界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广泛密切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一过程也体现了分工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由于我国处于现代产业链分工的低端环节,西方的分工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并不适用。本文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进行拓展,并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分析我国在现代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所遇到的问题,认为应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从而抑制利润外流并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馗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于世界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广泛密切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一过程也体现了分工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由于我国处于现代产业链分工的低端环节,西方的分工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并不适用。本文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进行拓展,并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分析我国在现代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所遇到的问题,认为应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从而抑制利润外流并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怡乐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最低工资制度不仅是对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保障,也是对劳资间相对权力关系和积累的制度环境的协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并非单一的外生性保护政策干预,也是积累进程中劳动者生存环境、劳动力供求条件以及经济增长体制改变内生作用的结果。最低工资增长标示着普通劳动者收入提升,亦可能通过正向的生产率效应和需求效应,驱动就业与工资的同向增长。近年来,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与劳动力供给结构性不足、公共政策保护性增强等因素相关联,但同时与中国经济增长体制转变的内在逻辑相一致。经验分析显示,当前更高的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推动潜在的青年劳动力供给增加,并且不会导致失业率的提升。充分发掘最低工资标准合理提升带来的正向供给效应和需求效应,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的必要选择。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郝继松  
经济决定论是部分第二国际理论家曲解唯物史观而呈现的一种理论形态。但从方法论及其理论实质讲,经济决定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隐含前提"。古典政治经济学构成唯物史观与经济决定论共同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因而也为我们界分唯物史观与经济决定论本质差异提供了重要理论视域。经济决定论囿于经济范畴和旧哲学逻辑的传统框架,同样没能超脱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事实实证化的泥潭。马克思唯物史观突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可逾越的界限,透过社会经济事实的幻象而深入到人与人真实社会生活关系的本质中,在深层的存在论意义上超越了经济决定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