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8)
2023(9209)
2022(7716)
2021(7034)
2020(5369)
2019(12266)
2018(12060)
2017(22310)
2016(12456)
2015(13713)
2014(13704)
2013(13431)
2012(13155)
2011(12271)
2010(12662)
2009(11350)
2008(11544)
2007(10397)
2006(9361)
2005(8913)
作者
(38958)
(32600)
(32414)
(30683)
(20914)
(15688)
(14499)
(12508)
(12456)
(11944)
(11370)
(10948)
(10925)
(10575)
(10544)
(9886)
(9637)
(9548)
(9548)
(9337)
(8406)
(8289)
(7948)
(7627)
(7524)
(7303)
(7258)
(7206)
(6782)
(6608)
学科
(55991)
经济(55933)
(30345)
管理(29169)
(22315)
企业(22315)
中国(19027)
地方(18444)
方法(17000)
(16136)
(14266)
数学(14071)
数学方法(13871)
业经(13320)
农业(11328)
(11257)
金融(11253)
(10996)
银行(10967)
(10747)
(10718)
地方经济(10431)
(10264)
(10166)
(9282)
贸易(9271)
教育(9268)
(8873)
环境(8818)
技术(8783)
机构
学院(183518)
大学(182598)
研究(72827)
(72270)
经济(70654)
管理(60658)
中国(53820)
理学(50959)
理学院(50156)
管理学(49061)
管理学院(48723)
科学(47132)
(40686)
(39316)
(37492)
研究所(35795)
(34300)
中心(31377)
(29976)
农业(29425)
(28474)
业大(28379)
师范(28135)
财经(26501)
北京(26110)
(25932)
(24184)
(24032)
(23451)
师范大学(22604)
基金
项目(118255)
科学(92203)
研究(84830)
基金(83751)
(74889)
国家(74198)
科学基金(61472)
社会(53095)
社会科(50149)
社会科学(50135)
(47632)
基金项目(43587)
(40518)
自然(39454)
教育(38933)
自然科(38541)
自然科学(38526)
自然科学基金(37835)
资助(33902)
编号(33305)
(31420)
成果(28747)
重点(27853)
课题(25384)
(25368)
发展(24796)
(24546)
(24368)
(23154)
创新(23050)
期刊
(89891)
经济(89891)
研究(58783)
中国(43552)
(36306)
学报(34936)
科学(30926)
教育(26215)
大学(25447)
(25068)
农业(24730)
管理(24016)
学学(23913)
(20591)
金融(20591)
业经(15385)
技术(14748)
经济研究(14443)
财经(13583)
(12852)
(11752)
问题(11526)
(10128)
科技(9155)
世界(8984)
业大(8952)
(8950)
图书(8525)
资源(8474)
商业(8407)
共检索到294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华东  吕军利  
马克思的"包容性发展"思想涵盖人的合理需要思想、公平思想、济贫助困思想、保险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等,这些思想对于我国走"包容性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践行"包容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这些思想为指导,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合理需要,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并为人们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同时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旭  
马克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虽然自然观理论没有在某本著作中进行完整的叙述,但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树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自然概念的多维内涵、理论地位的认识尤其重要。在当今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美君  
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消费社会,消费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西方一些学者思考产生于生产社会中的马克思的消费思想在消费社会中是否仍有解释力。大部分学者肯定了马克思的消费思想,并指出其人本意蕴、方法和当代价值,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并不存在完善的消费理论,他们的某些有关消费的论述也不能有效解释当今的消费现象,不过这并不遮蔽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科学性。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推进马克思消费思想和相关理论时代化,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我国研究消费问题无疑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东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日益为理论界所关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不是一个乌托邦的梦想,也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它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随着所有制演进而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不仅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践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龚志宏  
休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性思维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下,这一理论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在人生过程中,休闲与劳动具有同样的价值,休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在居民休闲消费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正确领会马克思的休闲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立男  
当代主流经济学的工具主义的贫困以及美学的世俗转向使得经济美学的建立成为可能。但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经济美学的研究甚少。本文从经济学的价值美和经济学的工具美两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经济美学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经济学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它是通过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既是马克思经济学发展的目标,同时也兼具美学内涵,成为马克思经济美学的核心思想;此外,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蕴含着"简洁美"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今天,马克思经济美学思想对"以人为本"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文  朱富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根本上在于:基于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剖析和改造。但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而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这也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显然,在微观行为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实证方面,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了很大的发展;因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就要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新近发展起来的研究具体微观问题的工具、模型以及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洁雄  
本文利用2000—2008年的城市数据,研究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动态发展趋势及其区域特征。主要结论有:(1)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存量是劳动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作用在近年呈强化趋势。(2)中西部城市集聚效应强于东部。(3)服务业比重与劳动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4)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系数不显著,出口加工区与保税区甚至带来负效应。(5)受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存在收敛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侯鹏  
马克思在对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就业观的借鉴和批判的基础上,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逻辑原则出发,构建了包括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失业理论、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论和劳动就业权理论等内容丰富的就业思想体系。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我国就业理论和就业实践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盛誉  袁淳  
社会制度及其相应的政策实施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享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经典作者从唯物史观的立场深刻阐明,只有奠基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人类追求共享发展提供先决社会条件。同时,他们又理性地指出必须把这一条件与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对具体的政策实施体系做出合理安排,充分体现公共制度的公平性、导向性和效率性,推动共享不断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趋近。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享发展思想中的制度意蕴,对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理念,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制度逻辑和政策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指导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裴宏  
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以19世纪的土地为研究对象,具有十分典型的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特征和时代特征。在当代资本主义中,资产市场的发展和土地的资产化导致绝对地租以新的"金融租金"形式表现出来。在质上,仍然如马克思所主张的,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对社会总剩余价值的一种再分配和占有;在量上,绝对地租不再表现为超额利润形式,而是表现为一般性的金融资本收益形式。这一收益将与其它资本收益服从相同的规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岭  翟润卓  唐昱茵  
经过19世纪的“革命世纪”,超时劳动在20世纪初露端倪后,在21世纪席卷众多国家,包括以高福利著称的北欧。超时劳动的现象普遍性和问题严重性迫切需要提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视角的劳动供给理论不能区分“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而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榨取思想。本文首次系统地整合了马克思的经典劳动强度理论,并通过对马克思之后的劳动强度理论的批判性分析,提出了回归马克思的劳动强度理论建模思路。把马克思的劳动强度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构建纳入劳动强度的经济增长模型,有望探索出与适度劳动强度相适应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叶琪  陈洪昭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全面考察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对竞争的产生、竞争的过程和竞争的结果进行系统而深入的阐述,列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所出现的新特征,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竞争理论。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对我国在发展商品经济、市场化资源配置、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管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也推动了该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创新。当前,中国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为引领,加强与西方竞争思想的融合交流,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手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竞争战略,持续提高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元璋  游泳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由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危机的产物,它将随着经济危机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当代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和平  惠小明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高旧城空间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整体质量是城市更新的必然要求。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侧重于将资本积累、阶级等引入到城市问题的研究,以英国城市更新历程为研究对象,以新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英国城市更新历程中资本循环积累的轨迹,探究了英国城市更新历程的各个阶段资本积累方式、参与主体关系与更新价值观念的转变。通过研究指出我国旧城更新应转型调整城市更新的价值观、参与主体的约束机制、城市规划的角色,等等,以走向整体协调的包容性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