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1)
2023(7588)
2022(6151)
2021(5501)
2020(4357)
2019(9695)
2018(9456)
2017(17462)
2016(9242)
2015(10471)
2014(10734)
2013(10601)
2012(10503)
2011(9785)
2010(10056)
2009(9440)
2008(9253)
2007(8746)
2006(8126)
2005(7229)
作者
(27934)
(23563)
(23521)
(22591)
(15303)
(11111)
(10742)
(9019)
(9014)
(8616)
(8297)
(7992)
(7791)
(7544)
(7487)
(7347)
(6974)
(6769)
(6757)
(6378)
(6187)
(5696)
(5602)
(5597)
(5442)
(5326)
(5197)
(4967)
(4906)
(4580)
学科
(64964)
经济(64819)
管理(24413)
方法(19034)
地方(18857)
(17846)
(16097)
企业(16097)
中国(15251)
业经(14282)
数学(13838)
(13692)
数学方法(13676)
地方经济(12918)
(11804)
理论(11270)
(10810)
(8301)
(7956)
环境(7951)
农业(7816)
经济学(7629)
(7453)
教育(7387)
(7212)
金融(7208)
(6735)
(6367)
产业(6305)
(6263)
机构
大学(146251)
学院(143786)
(67465)
经济(66069)
研究(55256)
管理(49611)
理学(41392)
理学院(40837)
中国(40225)
管理学(40168)
管理学院(39880)
科学(31595)
(31137)
(30195)
(27450)
研究所(24583)
中心(23777)
(23562)
财经(23261)
经济学(22461)
(21381)
师范(21197)
(20935)
(20345)
北京(19736)
经济学院(19674)
(19629)
(18303)
业大(17448)
师范大学(17238)
基金
项目(87560)
科学(68840)
研究(67449)
基金(62357)
(53202)
国家(52696)
社会(46027)
科学基金(44799)
社会科(42341)
社会科学(42327)
(34178)
基金项目(32012)
教育(31353)
(28122)
编号(27201)
自然(25518)
自然科(24852)
自然科学(24847)
资助(24644)
自然科学基金(24403)
成果(23950)
重点(20413)
(20354)
课题(20284)
(19442)
国家社会(18770)
(17465)
教育部(17182)
发展(17151)
(17019)
期刊
(89569)
经济(89569)
研究(51305)
中国(33973)
(23323)
学报(21292)
管理(21281)
教育(20646)
(19697)
科学(19534)
大学(16592)
学学(15154)
经济研究(14803)
技术(13822)
财经(13525)
农业(12809)
(12507)
金融(12507)
(12008)
业经(11693)
问题(11159)
技术经济(8426)
图书(8350)
世界(7739)
(7390)
统计(7226)
经济问题(7209)
经济管理(6845)
现代(6667)
改革(6599)
共检索到239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奇凡   丁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迫切要求的理论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尚未诞生。现在流行的理论经济学基本上没有跳出传统理论经济学的体系框架,与市场经济建设的矛盾十分尖税。马克思的社会经济三形态学说是马克思理论经济学的瑰宝,切中传统理论经济学的要害,对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针对性特别强,是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光辉指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傅殷才  方兴起  
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学说与市场经济的历史定位傅殷才,方兴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等同于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从而认为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比与它同时存在的资本主义社会高出一个时代,即后者处在社会发展的市场经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宝贵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统计理论体系马宝贵编者按: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统计理论体系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如何以其为基础建立现代社会经济统计学体系,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统计理论和实践的根本方向的问题;尤其是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统计的今天,澄清这一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菲菲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为此,应从两条途径来把握马克思关于经济对人的自由发展的影响:一是通过对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生成历史的结论进行分析;二是就经济对人的自由发展的直接影响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尚应从当前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现实出发展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2018年7月18日,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暨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座谈会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教授、厦门大学庄宗明教授、浙江大学史晋川教授、辽宁大学林木西教授、上海财经大学赵晓雷教授、西北大学任保平教授、重庆工商大学原校长杨继瑞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座谈会。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尹庆双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刘灿教授,科研处、研究生院、发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培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坚持、发展、理解和运用中都有可能有意无意地造成异化现象,使马克思主义受到贬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历来是你可信也可不信的,但信与不信必须尊重它的原义及其所体现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能有异化言行。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峰明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私有财产"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释,标志着经济分析视角在新世界观探索中的初步确立;《哲学的贫困》从李嘉图体系出发批判了蒲鲁东在"价值"问题上的种种错误观点,标志着马克思对待劳动价值论立场的根本转变;《雇佣劳动与资本》就"资本"的本性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剩余劳动"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阐释,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初步创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一、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与当代资本主义西方媒体在千年交替之际,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或干年思想家。得票率最高的前四位是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马克思高居榜首。评选一千年中在全世界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是以其学说著作和社会影响为根据的。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特别提出《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在过去一个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竞能,吴国存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已经一百年了。在这期间,世界形势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在马克思革命学说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起一个日益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雄鹏  
高等学校文科试用教材《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中指出:“社会经济统计学既然也是一门认识社会的方法论科学,它就必然以哲学作为它的方法论基础”。但是,该教科书没有对此作具体的展开论述。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质和量的辩证统一,一般和个别的辩证统一这样两个方面来对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一些论证,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哲学基础这一命题作出初步的阐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拟在三个既定前提条件下论证三个命题。三个既定前提条件是: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2.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3.今后中国的改革发展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论证的三个命题是: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创新;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创新;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基本方向是:坚持实践第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  
如何正确对待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是个重大问题。过去有段时间对它“拒之门外,不屑一顾”,或“一批到底,毫无可取”。后来看到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快,于是对其经济学说又有些“好丑不分,概表欢迎”的倾向,竟有人以为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似乎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还管用,这些糊涂思想,必须澄清。有效办法就是看看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评价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洲鸿  
我们在马克思文本中无法找到作为独立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概念,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中难以直接找到恰当的理论位置。①本文在对马克思经济社会形态理论的政治经济学内涵进行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认为"三大(经济)社会形态"理论更符合马克思经济社会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人类"第二大(经济)社会形态"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丽丽  杜曙光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简称SSA理论)是通过揭示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关系,解释资本主义经济长波现象的经济周期理论。国内学者关于SSA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该理论本身的研究与阐述;二是借鉴该理论制度与生产力的矛盾作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关系。然而,部分学者在运用SSA理论时抛弃了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在制度清单的选择上具有随意性。这一方面不利于其在经济学谱系关系中的地位确认,影响其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使其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随意性,成为举着SSA理论大旗的"伪SSA"理论。SSA理论的基石为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若抛弃了这一理论基础,则不能被称为SSA理论;在运用SSA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增长规律时,不能抛弃劳资矛盾和资资矛盾这两个核心矛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基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有利于对社会制度的本质、演变和现状进行系统的审视,有助于契合各流派的理论知识,从而对当前改革提供更全面而系统的认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条具有强大分析能力的研究路线在当今经济学界却被遗弃了,从而导致了不同流派在理论和现实问题上的无序争论和对立,从而严重窒息了改革的有序推进和理论的实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