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4)
2023(4392)
2022(3733)
2021(3595)
2020(2862)
2019(6497)
2018(6327)
2017(12362)
2016(6838)
2015(7839)
2014(7854)
2013(7922)
2012(7535)
2011(6827)
2010(6979)
2009(6744)
2008(7111)
2007(6661)
2006(6298)
2005(5847)
作者
(20358)
(17136)
(17080)
(16486)
(11038)
(8236)
(7770)
(6407)
(6365)
(6240)
(5816)
(5632)
(5481)
(5448)
(5385)
(5269)
(4950)
(4938)
(4870)
(4764)
(4431)
(4205)
(4092)
(4053)
(3840)
(3820)
(3788)
(3632)
(3566)
(3449)
学科
(31889)
经济(31743)
(22030)
管理(21204)
(19087)
企业(19087)
方法(13881)
(10132)
(9731)
中国(9668)
业经(9363)
理论(9299)
数学(9281)
数学方法(9114)
(8213)
(7222)
(7208)
农业(6579)
(6143)
财务(6126)
财务管理(6115)
企业财务(5862)
教育(5718)
(5514)
银行(5504)
(5291)
金融(5287)
(5219)
经济理论(4968)
地方(4742)
机构
大学(108424)
学院(106736)
(46062)
经济(45078)
管理(39194)
研究(37060)
理学(32912)
理学院(32560)
管理学(32012)
管理学院(31832)
中国(29771)
(24207)
(23154)
科学(21291)
(19217)
财经(18560)
(17362)
(16942)
研究所(16903)
(16639)
中心(16540)
北京(15026)
经济学(14927)
(14838)
师范(14737)
业大(13856)
财经大学(13610)
(13448)
农业(13237)
经济学院(13158)
基金
项目(62688)
科学(49760)
研究(47800)
基金(46149)
(39460)
国家(39077)
科学基金(33386)
社会(33026)
社会科(29913)
社会科学(29902)
(23789)
基金项目(23500)
教育(22488)
自然(19999)
(19868)
自然科(19532)
自然科学(19530)
编号(19495)
自然科学基金(19214)
资助(19045)
成果(17522)
(14513)
重点(14225)
课题(13670)
国家社会(13177)
(13099)
(13009)
教育部(12881)
(12745)
人文(12378)
期刊
(57957)
经济(57957)
研究(36826)
中国(22538)
(20110)
(17227)
学报(16463)
管理(15508)
科学(15017)
教育(14243)
大学(12841)
学学(11925)
(11737)
金融(11737)
农业(11105)
财经(10694)
(9340)
经济研究(8681)
技术(8473)
业经(8281)
问题(7817)
(5666)
技术经济(5539)
(5486)
世界(5232)
(5103)
理论(5073)
经济问题(4914)
现代(4792)
会计(4662)
共检索到172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裴小革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以生产资料生产为第I部类,以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类的顺序,和从第I部类的积累出发阐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的方式表明,只有提倡勤俭节约,控制消费资料生产的超前发展,先行发展教育和生产资料生产,才能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目的,使包括消费资料生产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虽然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占有先行地位,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它的生产却是与消费资料生产以同一程度增加的。从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角度考察的扩大再生产,当然要有追加投资,否则即应属于简单再生产,但如果从物质生产角度考察,则追加投资并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闫庆民  唐路元  
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过去 ,许多人对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的理解较为片面。事实上 ,马克思的三卷《资本论》都涉及对再生产理论的分析 ,分别研究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本质、形式以及总过程 ,它们从抽象到具体、从逻辑到历史 ,构成完整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研究的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长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内理论界讨论的重点话题。本文运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去探究我国"三农"问题,认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社会总产品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两大生产部门即城镇部门和农村部门的不平等交换与不均衡发展过程中的长期矛盾积累;并基于农村——城镇两部门再生产的扩展模型去分析"三农"问题的形成机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繁荣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内容丰富,其中的一些观点学界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如果我们深入到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一般体系框架背后研究,就能够发现,供给侧结构性失衡并不是新问题,马克思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对其早有分析。对"再生产过程中货币资本的作用"、"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部类划分理论"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的危机必然性"等的分析中,马克思都超越了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数量比例关系,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生产各部门的结构比例关系,探究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实现的条件。基于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繁荣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内容丰富,其中的一些观点学界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如果我们深入到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一般体系框架背后研究,就能够发现,供给侧结构性失衡并不是新问题,马克思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对其早有分析。对"再生产过程中货币资本的作用"、"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部类划分理论"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的危机必然性"等的分析中,马克思都超越了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数量比例关系,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生产各部门的结构比例关系,探究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实现的条件。基于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解读我国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从新的理论视角分析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原因,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共性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我们就能够找准改革切入点,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晓露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与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不太相符,在理论界引起不少争议。尝试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化,通过分析两大部类积累率及增长速度间的变化规律,发现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框架下消费资料生产有可能优先于生产资料生产,并推导出了均衡积累率。