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0)
2023(3517)
2022(2996)
2021(2856)
2020(2432)
2019(5434)
2018(5756)
2017(11952)
2016(6256)
2015(7340)
2014(7620)
2013(7801)
2012(7637)
2011(7194)
2010(7443)
2009(7429)
2008(7357)
2007(6733)
2006(6208)
2005(5919)
作者
(19534)
(16199)
(15938)
(15461)
(10106)
(7519)
(7474)
(6221)
(5959)
(5826)
(5309)
(5150)
(5108)
(5070)
(4987)
(4986)
(4719)
(4709)
(4671)
(4670)
(4322)
(3963)
(3892)
(3723)
(3688)
(3646)
(3590)
(3531)
(3280)
(3045)
学科
(29905)
经济(29862)
管理(17683)
(16827)
方法(14259)
(12472)
企业(12472)
数学(12067)
数学方法(11999)
中国(10745)
(8279)
(7783)
(7234)
(7191)
贸易(7187)
(7176)
银行(7164)
(6985)
(6980)
(6530)
业经(5961)
(5758)
金融(5755)
理论(5431)
农业(5126)
(4949)
(4748)
(4732)
教育(4677)
税收(4496)
机构
大学(107769)
学院(106332)
(48303)
经济(47375)
管理(38581)
研究(34367)
理学(32729)
理学院(32417)
管理学(32047)
管理学院(31868)
中国(28560)
(25660)
(22671)
财经(20200)
科学(18634)
(18150)
(17441)
经济学(15979)
研究所(15376)
北京(15040)
财经大学(14984)
(14920)
中心(14615)
经济学院(14413)
(13992)
师范(13887)
(13563)
(12422)
业大(11981)
(11797)
基金
项目(57596)
科学(44865)
研究(44340)
基金(41885)
(35054)
国家(34720)
科学基金(29046)
社会(28668)
社会科(27006)
社会科学(27002)
基金项目(21562)
(21206)
教育(21007)
编号(19103)
(17959)
资助(17395)
自然(17021)
自然科(16557)
成果(16551)
自然科学(16551)
自然科学基金(16242)
(13979)
课题(12915)
重点(12577)
教育部(12299)
(12092)
(11879)
人文(11661)
项目编号(11649)
国家社会(11525)
期刊
(59385)
经济(59385)
研究(37541)
(17453)
中国(17084)
管理(15280)
学报(13617)
(12796)
金融(12796)
科学(12673)
(12175)
教育(11291)
经济研究(11002)
财经(10611)
大学(10428)
业经(10102)
学学(9710)
(9151)
问题(8198)
商业(7899)
农业(7827)
技术(7569)
(7462)
理论(6770)
实践(6037)
(6037)
国际(5765)
技术经济(5218)
现代(5121)
统计(5005)
共检索到164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艾婧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从多方面、多角度诠释了消费的内涵和作用,对于当今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消费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深入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并借鉴马克思的经典思想,探讨解决消费不足问题的对策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雪秋  谭祖开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不仅对消费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深刻分析了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明确提出了适度消费观,并深入探讨了影响消费的制度因素。其消费理论的社会主义指向是作为生产的目的,消费是为了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公平分配是实现消费目的之基础;适度消费是其必要条件;消费通过对生产的反作用促进消费目的更好实现。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反观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消费应当整体推进并全面提升,其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提升消费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五堂  
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使用结构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增长过程,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模型,从而揭示了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认为资本主义增长具有不稳定性。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利用宏观调控和收入政策保持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基本平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郑祥福  卢烁乐  
文化批判是推进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立场与基本观点,对于当代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此为宗旨,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文化的现实基础是生产方式,并由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是基于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之上,从而揭示资本主义文化背后的生产方式之本质的。进而,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分析,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当代我国文化发展的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薛才琳  陈刚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价格的相关理论包括:价格本质、价格形成决定因素、价格变动内部决定因素、价格构成及其运动、价格形成与价格变动等方面的理论。这些理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理论体系的最基本理论组成部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价格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为判断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行为提供了理论标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辉  安素霞  
马克思商品二因素理论,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物。撇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对于分析我国现实商品生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商品交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建华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是由资本推动的。商品国际价值的变动与世界平均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国别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要使较小的国内价值实现为较大的国际价值,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积极培育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减少初级产品的数量,增加制成品的数量;在生产领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流通领域尽量保持产品高价格;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凤双  李靖  
文章从马克思国家产生的本质与基础入手,探讨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职能重构以及为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峰  段雨晨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动态发展是众多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相互独立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竞争的强制规律下的具体展开。资本主义竞争是促进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变化的关键性的调节因素,同时,资本主义竞争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从而导致资本主义资本积累动态呈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本文以对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及其性质的分析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一般性的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并依照资本主义竞争的不同领域,对资本主义竞争的形式和体制做出了详细区分,研究了竞争形式和体制对宏观经济动态的影响。最后我们阐明了马克思的竞争和资本积累理论对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乔榛  
在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刻,中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的一件大事。对此该如何理解?这里选择用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加以解释。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分析范式。西方经济学分析经济现象以独立的个体为出发点,突出个体选择的重要性。马克思经济学以"关系"或"经济关系"为出发点,从"关系"的角度看待经济现象。从这样分析视角去分析经济循环,不仅可以发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一经济循环的内在实现机制,也可以用来解释当代世界经济循环变化的逻辑。用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还可以指导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保江  李娜  
在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如何看待工业4.0时代的价值创造和劳动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机器大工业理论内容丰富,通过对这一理论的梳理,可以发现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当前的工业4.0并未超越马克思对工业化所做的分析。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无论技术如何变革,劳动始终是价值的源泉,人才是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应根据时代变化拓展劳动范畴,深化对劳动形态的认识,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新一轮技术革命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旭友  何炼成  
本文认为,及时制度(Just-in-Time)的出现不仅没有否定储备,反而进一步凸显了储备的价值,强化了马克思储备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从储备产生的原因、储备的类型、储备的数量和储备的费用等四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储备理论进行了综合与归纳。文章提出,马克思的储备理论蕴含着深刻的现代集成物流思想。马克思的储备理论是建立在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三种流通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统一基础之上的集成储备理论,这恰好是现代集成物流的核心,因此马克思的储备理论是现代集成物流的基础理论。同时还提出马克思的储备理论对指导宏观物流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国家作为储备的总集成商,以储备为手段,发挥国家储备的调控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静静  
<正>时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正是在时间经济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发展和创新了劳动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时间结构的内在矛盾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并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完整体系,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经济时间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特征。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各类新经济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时间经济思想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新形势下,面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深人挖掘马克思主义时间经济思想的丰富理论内涵,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发展,也有助于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引。由南京财经大学崔向阳教授所著的《马克思时间经济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1年)一书,从时间经济的角度出发解读《资本论》,在比较和借鉴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西方哲学等有关理论的基础上,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顺  郭乾  
当前我国消费不足治理面临多重困境,包括理论困境、逻辑困境、伦理困境及对策困境等。马克思消费力理论以消费力为基本范畴,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论题,适用于破解当前我国消费不足的治理困境,推动消费不足治理的根本转变。破解消费不足的指导理论不是经典经济危机理论,而是马克思消费力理论;根本治理目的不是扩大社会消费,而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根本治理任务不是释放购买力,而是培育居民消费力;根本治理对策不是提高居民收入,而是培育消费者;根本治理思路不是关注经济发展,而是关注人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