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0)
2023(6206)
2022(4586)
2021(4240)
2020(3257)
2019(7185)
2018(7375)
2017(13908)
2016(8061)
2015(9120)
2014(9320)
2013(8552)
2012(7853)
2011(7080)
2010(7231)
2009(6771)
2008(6869)
2007(6164)
2006(5652)
2005(5416)
作者
(24271)
(20461)
(20116)
(19358)
(12958)
(9673)
(9040)
(7881)
(7763)
(7329)
(7061)
(6964)
(6717)
(6489)
(6440)
(6200)
(6004)
(5981)
(5871)
(5832)
(5200)
(5187)
(4924)
(4867)
(4629)
(4605)
(4572)
(4480)
(4170)
(4045)
学科
(34226)
经济(34180)
(18017)
管理(17589)
(15611)
企业(15611)
业经(11306)
(10927)
(10785)
中国(10604)
方法(8524)
土地(8152)
农业(7360)
(7244)
数学(6651)
数学方法(6527)
教育(6472)
(6447)
(6403)
地方(6310)
(5643)
(5464)
银行(5440)
(5320)
金融(5316)
理论(5277)
(5244)
发展(5084)
问题(5071)
(5067)
机构
大学(117509)
学院(115620)
研究(44689)
(43618)
经济(42664)
管理(38150)
中国(34261)
理学(31975)
理学院(31479)
管理学(30682)
管理学院(30488)
科学(29396)
(26745)
(24618)
(23900)
研究所(21943)
(21128)
农业(19581)
中心(19482)
(19260)
业大(18937)
(18332)
师范(18131)
北京(16624)
财经(16533)
(16170)
(15016)
师范大学(14797)
(14651)
经济学(14175)
基金
项目(75185)
科学(58577)
研究(54278)
基金(53936)
(48436)
国家(48036)
科学基金(39527)
社会(34147)
社会科(32021)
社会科学(32008)
(28948)
基金项目(28092)
(25202)
自然(25167)
教育(25125)
自然科(24548)
自然科学(24539)
自然科学基金(24100)
编号(22142)
资助(20643)
成果(19705)
重点(17727)
(16612)
(16396)
课题(16171)
(15084)
国家社会(14374)
科研(14276)
创新(14241)
(14169)
期刊
(53875)
经济(53875)
研究(35032)
中国(28715)
(24357)
学报(22591)
科学(21120)
教育(16595)
大学(16557)
农业(16320)
(15912)
学学(15460)
管理(14684)
(11225)
金融(11225)
(8717)
业经(8692)
财经(8629)
技术(8344)
经济研究(8009)
问题(7511)
(7510)
(7191)
世界(6328)
资源(6251)
图书(5963)
业大(5951)
现代(5644)
(5350)
科技(5332)
共检索到182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竹苗  
马克思土地国有化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马克思坚持社会主义的土地国有,认为这是土地所有权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马克思还认为,土地国有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社会主义的土地国有要和合作经营结合起来。马克思土地国有化思想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竹苗  
马克思土地国有化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马克思坚持社会主义的土地国有,认为这是土地所有权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马克思还认为,土地国有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社会主义的土地国有要和合作经营结合起来。马克思土地国有化思想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振华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包括政治、社会及经济诸多方面内容。它不仅要求法律上平等,而且要求实际平等。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平等只是形式的表面(法律上)的平等,社会主义形式上平等和实际不平等不可避免。要实现真正平等,必须消除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阳  
分配公平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要义,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我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遵循和完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马克思分配公平思想的归纳,及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各种表现的梳理,现阶段应承认收入分配差别的客观存在,不能忽视规律强行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最基本的社会公平,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美君  
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对奢侈品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做了深刻剖析,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奢侈品消费思想可以让我们正视奢侈品消费存在的必然性,正确区分奢侈品生产本身与奢侈品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认识到合理的奢侈品消费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鲍金  
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抽象化研究方法的批判,确立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揭示了"消费生产着生产"的规律:一方面,消费是潜在产品向现实产品转化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规定,消费创造着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高度重视消费对于生产的推动作用和实现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生产的相对过剩和消费的不足。马克思的"消费生产着生产"思想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发挥出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建兵  
马克思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社会化—产权社会化分析框架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未来趋势的研究构成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纵向建构,社会资本形态、产权形态、企业组织形式是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横向展开。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对产权理论研究创新以及当前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强  范建刚  
消费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它始终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马克思从哲学、经济学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维度揭示了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哲学层面,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带来了异化需要并最终导致了异化消费,并阐述了异化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学层面,马克思辩证分析了生产与消费的同一和断裂的关系及对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层面,马克思研究分析了消费与人、自然之间的应然状态。正确把握马克思消费思想的三重生态意蕴,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消费关系,深化绿色生活方式变革,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春娣  
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内涵丰富:用剩余价值、异化劳动、剥削等理论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分配的不正义;将资本主义分配不正义的根源直指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要求推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来实现正义分配;设想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实现正义分配的分配原则。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对缩小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梅  
马克思和恩格斯农业合作思想对当下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其农业合作思想吸收借鉴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公社的初衷和愿望,并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所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思想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强调农业发展有利于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共产主义。新时代,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提高生产经营集约化水平,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求索  [作者] 桑明旭  
随着系统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课题的深入展开,学界对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研究兴趣也日益高涨。梳理马克思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论述可以发现,他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并不是一经提出就保持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黑格尔主义到“费尔巴哈派”再到唯物史观及其具体化运用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具体表现为马克思对“真正的共同体”的存在样态、现实主体、内在原则、所有制基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关系、个体与共同体关系、历史坐标、实现方式等诸多方面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变革以及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准确厘清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对于我们以这一思想资源合理推进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纪志耿   唐华琼  
马克思“合理农业”思想是其地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坚持科学的辩证法,一方面,承认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历史进步性,使农业社会中单凭经验和刻板沿袭下来的经营方法转化为农艺学的自觉的科学应用;另一方面,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大农业在对土地所有权的分离和垄断、对土地的粗放利用和土地肥力的破坏、对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剥夺和排斥、对价格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扭曲等方面的限制与界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应吸收马克思“合理农业”中关于废除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进行集约化耕作、不断提高土地肥力、发挥“小农的手”的重要作用、依靠有计划的联合体进行调节等重要思想,深入推进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守住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实现与小农户有机衔接,维护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龙时  杜君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论著研究社会救助问题,但在许多经典著作中对社会救助问题都有深刻阐释。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马克思主要对社会救助的必要性、本质、功能、对象及资金来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救助也面临更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尤其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提出给新时期我国社会救助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实施精准化的社会救助,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也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和"十三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因此,应结合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基于马克思的社会救助思想,加快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英侠  史晓婷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思想。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历代领导人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着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文章通过阐述中国生态思想与马克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在一致性,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梅  
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变化,过去,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那么如何改变当下生态现状,解决当下存在的各种各样问题呢,通过研究马克思的生态农业思想会发现,他在肯定资本主义农业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后,随之也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指出了合理的农业发展图景,同时为解决当下问题贡献了宝贵的智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