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0)
2023(8228)
2022(6953)
2021(6592)
2020(5467)
2019(12208)
2018(12498)
2017(22256)
2016(12696)
2015(14068)
2014(14259)
2013(13633)
2012(12714)
2011(11571)
2010(11905)
2009(11368)
2008(11332)
2007(10471)
2006(9738)
2005(8797)
作者
(38066)
(31811)
(31651)
(30547)
(20157)
(15412)
(14586)
(12444)
(12300)
(11431)
(11024)
(10828)
(10745)
(10432)
(10374)
(9876)
(9436)
(9242)
(9192)
(9098)
(8520)
(7907)
(7713)
(7503)
(7299)
(7251)
(7094)
(6910)
(6517)
(6464)
学科
(48212)
经济(48062)
管理(31388)
(26760)
(24649)
企业(24649)
(18518)
方法(18281)
中国(15795)
(14999)
理论(14345)
(13485)
(12863)
数学(12651)
业经(12640)
数学方法(12319)
(12062)
教育(10986)
(10295)
地方(9264)
体制(9039)
(8838)
(8805)
银行(8804)
金融(8797)
(8521)
农业(7748)
(6995)
结构(6892)
(6789)
机构
大学(187294)
学院(182138)
研究(69760)
(67402)
经济(65689)
管理(60406)
中国(51260)
理学(50175)
理学院(49389)
管理学(48126)
管理学院(47753)
科学(44666)
(41596)
(36998)
(36366)
研究所(33460)
(32795)
(30457)
中心(29935)
(29621)
师范(29270)
财经(27275)
北京(26765)
业大(26607)
农业(25586)
(24782)
(24567)
师范大学(23744)
(23435)
(22405)
基金
项目(114134)
科学(88873)
研究(84138)
基金(80857)
(71808)
国家(71189)
科学基金(59189)
社会(52699)
社会科(48670)
社会科学(48652)
(44603)
教育(40865)
基金项目(40848)
(38684)
自然(37288)
自然科(36375)
自然科学(36362)
自然科学基金(35724)
编号(34299)
资助(33039)
成果(31799)
重点(27047)
课题(26147)
(25169)
(24003)
(22470)
(21673)
科研(21529)
国家社会(21462)
大学(21323)
期刊
(85182)
经济(85182)
研究(62245)
中国(45573)
学报(36274)
教育(33349)
科学(30154)
(30030)
(29962)
大学(26863)
学学(24689)
管理(24333)
农业(19291)
技术(16097)
(15819)
金融(15819)
财经(15575)
(13575)
经济研究(13283)
业经(11843)
图书(11606)
(10859)
问题(10731)
统计(9832)
(9715)
业大(8783)
职业(8737)
书馆(8467)
图书馆(8467)
(8286)
共检索到296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承槐  
马克思的方法论是总体方法论,它内含"八维社会时空结构"图景。文章简练地归纳分析了总体方法论八维社会时空结构学说的基本内涵,指证了马克思总体方法论八维社会时空结构学说是哲学社会科学学说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在方法论上将人类的哲学社会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到现代的水平。理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总体方法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学术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艾博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伴随着马克思主体实践观的逐步展开得以实现。以资本概念的演进为例:在资本概念形成的初期,马克思深受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影响,把资本理解为物,但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清算以及对黑格尔辩证法批判性的继承,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已初步浮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雏形;随着对古典经济学的生疑、反思与解惑,马克思关于资本的定义呈现出了社会关系层面的思考;紧接着,马克思开始从具体的、历史的角度分析社会关系,并将社会关系内涵融入资本概念之中,使资本概念进一步丰富,最终完成了资本逻辑的论证,达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客体历史本质与主体批判逻辑的统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邦文  赵景峰  
马克思的总体方法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的根本方法,是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阐述的总体方法论是以"具体总体"与"思想总体"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内涵,以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对立统一关系、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等为基本原则,并利用范畴的内在规定性、范畴联系的有序性、范畴运动的关联性与范畴转换的中介性等特征来构建能反映研究对象本质联系的范畴体系,最后上升至理论体系的元方法。当前,要重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总体方法的基本内涵与原则来确定研究对象、起点范畴、中心范畴、逻辑主线,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嘉昕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和研究的历史演进,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中方法论自觉的重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自觉,将文本研究、理论阐释和现实关切内在统一于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应有之义,也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清涛  
以马克思为界,哲学实现了主体革命。从古希腊到后现代的全部西方哲学都以人为研究对象,但马克思之前的人是抽象精神,或是康德的理性,或是犹太教—基督教传统中的上帝,无论是哲学还是宗教,都以抽象的观念规训世界,规训人。马克思之前的人是一般的人,抽象的人,是人的神性。与此相反,在马克思实现向唯物史观转换之后,"现实的人"成为马克思的研究对象,或者说,马克思唯物史观正是奠基于"现实的人"基础之上。主体的转换带来了马克思真理观的转变,此后,真理不再是抽象的观念,而是"现实的人"之生存。马克思之后,全部哲学的研究不再主要研究人的神性,而是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悬搁——直面事实启发下,从现实的人的生存中发掘人,海德格尔的"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成为这一转换的标志性命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璐   陈鹏飞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方法论研究的错误倾向是对马克思经济学产生误解的根源。马克思的方法论首先是哲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方法论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为马克思在学术生涯中对哲学和经济学所进行的承前启后的批判性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总体方法论包含着对象方法、范畴方法和体系结构方法的统一,这是马克思经济学形成严密逻辑体系的根本保证。该体系不仅超越了古典经济学,而且也对后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形成了强有力的批判。