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5)
2023(14398)
2022(12297)
2021(11172)
2020(8969)
2019(20136)
2018(19685)
2017(37435)
2016(20089)
2015(22413)
2014(21812)
2013(21299)
2012(19818)
2011(18039)
2010(18352)
2009(17306)
2008(16940)
2007(15242)
2006(13771)
2005(12739)
作者
(56150)
(46947)
(46946)
(44430)
(29912)
(22384)
(21233)
(18061)
(17754)
(16790)
(16004)
(15542)
(15095)
(14839)
(14775)
(14323)
(13842)
(13658)
(13622)
(13396)
(11909)
(11476)
(11292)
(10878)
(10663)
(10482)
(10465)
(10459)
(9442)
(9243)
学科
(85789)
经济(85599)
管理(62120)
(59057)
(49199)
企业(49199)
方法(29577)
中国(27760)
(25461)
(23820)
数学(23363)
业经(23210)
数学方法(23153)
地方(22129)
(21022)
农业(16992)
(16178)
(16058)
银行(16029)
(15844)
金融(15839)
(15480)
理论(14869)
(14743)
贸易(14730)
(14461)
(14348)
(14251)
财务(14217)
(14204)
机构
学院(285653)
大学(283151)
(119348)
经济(116841)
管理(105281)
研究(99899)
理学(89396)
理学院(88359)
管理学(86953)
管理学院(86431)
中国(77024)
(59855)
(59824)
科学(57723)
(50024)
财经(45974)
(45372)
(44914)
中心(44877)
研究所(44591)
(41571)
(39398)
师范(39046)
业大(38199)
北京(37712)
经济学(37231)
(35754)
(35694)
农业(34957)
财经大学(33969)
基金
项目(183141)
科学(145856)
研究(139313)
基金(132523)
(113850)
国家(112801)
科学基金(97276)
社会(92255)
社会科(86522)
社会科学(86503)
(72388)
基金项目(69004)
教育(64588)
(60209)
自然(59069)
自然科(57698)
自然科学(57687)
编号(56947)
自然科学基金(56667)
资助(52543)
成果(47579)
(43814)
重点(41489)
(40821)
课题(40413)
(39205)
(38997)
国家社会(37863)
创新(36502)
(36061)
期刊
(145665)
经济(145665)
研究(91631)
中国(65411)
(47337)
(44646)
管理(42476)
学报(41381)
科学(39740)
教育(36993)
大学(32391)
(30663)
金融(30663)
学学(30277)
农业(29993)
业经(25312)
技术(24092)
财经(23752)
经济研究(23398)
(20538)
问题(18464)
(15249)
(14334)
世界(13631)
商业(13567)
(13546)
现代(13355)
技术经济(13204)
科技(12674)
(12607)
共检索到450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萧衡钟  蔡小菊  
马克思以"结构"作为研究的方法,认为生产力本身并不是其研究的对象,一个物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才能够成为一种生产力,否则就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罢了,和生产的动作或过程完全没有关系,生产力必须要摆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来理解才行,由生产关系来界定生产力,故生产关系(或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才是占关键地位的。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应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亦即在资本主义时代下的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透过对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互动来研究社会变迁,根据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验,先从静态层面揭示了由社会的生产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彤玉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单个私人资本到近代工业股份资本的转化包含着资本所有制关系的社会化演变,在近代工业股份资本基础上各种资本的发展形态又进一步推进了资本所有制关系的社会化进程。这一过程表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生产方式发展运动的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则体现为:适合生产力社会化发展要求资本所有制关系社会化发展的规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寿思华  巫文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与《共产党宣言》主张的差异是当前我国中年特别是青年一代人感到困惑的问题。这既缘于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又有我国中青年一代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经典著作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的因素。如何看待和处理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的《共产党宣言》是理解资本主义的起点,但其也存在对资本主义分析不足的缺陷。为生产而生产、为积累而积累是资本家的历史价值,他们为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生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董瑞华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所有制和所有制形式两个概念在内涵上的区别是十分明确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有中国特色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不仅指出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途径,而且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形式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探索适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形式,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这些创新的一个要点,就是正确把握所有制与产权制度的联系与区别。这正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实践和创新。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乔榛  
过去理解资本主义制度演变时简单地采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这给我们带来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决定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其实,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包含着一个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深入解释: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要通过生产方式这样一个中介,一方面体现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孕育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资本主义制度演进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与资本主义制度演进的三个时期正相对应。这不仅表明用生产方式的演进可以解释资本主义制度变迁,而且也表明马克思经济学中包含着具有现实解释力的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钰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针对传统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特征进行分析,分别得出了私有制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公有制不具有动力和效率的结论。现实中的公有制和私有制已经发展到了现代形式,其特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应该以今天的实际为依据,对现代公有制和私有制做出新的分析和判断。现代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发展,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提供了实践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体现。马克思的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属于非剥削的私有制,它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和公有制基础上实现的。马克思在论述重建个人所有制时,只是描述了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框架,并未对自由人联合体中的劳动者结合方式、占有形式以及权力配置作出清晰阐述,也未对未来社会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提出明确的规律和系统性讨论。应进一步研究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庆华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中,有两个涉及中国前途命运,甚至关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衰存亡的重大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一个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另一个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理论。本文就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爱平  徐艳  
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的本质是马克思所论述的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应用的升级和扩展,其所引发的劳资矛盾运动仍处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之中。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不仅使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呈现规模数据资源化、生产体系智能化、市场流通平台化的新特征,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还使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即资本的逐利性使其趋向于通过智能化生产强制劳动,利用平台规则设定支配劳动,占有用户数据并以此控制劳动,从而加深了劳动对资本的实质从属。当前,我国劳动资料数字化正在快速推进,应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应对机制,推动劳动资料数字化与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爱平  徐艳  
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的本质是马克思所论述的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应用的升级和扩展,其所引发的劳资矛盾运动仍处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之中。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不仅使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呈现规模数据资源化、生产体系智能化、市场流通平台化的新特征,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还使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即资本的逐利性使其趋向于通过智能化生产强制劳动,利用平台规则设定支配劳动,占有用户数据并以此控制劳动,从而加深了劳动对资本的实质从属。当前,我国劳动资料数字化正在快速推进,应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应对机制,推动劳动资料数字化与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应祥  蔡禾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发展和变迁中出现的城市问题进行的一种理论解读。它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屈从于一个更大系统,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对城市的理解和认识必须放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论框架下去考察,资本主义体系包含着内在的基本矛盾,正是这些基本矛盾影响并决定着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变迁连接、反映并调节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与资本积累、资本循环、劳动力再生产等资本主义运作过程相联系的,体现了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发展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丰富和发展城市社会学理论做出了很大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邹恒甫  
本文通过回顾孙冶方和顾准的学术生涯,追溯了1950年代以来马克思价值规律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文章还证明,马克思的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的科学演进是资本主义经济自然发展的产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