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5)
- 2023(10130)
- 2022(7829)
- 2021(6896)
- 2020(5597)
- 2019(12466)
- 2018(12506)
- 2017(22316)
- 2016(12456)
- 2015(13987)
- 2014(14003)
- 2013(13446)
- 2012(12354)
- 2011(11376)
- 2010(11609)
- 2009(10901)
- 2008(10718)
- 2007(10103)
- 2006(9271)
- 2005(8689)
- 学科
- 济(50147)
- 经济(50078)
- 管理(30408)
- 业(28632)
- 企(21814)
- 企业(21814)
- 中国(19723)
- 农(19593)
- 学(15247)
- 业经(14912)
- 方法(14677)
- 农业(13530)
- 财(12177)
- 制(12059)
- 数学(11358)
- 数学方法(11133)
- 地方(10897)
- 理论(10573)
- 体(10012)
- 教育(9650)
- 发(9464)
- 银(8951)
- 银行(8904)
- 融(8889)
- 金融(8881)
- 行(8621)
- 发展(8214)
- 展(8175)
- 策(7426)
- 和(7279)
- 机构
- 大学(184581)
- 学院(182020)
- 研究(71397)
- 济(67743)
- 经济(66070)
- 管理(57658)
- 中国(52695)
- 理学(47901)
- 理学院(47236)
- 科学(46281)
- 管理学(45908)
- 管理学院(45600)
- 京(41578)
- 农(39731)
- 所(38403)
- 研究所(34855)
- 财(33877)
- 农业(31261)
- 江(30847)
- 中心(30835)
- 业大(29759)
- 范(28014)
- 师范(27598)
- 北京(26417)
- 院(25697)
- 财经(25625)
- 州(24340)
- 省(24002)
- 经(23140)
- 技术(22459)
- 基金
- 项目(117074)
- 科学(90008)
- 研究(84388)
- 基金(82292)
- 家(74543)
- 国家(73864)
- 科学基金(60314)
- 社会(51827)
- 社会科(48527)
- 社会科学(48510)
- 省(46655)
- 基金项目(41588)
- 划(39966)
- 教育(39205)
- 自然(38220)
- 自然科(37344)
- 自然科学(37325)
- 自然科学基金(36641)
- 编号(34226)
- 资助(32988)
- 成果(30477)
- 重点(27591)
- 课题(26296)
- 发(26074)
- 部(24565)
- 创(23551)
- 计划(22337)
- 科研(22256)
- 创新(21919)
- 国家社会(21703)
共检索到297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保民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作为客观经济规律,城乡就业一体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为各有侧重的阶段性特征:雇佣劳动就业方式的城乡一体化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阶段城乡就业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就业内容的城乡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的任务,二者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共同构成了城乡就业一体化的辩证发展过程。他们的城乡就业一体化思想系统、深刻和富有科学预见性,对于城乡就业一体化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城乡就业一体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韦正翔
多数人说的"普世伦理"指的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看待这种"普世伦理"的,阐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都是这种"普世伦理"的支持者,后来因为发现这种"普世伦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走向了科学共产主义。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普世伦理 自由 平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对于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恩格斯对《资本论》的解读未能充分加以体现。他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三卷的不同评价,主要是基于理论与现实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他将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同理论层面的分析,看成不同社会形态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历史差异的理论抽象,生产价格被直接当成市场价格的抽象反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克思、恩格斯论股份经济(九)在一定发展阶段上,这种形式也嫌不够了;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他们中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但是,这种托拉斯一遇到不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克思、恩格斯论股份经济(七)股份公司的成立。由此:1.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同时,这种以前由政府经营的企业,成了公司的企业。2.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克思、恩格斯论股份经济(八)2.股份公司的产生当1848年的火山爆发突然在惊慌失措的欧洲自由资产阶级眼前喷出一个为争取自身政治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武装工人阶级的巨大怪影的时候,把安全地握有自己的资本看得比直接掌握政权重要得多的资产阶级,宁可牺牲它过去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彩玲 李建建
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整个人类社会城乡关系的发展脉络,形成了系统的城乡关系思想。随着我国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给予了关注,进行了不少的梳理和研读,并从中获取了颇多有益的启示。但目前学术界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进行解读时,往往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分析方法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将黑格尔式的思维形式与近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由此形成的理论结构类似于一种先验的结构。相对于黑格尔而言,马克思在思想方法上实现了超越,理论体系则有待完善,具有巨大的拓展空间。由于恩格斯的认识"偏差",这种拓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影响。恩格斯的认识"偏差"还模糊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特质,在理论逻辑方面引起一些质疑。这种"偏差"在促使人们把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理论当成僵化的简单模式方面也有一定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盛辉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研究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撷取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关系发展的相关理论,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城乡融合及其发展思想: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提;发展和协调布局生产力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基础;以城带乡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工农产业融合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客观要求;科学技术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推力。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殿生 宋雨楠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城乡分离和对立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得城乡对立进一步强化。实现城乡融合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条件,而这一条件也是从现有的生产力发展需要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理论价值主要包括它高扬了人的核心价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和验证了方法论的科学性等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启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与进步;加快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城乡融合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对立的制度条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法规划,统筹协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延明
患难识知已,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团结战斗在一起,从来没有分离过。恩格斯的晚年,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崇高友谊,高风亮节,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今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纪念日,当人们深切怀念这位创立共产主义学说的伟大奠基人,庆祝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在全世界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刻,永远也不会忘记另一位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在这块人类伟大里程碑上,刻写着两个人的名字,他们的生平和事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列宁所说:"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
关键词: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文军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通过对恩格斯学术理路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双向考察,可以发现恩格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丰富和完善的全过程。他不仅奏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音符",还是与马克思一道制定了政治经济学研究"指导思想"的"合作者"、科学解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与意涵的"阐释者"、编辑整理并出版马克思"遗著"的"编校者"、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俗化"的"传播者"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果的"保卫者"。可以说,恩格斯虽然自谦为"第二小提琴手",但他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之无愧的创始人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原创性的贡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其中的发展思想包括六个方面,即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与进步的实质,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旨归,社会实践是发展的根本,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是发展的前提,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是发展的关键,人与自我之间的协调是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发展思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一、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现代自然科学和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是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伟大杠杆。没有一个人能象马克思那样,对任何领域的每个科学成就,不管它是否实际应用,都感到真正的喜悦。但是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而且他正是把科学当做这种力量来加以利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林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等早期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基于泛分工论的视角剖析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运动与城乡关系的历史本质。城乡的分离与对立,是分工与所有制发展的必然后果与私有制条件下分工导致的社会历史矛盾的症候体现。因而,消灭城乡分立并实现城乡在更高历史阶段的融合发展,就构成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内在趋势与要求。就如何超越城乡对立的现实举措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大工业发展的基础性与必要性,但在"农业与工业的结合"等具体举措尚显空泛。这也显示了泛分工论视域下的城乡发展观内在的逻辑困境与理论局限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