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8)
2023(4939)
2022(3713)
2021(3613)
2020(2541)
2019(5513)
2018(5234)
2017(9595)
2016(5010)
2015(5525)
2014(5294)
2013(5056)
2012(4716)
2011(4163)
2010(4178)
2009(3949)
2008(3784)
2007(3593)
2006(3255)
2005(2775)
作者
(13688)
(11525)
(11514)
(11258)
(7311)
(5565)
(5256)
(4409)
(4403)
(4120)
(3955)
(3820)
(3769)
(3633)
(3608)
(3541)
(3351)
(3326)
(3262)
(3194)
(2803)
(2798)
(2746)
(2742)
(2718)
(2633)
(2575)
(2459)
(2277)
(2257)
学科
(20729)
经济(20592)
管理(12252)
(10184)
(9202)
企业(9202)
(7486)
中国(7437)
业经(7194)
方法(6808)
理论(6168)
(5931)
(5633)
农业(4881)
教育(4462)
社会(4156)
(4080)
(3967)
地方(3881)
数学(3590)
数学方法(3524)
企业经济(3412)
经济理论(3345)
(3196)
(2882)
银行(2874)
(2855)
(2855)
工作(2847)
(2822)
机构
学院(71218)
大学(71170)
(26724)
经济(26098)
研究(26007)
管理(23209)
理学(19851)
理学院(19573)
管理学(19158)
管理学院(19018)
中国(18623)
科学(15933)
(14766)
(13321)
(12545)
(11948)
师范(11842)
中心(11472)
研究所(11330)
(11216)
(10833)
财经(10465)
业大(9559)
(9544)
(9534)
师范大学(9524)
北京(9276)
经济学(8786)
(8649)
农业(8579)
基金
项目(48388)
科学(38676)
研究(38173)
基金(34656)
(29875)
国家(29542)
社会(26550)
科学基金(24956)
社会科(23653)
社会科学(23640)
(18890)
教育(18039)
基金项目(17455)
(16183)
编号(15958)
成果(14145)
自然(13968)
自然科(13635)
自然科学(13634)
自然科学基金(13397)
资助(12546)
课题(11571)
重点(11203)
(10793)
国家社会(10593)
(10575)
(10241)
(10176)
(10093)
项目编号(9902)
期刊
(34820)
经济(34820)
研究(23146)
中国(16277)
教育(13117)
学报(13041)
(12357)
科学(11361)
(10252)
大学(10183)
学学(9458)
管理(9168)
农业(8105)
经济研究(5877)
(5778)
金融(5778)
财经(5662)
业经(5659)
技术(5359)
(4968)
(4774)
社会(4342)
问题(4248)
职业(3570)
社会科(3517)
社会科学(3517)
科技(3317)
业大(3312)
图书(3264)
改革(3170)
共检索到110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彬彬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道路观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指明了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科学揭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要有发达的生产力,历史目标是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实现路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共同胜利论"与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道路观为中国道路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小苏  
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思想不完全等同于理论界所言的计划经济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思想中,有两个鲜明的思想观点,即“有计划的盲目性”思想和“无计划的计划性”思想。这两个思想观点的发现及其论证为全面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思想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有效的计划管理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本质上都是处于生成中的物质物体,是永不停息物质运动的现实过程,永远变化生长的物质运动承载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实际本质与丰富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共进”思想的第一重逻辑是整体自然成长论,整体自然成长是指自然界的发展、人的实践和人的思维的现实性发展共同行进。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共进”思想的第二重逻辑是自然世界价值论,它强调自然世界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人的劳动创造,只有实现人的不断创造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然世界价值与人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共进”思想的第三重逻辑是社会建构促进自然论,社会建构必须促进自然世界的最高本质和价值也就是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幸福,只有实现人的全方位幸福才能够真正促进自然世界的进步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明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散见于两人的著作中,用以思考"自然—人—社会"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按照"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完成了对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态演进的思考,彰显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系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其他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本体的系统结构。对马克思恩格斯"系统"生态观的深入思考,有助于从更宽广的视角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能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寻求更为充实的理论依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接2015年第4期)三、如何估价马恩著作中有关市民社会的翻译问题沈教授指出,在马恩著作的中译本中,有关德文"bürgerlich"这个词的误译"范围很广,数量极大,并由来已久,以致形成了一套与误译相适应的完整理论体系。这使原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理论被淹没在马恩关于资本主义或资产阶级的理论中,使这个重要理论在苏俄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几乎消失殆尽"。1也就是说,在沈教授看来,"原马克思主义"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宝芳  
19世纪40年代初,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颁布早期环境立法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开始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他们具体地考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环境污染的类型、状况和危害,深刻揭示了造成环境污染的认识根源、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并富有卓见地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途径。这些思想对认识和解决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桂枝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人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的生存发展也是客观的,从而分析出人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持续满足源于人类可持续的实践劳动;这个劳动过程使人类渐渐渴求平等,而人类真正实践平等则需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保障,这个保障只有科学社会主义能够提供。所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实现全面自由发展即实现人的真正平等架构社会制度基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刚  
劳动就业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之一,直接关涉着社会建设的成败。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构想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阐述了深刻的劳动就业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就业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就业的本质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就业思想对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劳动就业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劳动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林祖华  
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其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对当今中国不断推进民生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冬娜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剖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源在于资本逻辑,提出了站在社会历史视域考察自然概念、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完全的变革等人与自然和解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应有之道的生态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峰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在其宏伟的理论大厦中尚有许多宝藏等待人们去挖掘整理,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便是其中尚待挖掘的宝藏。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航运是创造价值的生产部门,航运利用自然力的作用降低运输成本,航运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工业革命、航运与世界市场是马克思航运经济思想的三要素。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虽然比较分散,但却是大量的、全面的、深刻的,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市场的发展,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乃至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航运经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军利  王俊涛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 ,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 (本文将其称为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首先是体现为自然观上的全面更新 ;其次是对实践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把握 ;尤为突出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显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洞察力。这些对于反思当代环境问题有一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郎廷建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存在区别。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不等于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或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也不等于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而是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的交集部分,即马克思和恩格斯达成共识的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态文明思想上的共识,主要体现在他们在自然界的先在性问题、人的起源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同一性问题、劳动实践的历史作用、现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及解决途径看法的一致性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范式,揭示了现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本主义根源,提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向国成  刘晶晶  罗曼怡  
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工理论,可以发现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已阐述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而这被理论界称之为"斯密-杨格定理"。从思想史贡献和理论体系来看,这一命名完全忽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贡献。本文忠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著,开展了以下工作:(1)追溯思想渊源,梳理发展脉络,从思想史上阐明是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最完整地论述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思想;(2)阐明"两类分工"在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中的地位,并对"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提出新解释;(3)基于分工是"社会劳动的总体形态",解析分工的内在结构,提出以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机制,以此为基础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工与市场思想的当代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