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4)
- 2023(7918)
- 2022(6563)
- 2021(5896)
- 2020(4448)
- 2019(10325)
- 2018(10131)
- 2017(18626)
- 2016(10283)
- 2015(11486)
- 2014(11613)
- 2013(11463)
- 2012(11381)
- 2011(10689)
- 2010(11198)
- 2009(10220)
- 2008(10419)
- 2007(9438)
- 2006(8756)
- 2005(8327)
- 学科
- 济(51836)
- 经济(51779)
- 业(25076)
- 管理(24821)
- 企(18700)
- 企业(18700)
- 地方(17739)
- 中国(17654)
- 农(14712)
- 方法(13908)
- 业经(13080)
- 学(12769)
- 数学(10542)
- 农业(10418)
- 数学方法(10377)
- 地方经济(10088)
- 发(9991)
- 融(9942)
- 金融(9938)
- 银(9509)
- 银行(9485)
- 行(9330)
- 理论(8983)
- 制(8607)
- 财(8462)
- 贸(8200)
- 贸易(8190)
- 环境(8183)
- 和(8143)
- 易(7783)
- 机构
- 学院(158828)
- 大学(158077)
- 济(64158)
- 研究(63114)
- 经济(62714)
- 管理(53448)
- 中国(47168)
- 理学(44477)
- 理学院(43788)
- 管理学(42938)
- 管理学院(42645)
- 科学(39827)
- 京(35889)
- 所(33698)
- 研究所(30509)
- 财(30210)
- 农(30079)
- 中心(26830)
- 江(26322)
- 范(25343)
- 师范(25074)
- 农业(23403)
- 北京(23284)
- 财经(22975)
- 业大(22910)
- 院(22448)
- 州(21285)
- 经(20693)
- 师范大学(20188)
- 经济学(19880)
- 基金
- 项目(97837)
- 科学(76529)
- 研究(72647)
- 基金(68628)
- 家(60372)
- 国家(59795)
- 科学基金(49757)
- 社会(45303)
- 社会科(42710)
- 社会科学(42701)
- 省(39590)
- 基金项目(35565)
- 划(33455)
- 教育(33169)
- 自然(30761)
- 自然科(30012)
- 自然科学(30001)
- 编号(29506)
- 自然科学基金(29445)
- 发(27625)
- 资助(27419)
- 成果(25779)
- 重点(23130)
- 课题(22427)
- 发展(22253)
- 展(21849)
- 部(20918)
- 创(20302)
- 创新(18995)
- 性(18341)
共检索到260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裴宏
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以19世纪的土地为研究对象,具有十分典型的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特征和时代特征。在当代资本主义中,资产市场的发展和土地的资产化导致绝对地租以新的"金融租金"形式表现出来。在质上,仍然如马克思所主张的,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对社会总剩余价值的一种再分配和占有;在量上,绝对地租不再表现为超额利润形式,而是表现为一般性的金融资本收益形式。这一收益将与其它资本收益服从相同的规律。
关键词:
绝对地租 马克思经济学 金融租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叶琪 陈洪昭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全面考察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对竞争的产生、竞争的过程和竞争的结果进行系统而深入的阐述,列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所出现的新特征,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竞争理论。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对我国在发展商品经济、市场化资源配置、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管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也推动了该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创新。当前,中国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为引领,加强与西方竞争思想的融合交流,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手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竞争战略,持续提高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竞争理论 市场竞争 竞争战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元璋 游泳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由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危机的产物,它将随着经济危机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当代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生产过剩 经济周期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余文兵 刘晨竹 田沐雨
地租的几种形式对应着人类社会的几个不同阶段,奴隶社会没有地租,奴隶的全部劳动和产品都归奴隶主所有,封建社会初期实行劳动地租,中后期实行实物地租,资本主义社会从本质上只有货币地租,每一种地租形式都有其产生机制,并对劳动者和土地所有者的经济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地租货币化应回归其正常历史进程,即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并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创新土地收益形式,如土地入股制度收益,以保证农民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贤金
绝对地租:理论的赘瘤黄贤金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理论家,其理论赋予人们无限的思想和启迪,但有的理论是灰色的,并非明澈。因而,也留给后人难以评判的理论纠纷和论争。对于政治经济学中地租论这一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这样。尤其是对于绝对地租问题,更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志敏
我国经济学界在80年代初,曾围绕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或超过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后农业绝对地租的存在及其来源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关于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差额构成的绝对地租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是否还存在,有两种观点:一是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二是有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岭 翟润卓 唐昱茵
