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9)
2023(6816)
2022(6144)
2021(5788)
2020(4921)
2019(11711)
2018(11709)
2017(22469)
2016(12651)
2015(14786)
2014(15250)
2013(15069)
2012(14128)
2011(12851)
2010(13128)
2009(12186)
2008(12761)
2007(11923)
2006(10147)
2005(9172)
作者
(37898)
(31924)
(31567)
(30482)
(20189)
(15419)
(14890)
(12445)
(11821)
(11638)
(10672)
(10662)
(10270)
(10152)
(10035)
(9969)
(9889)
(9314)
(9305)
(9202)
(8009)
(7967)
(7852)
(7335)
(7301)
(7227)
(7201)
(7143)
(6504)
(6448)
学科
(52419)
经济(52370)
管理(36681)
(35832)
(29277)
企业(29277)
方法(26298)
数学(23139)
数学方法(22935)
(16550)
(14791)
中国(13371)
(12023)
(11506)
财务(11485)
财务管理(11449)
企业财务(10550)
(10317)
业经(10138)
地方(9865)
(9856)
贸易(9852)
农业(9788)
(9540)
理论(9419)
(8782)
教育(8448)
(8362)
银行(8335)
(7927)
机构
学院(187862)
大学(187647)
(75049)
经济(73261)
管理(68276)
研究(60062)
理学(57948)
理学院(57297)
管理学(56224)
管理学院(55883)
中国(46753)
(39720)
科学(37891)
(36631)
(33560)
(31742)
(30436)
财经(28889)
中心(28585)
研究所(28560)
业大(28320)
农业(26547)
(25938)
北京(25185)
(24846)
师范(24573)
(24071)
经济学(23854)
经济学院(21717)
财经大学(21159)
基金
项目(115498)
科学(88341)
研究(85416)
基金(80795)
(69579)
国家(68945)
科学基金(57908)
社会(51525)
社会科(48517)
社会科学(48499)
(46525)
基金项目(42778)
教育(41026)
(38532)
自然(37057)
编号(36921)
自然科(36110)
自然科学(36098)
自然科学基金(35452)
资助(34043)
成果(31025)
重点(26061)
(25726)
课题(25500)
(24547)
(23611)
大学(22688)
(22572)
科研(22448)
创新(22024)
期刊
(85038)
经济(85038)
研究(54524)
中国(37515)
(32523)
学报(30875)
(29770)
科学(26021)
教育(23578)
大学(22793)
管理(22665)
学学(21210)
农业(19415)
技术(17559)
(17026)
金融(17026)
财经(15041)
业经(13845)
经济研究(13448)
(12942)
问题(11517)
(10799)
财会(10244)
(10218)
图书(9976)
技术经济(9952)
理论(9341)
商业(9227)
(9167)
统计(8950)
共检索到281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贺尊  
资本是运动的,运动是有成本的,资本运动成本的最小化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驱力。马克思的资本运动成本思想,是我们转换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与研究视域的一次理论创新的结果,它不仅是一种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而且还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这预示着马克思的资本运动成本思想将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作为我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引擎和行动指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义  杨继国  
马克思工资运动理论寓于其工资理论之中,但又立足于不同视角,有必要对其单独论述。通过理论探析可知,应从四个维度全面理解马克思工资运动理论:工资量取决于劳动力价值量,等于劳动价格与一定时间限定内劳动量的乘积;资本主义工资运动总是以资本增值需要为转移;工资运动总是伴随着利润运动,且由后者决定;对工资运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都不产生于劳动力市场,而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制度本身。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宗新  
信用是金融活动的制度基础 ,资金融通与资本形成是建立在一定信用关系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融资理论的阐述以信用制度一般为起点 ,论述了信用制度是股份制产生的直接基础 ,股份制度推动着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转化 ;在信用制度作用下资本积聚与集中 ,资本会加倍增加 ;国家信用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力杠杆。因此 ,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燕连福  林中伟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性难题,面对贫困这一社会癌症的扩散,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深刻分析,科学揭示了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制。在马克思的视野下,资本主义贫困问题在贫困主体以及贫困发生的时间、范围和维度等方面具有矛盾的二重性。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集中、资本扩张、资本危机、资本逻辑等导致资本主义贫困问题出现主体普遍化、空间差异化、时间波动化、维度双重化等特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站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从价值引领、制度前提、实践主体、实践路径等方面对消除资本主义贫困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全人类彻底摆脱贫困指明了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君洲  
马克思·韦伯作为最后一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以社会的大视野审视法律问题,为法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但因其未曾写过专门的法律著作,其法律思想并未形成系统,致使今人在理解其法律洞见多有困难,甚至形成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解读。本文将抽离出韦伯法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法律的定义、合理性问题和契约自由等三个问题为切入点,来探析马克思·韦伯的法学思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卓高生  谢建芬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在对人的本质进行规定时,深深地蕴含着关于人的自由的思想,从理性的自由意志的初始呼唤,到基于人道主义的异化劳动批判,再到基于资本批判维度上的自由思想的转折和对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价值的期盼,在对人的本质的规定与对个性自由的呼唤的张力之间,展示着马克思对自由的一种终极性的思考。把握和运用好马克思人论中的自由思想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基础性和前导性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涛  
