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4)
- 2023(4453)
- 2022(3829)
- 2021(3862)
- 2020(3074)
- 2019(6971)
- 2018(7376)
- 2017(14578)
- 2016(8118)
- 2015(9424)
- 2014(9347)
- 2013(9207)
- 2012(8962)
- 2011(8174)
- 2010(8531)
- 2009(8129)
- 2008(8022)
- 2007(7377)
- 2006(6830)
- 2005(6178)
- 学科
- 济(28402)
- 经济(28252)
- 管理(17306)
- 业(16007)
- 中国(12688)
- 企(12471)
- 企业(12471)
- 方法(12262)
- 农(10006)
- 数学(8972)
- 数学方法(8902)
- 制(8609)
- 教育(8391)
- 理论(7764)
- 业经(7581)
- 财(7426)
- 和(7272)
- 银(6869)
- 银行(6858)
- 行(6660)
- 学(6401)
- 贸(5843)
- 贸易(5835)
- 农业(5813)
- 易(5744)
- 融(5698)
- 金融(5694)
- 体(5067)
- 税(4710)
- 制度(4520)
- 机构
- 大学(116698)
- 学院(115092)
- 济(45979)
- 经济(44792)
- 研究(39231)
- 管理(38444)
- 理学(31798)
- 中国(31745)
- 理学院(31403)
- 管理学(30924)
- 管理学院(30700)
- 财(25839)
- 京(25178)
- 科学(21918)
- 所(19880)
- 财经(19675)
- 江(18242)
- 范(17817)
- 师范(17672)
- 经(17646)
- 中心(17437)
- 研究所(17414)
- 北京(16826)
- 农(16291)
- 州(14796)
- 经济学(14683)
- 财经大学(14407)
- 师范大学(14236)
- 院(13627)
- 业大(13411)
- 基金
- 项目(63699)
- 研究(52713)
- 科学(48467)
- 基金(43291)
- 家(35987)
- 国家(35576)
- 社会(33125)
- 社会科(29873)
- 社会科学(29861)
- 科学基金(28987)
- 教育(26515)
- 省(24541)
- 编号(23950)
- 成果(22451)
- 基金项目(22258)
- 划(20872)
- 资助(17514)
- 课题(17130)
- 自然(15536)
- 部(15302)
- 年(15070)
- 自然科(15068)
- 自然科学(15064)
- 自然科学基金(14800)
- 性(14683)
- 项目编号(14560)
- 重点(14262)
- 发(13528)
- 教育部(13456)
- 大学(13177)
共检索到189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龙时 杜君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论著研究社会救助问题,但在许多经典著作中对社会救助问题都有深刻阐释。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马克思主要对社会救助的必要性、本质、功能、对象及资金来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救助也面临更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尤其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提出给新时期我国社会救助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实施精准化的社会救助,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也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和"十三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因此,应结合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基于马克思的社会救助思想,加快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鲁保邕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的剖析和研究的过程中,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关系物化的现象,并深入地探究了这种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它的各种形式,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它对社会关系、对人、对社会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消灭这种现象的办法,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关系物化的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因而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建兵
马克思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社会化—产权社会化分析框架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未来趋势的研究构成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纵向建构,社会资本形态、产权形态、企业组织形式是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横向展开。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对产权理论研究创新以及当前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梅
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变化,过去,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那么如何改变当下生态现状,解决当下存在的各种各样问题呢,通过研究马克思的生态农业思想会发现,他在肯定资本主义农业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后,随之也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指出了合理的农业发展图景,同时为解决当下问题贡献了宝贵的智慧。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农业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鲍金
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抽象化研究方法的批判,确立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揭示了"消费生产着生产"的规律:一方面,消费是潜在产品向现实产品转化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规定,消费创造着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高度重视消费对于生产的推动作用和实现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生产的相对过剩和消费的不足。马克思的"消费生产着生产"思想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发挥出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消费 生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小瑛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带来的劳资阶级矛盾激化,以及由此出现的深刻社会矛盾,但作为工业化及社会化大生产进程中的产物,它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马克思经济学中有许多涉及社会保障问题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认识社会保障的规律、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社会保障理论,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在我国更具有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性,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创新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形式,实现社会保障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一致性。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社会保障 共享发展理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冬梅
论述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其宗旨是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类解放 以人为本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阳
分配公平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要义,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我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遵循和完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马克思分配公平思想的归纳,及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各种表现的梳理,现阶段应承认收入分配差别的客观存在,不能忽视规律强行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最基本的社会公平,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军伟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争论不一,但马克思劳动价值中的价值思想应当是确定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包含着三个基本论断:劳动决定价值、活劳动创造价值、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为价值。它们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思想: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群众。当下,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思想就是要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为此,我们需要大力彰显劳动价值,深入探讨实现体面劳动的路径与对策,切实让广大劳动者共享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
劳动 活劳动 价值 劳动价值论 体面劳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强 范建刚
消费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它始终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马克思从哲学、经济学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维度揭示了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哲学层面,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带来了异化需要并最终导致了异化消费,并阐述了异化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学层面,马克思辩证分析了生产与消费的同一和断裂的关系及对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层面,马克思研究分析了消费与人、自然之间的应然状态。正确把握马克思消费思想的三重生态意蕴,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消费关系,深化绿色生活方式变革,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笋元
本文从正确认识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入手,分析了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同时结合当代实践进一步分析了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历史局限性。这启迪我们应该构建属于自己的经济学,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梅
马克思和恩格斯农业合作思想对当下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其农业合作思想吸收借鉴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公社的初衷和愿望,并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所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思想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强调农业发展有利于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共产主义。新时代,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提高生产经营集约化水平,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农业合作 启示
[期刊] 求索
[作者]
桑明旭
随着系统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课题的深入展开,学界对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研究兴趣也日益高涨。梳理马克思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论述可以发现,他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并不是一经提出就保持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黑格尔主义到“费尔巴哈派”再到唯物史观及其具体化运用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具体表现为马克思对“真正的共同体”的存在样态、现实主体、内在原则、所有制基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关系、个体与共同体关系、历史坐标、实现方式等诸多方面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变革以及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准确厘清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对于我们以这一思想资源合理推进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成波 苏秋阳
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是经济建设的减震器,是针对贫困者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外发达国家在社会救助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归纳总结国外发达国家社会救助的一些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救助体系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
社会救助 工作福利制 公共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沈甜玲
现代服务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涉及的产业众多,包括餐饮服务业、旅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等。近年来,我国乃至全球服务经济发展迅速,各国各地区对服务经济的发展愈加重视,现代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宁阳所著的《马克思服务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9月版)一书是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和中国化的研究视阈下,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服务经济结合起来,探究马克思服务经济的理论观点及其当代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