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2)
2023(2301)
2022(1883)
2021(1895)
2020(1347)
2019(3218)
2018(3292)
2017(5982)
2016(3315)
2015(3725)
2014(3872)
2013(3634)
2012(3570)
2011(3307)
2010(3440)
2009(3312)
2008(3415)
2007(3044)
2006(2637)
2005(2478)
作者
(9637)
(7956)
(7881)
(7512)
(5227)
(3783)
(3657)
(3148)
(2971)
(2905)
(2669)
(2641)
(2568)
(2567)
(2441)
(2393)
(2333)
(2290)
(2264)
(2237)
(2042)
(1958)
(1943)
(1925)
(1817)
(1763)
(1748)
(1709)
(1689)
(1534)
学科
(12998)
经济(12968)
管理(7327)
(6655)
(6162)
企业(6162)
(5078)
方法(4830)
理论(4635)
教育(3652)
业经(3482)
中国(3311)
数学(3005)
数学方法(2935)
(2925)
(2923)
金融(2920)
(2886)
贸易(2885)
(2838)
(2785)
(2763)
(2519)
(2490)
银行(2481)
(2419)
思想(2287)
经济学(2195)
政治(2102)
农业(2024)
机构
大学(52620)
学院(50551)
(19836)
经济(19348)
研究(17988)
管理(16640)
理学(14158)
理学院(13957)
中国(13938)
管理学(13730)
管理学院(13637)
(11279)
科学(10986)
(10324)
(9326)
研究所(8447)
(8409)
师范(8337)
财经(8060)
(7585)
中心(7489)
(7413)
(7306)
北京(7192)
师范大学(6899)
经济学(6807)
(6264)
业大(6185)
农业(6112)
财经大学(6017)
基金
项目(29788)
科学(23240)
研究(23072)
基金(21364)
(18370)
国家(18187)
科学基金(15066)
社会(14193)
社会科(13208)
社会科学(13205)
教育(11398)
(11066)
基金项目(10699)
编号(9786)
(9692)
成果(9419)
自然(9050)
自然科(8818)
自然科学(8816)
自然科学基金(8673)
资助(8458)
课题(7000)
(6953)
重点(6902)
(6483)
(6247)
项目编号(6232)
(6185)
(6160)
教育部(6112)
期刊
(23984)
经济(23984)
研究(16486)
中国(10202)
教育(9297)
学报(8165)
(7886)
(7444)
科学(7099)
管理(6745)
大学(6022)
学学(5471)
农业(4981)
(4586)
金融(4586)
财经(4350)
(3815)
经济研究(3721)
(3456)
技术(3406)
世界(3250)
国际(3045)
(3022)
问题(2987)
图书(2904)
业经(2845)
(2512)
经济学(2478)
理论(2372)
现代(2356)
共检索到78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莎莎  
商品拜物教理论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重要内容,结合西方社会所有制形式与社会历史传统,辩证分析商品拜物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演化形态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探寻遏制、消除商品拜物教思想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我国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破除商品拜物教的错误思想,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兆元  
洞悉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必须从《资本论》这一经典著作出发,在完整解读的基础上把握商品拜物教的奥秘。对于商品拜物教起源的探析,从历史维度出发,分析劳动分工和生产力发展在商品拜物教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所用;对于商品拜物教隐秘性质产生的原因,探究“视觉中心主义”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滞后性所产生的影响;对于商品拜物教的奥秘,研究商品本身的形式;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消亡,则从社会形态的更替上入手,以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四方面构成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具体内涵。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广山  
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及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赵广山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主要是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集中论述的。马克思在这一章节中和其它章节中对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和地租拜物教的论述,也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不可分割...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东  黎莎  
马克思的服务劳动理论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但长期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就服务劳动理论的几个核心争议点及其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结合马克思的服务劳动思想对这些核心争议点进行回应,在理论上明确服务劳动的性质类属。在当下中国转入高质量经济发展阶段的实践中,识别服务劳动与第三产业大统计口径中不同劳动类属的区别,有助于探索高质量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体系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服务劳动支撑和关联着大量的实体经济内容,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应重视服务的发展。此外,信息技术将进一步释放服务劳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未来可结合互联网情境对服务劳动和现代服务业相关问题展开专门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鲁保邕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的剖析和研究的过程中,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关系物化的现象,并深入地探究了这种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它的各种形式,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它对社会关系、对人、对社会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消灭这种现象的办法,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关系物化的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因而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期刊] 求索  [作者] 谭勇  
