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20)
2023(11464)
2022(9330)
2021(8716)
2020(7133)
2019(16098)
2018(15975)
2017(29321)
2016(16313)
2015(18867)
2014(19151)
2013(18562)
2012(17179)
2011(15752)
2010(15819)
2009(14796)
2008(15122)
2007(13746)
2006(12549)
2005(11846)
作者
(46084)
(38431)
(38418)
(36986)
(24696)
(18399)
(17625)
(14780)
(14739)
(13952)
(13174)
(12910)
(12489)
(12479)
(12262)
(11948)
(11360)
(11181)
(11133)
(11045)
(10129)
(9356)
(9267)
(8938)
(8674)
(8666)
(8575)
(8572)
(7815)
(7793)
学科
(72184)
经济(72016)
管理(45573)
(43702)
(35656)
企业(35656)
方法(28961)
中国(25529)
数学(22843)
数学方法(22615)
(21251)
业经(18353)
(17634)
(15690)
(14918)
理论(14847)
(14108)
贸易(14095)
农业(13785)
(13768)
(13009)
银行(12991)
(12487)
地方(12135)
(12105)
(11895)
金融(11890)
教育(11264)
(10877)
(10854)
机构
大学(239954)
学院(236915)
(104379)
经济(102367)
研究(85158)
管理(84857)
理学(71338)
理学院(70515)
管理学(69290)
管理学院(68847)
中国(68761)
(52333)
(50419)
科学(48065)
(42696)
财经(39317)
中心(38589)
研究所(38150)
(37416)
(36250)
(35761)
经济学(34472)
北京(33898)
(33283)
师范(32999)
经济学院(30846)
(29909)
业大(29616)
(29512)
财经大学(29080)
基金
项目(145643)
科学(115839)
研究(111268)
基金(107406)
(92871)
国家(92031)
科学基金(78658)
社会(74376)
社会科(69471)
社会科学(69457)
基金项目(54557)
(53495)
教育(52381)
自然(47031)
自然科(45984)
自然科学(45975)
(45647)
自然科学基金(45231)
编号(45073)
资助(44392)
成果(39085)
(33933)
重点(33197)
课题(31989)
国家社会(31806)
(31368)
教育部(29878)
中国(29649)
(29649)
(29443)
期刊
(123211)
经济(123211)
研究(80019)
中国(54825)
(40236)
学报(35273)
(34907)
管理(34140)
教育(33701)
科学(32972)
大学(27629)
(25809)
金融(25809)
学学(25035)
农业(23107)
财经(21086)
技术(20576)
经济研究(20385)
(18412)
业经(17756)
问题(16542)
(15064)
图书(14551)
世界(13841)
国际(13265)
(13121)
技术经济(11685)
(11464)
书馆(11276)
图书馆(11276)
共检索到382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衔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对经济学的一项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经济学界展开了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具体化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做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和与众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刘国光教授的探索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裴小革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以生产资料生产为第I部类,以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类的顺序,和从第I部类的积累出发阐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的方式表明,只有提倡勤俭节约,控制消费资料生产的超前发展,先行发展教育和生产资料生产,才能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目的,使包括消费资料生产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虽然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占有先行地位,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它的生产却是与消费资料生产以同一程度增加的。从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角度考察的扩大再生产,当然要有追加投资,否则即应属于简单再生产,但如果从物质生产角度考察,则追加投资并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闫庆民  唐路元  
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过去 ,许多人对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的理解较为片面。事实上 ,马克思的三卷《资本论》都涉及对再生产理论的分析 ,分别研究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本质、形式以及总过程 ,它们从抽象到具体、从逻辑到历史 ,构成完整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研究的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蒋南翔在长期革命活动和教育实践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探索与开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注重在时代变局中赓续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思想精髓和把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突显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和结合本土实际的“摸索创造”,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自觉以唯物辩证法破解教育实践中的各种矛盾症结,求索中国现代化的教育变革路向。其孜孜不倦的努力探索彰显了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崇高理想追求,以及他为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而做出的杰出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晓露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与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不太相符,在理论界引起不少争议。尝试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化,通过分析两大部类积累率及增长速度间的变化规律,发现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框架下消费资料生产有可能优先于生产资料生产,并推导出了均衡积累率。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通过扩展在目前情况下仍适用于我国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衔  
对马克思创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过程的考察表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对经济学的一个原创性贡献。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通过对第Ⅱ部类的分解和交换关系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所必须遵循的条件。完全迂回性交换过程表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偏好及其变化不仅是决定资本积累的一个因素,而且是破坏再生产比例关系的一个因素。虽然马克思提出了第Ⅱ部类的分解问题,并对分解后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规律作了理论分析,但马克思没有给出完整的模型,也没有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分析中对两大部类作出同样的分解。这就需要根据马克思的部类分解原理进行技术性补充,以便更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晓明  
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性开端的。这条道路有两个本质规定,即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所以与马克思主义发生本质的关联,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须经过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为之奠基,而这场社会革命历史地采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定向。然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本质关联的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本质的联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不仅展现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的重大意义,而且展现出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对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是一种"世界历史意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于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而且在于:它在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同时,在占有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正在积极地开启出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林忆  邹升平  
