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3)
- 2023(9192)
- 2022(7412)
- 2021(6659)
- 2020(5659)
- 2019(12389)
- 2018(12183)
- 2017(23536)
- 2016(12827)
- 2015(13871)
- 2014(13693)
- 2013(13505)
- 2012(12416)
- 2011(10677)
- 2010(10913)
- 2009(10382)
- 2008(10662)
- 2007(9688)
- 2006(8416)
- 2005(7968)
- 学科
- 业(74597)
- 企(71817)
- 企业(71817)
- 管理(58491)
- 济(58134)
- 经济(58066)
- 方法(25347)
- 业经(25340)
- 财(23240)
- 农(19743)
- 务(19587)
- 财务(19579)
- 财务管理(19564)
- 企业财务(18563)
- 数学(17350)
- 数学方法(17208)
- 技术(16002)
- 农业(15063)
- 划(14656)
- 策(13073)
- 和(12685)
- 制(12603)
- 环境(12466)
- 企业经济(12313)
- 理论(11973)
- 中国(11512)
- 经营(11325)
- 体(10629)
- 技术管理(10543)
- 体制(9463)
- 机构
- 学院(189672)
- 大学(182602)
- 济(80157)
- 经济(78786)
- 管理(76991)
- 理学(66329)
- 理学院(65727)
- 管理学(64904)
- 管理学院(64562)
- 研究(56923)
- 中国(46257)
- 财(39005)
- 京(37154)
- 农(34949)
- 科学(34932)
- 财经(31169)
- 江(29684)
- 所(29064)
- 经(28325)
- 业大(27878)
- 农业(27740)
- 研究所(26115)
- 中心(25881)
- 经济学(24098)
- 商学(23447)
- 商学院(23250)
- 州(23069)
- 财经大学(22885)
- 北京(22545)
- 经济学院(21821)
- 基金
- 项目(122840)
- 科学(98720)
- 基金(91615)
- 研究(88555)
- 家(79442)
- 国家(78704)
- 科学基金(69682)
- 社会(58606)
- 社会科(55542)
- 社会科学(55529)
- 省(49602)
- 基金项目(48475)
- 自然(45807)
- 自然科(44794)
- 自然科学(44781)
- 自然科学基金(44088)
- 划(39811)
- 教育(39220)
- 资助(36600)
- 编号(33635)
- 业(33113)
- 创(29308)
- 重点(27226)
- 部(26832)
- 创新(26413)
- 发(26086)
- 成果(25619)
- 国家社会(24580)
- 性(24349)
- 制(24240)
共检索到280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红贵
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是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的有机统一。作为社会生态经济人,实现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结合与协调统一,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历史责任与社会义务。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是现代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元晋秋
异化劳动学说中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蕴含着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双重存在——这一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被马克思进一步表述为"现实的人"的双重存在:一方面是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另一方面是作为共同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双重存在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则形成了商品的二重性: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共同体的"现实的人"的抽象劳动则形成商品的价值。以此为理论基石,马克思写成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巨著《资本论》。
关键词:
“现实的人” 异化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成凤皋,张飞飞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自创立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世界上的人口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总数由当时十亿多增加到现在的四十五亿。但是,不论人口现状如何复杂,人口发展模式如何多样化,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我们分析和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指导思想。我们建国三十多年来在人口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也充分证明要解决社会主义中国的人口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本文就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二重性(即人口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研究方法问题,简单谈点认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振羽
马克思把《资本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分裂为二重性,生产产品的劳动不分裂为二重性;马克思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区分开;马克思揭明生产商品的劳动不是在交换过程中而是在生产过程中分裂为二重性;马克思所发现的劳动二重性是物质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非物质生产的劳动被排除在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伍旭中
企业社会责任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关键是要分别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二重含义,即要分别企业与外部大社会与企业自身内部小社会的二重关系。本文试图从这二重关系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性质、意义和具体内容进行界定和廓清。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概念界定 具体内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秀辉
对货币本质的理解有两种思路:商品本质观和信用本质观。马克思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认为货币本质具有二重性,即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和对两种货币本质观的批判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主流经济学领域以希克斯的研究为代表,非主流经济学领域以劳森的研究为代表。前者强调马克思历史分析的思路,认为货币分析依赖于货币史,货币本质随历史发展而改变;后者侧重马克思逻辑论证的思想,强调社会关系的作用,认为货币本质由社会定位所决定。希克斯和劳森在各自框架里也将两种货币本质观进行了批判和融合,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理论局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乔琳
“诺斯悖论”现象说明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具有局限性,对它的批判需要追溯到方法论本身,即揭示个人主义方法论在进行制度分析时的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国家二重性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阐明了国家阶级性与公共性之间本质与表象的关系,对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经济作用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分析,指出国家能否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经济治理公共性与阶级性的一致程度。“诺斯悖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与公共性的矛盾,而不是什么悖论。国家二重性理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应用和细化,对认识国家与经济的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蒙丹
全球价值链(GVC)上企业的升级表现为企业对价值链控制权和价值分配权的争夺。企业能力的"专有性"使其处于"被依赖"地位,从而在权利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专用性"产生的"依赖"倾向则不利于权利的争夺。但恰当的专用策略的采用能够很好地促进专有能力的提升。GVC上的企业升级就是一个企业围绕专有目标,通过恰当的专用策略进行能力构建的活动。初始能力水平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构建环境和构建策略的影响下,能力演化路径也不同,从而在企业升级上产生不同的结果。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专用能力 专有能力 企业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美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卢江 葛扬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完成的,因此,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和本质,更有利于客观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科学历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犹太人问题》《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共产主义原理》《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重要经典文本。从继承和创新、正确与错误等二重性的角度对这些著作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进行梳理研究,并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建国
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知。当前正值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过程中,所以,企业家精神的配置问题愈加重要。企业家精神具有"二重性",即套利性和创新性。二者在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赶超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后发企业的技术赶超通常经历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型升级。转型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成功偏离体现套利性企业家精神的"模仿依赖",实现由创新性企业家精神驱动的"路径创造"。当前,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家精神友好型制度环境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加大基础科研投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平衡高技术与中低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家精神由套利性向创新性的配置转换。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朝阳 孙寿涛
当下流行的资本二重性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认为资本既有作为生产要素的自然属性,又有体现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然而,对马克思资本范畴的勘定显示,资本的本质是一种特定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与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统治—从属关系。依此分析,当下流行的资本二重性理论对马克思资本范畴的理解存在三重逻辑错误:一是把资本泛化为一般范畴的超历史逻辑;二是把资本关系下的价值增殖还原为一般价值增加的同一性逻辑;三是把物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获得的社会形式错认为物的物质形式的拜物教逻辑。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域下,资本二重性理论的真正样态是资本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形态和价值形态的二重形态,而非二重属性。资本的二重形态并不是资本本身,而是资本的外在表现,因此资本二重性理论构成马克思资本范畴的现象规定,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厘定。
关键词:
资本 资本二重性 逻辑错误 二重形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龚锋 曾爱玲
身处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我国代工企业的功能升级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或阻碍,这种不确定性或阻碍源自于模块化自身内在的二重性。我国代工企业可以在现有模块化生产网络中实现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却不能自动实现功能升级。实现我国代工企业的功能升级,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不能受制于现有模块化生产网络。
关键词:
模块化 二重性 代工企业 功能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