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1)
2023(4461)
2022(3894)
2021(3729)
2020(3173)
2019(7127)
2018(7279)
2017(13312)
2016(7746)
2015(9024)
2014(9498)
2013(9141)
2012(8705)
2011(7855)
2010(8172)
2009(7755)
2008(7743)
2007(7122)
2006(6511)
2005(6056)
作者
(24365)
(20324)
(20100)
(19286)
(12679)
(9588)
(9208)
(8048)
(7695)
(7489)
(6826)
(6808)
(6691)
(6607)
(6483)
(6017)
(5999)
(5959)
(5910)
(5591)
(5316)
(5095)
(5051)
(4840)
(4559)
(4554)
(4539)
(4346)
(4243)
(4205)
学科
(27765)
经济(27709)
管理(22854)
(19466)
(16224)
企业(16224)
中国(10010)
方法(9856)
(9231)
(9119)
(9081)
(8837)
数学(7885)
数学方法(7710)
(7380)
理论(6667)
教育(6581)
地方(6359)
(6269)
银行(6242)
业经(5981)
(5973)
(5599)
金融(5592)
农业(5408)
(5184)
(4987)
财务(4956)
财务管理(4937)
(4824)
机构
大学(111494)
学院(111196)
研究(41527)
(39466)
经济(38262)
管理(37306)
中国(33083)
理学(30627)
理学院(30184)
管理学(29402)
管理学院(29230)
科学(27534)
(25098)
(22925)
(22460)
(21838)
研究所(20418)
(19341)
中心(18814)
农业(17513)
业大(17253)
(16521)
北京(16448)
师范(16304)
财经(15928)
(15444)
(15152)
(14808)
技术(14472)
(14196)
基金
项目(66877)
科学(51124)
研究(49453)
基金(45601)
(40343)
国家(39948)
科学基金(32632)
社会(28579)
(27251)
社会科(26672)
社会科学(26666)
教育(23737)
基金项目(23485)
(23054)
编号(21157)
自然(21150)
自然科(20646)
自然科学(20639)
自然科学基金(20246)
成果(19644)
资助(19137)
课题(16132)
重点(15399)
(14096)
(14022)
(13415)
(13268)
项目编号(12861)
(12855)
科研(12721)
期刊
(53025)
经济(53025)
研究(36471)
中国(29371)
(21601)
学报(21181)
教育(19167)
科学(18188)
(18146)
管理(15363)
大学(15336)
学学(14184)
农业(13858)
(12241)
金融(12241)
技术(9873)
业经(9030)
财经(8340)
经济研究(7739)
(7239)
问题(7030)
(6678)
图书(6522)
(6182)
(5755)
论坛(5755)
(5720)
职业(5514)
理论(5382)
科技(5319)
共检索到188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建方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的哲学概括,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现实形式。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所有哲学都没能科学地解决主客体关系问题,而马克思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和中介,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错误的过程中,科学地解决了主客体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鹏颖  
马克思创立世界历史理论的目的在于实现对"世界历史"这一基本历史事实的哲学超越。"中国方案"孕育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趋向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站在世界历史制高点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物质生产、人与精神生产的关系。
关键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方瑞  
如何阐释"唯一的""历史科学"这一概念,学界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解读模式。一种是传统哲学教科书的解读方式,将"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成"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运用"。但由于"两种唯物主义"对"物"的指认不同,导致了"历史与自然关系"的割裂,依然未能超越旧唯物主义的解读模式。另一种是黑格尔主义的解读方式,通过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比较,阐释"历史科学"的科学内涵。但这种解读方式将"历史科学"这一概念当成一个思辨性的东西,混淆了历史科学与思辨历史哲学的界限,从而弱化了历史科学的科学性。因此,我们有必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一献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切的终极价值目标。马克思哲学的变革是对主客二分的批判和简单同一的超越,主体和客体是对立同一的辩证发展过程。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分析蕴含了对人的发展维度的关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商品价值秘密的揭示,发掘了以物为依赖的人的主体独立性。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归根到底关注的是人的发展问题,是人自身的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商品价值中人的发展依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逄锦聚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贯彻以及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日益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可喜景象。但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发展,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指导,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依然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丽美  
鉴于当代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产生或遗留的消极制度、政治、观念上层建筑问题。当前,需要剥离户籍权益,消除城市(工业)偏向的二元制度上层建筑;需要构建促使农村政治上层建筑——乡镇政府"服务"农民的体制上层建筑;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上层建筑。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全党团结前进的精神旗帜,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①要求"领导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②"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③这里所说的"追根溯源"和"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和发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史晋川  
价值转变为生产价格这一“转形问题”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论题。本文在回顾“转形问题”争论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斯拉法的“标准体系”来充当“不变价值尺度”,从而为解决“转形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
关键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一、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现代自然科学和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是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伟大杠杆。没有一个人能象马克思那样,对任何领域的每个科学成就,不管它是否实际应用,都感到真正的喜悦。但是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而且他正是把科学当做这种力量来加以利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传教  
文章在全面分析马克思社会必要扣除原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马克思的整体分配观。作者认为,从马克思整体经济思想来看,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核心原理应该是:"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占有产品"的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的整体分配观,对于我国当前在经济改革中更好地坚持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红  林桢栋  
大学教师评价,在人事管理和学术内涵上存在着"二律背反"。这种"二律背反"在我国大学的表现是行政力量的主导和学术力量的屈从。要实现大学教师评价主客体关系的平衡,需在"六个不唯"上做工作:评价导向上注重外显内在结合,不唯"可见表现";评价维度上考虑学术工作内涵,不唯"科研至上";评价标准上尊重不同学科差异,不唯"一把尺子";评价过程中引入教师主体功能,不唯"政策条款";评价方法上探索定性定量结合,不唯"数字迷信";评价结果上可行多方协商调适,不唯"一锤定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毕强  齐志  白云峰  
信用信息是反应信用交易各方信用行为的信息,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键。本文系统研究了信用及信用信息的概念及联系,并从信用信息服务中的主客体关系入手,对信用信息服务的流程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帅军  
人既是教育管理的主体 ,又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人在教育管理中的这种特殊的双重地位 ,决定了人的主体性问题和主客体关系问题成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 ,把握和处理好教育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与认识关系、依存与制约关系及对立与统一关系 ,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与效能 ,使教育管理更好地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服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锡喜  
对于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活动和革命实践活动。马克思在思想上超越了资产阶级理性批判精神,在立场上超越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情怀、历史的和世界的宽阔视野、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实践精神。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