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7)
2023(7063)
2022(5126)
2021(4568)
2020(3508)
2019(7975)
2018(7976)
2017(15250)
2016(8287)
2015(9516)
2014(9602)
2013(8968)
2012(8015)
2011(7303)
2010(7401)
2009(7015)
2008(7181)
2007(6424)
2006(5739)
2005(5611)
作者
(23252)
(19467)
(19239)
(18517)
(12555)
(9108)
(8883)
(7455)
(7335)
(6887)
(6452)
(6377)
(6239)
(6164)
(6126)
(6014)
(5680)
(5637)
(5600)
(5578)
(5009)
(4723)
(4624)
(4592)
(4420)
(4368)
(4326)
(4196)
(3923)
(3826)
学科
(36599)
经济(36556)
(24006)
管理(23212)
(20562)
企业(20562)
方法(13194)
中国(12059)
业经(10257)
(10002)
(9846)
数学(9739)
数学方法(9645)
(9081)
理论(8743)
(7689)
金融(7686)
教育(7419)
(6934)
农业(6891)
(6756)
贸易(6753)
(6731)
财务(6717)
财务管理(6712)
(6646)
银行(6633)
(6567)
企业财务(6455)
(6317)
机构
大学(124807)
学院(123043)
(52353)
经济(51366)
管理(43557)
研究(41882)
理学(37311)
理学院(36932)
管理学(36333)
管理学院(36126)
中国(32059)
(26329)
(25566)
科学(23982)
(20572)
财经(20338)
研究所(18687)
(18499)
(18104)
中心(17905)
经济学(17688)
(17649)
(17645)
师范(17497)
北京(16639)
经济学院(15808)
业大(15318)
财经大学(15177)
(14965)
(14610)
基金
项目(76772)
科学(60992)
研究(58663)
基金(56254)
(48277)
国家(47849)
科学基金(41126)
社会(38982)
社会科(36707)
社会科学(36699)
(29015)
基金项目(28860)
教育(27610)
自然(24429)
(24413)
编号(23999)
自然科(23849)
自然科学(23845)
自然科学基金(23435)
资助(21843)
成果(20793)
重点(17625)
(17238)
课题(16904)
(16658)
国家社会(16576)
(16032)
(15853)
教育部(15288)
大学(15002)
期刊
(60568)
经济(60568)
研究(39710)
中国(23909)
(20860)
学报(19028)
教育(17388)
科学(16988)
(16962)
管理(16931)
大学(14866)
学学(13791)
(12570)
金融(12570)
财经(11265)
农业(11248)
经济研究(10261)
(9778)
技术(9339)
业经(9049)
国际(8627)
问题(8575)
(8109)
世界(6580)
(6343)
(6076)
现代(5697)
商业(5661)
图书(5441)
技术经济(5237)
共检索到188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逖  
本文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出发探讨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国际化的思想。资本国际化的核心是资本生产过程中的国际化,这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间扩张。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研究了流通过程和总过程中的资本国际化。在总过程中,国际价值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而按国际生产价格进行平等交换,实质却是不平等的交换,这即是资本国际化的本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殷俊  张邹  
马克思关于生存需要、自由发展和未来解放的研究与阐释,奠定了社会主义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的民生思想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惠民思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为民思想、"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爱民理想、"科学发展观"的利民思想和"精准扶贫"的富民思想是马克思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新时代,用马克思民生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实践,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推进精准扶贫,奋力补齐民生短板,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圣明  
马克思应用他的劳动价值理论考察世界市场时,创立了国际价值学说。国际价值是各国的国别价值在世界市场上的转化形态。马克思创立的国际价值理论在国际贸易纯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对我国制定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方兴起  
国内外的主流观点认为,主权货币国际化的目标在于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显然,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也不可能例外。最早否定这种主权货币国际化传统目标的经济学家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但他并没有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如果我们带着"为什么主权货币国际化的传统目标不可行"这一问题,重新认识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则不难从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中悟出答案,进而去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目标或中国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雄飞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遵循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具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特征,是活的理论和活的体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化必须依照马克思的思想方法进行体系创新,并通过约束条件的放松重构价值—价格关系。"转形问题"百年争论的根源在于不同理论思想方法的差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与现代西方经济学"接轨",相反,它可以为现代西方经济学提供宏观基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侯鹏  
马克思在对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就业观的借鉴和批判的基础上,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逻辑原则出发,构建了包括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失业理论、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论和劳动就业权理论等内容丰富的就业思想体系。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我国就业理论和就业实践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泽一  
马克思认为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具有统一性和分离性,产权的形式、结构和演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并对生产力起一定的反作用。只有"以深入历史事物的宏伟逻辑的眼光来领会"马克思的产权思想,才能够把握其精髓,指导我国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梅  
马克思农业现代化思想是新时代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对重农主义进行剖析,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反思,对资本主义农业本质进行发掘研究,对当下农业问题进行指导,对当下农民问题进行回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迫切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的根本性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农业合作社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婷  孟祥宁  徐茜  
不平等交换是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现实表现。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看似透明开放的国际交换表象下,中心国家利用国际不平等交换剥削非中心国家的本质并未改变。基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以1999~2015年全球180个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为样本,证实了两类国家间单位劳动价值创造率差距较大,国际不平等交换长期存在,非中心国家“隐形财富流失”严重。为从根本上减少国际不平等交换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非中心国家应高度重视本国商品品牌建设与国家软实力提升,鼓励本国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并适当缩小工资差距。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婷  孟祥宁  徐茜  
不平等交换是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现实表现。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看似透明开放的国际交换表象下,中心国家利用国际不平等交换剥削非中心国家的本质并未改变。基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以19992015年全球180个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为样本,证实了两类国家间单位劳动价值创造率差距较大,国际不平等交换长期存在,非中心国家"隐形财富流失"严重。为从根本上减少国际不平等交换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非中心国家应高度重视本国商品品牌建设与国家软实力提升,鼓励本国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并适当缩小工资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荣林  史祺  
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模型是生产决定商品内在价值,需求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的特殊产业内贸易模型。国际价值理论可以扩展为两部门和多部门贸易模型。根据产业内国际价值理论模型,产业内贸易可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产生并具有确定的贸易福利效果;根据扩展的两部门模型,在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的世界经济中,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的差异是产业间贸易产生和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在理论上具有更多的互补性而非歧义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圣明  
马克思创立的国际价值理论历经100多年风雨考验,不仅没有被恶意攻击和谩骂损伤丝毫,反而越来越被更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所推崇,显示着越来越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越来越强的现实意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棵理论大树生长的土壤即经济的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市场加速扩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建华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是由资本推动的。商品国际价值的变动与世界平均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国别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要使较小的国内价值实现为较大的国际价值,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积极培育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减少初级产品的数量,增加制成品的数量;在生产领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流通领域尽量保持产品高价格;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楠  
国际价值是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的价值。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及全球科技进步 ,必须深化对国际价值理论的认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以指导中国的对外开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学习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学说杨圣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正在大步走上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众多的规律中,基本的规律是马克思揭示的价值规律。学习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学说,正确认识和运用国际价值规律,对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和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