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3)
- 2023(14000)
- 2022(12006)
- 2021(10966)
- 2020(8985)
- 2019(20764)
- 2018(20506)
- 2017(38652)
- 2016(21249)
- 2015(24222)
- 2014(24870)
- 2013(24669)
- 2012(23724)
- 2011(21887)
- 2010(22610)
- 2009(20858)
- 2008(20940)
- 2007(19214)
- 2006(17235)
- 2005(16025)
- 学科
- 济(110348)
- 经济(110254)
- 管理(56182)
- 业(54254)
- 企(41615)
- 企业(41615)
- 方法(39774)
- 数学(33928)
- 数学方法(33609)
- 中国(29519)
- 地方(28526)
- 农(28103)
- 业经(23098)
- 学(22998)
- 财(21247)
- 农业(19261)
- 制(18077)
- 贸(17624)
- 贸易(17612)
- 易(16898)
- 地方经济(16806)
- 理论(16587)
- 银(16291)
- 银行(16241)
- 融(16172)
- 金融(16167)
- 行(15668)
- 和(15372)
- 环境(15317)
- 发(14829)
- 机构
- 学院(322944)
- 大学(321097)
- 济(139313)
- 经济(136268)
- 研究(117873)
- 管理(114946)
- 理学(96616)
- 理学院(95360)
- 管理学(93704)
- 管理学院(93082)
- 中国(89344)
- 科学(72354)
- 京(69839)
- 财(62841)
- 所(62409)
- 农(59524)
- 研究所(56066)
- 中心(52708)
- 江(52631)
- 财经(48731)
- 业大(47991)
- 农业(46616)
- 范(44828)
- 北京(44807)
- 师范(44355)
- 经(43841)
- 经济学(43569)
- 州(41699)
- 院(41237)
- 经济学院(38936)
- 基金
- 项目(199184)
- 科学(154224)
- 研究(146774)
- 基金(140000)
- 家(122246)
- 国家(121124)
- 科学基金(101490)
- 社会(91655)
- 社会科(86725)
- 社会科学(86699)
- 省(80102)
- 基金项目(73254)
- 教育(68031)
- 划(66653)
- 自然(63272)
- 自然科(61731)
- 自然科学(61712)
- 编号(60776)
- 自然科学基金(60629)
- 资助(57895)
- 成果(50824)
- 发(48902)
- 重点(45641)
- 课题(43711)
- 部(43524)
- 创(40903)
- 发展(39373)
- 展(38752)
- 创新(38298)
- 国家社会(37449)
- 期刊
- 济(170141)
- 经济(170141)
- 研究(102452)
- 中国(72467)
- 农(55242)
- 学报(51897)
- 财(49538)
- 科学(46760)
- 管理(43286)
- 教育(40404)
- 大学(38468)
- 农业(37172)
- 学学(35962)
- 融(31825)
- 金融(31825)
- 技术(30534)
- 经济研究(27398)
- 业经(26741)
- 财经(25161)
- 问题(22090)
- 经(21959)
- 业(20210)
- 技术经济(18143)
- 贸(17355)
- 图书(16516)
- 世界(15867)
- 商业(15741)
- 统计(15567)
- 版(15549)
- 国际(14794)
共检索到512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与经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凡要进行生产活动,就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二者结合的方式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把握和领会马克思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与经济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正确处理好我国当前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生产要素 经济发展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指出:"在中世纪,我们只在修道院中发现农业的账簿。但是,我们知道,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已经有一个农业记账员,在那里,簿记已经独立为一个公社官员的专职。"~[1]可见,簿记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计的最古老的来源正是簿记,统计是在簿记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1簿记的职能(1)簿记是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职能。马克思指出:"不论这种职能集中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人类自身发展与经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马克思人类自身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提高人类控制自然的程度和人类控制社会关系的程度,从而以人类自身的发展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类自身发展 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不仅研究了自然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而且也阐明了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制度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有效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目的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三个时期,其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也不断演进和创新。回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演进和创新,对于新常态下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陈
随着时代变迁和背景转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诞生以来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其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仍然是生产关系演进与生产力发展的自觉统一;在其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也在社会经济实践的推动下,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其创新发展必须根植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中。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陈
随着时代变迁和背景转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诞生以来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其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仍然是生产关系演进与生产力发展的自觉统一;在其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也在社会经济实践的推动下,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其创新发展必须根植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中。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含并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为实现政治经济学宏伟目标而进行具体路径探索。在二者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演化更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发展也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演化创新历程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学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二者创新发展,不仅根植于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经济的伟大实践中,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义平
本文从四个方面梳理、研究了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并据此评析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出路。一是马克思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经济发展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从已有的实践来看,如果背离了这一目的,就会为发展而发展,并因此难以持续。二是马克思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是生产端、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产业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一些地方拔苗助长地发展服务业会导致产业的"空心化",这也是拉美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三是马克思以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结构的匹配为枢纽,研究了产能过剩、结构调整问题。在市场经济下,结构调整的途径是竞争、兼并、破产、...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发展理论 现实经济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奇
当前新时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全新阶段,我国各个领域面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模式、目标、动力、体制均发生了明显变革。经济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发展大计,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促进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关键要素。经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我国对于经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彰显了鲜明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当前经济发展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前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的问题不断产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如何选择科学发展路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严汉平
斯密、马克思、熊彼特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跨越三个世纪 ) ,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思想 ,但对当代发展经济学影响甚大。作者认为 ,他们的经济发展思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既有质的区别 ,又有着一定的“继承性”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发展经济学 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钧 张洁洁 韩保庆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平台成为产品和服务线上交易的中介。依据马克思商品流通理论分析发现,平台经济的产生适应了产销矛盾加深对更高流通效率的诉求。通过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平台经济不仅能缩短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还能有效协调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从而极大提升商品流通效率。但是,平台企业在自由竞争中容易导致垄断的产生,并且数字平台本身的特性还会加剧其垄断趋势,从而出现大型的垄断性平台企业。如果大型平台企业追求获取超额的垄断利润,就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从而引起流通费用增加、降低流通效率,并会通过抑制创新阻碍平台经济的创新发展。在指导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加强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监管,以实现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平台经济对流通效率的巨大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主义人口问题与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国家的人口理论都是为本国的社会和经济服务的,并且是该国制定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对于建立我国的人口理论体系,解决我国的人口发展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战略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口问题 社会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柎鑫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不断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增长不仅刷新了世界经济史的纪录,也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当代的解释和应用展开了新篇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陈 李家祥
本文从哲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维度探讨了马克思的发展方式观,认为马克思的发展方式观是以内涵经济发展方式为基础,以社会发展为手段,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有机辩证的发展观,并探讨了马克思的发展方式观对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