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7)
2023(2570)
2022(2023)
2021(2028)
2020(1496)
2019(3479)
2018(3401)
2017(5612)
2016(3136)
2015(3466)
2014(3547)
2013(3404)
2012(3148)
2011(2999)
2010(3220)
2009(3014)
2008(3150)
2007(2791)
2006(2466)
2005(2413)
作者
(9552)
(7947)
(7803)
(7512)
(5212)
(3829)
(3473)
(3124)
(3031)
(2965)
(2672)
(2633)
(2629)
(2617)
(2519)
(2451)
(2345)
(2285)
(2267)
(2246)
(2078)
(1965)
(1903)
(1891)
(1829)
(1775)
(1769)
(1647)
(1624)
(1595)
学科
(11975)
经济(11949)
管理(7211)
(6311)
中国(6008)
(5940)
企业(5940)
(5740)
理论(5258)
方法(4869)
教育(4446)
人口(4403)
教学(3369)
(3189)
数学(3009)
业经(3003)
数学方法(2898)
(2552)
研究(2441)
(2437)
(2190)
经济学(2178)
思想(2121)
(2108)
国人(2007)
政治(1958)
中国人(1952)
问题(1907)
农业(1859)
经济理论(1788)
机构
大学(51641)
学院(47437)
研究(18654)
(18134)
经济(17672)
管理(15715)
理学(13573)
理学院(13324)
中国(13147)
管理学(13007)
管理学院(12925)
科学(12058)
(11606)
(9794)
(9282)
(9256)
师范(9206)
研究所(8903)
中心(7846)
师范大学(7772)
北京(7588)
教育(7290)
财经(7249)
(7208)
(6594)
(6564)
经济学(6467)
(6231)
(5762)
业大(5729)
基金
项目(29487)
科学(23874)
研究(22733)
基金(21519)
(18635)
国家(18460)
科学基金(15765)
社会(14239)
社会科(13249)
社会科学(13248)
教育(11887)
(10837)
基金项目(10792)
(9958)
自然(9672)
编号(9558)
自然科(9465)
自然科学(9463)
自然科学基金(9308)
成果(9043)
资助(8271)
课题(7160)
重点(7072)
(6755)
大学(6240)
教育部(6110)
(6056)
项目编号(6033)
(6013)
(5978)
期刊
(21237)
经济(21237)
研究(17892)
中国(14351)
教育(12494)
科学(8683)
学报(8224)
(7130)
管理(6431)
大学(6109)
(5890)
学学(5476)
财经(4142)
农业(3730)
(3679)
技术(3644)
经济研究(3418)
人口(3206)
图书(3036)
(2883)
金融(2883)
问题(2662)
(2471)
经济学(2436)
科技(2335)
业经(2291)
职业(2239)
(2213)
论坛(2213)
(2111)
共检索到77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马克思在揭露和批判马尔萨斯所虚构的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自然规律”的反科学性时,确立了科学的过剩人口理论。学习这一理论,对认识和分析现实人口问题有重大意义。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特别是在《经济学手稿》中的论述,马克思的科学的过剩人口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宗正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分析资本积累趋势而得出的著名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剥削剩余价值。为了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就必须不断地把剥削得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也就是资本积累。“没有积累,资本就不能构成生产的基础”要彻底阐明资本积累的运动规律,就必须研究资本的有机构成。马克思早在《雇佣劳动和资本》和《工资》手稿等著作中已经开始探讨资本有机构成学说。在1857—1858年《资本论》的第一个手稿里,马克思从价值增殖过程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浩然  
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极为丰富的理论价值和颇为殷实的实践价值,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以及思想质料。通常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常以列宁提出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为维度进行划分。但随着对于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研究,发现其人类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理论研究意义。故本文立足于《人类学笔记》思想,以人类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角,试析马克思晚年将研究视域转为人类学理论研究的原因,分析马克思转向于东方社会理论研究的目的,不仅对于原始文本考察具有丰富的学术意义,同时也能够对于我国现当代社会发展建设提供颇有裨益的实践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田征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并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口理论,是建立人口学和做好控制人口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密切结合我国实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人口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勋  
马克思的自然力理论及其启迪———读《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笔记李成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马克思的科学巨著《资本论》中所包涵的丰富的理论财富,至今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关于自然力理论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人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桂世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我国人口科学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人口学者思想空前活跃,不断破除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研究中的许多“禁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尽管其中有些观点至今还没有被大家所公认,但在理论探索上却迈出了极为可喜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涤新  