相对于马克思经济学总体方法论的科学性,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在缺陷是其理论体系存在逻辑矛盾的根源和被现实一再推翻的重要原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这也是总体方法论赋予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璐   陈鹏飞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方法论研究的错误倾向是对马克思经济学产生误解的根源。马克思的方法论首先是哲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方法论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为马克思在学术生涯中对哲学和经济学所进行的承前启后的批判性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总体方法论包含着对象方法、范畴方法和体系结构方法的统一,这是马克思经济学形成严密逻辑体系的根本保证。该体系不仅超越了古典经济学,而且也对后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形成了强有力的批判。相对于马克思经济学总体方法论的科学性,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在缺陷是其理论体系存在逻辑矛盾的根源和被现实一再推翻的重要原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这也是总体方法论赋予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费利群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体方法论对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对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必须从总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进行理解;第二,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四,经济全球化不是一种目标,甚至也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而是一种客观趋势和一个主观的过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朱富强  
马克思经济学比现代主流经济学更容易发现经济危机,主要源于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社会哲学观上坚持矛盾冲突论,从而发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不一致性;二是在研究方法论上采用平均主义分析,从而更适合使用统计材料和历史材料来考察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正因如此,马克思经济学能够充分认识到自由市场经济内含的冲突性,并从收入分配角度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内在根源;相应地,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措施就是,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哲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是马克思构建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基础和原则性方法,对其进行全面剖析和再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涵。围绕抽象上升到具体与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系统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决定、来源以及理论载体,强调了马克思构建其宏大经济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夯实了方法论基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嵩  
关于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归属,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笔者一方面分析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个人主义思想的批判,力图弄清他不同意其中的哪些因素,又保留了其中的哪些因素;另一方面分析马克思本人关于"现实中的个人"的论述,并且对照卢瑟福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定义,明确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归属。笔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坚持从自利的、理性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现实中的个人"入手的研究视角,他是一位方法论个人主义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嵩  
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把社会看作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因而是一种有机整体论,并据此直接将其划归方法论整体主义阵营。有机整体论内部是有区别的,其一主张从个人入手;其二主张从整体入手。从马克思对上述两种有机整体论代表人物思想的批判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学有机整体论观点符合从个人入手解释社会现象的马克思整体论方法论原则。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户晓坤  
建立在人与自然抽象对立前提下的绿色理论或生态政治具有非历史的马尔萨斯主义倾向,往往陷入人类中心主义或者生态中心主义的困境。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批判了马尔萨斯将人类与其自身再生产条件相对立的非人道主义本质,"过剩"、"稀缺"等经济范畴遮蔽了资本与劳动二元主体的对抗性社会关系。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利润、劳动-工资、土地-地租三位一体"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的内生性矛盾,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或新陈代谢的断裂达到了历史的顶点,并且构成了资本生态系统(资本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危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户晓坤  
建立在人与自然抽象对立前提下的绿色理论或生态政治具有非历史的马尔萨斯主义倾向,往往陷入人类中心主义或者生态中心主义的困境。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批判了马尔萨斯将人类与其自身再生产条件相对立的非人道主义本质,"过剩"、"稀缺"等经济范畴遮蔽了资本与劳动二元主体的对抗性社会关系。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利润、劳动-工资、土地-地租三位一体"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的内生性矛盾,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或新陈代谢的断裂达到了历史的顶点,并且构成了资本生态系统(资本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危机根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论及其具体化贯彻,成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态理论联盟的思想基础。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永贵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方法论具有内在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也是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之方法论研究》一书从方法论的视域探究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搭建了其基本构架,揭示了其内在逻辑,阐述了其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