经过19世纪的“革命世纪”,超时劳动在20世纪初露端倪后,在21世纪席卷众多国家,包括以高福利著称的北欧。超时劳动的现象普遍性和问题严重性迫切需要提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视角的劳动供给理论不能区分“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而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榨取思想。本文首次系统地整合了马克思的经典劳动强度理论,并通过对马克思之后的劳动强度理论的批判性分析,提出了回归马克思的劳动强度理论建模思路。把马克思的劳动强度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构建纳入劳动强度的经济增长模型,有望探索出与适度劳动强度相适应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魏埙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新发展——评《垄断足够价格论》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魏埙《垄断足够价格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是蔡继明教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该书作为天津市“八五”重点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该书1997年获天津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举
绝对地租:科学的地租理论之精髓──与黄贤金同志商榷王文举贵刊在今年第三期上发表了黄贤金同志的论文《绝对对租:理论的赘瘤》。文章中完全否认了绝对地租的存在,武断地把地租的三种形式合并为级差地租一种,完全承袭了西方庸俗经济学家的观点,偏离了科学的地租理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鋆 杨慧玲
地租是一个历史范畴,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其农业地租的存在条件、来源及表现形式皆不同于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农业地租。土地流转收益与农业补贴是我国农业地租的历史表现。地租又是一个关系范畴,地租的本质不是物,而是物的形式下掩盖的生产关系及与之相应的分配关系,不能以"物的形式"作为我国农业地租的评判依据。本文基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地租产生的可能性进行了微观模拟,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农业地租的现实性进行历史的分析,力求揭示当前历史条件下我国农业地租的变化路径及内在规律,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农业地租唯物史观 关系范畴 农业补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奇才 杨继瑞
建筑地段地租与农业地租既有相同的规律,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建筑地段地租是对土地空间的利用,而不是土壤的利用;建筑地段级差地租不仅存在受地段地理位置、资本连续投资影响的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而且存在受地基地权等决定的可利用空间高度和深度影响的空间级差地租,即级差地租Ⅲ。空间级差地租产生于可利用空间高度和深度带来的个别资本利润率与一般资本利润率差额的转化;其根源于土地所有权(包括空间权)的存在和垄断。空间级差地租曲线呈倒V曲线。
关键词:
级差地租 空间 空间权 马克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瑞祥
一、级差地租1.级差地租模型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乃至全部地租理论都是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分析前提的,即资本自由进入农业(关于土地所有权障碍后面将会谈到)、众多的资本家生产同质的农产品并按完全相同的价格出售。在完全竞争的假定下,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奇才 杨继瑞
建筑地段地租与农业地租既有相同的规律,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建筑地段地租是对土地空间的利用,而不是土壤的利用;建筑地段级差地租不仅存在受地段地理位置、资本连续投资影响的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而且存在受地基地权等决定的可利用空间高度和深度影响的空间级差地租,即级差地租Ⅲ。空间级差地租产生于可利用空间高度和深度带来的个别资本利润率与一般资本利润率差额的转化;其根源于土地所有权(包括空间权)的存在和垄断。空间级差地租曲线呈倒V曲线。
关键词:
级差地租 空间 空间权 马克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超强
<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一书,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的著作,作者是丰子义先生,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以及这一理论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乔晓楠 马飞越
在梳理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利用一个包含三部门的线性生产模型讨论扩大消费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能力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决定,并且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消费能力的上限,生产关系决定工资与利润的分配比例,进而影响总需求中消费与积累的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资本积累主导的社会再生产不同于合意的社会再生产,利润率下降将降低积累意愿,进而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此时,扩大消费有可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并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持续稳定运行。上述发现所带来的当代启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抓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尤其要重视扩大消费的关键作用,在生产环节要通过调整生产结构与提高生产效率夯实扩大消费的物质基础,在分配环节要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夯实扩大消费的收入基础,在交换环节则要通过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消费潜力与超大市场优势的释放,进而形成高质量的国内经济大循环。
关键词:
消费 社会再生产 经济循环 新发展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