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3)
2023(6369)
2022(5123)
2021(4592)
2020(3521)
2019(7951)
2018(7339)
2017(12288)
2016(6205)
2015(6897)
2014(6519)
2013(6232)
2012(5613)
2011(5299)
2010(5644)
2009(5474)
2008(4243)
2007(3762)
2006(3475)
2005(3198)
作者
(17473)
(14312)
(14045)
(13409)
(8879)
(6773)
(6460)
(5588)
(5333)
(5111)
(4861)
(4834)
(4535)
(4495)
(4463)
(4449)
(4157)
(4094)
(4002)
(3949)
(3617)
(3507)
(3429)
(3393)
(3254)
(3236)
(3078)
(3077)
(2959)
(2907)
学科
(25067)
经济(25050)
(24302)
金融(24299)
(21220)
银行(21210)
(20709)
(17270)
中国(16151)
管理(14211)
(13980)
企业(13980)
(10985)
中国金融(10862)
(9458)
业经(9365)
地方(9224)
(8828)
农业(8341)
方法(7579)
数学(6725)
数学方法(6625)
(6068)
财务(6055)
财务管理(6049)
企业财务(5863)
(5130)
(5055)
(5028)
农业经济(5006)
机构
学院(85110)
大学(83202)
(34683)
经济(33803)
中国(29415)
研究(28645)
管理(27134)
理学(22807)
理学院(22542)
管理学(22008)
管理学院(21862)
(18432)
科学(16604)
(16503)
中心(15622)
(14971)
(14586)
银行(14460)
财经(14262)
(14122)
金融(13841)
(13652)
(13597)
(12954)
(12725)
经济学(12482)
研究所(12335)
人民(12048)
(11606)
师范(11466)
基金
项目(55298)
科学(42966)
研究(42408)
基金(39247)
(33501)
国家(33130)
科学基金(28250)
社会(27858)
社会科(26361)
社会科学(26354)
(22945)
基金项目(20126)
教育(18769)
(18284)
编号(16971)
自然(16008)
自然科(15655)
自然科学(15653)
自然科学基金(15364)
资助(15314)
成果(14458)
(13227)
重点(12829)
课题(12498)
(12301)
国家社会(11740)
(11544)
创新(11458)
(11265)
(11070)
期刊
(40095)
经济(40095)
研究(27115)
(25861)
金融(25861)
中国(19417)
(16541)
(14379)
学报(13974)
科学(11795)
大学(11030)
学学(10558)
农业(10327)
管理(9995)
教育(9985)
财经(7489)
业经(7124)
经济研究(6469)
(6427)
技术(6198)
(4924)
中国金融(4713)
问题(4528)
理论(4438)
(4306)
农村(4196)
(4196)
实践(3989)
(3989)
统计(3912)
共检索到138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殿生  宋雨楠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城乡分离和对立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得城乡对立进一步强化。实现城乡融合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条件,而这一条件也是从现有的生产力发展需要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理论价值主要包括它高扬了人的核心价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和验证了方法论的科学性等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启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与进步;加快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城乡融合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对立的制度条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法规划,统筹协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盛辉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研究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撷取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关系发展的相关理论,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城乡融合及其发展思想: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提;发展和协调布局生产力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基础;以城带乡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工农产业融合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客观要求;科学技术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推力。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根平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原理批判资本主义城乡关系异化以及对前人的城乡理念进行"扬弃"的结果。其主体内容包括城乡融合的逻辑必然、本质内涵和实现条件,最终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从理论层面、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创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有助于从根本上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冯永泰  
城乡分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通过乡村城市化城乡又将走向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城乡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变革与发展,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由于制度惯性等因素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城乡融合发展还面临着发展制度的区隔性、要素流动的单向性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偏向性等现实问题。要立足于中国城乡关系实际,着眼于未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基础,以深化城乡产业融合为关键,以提升乡村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军利  王俊涛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 ,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 (本文将其称为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首先是体现为自然观上的全面更新 ;其次是对实践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把握 ;尤为突出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显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洞察力。这些对于反思当代环境问题有一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皇甫鑫  唐依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对城市和乡村及其关系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了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差别、城乡融合的经典论断。反观当今中国,城乡分离、对立、差别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愈演愈烈,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瓶颈,要想跨过这个瓶颈达到城乡融合的良好态势,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发展的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提升城乡命运共同体的关系联结度。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林祖华  
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其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对当今中国不断推进民生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峰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在其宏伟的理论大厦中尚有许多宝藏等待人们去挖掘整理,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便是其中尚待挖掘的宝藏。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航运是创造价值的生产部门,航运利用自然力的作用降低运输成本,航运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工业革命、航运与世界市场是马克思航运经济思想的三要素。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虽然比较分散,但却是大量的、全面的、深刻的,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市场的发展,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乃至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航运经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郎廷建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存在区别。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不等于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或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也不等于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而是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的交集部分,即马克思和恩格斯达成共识的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态文明思想上的共识,主要体现在他们在自然界的先在性问题、人的起源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同一性问题、劳动实践的历史作用、现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及解决途径看法的一致性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范式,揭示了现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本主义根源,提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向国成  刘晶晶  罗曼怡  
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工理论,可以发现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已阐述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而这被理论界称之为"斯密-杨格定理"。从思想史贡献和理论体系来看,这一命名完全忽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贡献。本文忠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著,开展了以下工作:(1)追溯思想渊源,梳理发展脉络,从思想史上阐明是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最完整地论述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思想;(2)阐明"两类分工"在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中的地位,并对"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提出新解释;(3)基于分工是"社会劳动的总体形态",解析分工的内在结构,提出以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机制,以此为基础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工与市场思想的当代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善迈  
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最终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教育思想必须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教育通过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本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经典著作,从方法论角度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与经济基本关系的思想,即经济决定教育,教育推动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玉顶  
马克思恩格斯面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城市的扩张所引起的城乡对立和矛盾的现实,提出了丰富、系统且富有科学预见性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学习和领会这些思想,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京平  苏荣  
近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价值观念偏差、道德意识低下等问题仍需引起足够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道德教育,以科学的理论引领道德教育实践,推动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高凤敏写作的《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一书,在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平,具体可归纳为三个特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邵光学  王锡森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的,这其中包括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批判和继承,对人类自然观历史演进的考察,对近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借鉴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具体体现在: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制度体系为保障,以开放合作为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明桂  
在新自由主义冲击下,非公工会组织被异化为资方的附属机构,低权利、低福利来维持的企业高增长不具有持续性,企业和政府必须为劳动者健全的生活支付成本和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工会思想(以下称马恩工会思想)揭示了工会产生的使命和维权职能,为指导非公企业工会发展和满足劳动者的现实需要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积极组建和完善非公企业工会以扭转"资强劳弱"的不和谐局面;充分激活和发挥工会维权功能以解决工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设法探索和拓宽工会职责范围以满足工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平正义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