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1)
- 2023(9674)
- 2022(7843)
- 2021(7382)
- 2020(5830)
- 2019(13125)
- 2018(12966)
- 2017(23798)
- 2016(12559)
- 2015(13949)
- 2014(13105)
- 2013(12625)
- 2012(11766)
- 2011(10530)
- 2010(10470)
- 2009(9602)
- 2008(9417)
- 2007(8258)
- 2006(7131)
- 2005(6314)
- 学科
- 济(44442)
- 经济(44387)
- 管理(39105)
- 业(37742)
- 企(34479)
- 企业(34479)
- 方法(18741)
- 技术(15546)
- 数学(14728)
- 数学方法(14546)
- 中国(13395)
- 业经(12281)
- 理论(12153)
- 财(11832)
- 技术管理(11823)
- 学(11464)
- 农(10966)
- 制(9391)
- 贸(8795)
- 贸易(8784)
- 银(8712)
- 银行(8679)
- 融(8603)
- 金融(8600)
- 易(8551)
- 行(8370)
- 教育(7723)
- 和(7439)
- 农业(7381)
- 地方(7277)
- 机构
- 大学(171746)
- 学院(170570)
- 济(69472)
- 经济(68020)
- 管理(63628)
- 研究(58567)
- 理学(54651)
- 理学院(54066)
- 管理学(53196)
- 管理学院(52889)
- 中国(46109)
- 京(35491)
- 科学(35171)
- 财(33174)
- 所(28785)
- 中心(27168)
- 农(27029)
- 江(26374)
- 研究所(26074)
- 财经(26058)
- 业大(23912)
- 经(23841)
- 经济学(22447)
- 北京(22181)
- 范(22085)
- 师范(21735)
- 院(21433)
- 农业(21408)
- 州(21347)
- 经济学院(20074)
- 基金
- 项目(115554)
- 科学(91924)
- 研究(85698)
- 基金(83530)
- 家(73661)
- 国家(73017)
- 科学基金(62905)
- 社会(54679)
- 社会科(51750)
- 社会科学(51739)
- 省(46330)
- 基金项目(43446)
- 教育(40880)
- 自然(40055)
- 自然科(39217)
- 自然科学(39203)
- 划(39179)
- 自然科学基金(38591)
- 编号(33355)
- 资助(32533)
- 创(30987)
- 创新(27874)
- 成果(27660)
- 重点(26747)
- 部(25380)
- 课题(24704)
- 发(24684)
- 国家社会(23018)
- 大学(22385)
- 业(22311)
共检索到262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宓文湛
马克思把研究货币问题的视角从人本主义抽象的劳动转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货币被当作人的实践来理解,使他的货币理论能超越前人水平而实现创新。马克思的实践视角和货币理论在当代不仅有利于我们认清西方货币理论在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上的局限性,正确认识新金融环境下货币的本质,借鉴和吸收西方货币理论关于各种变量及相互关系分析的合理因素,而且也有利于我国选择正确的经济增长方式,自主采取稳定人民币价值、合理调控外汇储备量等正确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视角 货币理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国刚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理论思想史中无可替代的里程碑。本文从货币来源和货币本质、货币职能、货币的历史性三个方面概括了马克思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从货币内生的信用机制、货币职能与货币需求、货币内含的金融功能、货币的经济社会功能四个角度对马克思货币理论做出了延伸理解,基于从货币本质和功能看"比特币"、货币层次的需求界定和供应量划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重心等三个视角讨论了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货币理论 实践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戴欣
自工业革命以来,创新成为推动人类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马克思作为创新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最早把创新行为嵌入市场经济体系内讨论,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在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时,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建立起完善的竞争生存机制,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结合深圳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实践经验,在马克思创新理论框架下论述建立创新型国家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关系,认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核心应当坚持市场是主导、企业是主体、企业家为核心、法治是基础、政府是保障的原则,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殷俊 张邹
马克思关于生存需要、自由发展和未来解放的研究与阐释,奠定了社会主义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的民生思想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惠民思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为民思想、"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爱民理想、"科学发展观"的利民思想和"精准扶贫"的富民思想是马克思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新时代,用马克思民生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实践,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推进精准扶贫,奋力补齐民生短板,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蒋海曦
人们一般认为,补充性货币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且其实践也仅限于西方国家。实际上,马克思早已提出了这个理论,在中国也早已存在补充性货币的实践。马克思认为,货币的出现是以补充性货币的原始形态为基础的,补充性货币广泛存在于货币发展的过程之中,补充性货币可以作为资本运用,补充性货币有不同的具体形式,补充性货币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中华红色经济之都"补充性货币的实践进一步印证了马克思的理论。"中华红色经济之都"补充性货币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当时经济社会的深刻原因。其给予我们的启示,对当代中国控制经济风险、深入进行金融供给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蒋海曦
