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
2023(1397)
2022(1144)
2021(1104)
2020(989)
2019(2210)
2018(2180)
2017(4276)
2016(2450)
2015(2583)
2014(2392)
2013(2463)
2012(2360)
2011(2232)
2010(2122)
2009(1827)
2008(1859)
2007(1741)
2006(1584)
2005(1463)
作者
(6496)
(5471)
(5435)
(5130)
(3610)
(2633)
(2529)
(2076)
(1943)
(1919)
(1826)
(1825)
(1781)
(1778)
(1740)
(1723)
(1595)
(1579)
(1574)
(1536)
(1480)
(1395)
(1379)
(1318)
(1298)
(1253)
(1214)
(1155)
(1078)
(1073)
学科
(9178)
经济(9175)
(6860)
管理(6267)
(6005)
企业(6005)
方法(4126)
数学(3585)
数学方法(3543)
(3529)
(3055)
(2827)
财务(2827)
财务管理(2825)
中国(2789)
企业财务(2769)
(2072)
(2059)
金融(2056)
理论(1825)
(1772)
业经(1657)
(1657)
银行(1649)
(1561)
农业(1549)
(1486)
(1313)
劳动(1312)
(1251)
机构
大学(32742)
学院(31403)
(13854)
经济(13633)
研究(11638)
管理(10477)
中国(9212)
理学(8982)
理学院(8878)
管理学(8692)
管理学院(8646)
科学(7184)
(6871)
(6629)
(6048)
(5974)
研究所(5483)
财经(5441)
(4993)
经济学(4963)
中心(4932)
农业(4821)
(4554)
业大(4488)
经济学院(4398)
(4256)
师范(4188)
(4158)
北京(4156)
财经大学(4149)
基金
项目(20458)
科学(16162)
基金(15756)
(14003)
国家(13907)
研究(13855)
科学基金(11574)
社会(9318)
社会科(8715)
社会科学(8715)
基金项目(7973)
自然(7661)
(7485)
自然科(7470)
自然科学(7467)
自然科学基金(7350)
(6712)
教育(6511)
资助(6505)
编号(4807)
重点(4671)
(4600)
成果(4472)
(4330)
科研(4163)
(4122)
大学(4109)
创新(4035)
国家社会(4028)
教育部(3998)
期刊
(15198)
经济(15198)
研究(9960)
学报(6818)
中国(6372)
(6054)
科学(5380)
(5286)
大学(4905)
学学(4649)
管理(4450)
(3776)
金融(3776)
农业(3350)
财经(3291)
经济研究(2979)
教育(2969)
(2823)
(2043)
(1920)
技术(1902)
问题(1832)
(1730)
国际(1611)
业经(1588)
统计(1569)
世界(1538)
业大(1484)
会计(1452)
财会(1431)
共检索到48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史玲  
《资本论》既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光辉成就,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革命友谊的历史见证。从《资本论》发表到恩格斯逝世的二十九年间,资产阶级学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在应用方法、引文规范、理论原创、逻辑体系、理论通俗化等五个方面对《资本论》进行误读、歪曲甚至诋毁。为了捍卫《资本论》的革命性、科学性、创新性、完备性和人民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相继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各种误读和歪曲展开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论》五重误读的批判,为当前科学把握《资本论》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园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建设目标和必然选择,需要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通过对18—19世纪西方现代化的现象批判和本质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资本增殖为目标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价值观本质上是反生态的。从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和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国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发展观、生态观和群众观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可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工业生产的构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园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建设目标和必然选择,需要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通过对18—19世纪西方现代化的现象批判和本质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资本增殖为目标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价值观本质上是反生态的。从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和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国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发展观、生态观和群众观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可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工业生产的构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萌  
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经济决定论关系的争论依然存在,这既涉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性质的基本课题,更涉及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跨入新时代,重新对“历史唯物主义是经济决定论吗”这一传统话题进行反思和审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由刘菲菲、郝继松等撰写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年3月版)一书,立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分析历史唯物主义与经济决定论共同的理论源头,探寻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和分析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显性话语双重向度,重点围绕经济决定论的实质、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超越三个核心内容来展开深入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顺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保护关税制度"既是资本物权统摄价值分配、主导全球生产秩序的一种霸凌手段,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最大化资产阶级利益而择机采取的权宜性策略,在本质上属于资本逻辑在国际经济交往领域的排他性表现。他们认为该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民族工业的制度壁垒、实现垄断的经济政治屏障、最终操纵利润的重要工具。时至今日,尽管一些历史情节有所变化,但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刻批判思想并未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对我们认识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以美国保护主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新动向,仍具有无可挑剔的重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接2015年第4期)三、如何估价马恩著作中有关市民社会的翻译问题沈教授指出,在马恩著作的中译本中,有关德文"bürgerlich"这个词的误译"范围很广,数量极大,并由来已久,以致形成了一套与误译相适应的完整理论体系。这使原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理论被淹没在马恩关于资本主义或资产阶级的理论中,使这个重要理论在苏俄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几乎消失殆尽"。1也就是说,在沈教授看来,"原马克思主义"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宝芳  
19世纪40年代初,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颁布早期环境立法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开始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他们具体地考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环境污染的类型、状况和危害,深刻揭示了造成环境污染的认识根源、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并富有卓见地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途径。这些思想对认识和解决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林祖华  
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其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对当今中国不断推进民生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冬娜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剖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源在于资本逻辑,提出了站在社会历史视域考察自然概念、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完全的变革等人与自然和解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应有之道的生态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峰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在其宏伟的理论大厦中尚有许多宝藏等待人们去挖掘整理,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便是其中尚待挖掘的宝藏。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航运是创造价值的生产部门,航运利用自然力的作用降低运输成本,航运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工业革命、航运与世界市场是马克思航运经济思想的三要素。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虽然比较分散,但却是大量的、全面的、深刻的,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市场的发展,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乃至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航运经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军利  王俊涛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 ,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 (本文将其称为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首先是体现为自然观上的全面更新 ;其次是对实践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把握 ;尤为突出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显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洞察力。这些对于反思当代环境问题有一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郎廷建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存在区别。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不等于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或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也不等于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而是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的交集部分,即马克思和恩格斯达成共识的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态文明思想上的共识,主要体现在他们在自然界的先在性问题、人的起源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同一性问题、劳动实践的历史作用、现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及解决途径看法的一致性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范式,揭示了现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本主义根源,提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明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散见于两人的著作中,用以思考"自然—人—社会"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按照"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完成了对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态演进的思考,彰显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系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其他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本体的系统结构。对马克思恩格斯"系统"生态观的深入思考,有助于从更宽广的视角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能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寻求更为充实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向国成  刘晶晶  罗曼怡  
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工理论,可以发现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已阐述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而这被理论界称之为"斯密-杨格定理"。从思想史贡献和理论体系来看,这一命名完全忽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贡献。本文忠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著,开展了以下工作:(1)追溯思想渊源,梳理发展脉络,从思想史上阐明是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最完整地论述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思想;(2)阐明"两类分工"在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中的地位,并对"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提出新解释;(3)基于分工是"社会劳动的总体形态",解析分工的内在结构,提出以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机制,以此为基础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工与市场思想的当代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