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891)
- 2022(2627)
- 2021(2524)
- 2020(2162)
- 2019(5238)
- 2018(5203)
- 2017(9897)
- 2016(5391)
- 2015(5917)
- 2014(5820)
- 2013(5855)
- 2012(5618)
- 2011(5112)
- 2010(5397)
- 2009(4983)
- 2008(5139)
- 2007(4743)
- 2006(4496)
- 2005(4449)
- 2004(3900)
- 学科
- 济(23027)
- 经济(22994)
- 管理(13161)
- 业(11536)
- 企(9174)
- 企业(9174)
- 农(7965)
- 方法(7231)
- 中国(6574)
- 数学(6016)
- 数学方法(5835)
- 财(5600)
- 学(5598)
- 制(5244)
- 贸(4599)
- 贸易(4593)
- 易(4449)
- 地方(4194)
- 业经(4193)
- 教育(4005)
- 农业(3941)
- 银(3868)
- 银行(3854)
- 理论(3828)
- 关系(3798)
- 行(3679)
- 税(3628)
- 融(3566)
- 金融(3563)
- 体(3434)
- 机构
- 大学(74206)
- 学院(72677)
- 济(31127)
- 经济(30384)
- 研究(28276)
- 管理(24471)
- 中国(23622)
- 理学(19781)
- 理学院(19544)
- 管理学(19060)
- 管理学院(18927)
- 京(16580)
- 财(16509)
- 科学(16366)
- 所(15288)
- 农(14233)
- 中心(13281)
- 研究所(13270)
- 江(13193)
- 财经(11984)
- 北京(11234)
- 农业(10950)
- 经(10776)
- 范(10339)
- 业大(10278)
- 师范(10247)
- 省(10168)
- 州(10120)
- 院(9851)
- 经济学(9494)
共检索到131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颖辉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它究竟来源于何处?马克思认为,流通领域中纯粹的商品买卖根本不能产生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来自产业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产业资本家对商业资本家的让渡。从“让渡”这个词的表面意义上理解,似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则
马克思的市场学说可以按顺序归结为五个方面,其中每个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这五个方面分别是:市场的本质——作为社会历史范畴的市场;市场的特征——作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现象形态的市场;市场的结构——作为反映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规模、结构和布局的市场;市场的职能——作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市场学说史——对前人市场学说的评价。本文着力从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整体出发,系统还原再现其市场学说的本意和方法论,为人们重新看待市场问题、重新评价马克思的市场学说、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市场理论提供较为可靠的研究起点。
关键词:
马克思 市场学说 市场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岳宏志 寇雅玲
转形问题被称作“经济学的世界难题”,争论了100多年至今没有定论。本文成功地证明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这两个等式同时成立这一所谓“转形问题”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的证明方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辨证本质的理解和领悟之上的。
关键词:
世界难题 价值 生产价格 转形理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景章
分配问题历来多争,本文主张应回到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哥达纲领批判》的思想上来。按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三种分配方式,既具有历时性又具有共时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发挥并应用原著思想,能够设计出符合实践要求、适应形势发展的三位一体分配模式。
关键词:
按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按需分配 三位一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阳
马克思肯定了康德自由是人类本性的观点,并把"自由"与"人类能力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提出要"自由地实现自由",构想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在马克思"人的发展"学说中,"自由"是比"全面"更具本质意义的关键性概念,决不能用"人的全面发展"替代"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自由 马克思 人的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学习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学说杨圣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正在大步走上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众多的规律中,基本的规律是马克思揭示的价值规律。学习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学说,正确认识和运用国际价值规律,对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和不...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光明
对马克思历来有大量曲解。今天应该认真独立地研究马克思,公正、历史地认识马克思。马克思是反对一切压迫、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伟大民主斗士,他要求人们从分析经验事实出发去深入而缜密地剖析社会,主张人民把社会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实行自我管理,真正实现自己的解放。所有这些,对于当今我们的进步,仍然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社会主义 工人阶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奎
转形问题被称作“经济学上的世界难题”。本文试图在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价格理论基础上来把握其实质 ,在此基础上建立静态转形模型和动态转形模型 ,从历史和逻辑—数学的角度 ,对转形问题作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答。并对我国学者丁堡骏和白暴力的转形理论进行评析。
关键词:
价值 生产价格 转形问题 动态转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岳宏志
转形问题被称作“经济学的世界难题”,争论了100多年至今没有定论。文章在全世界首次成功地证明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这两个等式同时成立这一所谓“转形问题”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的证明方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辨证本质的理解和领悟之上的。文章还对森岛通夫关于马克思转形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批评。
关键词:
世界难题 价值 生产价格 转形理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义平
本文从四个方面梳理、研究了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并据此评析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出路。一是马克思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经济发展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从已有的实践来看,如果背离了这一目的,就会为发展而发展,并因此难以持续。二是马克思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是生产端、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产业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一些地方拔苗助长地发展服务业会导致产业的"空心化",这也是拉美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三是马克思以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结构的匹配为枢纽,研究了产能过剩、结构调整问题。在市场经济下,结构调整的途径是竞争、兼并、破产、...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发展理论 现实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岳宏志 寇雅玲
转形问题被称作“经济学的世界难题”,争论了一百多年至今没有定论。本文在全世界首次成功地证明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这两个等式同时成立这一所谓“转形问题”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的证明方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辨证本质的理解和领悟之上的。本文还对鲍特凯维兹关于马克思转形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批评。
关键词:
世界难题 价值 生产价格 转形理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天宇 刘国鹏
本文在整理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给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与现代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信贷渠道相比,马克思科学地区分了货币在经济正常增长时期和经济衰退时期不同作用的区别,而且指出经济衰退期的主要问题不是新投资需求的不足,而是存货投资如何实现的问题,所以货币扩张的主要作用不是促进新增投资,而是实现存货投资的市场价值。最后论文通过对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实证分析,证明马克思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西方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磊 赵晓磊
随着自然力逐渐取代人力,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失业压力,这是AI(人工智能)普及化必然带来的结果。通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与就业机会消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失业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近现代以后出现的社会现象,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并不存在失业;新需求和新产业能够减缓失业,但无法对冲失业;生产力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而不是更多的工作岗位。因此,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需要以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自由时间为前提,还需要以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为条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天宇
当前 ,我国经济生活中有两个突出的现象 ,一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是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持续。那么 ,这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国内理论界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但是尚未在理论上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图式 ,将城镇、农村视为社会再生产中的两大部类 ,通过二者收入的对比 ,提出一个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有效需求的理论框架 ,以期为我国调整城乡收入分配格局和扩大内需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有效需求 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明
目前主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存在着非正统经济学所提出的总量生产函数和边际生产力法则的虚假性质疑与逻辑悖论质疑,并丢失了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所重视的收入分配与阶级分析传统。因此,一类古典-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在最近十余年发展起来并得到相当程度应用。本文利用1978-2012年中国的数据对它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经济存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生产率下降的"马克思有偏技术进步",该模型对中国经济的有效性成立,这意味着固定工资份额假设下,经济将会遇到实际工资率上升、长期利润率下降的"马克思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