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7)
2023(13518)
2022(11752)
2021(11062)
2020(9065)
2019(20786)
2018(20752)
2017(39801)
2016(21549)
2015(24165)
2014(23635)
2013(23012)
2012(20896)
2011(18795)
2010(18616)
2009(17292)
2008(16386)
2007(13937)
2006(11964)
2005(10253)
作者
(59349)
(49067)
(48842)
(46345)
(31387)
(23552)
(22230)
(19327)
(18530)
(17420)
(16705)
(16164)
(15269)
(15246)
(15020)
(14981)
(14782)
(14487)
(14019)
(13876)
(12106)
(11870)
(11685)
(11243)
(11023)
(10841)
(10823)
(10757)
(9826)
(9615)
学科
(80906)
经济(80802)
管理(61105)
(57265)
(49447)
企业(49447)
方法(37927)
数学(31418)
数学方法(31040)
(21432)
中国(20709)
(20594)
(19494)
业经(19282)
理论(16920)
(16342)
贸易(16336)
(15880)
地方(14970)
(14596)
(13911)
(13844)
财务(13779)
农业(13775)
财务管理(13758)
教育(13189)
企业财务(12997)
(12889)
金融(12884)
环境(12859)
机构
大学(298694)
学院(297276)
管理(118361)
(114630)
经济(112102)
理学(103461)
理学院(102355)
管理学(100633)
管理学院(100122)
研究(95341)
中国(69530)
(62612)
科学(59700)
(52450)
(46578)
(43509)
业大(43267)
财经(42864)
研究所(42779)
中心(42627)
(40713)
(40615)
师范(40280)
北京(39072)
(39004)
(34970)
经济学(34431)
农业(34264)
(33946)
师范大学(32680)
基金
项目(207087)
科学(162794)
研究(154546)
基金(149741)
(129368)
国家(128266)
科学基金(110584)
社会(96144)
社会科(90879)
社会科学(90859)
(80723)
基金项目(79621)
自然(71626)
教育(71582)
自然科(69906)
自然科学(69893)
自然科学基金(68608)
(67994)
编号(64539)
资助(60634)
成果(52325)
重点(46072)
(45444)
课题(43767)
(43636)
(43588)
项目编号(40546)
创新(40400)
科研(39552)
教育部(39430)
期刊
(123405)
经济(123405)
研究(86310)
中国(50397)
学报(46190)
管理(42180)
科学(41999)
(39317)
(39158)
教育(37149)
大学(34680)
学学(32444)
农业(27684)
技术(24498)
(22297)
金融(22297)
业经(21022)
财经(20273)
经济研究(20118)
(17296)
图书(16368)
问题(15859)
理论(14610)
科技(14254)
(14022)
实践(13522)
(13522)
商业(13434)
(13294)
现代(13216)
共检索到418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婷  孟祥宁  徐茜  
不平等交换是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现实表现。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看似透明开放的国际交换表象下,中心国家利用国际不平等交换剥削非中心国家的本质并未改变。基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以1999~2015年全球180个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为样本,证实了两类国家间单位劳动价值创造率差距较大,国际不平等交换长期存在,非中心国家“隐形财富流失”严重。为从根本上减少国际不平等交换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非中心国家应高度重视本国商品品牌建设与国家软实力提升,鼓励本国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并适当缩小工资差距。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婷  孟祥宁  徐茜  
不平等交换是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现实表现。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看似透明开放的国际交换表象下,中心国家利用国际不平等交换剥削非中心国家的本质并未改变。基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以19992015年全球180个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为样本,证实了两类国家间单位劳动价值创造率差距较大,国际不平等交换长期存在,非中心国家"隐形财富流失"严重。为从根本上减少国际不平等交换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非中心国家应高度重视本国商品品牌建设与国家软实力提升,鼓励本国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并适当缩小工资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思斌   段文斌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本文对国际不平等交换的理论内核及形成机理展开分析,揭示出其实质是资本所有权的垄断。首先,由于生产率的国别差异产生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的偏离,高生产率国家获得超额利润,这是第一层次不平等。其次,根据所有权垄断性质和力量的不同对行业进行了二分类,工业及生产性服务行业商品的国际生产价格对国际价值的偏离是第二层次不平等的形式Ⅰ;自然力行业商品的市场价格对国际价值偏离是第二层次不平等的形式Ⅱ,两种形式组成矛盾统一的第二层次不平等。最后运用世界投入产出库(WIOD)2000—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理论并揭示了时代特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波  胡宗义  龚志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以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为基础,对机会不平等的测度方法进行重构,再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为样本,测度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并识别其主要成因。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度为23.61%;性别、原生家庭环境和地区差异是导致收入机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性别和原生家庭环境差异对“70后”的影响尤为突出;对于女性而言,原生家庭环境差异是导致收入机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以实证结论为基础,结合当前收入分配中的突出问题,从保障女性就业权利、基于需求的生命周期特征对收入进行“逆周期”调节和建设全国就业统一大市场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雪婷  马建强  