与康德将先验要素、先验逻辑以及先验结构等视为人类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这种先验认识论不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一切先验的对象均有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生学起源。马克思在对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分析中,不仅揭示了商品形式是一种“先验形式”,而且阐明了商品抽象、交换抽象是一种“先验抽象”,由此与康德先验认识论建立了联系。通过将商品形式的历史性起源定位到“共同体尽头”,同时将商品抽象、价值抽象以及交换抽象的历史性起源定位到人们的社会实践,马克思实现了对康德先验认识论的超越,从而彻底且完整地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小瑛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带来的劳资阶级矛盾激化,以及由此出现的深刻社会矛盾,但作为工业化及社会化大生产进程中的产物,它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马克思经济学中有许多涉及社会保障问题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认识社会保障的规律、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社会保障理论,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在我国更具有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性,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创新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形式,实现社会保障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一致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敏  
马克思《资本论》中对金融本质问题的研究发人深省,近年来西方左翼学者关于"金融化"的研究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的衣钵。与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更注重从金融的本质出发研究金融现象。沿着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思路,文章从共生与分利的视角研究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试图把握金融的本质、研判金融发展趋势。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罗晶  
随着西方生态运动的蓬勃发展,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生态环境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资本主义制度入手,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质,并对消费主义这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错误价值观,给予了严厉的抨击。探究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乔榛  徐龙  
收入差距现已成为一个凸显的世界性问题,作为最发达的美国因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发经济危机并向全世界扩散;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收入差距扩大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无法自拔;多数转型国家也为收入差距扩大而困扰。所有这些国家呈现出来的收入差距问题的背后都有自由市场或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阴影。这意味着当今现实对经济学理论或收入分配理论提出新的要求。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强调收入分配实际上是以要素"地位"为根据并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体现出一种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新解释,或者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收入分配研究新范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欢  
马克思《资本论》以商品为开端是基于分析的、历史的和经验的三个层面,其商品形式的分析也体现了辩证逻辑的核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商品理论的当代性也随之凸显。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奎  
马克思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解剖,在价值元素层面为我们明确了商品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使用价值层面明晰了有效商品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二者的矛盾规律总结中寓示了在现实经济实践中遵循科学性与理性的重要性和重大性。理论关于价值量的分析,则为我们提供了衡量现实经济绩效的最抽象、最一般的标准。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再论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理论,必将有助于与启迪我们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智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乔晓楠  马飞越  
在梳理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利用一个包含三部门的线性生产模型讨论扩大消费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能力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决定,并且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消费能力的上限,生产关系决定工资与利润的分配比例,进而影响总需求中消费与积累的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资本积累主导的社会再生产不同于合意的社会再生产,利润率下降将降低积累意愿,进而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此时,扩大消费有可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并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持续稳定运行。上述发现所带来的当代启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抓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尤其要重视扩大消费的关键作用,在生产环节要通过调整生产结构与提高生产效率夯实扩大消费的物质基础,在分配环节要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夯实扩大消费的收入基础,在交换环节则要通过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消费潜力与超大市场优势的释放,进而形成高质量的国内经济大循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月  赵海月  
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生态危机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表明,物质变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中介,而不合理的物质生产实践是导致物质变换断裂的根本原因。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构建循环型社会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亮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从人格假设、基本分析方法、制度变迁的主体、动因、条件、方式、过程和作用等方面,介绍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说明其对改革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