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1)
2023(6371)
2022(5444)
2021(4958)
2020(3973)
2019(8872)
2018(8685)
2017(16360)
2016(8924)
2015(10174)
2014(10142)
2013(9963)
2012(9799)
2011(9218)
2010(9729)
2009(9077)
2008(9020)
2007(8172)
2006(7641)
2005(7040)
作者
(28294)
(23566)
(23453)
(22471)
(15342)
(11144)
(10626)
(8978)
(8968)
(8551)
(8387)
(7944)
(7910)
(7662)
(7644)
(7241)
(7003)
(6802)
(6797)
(6608)
(6311)
(5908)
(5764)
(5644)
(5377)
(5361)
(5244)
(4944)
(4856)
(4644)
学科
(59294)
经济(59243)
管理(21606)
(17268)
方法(17014)
地方(15813)
(15259)
数学(14676)
数学方法(14506)
(13836)
企业(13836)
地方经济(11930)
中国(11742)
业经(9910)
(9386)
(8515)
(8142)
金融(8138)
(7700)
环境(7253)
经济学(7220)
理论(7197)
(7106)
(7090)
银行(7064)
教育(6930)
(6785)
农业(6530)
(6401)
(6354)
机构
大学(143835)
学院(140643)
(65811)
经济(64555)
研究(56436)
管理(46402)
中国(41918)
理学(38611)
理学院(38017)
管理学(37256)
管理学院(36980)
科学(33987)
(30603)
(30103)
(29579)
研究所(27241)
(23886)
中心(23621)
财经(23103)
(22526)
经济学(22122)
(21193)
师范(20984)
(20794)
北京(19602)
(19576)
经济学院(19503)
农业(18724)
业大(18638)
科学院(17344)
基金
项目(85496)
科学(66603)
基金(62199)
研究(61821)
(54684)
国家(54246)
科学基金(44816)
社会(40565)
社会科(38241)
社会科学(38231)
(32075)
基金项目(31627)
教育(28557)
自然(27524)
(27408)
自然科(26749)
自然科学(26738)
自然科学基金(26266)
资助(25643)
编号(23516)
成果(21411)
重点(20101)
(19608)
(19199)
课题(17526)
国家社会(17278)
(16787)
教育部(16449)
大学(16253)
(16089)
期刊
(83078)
经济(83078)
研究(48133)
中国(28606)
学报(24367)
(22922)
(22173)
科学(21734)
管理(18963)
大学(17897)
学学(16812)
教育(15838)
农业(14816)
(14480)
金融(14480)
经济研究(14065)
财经(12935)
(11355)
技术(11334)
问题(10341)
业经(9716)
世界(9015)
技术经济(8149)
(8127)
(7708)
统计(7683)
国际(7679)
(7151)
经济问题(6572)
图书(6431)
共检索到228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平成涛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查审,构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重要一维。通过变革哲学基底和重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深入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生活,完成了市民社会的解剖学,进而诊断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内在病理:以抽象的原子式个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方法论上的非历史主义;错认"物质"本身与其"社会形式"从而把特定社会历史的规定性赋予事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否定剥削与对抗而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永恒化。对这一诊断的理析,可以更为清晰地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从而为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平成涛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查审,构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重要一维。通过变革哲学基底和重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深入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生活,完成了市民社会的解剖学,进而诊断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内在病理:以抽象的原子式个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方法论上的非历史主义;错认"物质"本身与其"社会形式"从而把特定社会历史的规定性赋予事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否定剥削与对抗而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永恒化。对这一诊断的理析,可以更为清晰地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从而为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带来理论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户晓坤  
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其内部发现了构成资本主义解体的根本矛盾和促使共产主义生成的革命因素,从而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批判。这一发现正是借助于"革命的辩证法"来实现的。辩证法作为科学的、革命的方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承载着"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历史性重任;另一方面使政治经济学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马克思力图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以新的实证科学超越现代知性科学。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贯彻,使马克思开创了一条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凤一鸣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分为四个阶段。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到产业革命,前期为重商主义,后期为古典学派,其主题是财富本质及其财富的源泉。二、产业革命始到1848年殴洲革命前后,前期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阐发、注释,后期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修正、歪曲、反对,其主题是财富的分配。三、1848年革命前后到1926—1933年大危机前,前期为边际革命,后期是商厂理论的形成。四、大危机至今,前期为70年代前的凯恩斯时代,后期是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各派的论战,其主题是资本主义宏观管理问题。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臣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当代面临巨大挑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家卢卡奇、海德格尔和鲍德里亚这里尤为突出。他们分别在生产和消费阶段抓住时代的发展要素展开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批判,但是他们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批判要么回到纯粹思辨或走向虚无,要么抛弃人类生存的现实生活,最终都具有局限性。重估这些批判理论及其局限性,更有利于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坚持并运用马克思学说,从而体现其所具有的当代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鲍金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不是纯粹的经济学,而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意义上才成立的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对象,古典经济学用实证主义的眼光去观察对象,高度重视事物的现象和事实,但是它从不去探究现象的历史来历和事实的内在根据,这就会走向对经济事实的非历史性理解。就此而言,马克思批评了古典经济学的实证主义哲学基础,以历史性研究克服了古典经济学的实证主义视野,并且将"批判"在政治经济学理论本质的意义上加以实现。具体来说,马克思的《资本论》通过批判的价值立场、批判的研究方法和批判的观点结论等方面,实现自身作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臣  