当代世界体系中的国家定位问题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议,至今仍未形成一致意见。世界体系产生的本质是国际劳动分工与不平等交换,而学术界主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等3种方法进行了评述。如从世界体系的本质分析出发,就应着重考虑各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以进行国家定位研究。基于此,该文提出了19个评估国家定位问题的指标,并得出了美国仍是霸权国家,欧盟中英、德、法等国、日本与韩国是中心国家,中国仍处在半边缘状态中,同时中国也在逐渐从半边缘状态向中心国家过渡的结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荣林  史祺  
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模型是生产决定商品内在价值,需求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的特殊产业内贸易模型。国际价值理论可以扩展为两部门和多部门贸易模型。根据产业内国际价值理论模型,产业内贸易可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产生并具有确定的贸易福利效果;根据扩展的两部门模型,在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的世界经济中,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的差异是产业间贸易产生和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在理论上具有更多的互补性而非歧义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学习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学说杨圣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正在大步走上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众多的规律中,基本的规律是马克思揭示的价值规律。学习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学说,正确认识和运用国际价值规律,对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和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雪婷  
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揭示了在北京高档酒吧2001年相同容量的一瓶百威啤酒售价是青岛啤酒的4倍,而到2011年差价变为1.4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国人对百威啤酒的心理需求产生变化,即两者虚拟价值变化必然带来价格差距的缩小,这也使中国在啤酒行业的国际交换中不平等的程度减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圣明  
马克思创立的国际价值理论历经100多年风雨考验,不仅没有被恶意攻击和谩骂损伤丝毫,反而越来越被更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所推崇,显示着越来越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越来越强的现实意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棵理论大树生长的土壤即经济的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市场加速扩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圣明  
马克思应用他的劳动价值理论考察世界市场时,创立了国际价值学说。国际价值是各国的国别价值在世界市场上的转化形态。马克思创立的国际价值理论在国际贸易纯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对我国制定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建华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是由资本推动的。商品国际价值的变动与世界平均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国别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要使较小的国内价值实现为较大的国际价值,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积极培育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减少初级产品的数量,增加制成品的数量;在生产领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流通领域尽量保持产品高价格;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逖  
本文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出发探讨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国际化的思想。资本国际化的核心是资本生产过程中的国际化,这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间扩张。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研究了流通过程和总过程中的资本国际化。在总过程中,国际价值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而按国际生产价格进行平等交换,实质却是不平等的交换,这即是资本国际化的本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楠  
国际价值是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的价值。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及全球科技进步 ,必须深化对国际价值理论的认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以指导中国的对外开放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华  陈雪莹  陶秦青  
马克思价值形态理论是其劳动价值论区别于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其货币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价值形态理论的形成,前后经历了萌芽期:《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写作,发展期:《政治经济学批判》写作,深化期:《剩余价值理论》研究,接近完成期:《资本论》研究和完成期四个阶段;凝结了马克思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奠定马克思《资本论》基础,贯穿了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科学地分析和论证马克思的价值形态理论的形成,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精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林芝  周剑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认为国内外相对价格变化是国际收支自动均衡的调节机制,西方经济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现这个理论的不足之处,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就明确论证了这一理论的谬误,并指出了真正的调节机制在于资本市场而非商品市场。这对当前我国的国际收支问题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