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6)
- 2023(6425)
- 2022(5348)
- 2021(4703)
- 2020(3568)
- 2019(8077)
- 2018(7933)
- 2017(14312)
- 2016(7815)
- 2015(8781)
- 2014(8773)
- 2013(8696)
- 2012(8541)
- 2011(8054)
- 2010(8337)
- 2009(7545)
- 2008(7381)
- 2007(6718)
- 2006(6262)
- 2005(6038)
- 学科
- 济(39381)
- 经济(39345)
- 业(18152)
- 管理(16908)
- 地方(16348)
- 中国(15498)
- 企(12260)
- 企业(12260)
- 农(12070)
- 业经(10230)
- 地方经济(9400)
- 发(8909)
- 农业(8626)
- 学(8251)
- 方法(7937)
- 融(7928)
- 金融(7925)
- 银(7683)
- 银行(7667)
- 行(7594)
- 发展(6688)
- 教育(6686)
- 展(6662)
- 环境(6576)
- 制(6531)
- 贸(6330)
- 贸易(6319)
- 数学(6291)
- 数学方法(6225)
- 易(5999)
- 机构
- 学院(114747)
- 大学(112105)
- 济(46915)
- 研究(46633)
- 经济(45846)
- 管理(36791)
- 中国(35627)
- 理学(29938)
- 理学院(29458)
- 管理学(28916)
- 科学(28835)
- 管理学院(28693)
- 京(25644)
- 所(24701)
- 研究所(22085)
- 农(21777)
- 财(21705)
- 中心(20342)
- 江(19586)
- 范(18836)
- 师范(18636)
- 北京(17087)
- 农业(16779)
- 院(16732)
- 州(16285)
- 财经(16020)
- 业大(15877)
- 省(15793)
- 师范大学(14718)
- 科学院(14447)
- 基金
- 项目(69094)
- 科学(53745)
- 研究(53035)
- 基金(46810)
- 家(40622)
- 国家(40171)
- 科学基金(33324)
- 社会(33000)
- 社会科(31104)
- 社会科学(31099)
- 省(29096)
- 划(24151)
- 教育(23952)
- 基金项目(23921)
- 编号(22043)
- 发(21984)
- 自然(19461)
- 成果(19202)
- 自然科(18971)
- 自然科学(18967)
- 资助(18599)
- 自然科学基金(18597)
- 发展(17989)
- 展(17660)
- 课题(17025)
- 重点(16137)
- 创(14490)
- 年(14265)
- 部(14224)
- 创新(13573)
共检索到198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明桂
在新自由主义冲击下,非公工会组织被异化为资方的附属机构,低权利、低福利来维持的企业高增长不具有持续性,企业和政府必须为劳动者健全的生活支付成本和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工会思想(以下称马恩工会思想)揭示了工会产生的使命和维权职能,为指导非公企业工会发展和满足劳动者的现实需要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积极组建和完善非公企业工会以扭转"资强劳弱"的不和谐局面;充分激活和发挥工会维权功能以解决工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设法探索和拓宽工会职责范围以满足工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平正义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盛辉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研究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撷取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关系发展的相关理论,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城乡融合及其发展思想: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提;发展和协调布局生产力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基础;以城带乡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工农产业融合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客观要求;科学技术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推力。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京平 苏荣
近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价值观念偏差、道德意识低下等问题仍需引起足够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道德教育,以科学的理论引领道德教育实践,推动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高凤敏写作的《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一书,在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平,具体可归纳为三个特点: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思想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施九青
人的自由发展贯穿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自由具有日常用语、身份认定、制度意义、科学与哲学四个层面的含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文本中具体是在哪个层面上使用自由一词,要看其具体语境。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主张人的自由意识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阶段,主张费尔巴哈的人的自由本质的异化、复归的人本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阶段,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的自由发展思想阶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思帆
共享发展是千百年来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有"共享发展"思想尚存在争议。通过梳理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文献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共享发展"的概念,但在其理论研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共享发展"思想,对新时代我国共享发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在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指导下,要坚持公有制为主的基本经济制度,做强做大公有制经济,夯实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加强政治、文化、生态建设,全方位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完善以公平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保证全民公平享受发展成果;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织密共享发展的保障网。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享发展 文本考证 新时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冬娜
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认识论维度,注重人类怎样认识自然规律进而改变自然界,它是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基础,具有发生学的意义;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体论维度,它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开展形式、程度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彼此交织,这二者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不断进步。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透过辩证思维来把握人和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为我们透察当代中国生态问题的特性寻觅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虽然没有出现全面性的农业危机,但农业危机已初见端倪。因此,当前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危机理论,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农业危机理论 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桂枝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人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的生存发展也是客观的,从而分析出人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持续满足源于人类可持续的实践劳动;这个劳动过程使人类渐渐渴求平等,而人类真正实践平等则需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保障,这个保障只有科学社会主义能够提供。所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实现全面自由发展即实现人的真正平等架构社会制度基础。
关键词:
人的生存发展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平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宇雄
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的基本思想包括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需要农民阶级支持,农民阶级的解放需要无产阶级领导,他们二者的共同诉求是工农联盟建立的基础,无产阶级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是建立工农联盟的必要条件等。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对农民在革命斗争中的角色进行了新的定位,指出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并深化了对农民阶级内部不同阶层革命性的分析,强调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要代表和实现农民阶级的利益,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农联盟的思想。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毛泽东 工农联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皇甫鑫 唐依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对城市和乡村及其关系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了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差别、城乡融合的经典论断。反观当今中国,城乡分离、对立、差别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愈演愈烈,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瓶颈,要想跨过这个瓶颈达到城乡融合的良好态势,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发展的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提升城乡命运共同体的关系联结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永刚 刘赣州
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唯物主义学说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我们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引发的生态环境变化以及环境灾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失调会引发诸多环境灾害现象。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不受约束等原因是环境灾害产生的主要根源。解决生产力发展与环境灾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人类社会逐步向更完善的社会目标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生产力发展 环境灾害 物质变换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根平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原理批判资本主义城乡关系异化以及对前人的城乡理念进行"扬弃"的结果。其主体内容包括城乡融合的逻辑必然、本质内涵和实现条件,最终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从理论层面、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创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有助于从根本上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玉顶
马克思恩格斯面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城市的扩张所引起的城乡对立和矛盾的现实,提出了丰富、系统且富有科学预见性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学习和领会这些思想,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峰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在其宏伟的理论大厦中尚有许多宝藏等待人们去挖掘整理,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便是其中尚待挖掘的宝藏。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航运是创造价值的生产部门,航运利用自然力的作用降低运输成本,航运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工业革命、航运与世界市场是马克思航运经济思想的三要素。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虽然比较分散,但却是大量的、全面的、深刻的,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市场的发展,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乃至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航运经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