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4)
2023(8938)
2022(7167)
2021(6377)
2020(5431)
2019(12110)
2018(11924)
2017(22672)
2016(12296)
2015(13562)
2014(13454)
2013(13482)
2012(12438)
2011(11089)
2010(11307)
2009(10952)
2008(11327)
2007(10272)
2006(9159)
2005(8726)
作者
(37272)
(31225)
(31055)
(29186)
(20206)
(14912)
(13979)
(12099)
(11789)
(11406)
(10576)
(10434)
(10364)
(10103)
(10102)
(9610)
(9393)
(9159)
(9110)
(8965)
(7942)
(7740)
(7623)
(7429)
(7128)
(7000)
(6929)
(6868)
(6293)
(6274)
学科
(73622)
(70965)
企业(70965)
(58522)
经济(58435)
管理(56208)
业经(25774)
方法(24063)
(22727)
(19582)
(18750)
财务(18737)
财务管理(18724)
企业财务(17764)
技术(16230)
数学(15531)
数学方法(15395)
农业(14998)
理论(13908)
(13400)
(12725)
(12599)
(12450)
企业经济(12362)
中国(12172)
经营(11437)
技术管理(11127)
(11043)
(11009)
体制(9706)
机构
学院(189902)
大学(186327)
(81288)
经济(79897)
管理(76808)
理学(65843)
理学院(65221)
管理学(64426)
管理学院(64104)
研究(60765)
中国(48836)
(39406)
(39283)
科学(36770)
(36197)
(31533)
财经(30874)
(30182)
农业(28932)
研究所(28283)
业大(28225)
(28024)
中心(26482)
北京(24614)
经济学(24332)
(23198)
商学(23185)
商学院(22985)
财经大学(22639)
经济学院(21823)
基金
项目(118658)
科学(94947)
基金(87803)
研究(85706)
(76594)
国家(75846)
科学基金(66454)
社会(55689)
社会科(52683)
社会科学(52668)
(47298)
基金项目(46032)
自然(43920)
自然科(42941)
自然科学(42926)
自然科学基金(42274)
(38634)
教育(38340)
资助(35222)
编号(33415)
(32887)
(28693)
重点(26652)
成果(26570)
(26187)
创新(25798)
(25507)
(23190)
国家社会(22931)
科研(22826)
期刊
(98437)
经济(98437)
研究(55742)
中国(37011)
管理(35614)
(35007)
(34194)
学报(29033)
科学(28191)
农业(23329)
大学(22096)
学学(21175)
技术(17655)
业经(17499)
财经(16259)
教育(16108)
(15839)
金融(15839)
经济研究(15170)
(15003)
(14223)
问题(12157)
技术经济(11952)
财会(11108)
现代(10491)
世界(10193)
商业(9571)
会计(9541)
(9513)
(9016)
共检索到290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健  苏方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仕军  
深化对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研究既有助于澄清一些人认为“马克思没有企业理论”的误解,也有助于纠正企业理论研究中“言必称西方”的倾向,还可以为我国的企业改革实践提供指导。研究的途径有“回到马克思”、“依据变化了的实际分析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合理内核’与时代局限”、“批判性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王炜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李石泉王炜一、马克思提出了完整的企业理论经济学界流行这样一种看法:真正的企业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R.H.科斯(Coase)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论文中首次提出来的。这一论断在一定范围内似无可非议,但从经济学发展史上看,其正确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祥松  
马克思产权理论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产权的含义和本质 :认为产权是财产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排他性、归属性的关系或权利 ,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或经济权利 ;产权的权能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等一系列权利 ;产权的权能结构既可以是统一的 ,也可以是分离的 ;产权具有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的保障功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易风  
用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吴易风我很有兴趣地读了程恩富教授与张五常教授商榷的系列文章。这组论战性文章很精彩,颇有说服力。在这场论战中,张五常教授是挑战者,程恩富教授是应战者。张五常以得到产权经济学创始人的真传而自豪,他说:产权经济学始于60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光伟  张威  
基于对科斯主义企业理论的批判,国内学者试图建构马克思企业理论,并沿四条线索展开:(1)理论批判及其深化,(2)通过理论回溯在原典中寻找理论依据,(3)以理论批判为指导的系统比较,(4)以理论批判为基本视阈和依托的尝试性理论建构。这一研究实质是把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具体统一于企业理论中,但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劳动价值论的应有的理论地位。因此,立足于广义体系,既有的批判视角的马克思企业理论需要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加以推进和进一步拓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凤义  
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论,以资本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为出发点,以资本控制劳动的实现形式为主线,对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内部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具体包括对股份公司的经济性质及内部关系的分析;对垄断组织的经济性质及特征的阐释;对跨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及其实现形式的剖析等等。论文认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对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仕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有必要先弄清其局限性和不足。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的收益与成本、企业中的权利博弈与博弈力量的形成机制、两权分离与经理阶层的独立化、企业的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企业运行与生态约束、企业的同质性假设与异质性假设等,是拓展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六大关键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维达  
本文从方法论、企业的起源和本质、企业的规模与边界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科斯的企业理论进行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振平  
关于马克思产权关系的定义对马克思经济学比较了解的人大都知道,马克思的所有权概念,从本质上讲,囊括了产权的基本内涵。由于所有权是一种法律现象,因而它是具体的,即一定的社会中与之相适应的所有权的内容彼此可能不同。同时,它又是广泛的、综合的、整体的,即它不是单纯的归谁所有问题,而是包含着除所有权以外的占有、使用、支配、处置、收益等权利在内的概念。就财产关系而论,狭义的所有权(财产归谁所有)决定其它所有的一切权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名勇  
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主要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及其变迁理论、土地产权权能理论、土地产权结合与分离理论、土地产权商品化及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理论。上述理论对指导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深远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泽一  
马克思认为,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具有统一性和分离性,产权的形式、结构和演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并对生产力起一定的反作用。只有"以深入历史事物的宏伟逻辑的眼光来领会"马克思的产权思想,才能够把握其精髓,指导我国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广汉  蓝宝江  
本文通过国内三种专利的申请量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并分析我国各省区1998—2005年技术创新的情况。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各省区专利申请量大多有良好增长态势,但专利申请与授权量中“外观设计”仍占绝大多数比重,“发明”占的数量比重最小,这一比重也在迅速提高。文章还聚焦于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前茅的省区如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在发明的申请量上的变化情况,发现广东省发明专利申请量稳步上升,并逐步超越其他省市。通过对1998—2004年各省市综列数据(paneldata)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作为竞争程度的衡量)对发明申请数都有正面影响,而规模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芳  白暴力  
本文从企业的产生、企业的边界、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分配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将企业看作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揭示了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并精辟地分析了隐藏在物的背后的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新制度经济学采用逻辑实证的方法对企业进行分析,认为交易费用是决定企业产生及规模变化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的控制和分配关系是由效率来决定的——这种将所有生产要素都看作是客观资源的分析方法,掩盖了利益分配的实质,从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