人们一般认为,补充性货币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且其实践也仅限于西方国家。实际上,马克思早已提出了这个理论,在中国也早已存在补充性货币的实践。马克思认为,货币的出现是以补充性货币的原始形态为基础的,补充性货币广泛存在于货币发展的过程之中,补充性货币可以作为资本运用,补充性货币有不同的具体形式,补充性货币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中华红色经济之都"补充性货币的实践进一步印证了马克思的理论。"中华红色经济之都"补充性货币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当时经济社会的深刻原因。其给予我们的启示,对当代中国控制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裴宏 游宣浩
现代货币理论以财政货币观为理论起点,以资产负债表和核算原理为分析工具,得出了富有争议的结论。从货币循环和中央银行的角度,立足于马克思货币银行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内的货币—资本循环模型;证明现代货币理论的理论起点和分析框架在包含合理直觉的同时,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其代表性结论"准备金效应"的成立需要特定的前提。加深对现代货币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展马克思货币银行理论。
关键词:
资本循环 现代货币理论 货币流通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蒋海曦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揭示了货币形式的演进过程。但货币形式的演进会形成社会经济成本。在当代货币形式迅速发展之际,电子货币这种当代货币形式会降低载体成本、信息成本,影响信用成本及监督成本。其这种特征将成为我们运用、发展诸如数字货币这类当代货币形式、更好地进行金融调控的重要依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济广
当代货币供给理论基本范式是错误的。"基础货币"的组成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中的不动用部分、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公众手持现金都是不能派生存款的。派生存款不是派生货币,所谓广义货币也基本不是原始存款派生的。M2等概念与基础货币、原始存款没有对应关系,所以,货币乘数并不存在。"基础货币"、M1、M2、M3等概念是虚构的范畴。在马克思货币理论中,货币量就是发行的货币量,也就是作为流通手段的现金货币总量,当时具体是指以金为代表的金属货币、银行券以及国家纸币,而派生存款、票据等不是货币。为此,应当在马克思货币理论以及20世纪古典学派货币概念外延原理基础上,重构当代货币供给理论:只有国家/中央银行发行的记账货币和现金才是货币;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金融资产净额+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发行量应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货币流通量是一定时期交易支付总额,社会融资规模是衡量货币流通量的重要指标,货币流通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应当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期刊] 征信
[作者]
桑朝阳
数字货币概念范畴的清晰界定是理论分析的前提。数字货币和货币数字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字货币特指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加密货币。数字货币系统构想起源于电子货币安全、高效、匿名转移支付的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去中心化的价值转移支付系统即比特币系统诞生,标志着数字货币走向成熟。数字货币本质上是自身系统内生的工作量证明,其数量由系统规则自身决定,不受外在经济关系影响。因此,数字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而是代表了未来数字经济时代一种新的技术关系和生产关系变革趋势。对数字货币不能是抽象的探讨,应当从技术属性、生产关系属性、交易模式、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区块链技术 中心化 货币本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翌 李振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是人类货币形态的最新发展结果,“可信第三方是否在场”成为区分私人数字货币与法定数字货币的重要标准。本文基于马克思货币信用理论,梳理了货币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总结了数字货币等货币价值符号在材质、流通范围以及信用担保方面相对传统实物货币的变革与发展,并从货币职能与货币信用理论出发,对两类数字货币及其所代表的货币文明观念进行比较。最后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下,法定数字人民币所代表的新消费形态、新发展方向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飞 程建国
探微索隐力抒新见──荐《马克思的货币、信用和银行理论》郭飞,程建国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的货币,信用和银行理论》,是邱兆祥继《经济理论探索集》之后的又一本专著,是我国金融理论园地中的一朵新花,该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奔腾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概述□马奔腾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经济学界的最突出变化是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入中国并得以迅速普及。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得以传入和普及。这是和当时的国际国内历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晏辰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与改革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与新中国的建设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可以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明确导向。由刘复兴、唐景莉、张剑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实际,探究为今后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路径的专业书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苏珊·德·布朗霍夫 金梦迪 王娜
货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为重要和富有创见的理论部分之一。法国经济学家苏珊·德·布朗霍夫(Suzanne de Brunhoff)的《马克思论货币》(Marx on Money)是这个领域里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在书中,她系统整理并研究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货币问题的分析澄清了一些理论上的不清晰的地方,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书的特点和优点是:(1)强调了马克思货币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资本论》三卷整体结构和逻辑来分析货币的研究框架;(2)揭示了马克思货币理论中将货币与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