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通过扩展在目前情况下仍适用于我国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衔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对经济学的一项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经济学界展开了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具体化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做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和与众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刘国光教授的探索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通过调节社会再生产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分析和拓展,讨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重大关系,并提出了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看,改革需从调整使用价值结构入手,调节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以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综合平衡。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关系看,两大部类应综合统筹,分类改革。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看,二者的协调是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且通过提高工资水平的方法刺激消费更有利于积累的合理分配和供给结构的优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通过调节社会再生产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分析和拓展,讨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重大关系,并提出了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看,改革需从调整使用价值结构入手,调节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以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综合平衡。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关系看,两大部类应综合统筹,分类改革。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看,二者的协调是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许梦博  李世斌  
需求侧管理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目前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适逢其时,但传统供给学派大规模减税的主张并不适合中国的经济现实。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两大部类均衡原理已经充分阐明了在社会生产中,结构均衡和优化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着眼于长期经济发展,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余伟如  
惯性是社会普遍"固有的力",它植根于社会稳固的生产和再生产结构,致使社会"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社会惯性主要表现为外力改变社会现有状态的难易程度,亦即社会保持自身状态不变的力。资本惯性源于资本自我增殖的运动本能,这一没有限度的运动是资本确立超时空资本主义实践惯性的过程,它在空间上表现为自我扩张,在时间上表现为自我永恒化。资本惯性是围绕生产惯性的核心指令,通过制度惯性、意识形态惯性和惯性心理的层层保护,才得以运转和延续,扩大再生产则全面保障并增强了资本惯性的这几个方面。资本的惯性运转不仅是资本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的扩张性重复,而且是把这种剥削及其重复加以遮蔽。批判资本惯性运转要以此为核心,只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完成对它的批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为群  
基于马克思工资理论当中的资本积累理论的视角,可以选择适当的资本积累数量和结构来提高工资水平。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公式揭示资本积累对于工资水平的影响作用,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可以是某一部类积累率的函数。当以持续提高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作为目标函数,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可以成为结构优化的资本积累路径。按照这样的路径,能够持续地提高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并且使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收敛到最高或者较高水平。借助《资本论》中的一个举例,计算验证了提高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的资本积累路径与结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衔  
对马克思创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过程的考察表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对经济学的一个原创性贡献。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通过对第Ⅱ部类的分解和交换关系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所必须遵循的条件。完全迂回性交换过程表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偏好及其变化不仅是决定资本积累的一个因素,而且是破坏再生产比例关系的一个因素。虽然马克思提出了第Ⅱ部类的分解问题,并对分解后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规律作了理论分析,但马克思没有给出完整的模型,也没有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分析中对两大部类作出同样的分解。这就需要根据马克思的部类分解原理进行技术性补充,以便更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姚晓红  郑吉伟  
在西方现代绿色思潮中,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生态批判彰显出独特性。他们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反思,开启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生态批判的理论前提。重点围绕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根本目的、生产方式、技术利用方式等,他们多维度透视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与生态原则的内在冲突。在对资本再生产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的过程中,他们既肯定资本积累一定限度内暂缓生态危机的能力,同时又对生态资本主义予以否定。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既有合理因素,又有其不容忽视的内在缺憾,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思想对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宫希魁  
马克思研究社会再生产问题时,不只是研究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再生产问题,而且还把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问题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加以研究。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自我扬弃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保持生产关系的根本属性不变质,但决不是原版复制,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必须废弃掉,而代之以新的内容和形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它的本质特征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不是所有方面和环节都凝固不变了。它在自身基础上的再生产运动,仍然是一个自我扬弃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