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以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为基本内容的人口政策,获得了成功,从而引起世界各国注目。控制人口增长的实践,迫切需要从科学上加以总结和概括,并升华为人口理论。不仅如此,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迫切要求开展人口科学研究活动,造就大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闻贞,马淑鸾  
马克思在他的划时代的巨著《资本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等著作中,解剖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并对马尔萨斯“人口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科学地论述了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今天,我们学习《资本论》中的人口理论,对科学理论的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纯元  
邓小平人口思想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人口思想较前人有重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宝库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就其主要论点来说至少有如下一些:贡献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要实行节制生育的思想;贡献了人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与作用的思想;贡献了人口过多利弊分析两点论中的重点论思想;贡献了人口科技素质和思想素质在人口素质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的思想;贡献了衡量综合国力主要尺度──人均标识的思想;贡献了计划生育是战略性的大政策和基本国策的思想;贡献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人口问题基本途径的思想;贡献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生育最终目的的思想。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利奥纳多·德乌斯  若安·宝拉  雨果·塞奎拉  卡洛斯·苏佩瑞亚克  武传鹏  刘礼  
《1864—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创了危机理论许多方面的研究先河。关于1866年危机的草稿和笔记本进一步呈现出马克思危机理论的主要轮廓。在编辑工作中,恩格斯意识到了客观事物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马克思19世纪60年代所作文本的后续结论。尽管留有遗憾,恩格斯仍然抓住了《资本论》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为普遍的特征之目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晋英  
第三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于1981年2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党校,中央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队计划生育工作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的人口科学研究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二百七十多人。提交给大会的论文、调查报告等计二百二十多篇,各种研究资料二十多种。内容涉及人口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科学研究水平较前提高,反映了我国人口科学研究和对实际工作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红霞  
土地作为生存空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条件。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内容丰富多样,其晚年所著《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从制度变迁、产权权能和土地习俗三方面对土地产权制度进行了更加清晰的诠释,能够为中国农村坚持集体所有土地产权制度理论创新提供原则指导、动力支持,同时也提供了多样性借鉴,并为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法制化进程提供方向指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定理  
一两种绝对的剩余劳动力——物质生产领域的绝对剩余劳动力和农业部门的绝对剩余劳动力在马克思的剩余劳动力理论中,剩余劳动力只同劳动能力有关。马克思认为,任何社会都有可能发生两种形式的绝对剩余劳动力。第一种是物质生产领域的绝对剩余劳动力。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会减少物质生产的一般劳动时间。物质生产领域中减少的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钱信忠  
同志们: 郝建秀同志出席今天的会议,刚才又作了很重要的讲话,对于指导我们会议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理论研究所举行的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人口理论讨论会,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这样隆重的会议在我们国家人口理论问题上恐怕也是第一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宗正 ,李竞能  
近年来结合我国人口问题,人口学界对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进行了讨论。一些同志虽然认为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是反动的,但又认为其中具有“科学成分”和“站得住脚的东西”,并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论述来证明这一点。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暂且不谈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本身的问题,先来看看在人口问题讨论会上和国内一些重要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中,一些同志引用来证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具有“科学成分”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论述,其原意究竟是怎样,上述论断是否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的原意。为了准确地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论述的原意,避免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我们不得不较长地摘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论述的原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