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制度分析法是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基本分析工具。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认为,经济制度的变迁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为重心,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制度变迁的原动力,实质是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进一步实践推进和创新发展等阶段,取得了重大进展。充分认识和挖掘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有助于加强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推进该理论的中国化新进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文飞  
<正>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而要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就必须确立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以理性自觉为基础的自信。河海大学黄明理教授的新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理论自信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对此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深入探索。该书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视角并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来研究理论自信,系统全面阐释了理论自信的依据和意义。
关键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申   赵家杰  
孙冶方是我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他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高度的理论自觉立足中国本土实践,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求的理论体系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在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而构建政治经济学的问题上也是一个成功案例。分析显示,孙冶方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以深刻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以《资本论》为参照而探究适应社会主义的研究思路,同时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为研究内容。孙冶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探索经验在于,应重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作用,重视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严格界定,重视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化学理化发展,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关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通过调节社会再生产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分析和拓展,讨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重大关系,并提出了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看,改革需从调整使用价值结构入手,调节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以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综合平衡。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关系看,两大部类应综合统筹,分类改革。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看,二者的协调是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且通过提高工资水平的方法刺激消费更有利于积累的合理分配和供给结构的优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通过调节社会再生产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分析和拓展,讨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重大关系,并提出了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看,改革需从调整使用价值结构入手,调节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以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综合平衡。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关系看,两大部类应综合统筹,分类改革。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看,二者的协调是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许梦博  李世斌  
需求侧管理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目前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适逢其时,但传统供给学派大规模减税的主张并不适合中国的经济现实。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两大部类均衡原理已经充分阐明了在社会生产中,结构均衡和优化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着眼于长期经济发展,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龚刚   马千里   谢淋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存在着数理化、模型化、动态化和实证化的研究需要。本文通过将两大部类中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进一步区分为生产原材料的部门和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尝试对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进行动态化建模,并将马克思两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与现代宏观经济学之间建立起联系。该模型不仅完全还原了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过程必须满足的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条件,同时也推导出满足这一交换条件的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增长路径,以及在平衡增长路径上所体现出的经济增长率。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平衡增长路径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由此论证了马克思所言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化之间的矛盾。最后的实证研究表明,马克思两大部类所必须保持的平衡增长路径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徐志向  丁任重  张敏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离不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动态匹配以及各要素和阶段的连续循环周转与世界市场。中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质在于修复社会再生产的失衡,关键是要加快提高中高端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产品增速。当前,在具备优越经济条件的同时,依然在产业结构升级、要素流动、分配异质性、扩大消费等方面存在困境。只有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机遇,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推动实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驱联动"的社会再生产动态匹配式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