黑格尔在完成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用"需要—欲望"思辨机制构建精神思辨体系,而马克思谈论需要问题则是面向人类生存之根本并对前者构成批判。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家们仅抓住社会发展的某一因素所完成的批判工作都停留于表象世界,未曾像马克思那样触及人类生存需要之根基。由此马克思针对需要和资本逐利之本性欲望问题所展开的批判便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这恰是当代西方理论批判家们无法超越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杨培祥  邬璟璟  李韵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及进一步发挥好农民工的作用,从根本上看,就需要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进行科学的界定,并让其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朝着合理的方向转化。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基于农民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加以界定,认为我国农民工在阶级属性上属于半无产者,在社会身份则为半工半农,而后者是由前者所决定的。然后,文章利用2015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对自身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的认同,并检验了上述理论观点。最后,文章将我国农民工未来发展趋势归纳为四种可能性,并指出我国农民工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半工半农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要妥善地处理好农民工问题,需要在政策设计上使农民摆脱现有的尴尬处境,朝着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向转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  
如何正确对待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是个重大问题。过去有段时间对它“拒之门外,不屑一顾”,或“一批到底,毫无可取”。后来看到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快,于是对其经济学说又有些“好丑不分,概表欢迎”的倾向,竟有人以为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似乎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还管用,这些糊涂思想,必须澄清。有效办法就是看看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评价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屈炳祥  
马克思认为,国家并不仅仅是一个维护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和执行社会公共管理的行政机构,它还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经济载体,具有经济的属性。因而是政治、社会与经济属性的统一。在《资本论》及其一系列经典文献中,马克思告诉我们,国家具有多重经济角色,有着多种经济职能,在社会的经济运行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对之进行经济学思考,会得到一些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星焕  
马克思以实践和批判为两大理论支柱,建构起“批判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只是对于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把握,而是以“人类社会”为立足点和以“私有制批判”为理论核心的科学理论,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表达”。在当代,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仍旧向我们展示着它“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伟大力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道一  
秉持批判的理性精神,马克思以其卓著的创造性书写了《资本论》这一“资本批判”的理论典范。正如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的,在“《资本论》的逻辑”的展开过程中,马克思从黑格尔所开创的辩证逻辑中“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也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在批判性地反思黑格尔式唯心辩证法所造成的“意识形态的颠倒”的前提下,深入考察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中规定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矛盾运动”的“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概念逻辑”,可将其展开为“对旧概念的批判”“对新概念的规定”“概念的改造”“概念的转化”四个层次的“概念—运动”,通过对“剩余价值”概念在“《资本论》的逻辑”论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的阐发,以此拒斥和否定当代资本主义辩护中的种种意识形态辩护,从而在“概念逻辑”高度上,透彻地显明马克思的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所达致“资本主义整体性批判”的广度与深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颖  田一平  
摆脱长久以来形成的主观主义思想障碍,将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统摄于马克思思想的问题架构与意义领域,是当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工作。由户晓坤著写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21年11月)一书力图完整呈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一方面,该书尝试展现马克思进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进路与革命性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霍然  李腾飞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当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依旧向我们展示着它“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效力。基于此,经济理论学界应当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研究,坚守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批判”和“实践”立场,同时发扬创新精神,完善理论建设,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展现更大的实践指导价值。由付文军撰写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转向与逻辑生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3月)一书聚焦梳理出“资本之思”和“存在之问”两条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线索,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肖述剑  牛宇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与权力是合一的。马克思的资本权力批判是独特的,他既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原则展开对资本权力问题的宏观解释,又利用政治经济学批判完成了对资本权力问题的微观呈现。马克思在其文稿中展开了对资本权力的全面批判,通过对劳动力问题的分析完成了对资本权力的前提性追问与解答,通过对资本本质的分析确认了资本权力所蕴含着的"物权"和"关系权"维度,通过对私有制度的分析直接揭露了资本权力的"私权"本质,通过对资本权力行使的分析确证了它的非暴力性、主体性、扩张性和计算理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辩证分析了资本权力的社会历史效应。在全面展现资本权力的同时,马克思还探寻了资本权力的积极扬弃之道,即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以无产者为主体和制定科学的方案来完成这一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