马克思职业教育思想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目的,以此为基础构筑职业教育理论体系。马克思认为,综合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实施的主要形式,半工半读是职业教育理想的学习模式。其启示在于:引发职业教育观的转变,形成职业教育整体观和职业技能训练观;使职业教育目的由职业技能的培养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转变;使职业教育内容由岗位技能训练转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倡导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元晋秋  
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演进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马克思1845年之前对货币的认识,集中体现为一种货币的异化本质论思想;第二阶段为马克思在新哲学基础上形成的货币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认识以及有关货币的一系列重要观点,集中体现为一种货币的社会关系本质论思想;在第三个阶段,马克思对其货币思想进行了科学概述,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货币理论由此显现,这一货币理论不仅切入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核,同时又以一种无限的开放性展开在以资本运动为主轴的现代生产方式之中。由此,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既构成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上的科学运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人类与自然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本质上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类史必须从一定的自然前提出发,从一定的自然前提和人类实践活动相结合出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和必然规律。把握和领会马克思人类与自然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斌彬  
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并非是波斯纳等西方法经济学者的专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多部著作中早就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法经济学思想。与西方法经济学相比,马恩法经济学思想虽也关注法律效率,但它却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内核,运用整体主义方法论来探讨人类社会法律制度的整体变迁,较为宏观抽象。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开创了法经济分析的唯物主义先河,而且还为西方法经济学学科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他们两人堪称法经济学的伟大先驱。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志向  罗冬霞  
马克思曾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具有不可调和的对抗性。以马克思价值运动理论为基础,从价值生产、价值实现、价值分配三重视阈构建了劳资关系综合指标体系,测算了1995—2019年美国、日本、欧盟劳资关系综合指数,对比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整体来看,美国劳资矛盾最为严重,且在金融危机后急剧恶化。分视角来看,价值生产领域欧盟因失业率长期较高,劳资矛盾最大;价值实现领域美国消费支出占比过高,劳资矛盾最大且持续加剧,日本和欧盟则相对稳定;价值分配领域美国基尼系数太高,劳资矛盾最大且不断恶化。未来,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向纵深发展,资本主义劳资矛盾将进一步转移和深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光伟  
《资本论》工资由主体论所规定:工资不仅是外在的壳——工资形式,也是内在的瓤——针对资本的批判,突出阶级关系当事人对于工艺者的系统支配性。《资本论》范畴学取决于经济理论的两面性:“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和“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工资既是资本的经济结果,也是资本的统治前提。马克思抓住“资本工资”这个论证中心,工资一般的理解维度据此定格为“阶级—统治—剥削—拜物教”这一模式。由于马克思的理论努力,《资本论》实质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工资范畴学”,作为两重统一的规定性:算法工资(主体范畴)与雇佣工资(经济范畴)的统一以及阶级工资(劳动力社会价格)与市场工资(劳动力市场价格)的统一。《资本论》工资的系统实现论从中得以确认。一旦从资产者的权利意识的束缚中走出,“工资拜物教”即被瓦解,围绕生活资料安排的系统规划将替代对工资收入水平的单一追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璐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时间的节约相当于生产能力的发展,也就等于必要时间的缩短和自由时间的增长,这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一个社会的发展可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将来自于时间的节约,社会发展的最终意义将体现于人的发展。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是马克思经济学有关节约思想的全新阐释,它对于指导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型和谐社会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泽一  
马克思认为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具有统一性和分离性,产权的形式、结构和演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并对生产力起一定的反作用。只有"以深入历史事物的宏伟逻辑的眼光来领会"马克思的产权思想,才能够把握其精髓,指导我国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浩  谢翾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阐明自己的自由观即自由是自己规定自己,这主要是通过自由与自我意识、原子的偏斜运动、定在、矛盾等的关系中彰显出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